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娘屍骨未寒,你們不好好送她一程,在這裏鬧什麽鬧?貓是我買的,養在我的內書房,今日它先咬傷了太子,又竄到後院驚吓了你娘,這背後或許有因,但歸根結底是我的錯,你們要怨要恨,都先歸到我身上!以後還要怎麽鬧,以後咱們再說。但是現在你們要是分不清楚禮儀輕重,在你們娘的靈堂裏鬧事,小心我動家法!」蕭維澤沉着臉寒聲道。
「爹……」聽到蕭維澤如此說,蕭正晗越發感到難過,今年已經八歲的他,比魯莽暴躁的弟弟懂事許多,蕭維澤越是将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越是讓蕭正晗覺得父親在維護董琰,在包庇害死母親的兇手。
如果不是董琰喜歡貓,一向喜歡獵鷹、獵狗這類兇悍寵物的紀王,怎麽會買來一只貓?
蕭正晗非常不喜歡自己這個小姨,以前在娘的屋子裏和她見過幾面,她每次都偷看父親,她以為自己做得不着痕跡,其實蕭正晗早就發現了。
蕭正晗其實內心明白,母親的病是好不了了,遲早會離開他們,這是沒辦法的事,可是他還是忍不住把責任推到董琰身上,他會忍不住想,如果董琰不來他家,或許母親就能多活幾年。
蕭正晗把自己的想法偷偷說給弟弟聽,魯莽暴躁的蕭正昭果然就忍不下這口氣,在大庭廣衆之下狠狠咬了董琰一口,只可惜父親出手太快,弟弟沒真能咬掉董琰手上一塊肉。
此時湘繡已經取來藥膏,替董琰的手包紮上藥。
藥膏大概是宮廷禦藥,清涼止血效果非常好,董琰手背上的疼痛感減輕了許多,她的頭卻一陣陣地劇痛。
她想離開這裏。
大郎、二郎敵視的眼神,蕭維澤的無奈,母親審視的目光,父親的低嘆,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她感覺很難受,她真的很想逃離這個地方,甚至逃離這個世界。
「九王爺到!」就在董琰感到如芒在背、坐立難安時,守在靈堂外的小太監揚聲通報。
董琰轉過頭,就看到蕭維欽換了身黑袍,大步走進靈堂,他先對着董琬的遺體吊唁一番,然後才走到一旁與衆人低聲說話。
按理說,九王爺應該等到明天才來正式吊唁,現在已是深夜,又如此寒冷,他這麽急着來做什麽?
因為今天幾次三番見到九王爺,董琰忍不住擡頭看了他一眼,卻發現蕭維欽的目光也正在看她,兩人視線相遇,蕭維欽微微對她點了下頭,目光中是淡淡的安慰和關切。
董琰今天幾經變故,而且還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她已經瀕臨了所能承受的極限,而此時蕭維欽目光中那淡淡的關懷和暖意,讓她雙眼一紅,淚珠越發瘋狂地滾落下來。
在困境之中時,哪怕感受到一點點的善意,也足以讓她感動異常。
Advertisement
看到董琰驀然珠淚滾滾,蕭維欽的眼中閃過一抹擔憂,但是此情此景也容不得他的小兒女情,他強行收回自己落在董琰身上的視線,與衆人寒暄一番後,對紀王說:「報信官到宮內報喪,當時父皇正在我的母妃那兒,母妃感念以前六嫂對父皇以及諸位長輩的孝心,所以特地遣人到我府上報信,要我盡快過來祭奠六嫂,也代她轉達慰問之意。」
「謝謝貴妃娘娘的關愛之心。九弟,你的情,六哥也心領了。」蕭維澤說。
蕭維欽點點頭,此時的他眉眼清俊,目若朗星,沒有了白天騎馬時的那份恣意潇灑,卻讓人感覺更為平實可靠了些。
似乎感覺到董琰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蕭維欽又擡眼看了看董琰,微微向她颔首示意,他的目光落在董琰包紮着白紗布的手上時,停頓了一下,旋即就移開了。
董崔氏此前一直冷眼旁觀着小女兒的舉止,此時發現了她和九王爺之間的眉來眼去,頓時臉色一沉,咳嗽了一聲,說:「夜深天寒,琰兒,你先去後宅休息吧。」
蕭維澤忙說:「岳父岳母也快去休息吧,這裏有我和大郎、二郎守着。」
其實不僅有大郎、二郎,還有蕭維澤的兩名側妃和一名庶女一直在守靈,蕭維澤的庶女乃側妃盛舜華所生,閨名蕭茵,今年七歲。不過側妃和庶女因為身分要低下一些,沒有站出來說話的資格,只能默默跪在草席上為王妃守靈。
董崔氏還想留下陪大女兒,卻被董從益拉住手腕,董從益說:「走吧,你也要保重身子,莫讓我再擔多一份心。」
