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皇繼位
晚飯結束後,皇上邀約太子去下棋,皇後帶淩唯萱去院子裏面走走消食。
坤寧宮有自己的一個小花園,小巧而精致,淩唯萱扶着皇後走在安靜的小道上,皇後說道:“曜兒這孩子,本宮一直很擔憂,他啊,心思太過于敏銳又太過于固執。他小的時候我和皇上一心都放在了朝堂上,将他丢給了後宮的這些奴才還有太學裏的那群學究,小小的他就已經備受大家的誇獎和贊嘆。我和皇上覺得很欣慰,卻不知道小小的他其實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早就看到了太多後宮的陰私以及那些阿谀我乍的鬥争。現在的你會覺得我有時候對于後宮的手段太過殘忍是吧?”
“沒有,我只是,只是不習慣。”淩唯萱說道。
皇後笑道:“是啊,不習慣。又有哪個人是天生就喜歡這些殘酷的事情的。那個時候我像你一樣總覺得給別人多一次機會別人是不是就會變得善良,是不是這樣才是救贖。其實不是的,為了那些你想要守護的人,就算滿手血腥你也是不懼的。”頓了一會她說道:“那時候,他們要的不但是這至高無上的地位,還要毀了我的曜兒。曜兒被那些人暗地裏動了手腳,讓他看見那些不堪的甚至是影響着他一生的事情,我覺不原諒。”淩唯萱清晰的感覺到,自己手臂上的那只手顫抖的不行。
随後,皇後說道:“然後,我把那些人都處死了,還有那些冷眼旁觀的奴才們,甚至是那些知道實情的下人。可是我卻覺得那些人的死和我的孩子比起來不夠。”說着她的語氣又軟和下去:“我的孩子差點被這個恐怖的四方天地所吞噬,作為母親我知道那種心痛,所以我對于皇嗣很是重視,就算做母親的、做親人的壞到了極致,就算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孩子卻是最無辜的。他們不該承擔這些,看着他們能在後宮成長,我覺得很欣慰,這樣似乎就能彌補我作為一個失敗的母親在自己孩子身上殘留的遺憾。”
淩唯萱小心的問道:“殿下他...”
皇後說道:“這些事情過去了,我和你說這些一是希望你真正的能夠了解曜兒,能夠真正的走到他的心裏面去,成為那個能和他一起攜手站立的人,能夠成為那個他心痛難過時可以陪伴他的人。後宮事務不是你的全部,曜兒才是你人生的全部你知道嗎?”
淩唯萱重重的點頭,她也覺得自己做的不好,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好像有很多的話題可以聊,他們也很默契,母親在外面受了什麽委屈只要見過父親以後就會變好。父親生氣的時候母親的幾句話就可以化解那些。小時候的她覺得那樣很神奇的,就好像他們身上有自己不知道的魔力一樣。可是自己呢?她和殿下也會說事情,但是大家都似乎沒有辦法對對方毫無保留,遇到事情的時候,除非對方詢問或者提起,當時人似乎從來不會想到和對方抱怨甚至尋求幫助。他們這樣是不是不正常。
皇後看着她清麗的小臉說道:“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但是萱萱啊,上位者有時候過度的仁慈是會害死身邊你在乎的人的,你知道嗎?我不希望你變成一個滿手血腥的人,但是你要學會保護你身邊的人。這個後宮裏,藏着的人最無法抗拒的誘惑。”
看着淩唯萱瞪大的眼睛,皇後卻反而笑了:“難怪咱們曜兒不讨厭你。真是個可愛的孩子。”
淩唯萱囧。
自那晚後的第三天大朝會上,皇上軒轅東方第一次提出要将地位禪讓給自己的兒子軒轅曜,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的在朝人員皆跪求皇帝收回皇命,不要抛棄他們。
後宮同樣慌張了起來,皇後閉門不見客,還将淩唯萱留在了坤寧宮內。三位妃子那裏聚集了不少的妃子。倒是後宮的太監們和宮女們是最鎮靜的,也是就算在怎麽變遷,他們都會是皇家的奴才。就連淩昭媛那裏也是聚集了不少的人,大家都期望能從她這個太子妃的娘家姑姑這裏獲得一些東西。但是皆未果。
