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名額
炮營長對一槍未放就犧牲了兩名戰士,傷了兄弟營長的事很惱火,氣不打一處。
“啪……”營長話音未落,一聲悠長的槍聲驟然響起,那個肥胖的和尚一頭栽倒在地上,肥腦袋上多了一個醒目的血洞,污血橫流。
“我說你小子真他媽不怕寫檢讨呀?”營長對那個開槍的士兵吼道,好像有點生氣的樣子。
“報告營長,不小心走火了,檢讨我不會寫,不識字。”年輕的士兵腰板挺得直直的。
“真他奶奶的給俺找事,叫你們優待俘虜的,怎麽優待的?去去去,罰你……即刻到炮排去裝三發炮彈。”炮營長板着臉,頓了頓,處罰開始實施。
“是,保證完成任務。”士兵的臉都笑抽風了,跨上戰馬“唊”瘋了一樣向炮排奔去。
“營長,我要求處罰,以前我說過戰友的壞話……”,這時候士兵們開始騷動起來,争先恐後的自我檢讨,想去裝幾發炮彈。
“安靜,勤務兵,馬上通知炮排,五分鐘後火力招呼,給俺瞄準了!”
“是,瞄準啦!”
霎時間,正副炮手和裝炮手立即調整炮口,不到三分鐘,十門加農炮高昂着頭顱,待命發射。
戰争是殘酷的,炮彈是無情的,信號彈拖着好看的尾巴,驚豔地爬上了天空。
炮排排長立即發令:“全排都有,準備——三——二——一——放——”
“嗵嗵嗵嗵……”
那一刻,才知道什麽叫地動山搖;那一刻,才知道什麽叫日月失色、星空無光;還是那一刻,才知道什麽叫震耳欲聾。
每門炮發出三枚,只見得草木化為濃煙,堅硬的岩石化為浮塵。山上的阿三哭爹喊娘,只嫌爹媽少生了兩條腿,逢崖跳崖,遇坎跳坎,如吓破膽的耗子,四處奔逃。
“第二輪,準……備……放。”
Advertisement
炮排陣地再次傳來炮彈撕裂空氣的“嗖……嗖……嗖……”聲,炮彈尾部帶着赤紅的火焰潇灑快樂地飛馳,飛向阿三隐藏的那座山峰。
”轟隆隆……”
炮聲過處,大地不停地搖晃、顫抖。
又是幾十枚炮彈準确無誤,毫無差別地砸向阿三,硝煙和着塵土,遮天蔽日。
沖鋒號響了起來,戰士們如下山猛虎旋風般沖了過去。
阿三在中國軍隊的炮火下,潰不成軍,丢盔卸甲,攔截在我軍前沿的隊伍徹底被摧毀了。
看着歡騰的戰士們,稍事歇息中的單争高,沒一點高興的樣子,他此刻最想知道的是李秀枝的傷勢怎樣。
“報告單連長,你的電報。”梁茹臉色陰沉,她已經是通訊班長,這時的她多了幾分成熟的風姿。
“家裏的?”單争高一聽電報,頭就大,條件反射,臉上什麽表情都有,伸出的手顯得有些遲疑。
梁茹表情憂郁,将電報背在了身後。
難道真是家裏的?
“給我。”他艱難地吐出兩個字。
“李副排長的……”趙天明見梁茹将電文背在身後,臉色陰郁,心情沉重地走了過來。
“她……”單争高伸出的手一哆嗦,僵在了空中,不敢索取了。
“……”梁茹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将電報塞進單争高的手裏,轉身跑了。
“怎麽了?”單争高蹦了起來,一把拉住趙天明,他好想展開信紙看看,卻不敢。
“輕點,胳膊快斷了。”趙天明沒料到單争高的力量如此強大,胳膊快要被捏碎了,痛得呲牙咧嘴。
“她?……”單争高立刻松開手,目光緊緊鎖住趙天明,惶恐無措。
“營長……營長犧牲了……李副排長沒事……”趙天明再也控制不住淚流如雨,杜營長也是他的知遇恩人啊!
“什麽……”單争高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皮耷了下去。
電文是李秀枝讓發來的,她擔心戰場上的單争高因為她分了心,她的傷勢并不嚴重,彈片已經取出。本不想告訴單争高營長的事,她知道單争高對杜偉德營長的感情。營長在他心中如兄如父,他一定在等候營長的消息,與其讓他焦慮等候,不如告訴他,讓他将悲傷化為動力,她考慮再三,來了封電報。
“我的心情和你一樣,別将悲傷表現在這裏,這麽多的兄弟都在望着我們!這就是戰争……”教導員嗓子嘶啞,拍了拍蹲在地上的單争高。
“好……”單争高眼底一片混亂,淚水撲撲砸在褲子上、泥土上。
“起來,把你們的手伸給我。”教導員站了起來,緊咬牙關。
教導員、單争高、趙天明三只堅毅的大手緊握在一起,抱在了一起。
“切記,以後不管是我們之中誰出了事,都要冷靜,如果每一個指戰員都像你們,這個戰不用打,就失敗了,切記,切記!”教導員沉痛的眼神,審視着自己的學生和趙天明。
“記住了。”兩人深深抽了一口氣,擦去淚痕,回到隊伍中。
部隊繼續前進,勢如破竹,一路上,阿三軍隊不堪一擊。中國軍隊如入無人之境,簡直就叫摧枯拉朽。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距離印度首都新德裏,已經不到300公裏了。
此時,偉大領袖□□主席發出最高指示“我們的軍隊不是侵略別國的軍隊,打印度,只是給他們一個教訓,希望牢記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于是,氣勢如虹的解放軍部隊,停止了進攻印軍的腳步。
1962年11月22日,中印戰争就這樣快捷地劃上了句號。
整個中印戰争,中國軍隊殲滅印軍4885人,俘虜3968人,其中包括1名準将、26名校官、29名尉官。
中國軍隊陣亡722人(其中82名軍官),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人)。
1963年元月,部隊再次回駐犍為縣,團長鄭恩被任命為鐵血1師副師長,仍然代理着團長的職務。單争高晉升為副營長,這年他才24歲。
“各位,軍部到蘇聯留學的指标下來了,名額只有兩個,推薦名額五位。下面,由麻參謀長宣讀下推薦名單。”鄭副師長掃視着大家。
麻參謀長站了起來,清清嗓子:“單争高、吳友旗、駱興國、張懷夢、李秀枝。大家議議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