董從益向來知道如何打動夫人的心,聽了他的話,董崔氏果然就乖乖跟着他走出靈堂,前往紀王府的東路客院休息。
董琰跟着父母朝外走,蕭維欽緊跟在她的後面,壓低聲音飛快地說:「三日後,母妃派人去提親。」
董琰很驚訝,擡頭看他,蕭維欽卻已經轉身向蕭維澤敘話道別了。
董琰不明白蕭維欽的意思,一直跟随着父母到了客院,她還在思索蕭維欽方才那句話。
董從益耳聰目明,隐約聽到蕭維欽對女兒耳語了什麽,在客房裏落坐之後,他溫和地問董琰:「剛才九王爺和你說了什麽?」
董琰看看董崔氏,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九王爺說,三日後,他的母妃派人來提親。」
董崔氏頓時緊皺雙眉,說:「梅貴妃是什麽意思?她不知道我們剛沒了琬琬嗎?提什麽親?現在我們哪裏還有心思議親?」
董從益忙擡手安撫動怒的夫人,說:「別氣,別氣,梅貴妃向來做事穩妥,她既然這麽快就派了九王爺來祭奠,又傳了這樣的話,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應允。或者說,這根本就是皇上的意思,她也只不過是個傳話人而已。」
聽到可能是皇帝的意思,董崔氏不得不強行壓下煩躁的情緒,重新坐穩了身子,她看了看一直站在一旁的董瑛,問:「你什麽時候和九王爺搭上了?」
「今天剛算正式認識,女兒也不明白怎麽回事。」
董從益輕輕摸着短須,緩緩說:「依我看,這應該就是皇上的意思。按照皇家的喪事制度,琬琬不算喜喪,她年紀輕輕而去,不能大辦喪事,需要在三日之內就迅速落葬。而且之後最好有一件喜事來沖一沖晦氣,在孝期內訂親、完婚,這樣皇家就能過個喜慶的春節。」
董琬去世恰逢冬至,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到春節了,原本皇家也盼望能過個熱熱鬧鬧的新年,偏偏六王妃去世了,就算有人會為她難過,但難免也會覺得掃興吧?
這不是說皇家之人特別自私和冷漠,事實上,逢年過節,就算是老百姓也會盼着團圓喜慶,遇上這種喪事,誰都不會開心,而皇家自然就更講究。
董崔氏明白皇帝是有些嫌棄自家女兒的早逝,越是位高之人,講究越多,忌諱也越多,只要是皇帝都渴望長壽,他們也樂意重賞民間的那些高齡壽星,而對于短命夭折之人,他們不可能喜歡。
董崔氏想起董琬就一陣陣心痛,眼淚再次流下來,她捏着已經半濕的手帕默默擦拭。
董從益也是難過,但是也不能不顧小女兒,他對董琰說:「你去廂房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
董琰本來還想問問他們對九王爺說的話有什麽打算,但是擡眼看到父母那樣悲傷,也只能默默退了出去。
董琰失眠了。
自從她穿越到大梁朝以後,短短一日夜就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而且件件都是大事,讓她簡直疲于應對。
現在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她都感到很累,卻偏偏無法入眠,躺在床鋪上翻來覆去,始終無法睡着。
「小姐,您怎麽了?要不要奴婢陪您說說話?」在外間值守的一兩和二兩聽着董琰不斷翻身的聲音,忍不住問了一句。
董琰躺着睡不着,渾身酸疼,幹脆坐起了身,披上錦襖,說:「進來吧,陪我說說話。」
一兩和二兩便手持燭臺走了進來。
主仆三人一面在火盆上面暖着手,一面說着閑話。
「一兩、二兩,你們想過将來要嫁什麽樣的人嗎?」董琰先開了話題。
一兩還在沉思呢,二兩已經快嘴快舌回答:「奴婢哪有什麽想法,将來小姐指個什麽人,就嫁什麽人啰。」
「我其實也沒見過幾個外頭的男人,萬一我指的那個人不好,你要怎麽辦?」董琰追問。
「俗話說,嫁雞随雞,嫁狗随狗,還能怎麽辦?就這樣啰。」二兩不怎麽在乎地回答。
董琰忍不住莞爾,與凡事愛多想幾分的一兩相比,二兩樸實單純多了。
「小姐,您是在為梅貴妃要提親的事發愁嗎?」雖然是雙胞胎,一兩确實比妹妹聰穎多了。
在一兩看來,之前董琰明明是對紀王爺蕭維澤有幾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