淩唯萱和皇後呆在坤寧宮裏面,聽着從後宮的各個地方傳上來的消息。皇後的解釋是,這個時候是最亂的時候,但恰恰是這個時候很多馬腳會露出來,還有那些深藏在後宮中的野心都會露出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消息裏清理出後宮的關系。後宮裏面不會有孤軍作戰的人,那些暗藏的利益小團體是最可怕的,掌握了她們實際的歸屬,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加以利用。
淩唯萱聽着報上來的那些消息只覺得頭大,因為她真的不知道這些事情之間的聯系。可是皇後真的好厲害,能記住那麽多的人。
皇上接連在大朝會上提出禪讓的事情,皆遭到了反對。三提三反對之後。大臣們終于揮淚送別了他們偉大的帝王。軒轅東方将擇一良辰舉行禪位大典。正式将皇位交給年輕的太子殿下。
Advertisement
此消息一出,全國震驚。
淩府最近基本處于風口浪尖上,從禪讓一事開始的時候就有不少人上門來拜訪,皆被淩家老太爺身體不适需要靜養,淩府暫不接客的借口給擋在了外面。直到禪位一事定了,朝中不少大臣上門探病,淩老爺子不得不從病榻上起來,最為将來的國丈大人,淩大爺到還是每天按時到太學報道,遇到套近乎的官員也和平常一樣,既沒有趾高氣揚也沒有附和大家。就好像和他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一樣。錢家經此一事之後皇商的位子是坐的越發穩當啦。
後宮中,表面上已經平靜不已,只是在平靜的外表下面又有多少東西在蠢蠢欲動呢?
禪位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程序的,祭告祖廟,還有太上皇的谥號的拟定,太後的懿號,太妃的安置等等,這些東西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在此期間,皇後以雷霆之勢将後宮中的人又清理了一大批,甚至是有的後妃。那些在私底下做小動作的人,一一被揪了出來。淩唯萱跟在皇後的身邊,看着那些被處置的人的叫屈與各種求饒、哀嚎。內心雖然倍受煎熬,但還是冷眼看着這一切。她不是不識好歹的人,皇後這麽做也是為了自己,自己要是還這麽不識擡舉,那就真的是自私自利了。
後宮衆人在這樣的鐵血手段下皆噤若寒蟬,就連有心要鬧事的妃嫔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遭殃。
待前朝的禪位進行到尾聲的時候,後宮的權力交替也已經來到。淩唯萱在後宮諸人的見證之下,接手了皇後手中的名冊與金印,成為了新一代的皇後,也從永寧宮搬到了皇後居住的坤寧宮中,而皇後則搬進了仁壽宮,與此同時那些後妃們也升級為太妃,跟着太後搬進了後宮的西苑。而蔚側妃與蕭側妃也在淩唯萱的允許下升任為新一任的蕭淑妃,蔚德妃。
而在這種後宮明顯人數凋零的時候,大臣們則提出了要為新皇充實後宮的提議。
新皇沒有反對,但是言明新任皇帝,因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前朝事宜上,至于後宮加人可,但是人數上必須限制。
大臣們對于這樣的理由真是沒有反對的借口,人家可是一心撲在事業上,總不能大家勸着皇帝說,哎你不要辦公了,還是将經歷放在造人上面吧,那真是要遭唾罵了。
于是大臣們又心生一計,好吧你現在不想要,咱們就把還年幼的女孩先送進宮來,然後慢慢養着,說不定哪天皇上一看對眼,然後不用大臣們催,自己就納為妃了呢。再說皇帝說不定就喜歡年齡小一點的女孩子,你問為什麽?那太子妃不是最好的證明嗎?在這樣詭異的思想下,後宮迎來了一小批貴女。
這群孩子真是難壞了淩唯萱,雖然大臣們說是送進宮來學規矩,伺候人。但是又怎麽可能真的把她們送去做宮女的活?最後只能将她們養在了後宮中,像小姐一樣養着。好在現在後宮中人不多,還是能有地方養人的。
軒轅曜的即位大典因着和禪位大典在一起進行。所以進行的倒是很順利,新皇即位,封尚了一大批有功的朝臣,還有新皇身邊的伴讀也随着軒轅曜的即為走上了前朝,開始慢慢的進入權力的中心。
西九所瞬間少了一批人,不過咱們的四皇子和後宮的一衆小蘿蔔頭的加入又讓西九所熱鬧起來。
至此開始,軒轅曜和淩唯萱德時代開始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