第82章 ☆、妯娌三人
其實金恬并沒有費多大的心思,只不過去找了一趟林寡婦,給了她二兩銀子,讓她來一趟韋家村。
金恬知道伍氏和婆婆姜氏一樣相信算命的,就連林寡婦自己都相信。林寡婦跑到韋老大家跪下了,說算命的早就說她有克夫之相,雖說韋保田是潘胖子打死的,但韋保田沾惹上了她,總歸逃不過命數。若不能将韋保田入土為安,把事情越鬧越大,怕是會殃及更多的人。
韋老大還不相信,一心想着五十兩銀子和五十畝田,可是伍氏害怕了,韋保業也害怕,因為韋保田夏至要娶親,他擔心這事會影響他的大事。伍氏尋思着大兒子已經沒了,誰叫他沾惹上克夫的林寡婦呢,可不能因着這事再耽誤小兒子。
伍氏和韋保業心裏一害怕,便一起說服韋老大将大事化小,能得一點是一點,得早早将韋保田入土為安最重要,別再惹出啥事一家子遭難。
就這樣,韋保業便匆匆來夫子埂了。即便是這樣,韋保業也發了大財,以他自己的本事,不知得要多少年才能掙到十畝田和五十兩銀子呢。
金恬将這些說給仲勤和金香聽,他們也都釋然了,這事該過去了,韋保田丢了命,或許真是他的命數吧。
韋保田入土為安了,整個楊柳鎮以及外鎮的人,特別是平時行事不幹淨的男人,都變得比以前老實了,生怕自己偷食的事遭天遣。眼前的韋保田,不就是個例子麽。
十二日後,季秋要娶江銀花了。在韋保田出事之前,仲勤和家人商量過,本是要好好操辦的,越隆重越好。可是韋保田出事了,而韋保田又是季秋的親堂哥,大伯家才剛辦喪事,他卻要熱熱鬧鬧地辦喜事,這事有點說不過去。
最近得江老郎中的允許,季秋只需去迎親便哥,不宴請、不收禮、不放炮竹、不敲鑼打鼓,安安靜靜地把江銀花接過來好好過日子便可。
季秋覺得這樣有些對不住江銀花,沒想到江銀花一點兒都不覺得委屈自己,她一直喜靜,本就不喜歡吵吵鬧鬧的,而且她覺得大辦喜事花費過多,能省則省,省下來可都是季秋和她兩人的錢。
就這樣,江銀花坐上了大花轎,被迎親隊擡到了韋家村。一路上安安靜靜,但江銀花心裏格外歡喜,她嫁人了,還是她心中所屬的男人,多少女子想嫁自己意中人而不得,而她卻實現了。
韋老大一家見季秋如此安靜地迎親,連炮竹都沒放一下,他們心裏也算是平衡了一些。
夜裏,季秋解開了江銀花的衣裳,看着她後脖頸之處的疤痕,還有胳膊上被燙的紅印,他忍不住摸了摸,頗是心疼。
江銀花羞紅了臉,柔聲問道:“我身上留下了這麽些難看的疤痕,你會不會嫌棄?”
季秋頗驚訝,心想銀花怎麽會這麽想,忙道:“我怎麽會嫌棄,而是心疼你,以後我一定要好好保護你,不再讓你受傷害。”他說完,還親了親銀花後脖子上的疤痕。
銀花身子一顫,羞得無地自容了,她縮着身子想穿好衣裳,季秋卻直接親上她的唇,一手緊緊摟着她的身子,另一只手在她胸前撫/摸着。
Advertisement
銀花雖然知道洞房之夜會有肌膚之親,可是心裏知道有這事與親身感受是不一樣的。她才十五歲的年紀,被季秋這麽一位壯漢壓着,而且季秋是曾娶過的,深谙夫妻之事,她只有慌亂的份了。不過被季秋動作并不野蠻,甚至是十分疼惜地親她摸她,生怕吓着她了。
她感覺出季秋很想要她,但他疼惜她,動作上并沒有多麽急迫,她心裏暖暖的,覺得自己嫁對了男人,這個男人肯定會疼愛她一輩子的。她不會矯揉造作,想通了這些,便勇敢地迎了上去。
其實季秋對上一段婚姻是深有感悟的,楊梅兒背叛他跟着別的男人跑,開始他不知有多惱多恨,甚至一度認為人活着沒意思,他除了勞動不會享受任何生活樂趣。
可接下來的一年時間,他慢慢想通了,也認識到自己與楊梅兒相處時的過錯。那時,他娶了楊梅兒,兩人成親的夜裏是那麽的熱烈,直到次日早上楊梅兒起了床,他還硬拉着人家上了/床。之後雖兩人見解不同,但兩人還是很恩愛的,楊梅兒為他洗衣做飯,為他端茶倒水,還得時常看他的臉色,楊梅兒過得也不容易。
可是,每當楊梅兒心裏有委屈時,他沒有安慰她,也沒有及時為她疏解,而是惱她,對她吼對她嚷,還伸手打過她。
說來說去,還是兩人性子不合,想法也相左,事事都想不到一塊兒去,而且互不相讓,最後都是楊梅兒怕挨打挨罵而屈從。
那時他平時瞧着喜歡說笑,可對楊梅兒卻絕不縱容,動不動罵她呵斥她。或許就因為這樣,楊梅兒不喜歡和他相處,最後一心只為她自己打算,才會做出那樣的事來。
如今,他娶了銀花,銀花與楊梅兒性子完全不一樣,她溫柔喜事,不愛說話,不愛挑事,不會嫌苦嫌累,更不會處處跟兩位嫂嫂過不去。這樣的女人他若不好好疼愛,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以前他不懂得如何處理夫妻之間的各種事,現在他要還是傻傻的像當初那麽霸道,那他就真是白活了一場,糟蹋銀花這樣的好姑娘了。
