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轉眼過了一個月, 京中的天氣不再嚴寒,卻還是冷的。
祁襄與白君瑜的關系依舊保持着對外不如往夕, 對內親昵如舊的狀态。三皇子那邊可能是監視了一陣沒有什麽特別的發現,也就不再管他了。
大皇子的身體也好多了,皇上待他如舊, 只是明顯減少了與他讨論朝堂之事。無論大皇子怎麽想,至少在旁人看來,大皇子這一病, 是把自己的太子之位給病沒了。
白若薇依舊沒被接回宮中, 像是所有人都把她遺忘了一般。之前巴結白賞歷的人也都銷聲匿跡了,白府也成了門可羅雀之地。
奉北将軍府一切倒是照常, 與朝中其他大人的府上沒什麽不同。
這個時節也是快趕上青黃不接的時候了,各地需要朝廷救濟的地方也不少,加上要給各個軍營分配所需, 倒是比年前忙碌不少,不過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不需要額外操心。
這日一早, 邊關八百裏加急, 折子送入宮中, 一個時辰後, 皇上召集大臣禦書房議事。
皇上一臉寒霜,嚴聲道:“戾狼族來犯,這是上午送到的折子,你們看看。”
李公公将折子交給下面的幾位大臣。
兵部尚書道:“皇上, 戾狼族向來以吞并周圍小族為目标,從未侵犯過我大川,這回突然來襲,是為糧食還是其他?”
皇上道:“戾狼族去年新上任的首領野心勃勃,好武擅鬥,周圍部族已經被他吞并得差不多了,戾狼族的實力也因此大大提升。在這個時節來犯,看似應該為的糧食,但戾狼族的那幾個動作和推進的速度,明顯是沖着城池來的。”
折子傳得慢,大臣們也是邊看邊讨論。
“皇上,戾狼族本就是狼子野心,單看他們吞并小族的速度就可知。現在他們明顯壯大起來,已經成後患。朝廷應該立刻出兵鎮壓,将他們一鼓作氣之勢打壓下去,否則他們越戰越勇,大川反而不好對付。”
“臣附議。而且現在派兵前往,要花不少時間,派誰出征也需要再議。不如先讓就近的軍營增援,朝廷也能有個緩沖準備的時間。”
“皇上,事關重大,的确需要細細商議。征戰是大事,萬萬不能再出之前那樣的纰漏了。”
“這次戾狼族來勢洶洶,大川必須小心應對。這還需要看戶部的糧草銀兩是否充足,将領和軍隊整合也務必得安排妥當,這也需要時間讨論。”
皇上點頭,“各位愛卿說得都有理。你們回去寫個章程出來,明日早朝再議。左相、右相、兵部尚書、戶部一幹人等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臣等告退。”
皇上留這幾個人,也是繼續讨論這次的問題。
出兵是必然的,但讓人去,派多少大軍,錢銀所需,還是要再讨論一番。京中近來救濟各地、補給軍營,花銷不少,能否支撐大戰确實要好好算算。
這回,一向愛發表意見的左相倒是很沉默,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過衆大臣都說得激情飛揚,他不發表意見也沒人特別注意,只有右相看了他兩眼,也沒說什麽。
戾狼族的事很快祁襄也知道了,這就是家裏有将軍的好處,戰事方面的消息總是來得特別快。
白君瑜依舊很小心,是晚上才到的小院。當然了,既然來了就不可能走了。
祁襄坐在床邊泡腳,師父給他弄了些草藥泡足,是能暖身的,也是提前幫他調理。等天真暖起來,乍暖還寒乎冷乎熱時,才不容易生病。
“這次的戰事你怎麽想?想出征嗎?”祁襄問他。作為武将,功勳之類的且可放到一邊不提,保家衛國總是首位,如果白君瑜想
去,他也不會阻止,男兒總該有男兒的抱負。
白君瑜搖搖頭,“以前遇上戰事,抛開那些軍權的顧忌,我都非常想上陣殺敵。但這次我沒有什麽特別的想法,比起上前線,我更想陪着你。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不是特別必要,我不想再把時間浪費在出征上。而且到了我們家這個地步,已經不可能再往上封了,我去與不去也争不上什麽,能上戰場的将軍除了我還有很多,不是非我不可。所以比起那些,我更想守着你。”
祁襄輕笑,“白将軍,為愛喪志可不是武将所為。”
“為了你,我可以什麽都不要,那些志向說白了,不過是關系着地位,我只要能護住你,走到一定的位置就夠了。無須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白君瑜拿過布巾,蹲下來幫祁襄擦腳。
祁襄也不跟他見外,嘴角的笑意一直沒淡過,“那這回的風頭不出也罷了。我之前跟三皇子提過他需要軍功來鞏固地位,我猜他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另外,上戰場可以是軍功,也可以是陷害他人最有利的地方,難保別人不會借機生事,所以在将領沒有确定前,還是提起精神來應對吧。上回三皇子想害你,雖然最後沒波及到三皇子,但怎麽回事咱們心裏都有數,難保這回他不會再出手。大皇子也要防一手,這種機會三皇子不想錯過,大皇子更不想錯過。”