他懂得了一個道理,也知道要身體力行,那就是,珍惜眼前之人。
兩個月後,銀花有喜了。季秋激動得都快流淚了,他終于要當爹了,他歡喜得把銀花抱起來轉了好些圈,可把一旁的姜氏給吓壞了,生怕銀花受不住會暈倒。
當然,最高興的還是姜氏,以前楊梅兒的肚子一直沒動靜,她沒少罵楊梅兒,因為她擔心季秋會斷了後。現在銀花才嫁過來兩個月便有喜了,她怎能不歡喜。
金恬聽到這事時,她就和仲勤一起來到婆家吃團圓飯,祝賀季秋和銀花。另外,金恬也道出一件喜事,她也懷孕了,而且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她的娃兒應該比銀花肚子裏的要早出生一個月哩。
巧的是,楊春兒在吃飯時又嘔又吐的,結果找江老郎中過來把脈,得知她也懷孕了,而且她和銀花懷的日子差不多,到時候兩人怕是要同時生娃兒了。
妯娌三人同時有孕,這在村裏還是頭一回聽說。這事傳來傳去,漸漸的便有人說,因為韋老二家的三個兒子都有出息,而且仲勤作為族長,為村裏為整個楊柳鎮做了那麽些大事,積夠了福,才會人丁興旺的。
如此一來,大家更加尊敬仲勤與金恬,以及韋老二一家的人。韋老大、伍氏和保業也慢慢主動找他們說話了,覺得之前他們以不安葬保田來要挾仲勤,伸手要錢要田,确實過分了些。
仲勤明白,他們無非是怕被村裏人排斥,也擔心報應啥的。他與金恬商量好了,對于大伯家的人,不要過分親近,但也不要過于疏遠,保持一定的距離,客客氣氣地相處就行了。
前些日子,金香來雜貨鋪賣東西,有時想進村裏看看小溪,韋老大一家人故意把小溪藏着不讓她見。現在好多了,韋老大一家不但沒攔着或藏着,還經常讓小溪到鋪子裏來玩。
金香能經常見到自己的兒子,心裏愉快了許多。當金恬說有哪些人家有意想娶她時,她也聽得進去了,不過對于自己的終身大事,她會仔細考慮的,絕不會随便應下哪一家。
金恬也會為她把關,她姐金香才剛滿二十三歲,仍是如花的年紀,并不着急找下家。金香不想回娘家,一直住在妹妹家也挺舒心的,因為院子大,房間多,她住在樓上,除了吃飯時要和妹妹、妹夫坐一桌,平時她根本影響不到妹妹夫妻二人的生活。
轉眼到了秋收,今年與去年大不一樣,家家戶戶都是大豐收。今年再不會有吃不飽飯的事了,個個臉上都帶着喜氣。
秋收之後,每家每戶都有許多壯勞力閑着,大家又開始找活幹。正好作坊要擴建,需要很多人手,仲勤和金恬又舉辦了一場競賽,挑選了一些人。
今年不僅糧食大豐收,藥材也是大豐收,仲勤和金恬算了一筆賬,除去工錢與各項開支,藥材上足足掙了六百兩銀子!由于許多壯勞力過了秋收便閑了下來,作坊裏的黃包車賣得也越來越火熱,作坊這一年也淨賺兩百兩銀子。
金恬美美地想,明年的淨收入應該能破千兩了吧,到時候多培養一些管理人員,她生下第二個娃兒後,再請個人來帶娃兒,她和仲勤就可以帶着俏妞出去走走了。
她來這裏整整三年了,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了,她不想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這個小地方。雖然可以生活在這個小地方,把日子過得舒舒坦坦的,但絕不能把眼光也局限在這個小地方了。
生意上的事,她覺得她和仲勤都不必事事親為,只要學會用人和怎樣培養人,他們會輕省很多。待明年生了娃,給娃兒喂幾個月的奶,她真的要和仲勤帶着俏妞去見見世面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尋找商機,藥材和作坊雖然做得很順利,但都走上道了,不需費他們太多精力,他們完全可以再做些別的。
一邊觀光,一邊考察商機,金恬覺得這是很惬意的事。仲勤與她不謀而合,他也早想出去走走了。而且他還提出一個意見,想招一些家丁,不只是為了看家護院,而是家裏需要一支能保護自家人的力量。
若是他們要出遠門,有一隊人馬跟随,也安全許多。
金恬一百個樂意,說要挑一些身強力壯的人,還要請武館的人來教他們武術。
仲勤雖然同意了,不過仍要笑話金恬,笑道:“莫非你想建一支軍隊,你要當将軍?”
兩人正樂着呢,俏妞跑過來,奶聲奶氣地說:“爹、娘,我要去……去學堂,跟哥哥姐姐們一起讀書。”
仲勤和金恬愣了,俏妞才兩歲多一點,她竟然想要上學堂,人家先生只教人知識,可不會帶這麽一點兒大的小娃兒,要是哭了尿了咋辦,這不是要逼瘋教書先生麽。
仲勤正愁不知該不該答應俏妞,金恬卻猛拍大腿,說:“要不咱辦一家幼兒園吧?”
仲勤有些懵,“幼兒園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