白君瑜點頭,“我明白。如果皇上無意讓我出征是最好的。就怕皇上有意,我就不好拒絕了。”
武将拒絕出征,與懦夫沒有區別,皇上必然不高興。
祁襄将擦幹的雙足置于床上,“嗯,你有你的願意,皇上有皇上的想法,随機應變吧。”
白君瑜将水盆端出去,回來後才又道:“最近左相上朝都不太發表意見,好像有心事似的,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祁襄将被子拉過來裹住自己,“可能是查彭良的死因查到後來,發現可問之人都不在了,也覺得不對勁兒了吧。”
左相的查的慢這事已經被他們吐槽過無數回了,到了這個地步所有線索都斷了,可以說是查無可查,左相心裏自然也會掂量,是不是皇後或者三皇子滅得口。
“主要這事還是左相不敢大張旗鼓得查,才耽誤了。”
“倒是沒所謂,現在三皇子已經與左相離心,結果都是一樣的,過程不重要。”祁襄說。至少在這件事上,結果遠比過程重要。
白君瑜笑說:“這中間還得感謝大皇子的默默相助。”
“就是不能修書一封,向他表示感謝,有點遺憾。”祁襄煞有其事地說。
“以後總有機會的。”
“也是。”等四皇子登基,他們再感謝也不晚。
次日早朝,毫無疑問地圍繞着戰事展開。大臣們議得熱火朝天,有贊成出兵的,自然也有反對的。有認為戾狼族不可輕視的,自然就有覺得小題大作的。
可在這種即将面臨青黃不接的時候,大肆出兵無疑是費糧食的,前朝後宮都得縮起肚子過日子。但出兵不足,萬一被攻略城池,大川之後也會非常危險。所以縱觀比較,出兵都比不出兵好。
至于人選,皇上剛一開口問誰有意出征,三皇子就站了出來,主動提出願意出征。說戾狼族現在士氣正旺,如果沒有皇子出征為将士增加士氣,恐怕無法壓過戾狼族。大皇子身體剛有起色,不便出征,四皇子坐陣戶部,軍需上的事需要他出力。思來想去只有自己最合适,也願意為國效力。
皇上沉默了一會兒,道:“你有心是好的,但你沒有征戰經驗,此去兇險,萬一有個不妥……”
“父皇,兒臣心意已決。兒臣知道自己沒有經驗,武功也不算出挑,兒臣願意聽從主将安排
,只為增加我方士氣。”榮洌一臉誠懇。
榮洌不争權,皇上也就不好拒絕了,只問:“那你可有好的将軍人選?”
榮洌道:“兒臣對軍中之事不太了解,只知彭将軍用兵老練,白小将軍骁勇善戰,若與兒臣一同出征,想必無虞。”
白君瑜皺眉,沒想到皇上沒指名他,三皇子倒是他把他拉下水了。他對彭濟沒有意見,彭濟比起彭良來,是個不錯的,與彭濟一起出征,白君瑜并不擔心。只是三皇子想跟彭濟一起出征,舅甥倆想有個照應很正常,但加上他就不太對了吧?
皇上先問了彭濟。
彭濟正直,又是家國大事,自然願意。
皇上随後又問了白君瑜,白君瑜也不能直接說不去,只道若沒有更宜出征的人選,他也義不容辭。
四皇子在戶部,對于糧草供給上白君瑜完全不擔心。而皇上問了他意願,沒有明确地表示不願意讓他出征,他拒絕的話也不能明說。不過細想來,三皇子要讓他去,恐怕也是看準了有他在,四皇子不會在糧草上動手腳。
之後也有幾位将軍出列表示願意出征,但多是功勳過高之人,皇上也不想用。最後實在沒有合适的人選,就應了三皇子的要求。邊關已有主将,不需要另做安排,白君瑜和彭濟為副将,三皇子為監軍,七日後出發前往邊關。
祁襄聽到這個消息并不意外,還是那句話,他心裏防着三皇子,覺得三皇子可能會做手腳。也正因如此,這次白君瑜出征,他也更不敢馬虎。
白君瑜摟着他,哄道:“別不高興,皇上沒把話說死,我也不能退縮。”
從他跟祁襄說了這事,祁襄臉上就不見笑意,自己說話沒算話他也挺懊惱,但朝中确實沒有更合适的。
祁襄笑了笑,“我怎麽可能生你的氣,你這是說我小心眼呢?”
祁襄還能開玩笑,白君瑜也松了口氣,“怎麽會?我只是自己有些懊惱。”
祁襄拍了拍他的手,“我沒不高興,就是在想我們要怎麽防備才能保得萬一。他們舅甥倆若真對付你一個,吃虧的還是你。”
“邊關主将鐵河将軍是父親故交,到了邊關他們想算計我也沒那麽容易。”白君瑜說。
“這倒好些。皇後殺了彭良,左相又在調查,彭濟不知道是否知曉此事。若知曉,三皇子這就等于給自己挖坑,太冒險。完全可以換個更保險的人與他同去,為什麽偏偏是彭濟?而且舅甥兩人一同上戰場,皇上不多想還好,但凡多想一分,加上左相的勢力,都必定更忌憚一分,并不合适。”祁襄分析道。
“也是。除非三皇子另有計劃。”
祁襄想了一陣,說:“兮擇,我有個想法,需要你配合。”
白君瑜自然沒有不答應的理由,“你說,我聽着。”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支持!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歧歧 2個;巧克力、紫月閣主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kathy412 10瓶;九月初曉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