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祁襄與奉北将軍府就是對門, 又與白君瑜關系不錯, 去送一送奉北将軍和白夫人也很正常。而第二天,京中的人有一半都知道了昨晚祁襄發熱嚴重, 祁家的下人連着敲了好幾家藥鋪的門,才好不容易請到一位大夫,還驚動了白君瑜,白君瑜披着夜色去了祁家,說是折騰了一晚上。
生病也好,讓人半夜去找大夫也好, 都是祁襄計劃中的, 也是為了後面順理成章地出城去溫泉莊子。這病是祁襄從師父那兒拿的藥使然,沒找相熟的大夫也是不想惹人懷疑,生這一場病是遭罪了點, 但大夫開了方子走了, 郤十舟就給祁襄灌了藥, 并無大礙。
于是隔天, 白君瑜遞了折子告假,不到中午就帶着祁襄出城了。
他們到莊子上已經是晚上了,冬季天一黑,各處就鮮少有人走動了,尤其是這種偏僻的地方,更是安靜。
莊子上的管事已經提前收拾好了房間,吃食也在鍋中煨着。這樣的舟車勞頓對祁襄來說還是有些勉強,稍微吃了幾口就睡下了。白君瑜倒是把一切安排妥當才回房間, 但估計着祁襄可能要歇息上兩三天才能有精神,到時候再帶祁襄在這周圍走走,倒也不急于打聽周圍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但事實上,祁襄一覺睡到次日中午,精神就養回來了。管事帶他看了莊子上的情況,又說了今年采藥的情況,問他這次回去是否要把曬幹的草藥帶回去,他們也好提前裝車。
祁襄說:“那就帶回去吧,這一年你們也辛苦了,晚上加些菜,犒勞大家。”說着,給了管事一袋銀子。
管事樂呵地收下,道着謝就下去安排了。
這邊主院的屋子燒的都是地龍,特別暖和,祁襄在這兒只需要穿着單衣就成,赤足在地上踩一會兒就會熱得冒汗,是個非常适合冬季來的地方。白君瑜也很喜歡這屋中的地龍,但地龍奢侈,就連皇宮裏,除了皇上的寝宮,別處也是不用的。宮中不盡用,大臣們就更不敢用了,怕被參一本生活奢靡。
但民間宅院就沒這麽多講究了,可用得起的畢竟還是少數,像這個莊子,也就只有主屋用。如果祁襄和郤十舟不來,也不會燒。之前白君瑜不是沒考慮過給祁襄弄一間這樣的屋子,只是京中人多眼雜,弄不好就要惹麻煩,只得作罷。
“你采過藥嗎?”白君瑜盤腿坐着,給祁襄倒茶。這邊的茶也是敗火的菊花茶,太熱的環境上火總是難免。
祁襄搖搖頭,吹開杯中幾片花瓣,說:“沒那個機會。”
“這裏環境好,等明年入秋了我們再來,到時候可以到山上看看,跟着莊子上的采藥人去采藥。”他今早就已經打聽過了,這邊的莊子上的人都是采藥人,這塊地方溫泉雖好,但山上的草藥更好。這片綿延的山脈都是師父買下的地方,若正常采摘,可以不斷有藥供師父使用。
“好啊。”說到這個,祁襄又想起來,“這邊莊子也會出産一些面脂、胭脂之類的東西,一些用不完的藥材每年會運去南方售賣,屆時那些小玩意也會一并帶去賣,市場很不錯,也有獨特的秘方,但每年只有一回,賣完就沒了。不如我們趁來游玩,親手做一些,回去送給伯母也好、淑妃也好,都是旁的地方買不到的。”
做這種細致的事,白君瑜真不一定在行,但這都是小事,重點是,“你知道怎麽做嗎?”
如果知道大體方法,只是在潤度和顏色上做變化,那倒不難。
祁襄無所謂地聳聳肩,理直氣壯,“不會。但可以讓人來教。”
這對白君瑜來說就是破壞他們單獨相處的機會,但又不能顯得他太黏人,便道:“那讓人把配方寫來,我們慢慢研究,也更有趣些。”
“也好。”他們嚴謹些
,也不算浪費東西。
下午,祁襄去泡溫泉,白君瑜讓人備了些清淡的果酒,不是給祁襄的,而是自己要喝,溫泉配冰酒才是最相得益彰的。
祁襄浸在溫泉中,只有肩膀稍微露出一些,也不覺得冷,臉上帶着被熏透的粉紅,氣色格外健康。
飲盡一盅酒,白君瑜捏着手掌大的酒瓶,赤腳走到池邊,伸手試了試水溫,然後也不在意袖子會濕,将祁襄撈起來,吻了上去。口中剩下的一點點酒被渡給了祁襄,祁襄不能喝酒,但淺嘗一點倒無妨。不知是水太熱還還是酒太香,祁襄覺得自己好像醉了。手也攀上白君瑜的脖子,白君瑜順勢下了水,在唇瓣分開的一瞬說道:“別動。”
祁襄眼中浮出濕潤的亮澤,被白君瑜浮着腰勉強站穩水中。
白君瑜将酒瓶對着祁襄的肩膀慢慢倒了一點,酒液在鎖骨處積了小小的灣。酒瓶随即被放入水中,懸于水面無目的的漂着。
祁襄覺得涼,但又格外舒服。
白君瑜低下頭,慢嘗着與祁襄體溫混合的酒,末尾留下一點淺紅。
祁襄眼睛濕漉漉地看着他,還沒來得得說什麽,就被抵在了池邊,安靜的池水波動起來,漾到池邊,與濕膩的喘-息纏在一處。酒瓶不知何時翻入水中,霧氣中散着絲絲酒味,未飲自醉。
白君瑜把握着時間,沒敢讓祁襄在水裏泡太久,但直到夜半,白君瑜才有了餮足之感,抱着祁襄重新洗澡。
祁襄昏昏沉沉地讓白君瑜擺弄,吻痕從頸間一直沒入淹沒在水中的小腹,在白皙的皮膚上那樣豔麗。
“阿景,先別睡,一會兒吃點東西,餓着肚子你明天要難受了。”白君瑜柔聲哄着。
祁襄小聲咕哝着:“不吃……”
“乖,馬上就好。”白君瑜托着他,以免他一會兒滑水裏去。
将兩人洗好,白君瑜把人抱回屋。
白如很有眼色的已經把粥放在床頭了,人卻沒跟他們打照面。
白君瑜哄着祁襄喂了粥,祁襄吃了一半就睡了,他也不好把人弄起來,只能勸自己節制一點,免得回去的時候祁襄的氣色還不如出來前,估計師父會把他關在大門外,短時間內是看不到祁襄了。
悠閑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京中的消息也沒停過地傳到莊子上——
白府辦的酒席,去的都不是真正有頭有臉的人,加上明眼人都看得出奉北将軍和白君瑜都不可能去了,人都不在京中,參加的可能性極小,有事在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暗含的“不同意、沒參與”雖沒擺到面上,可有腦子的一猜也能明白一二。
所以去參加的人面上都還過得去,而看清風向的,就找了理由推脫了,禮到人未到,禮也是照例來的,一個侍妾,左右也不過那樣。
白老夫人和大伯一家當然不高興,原本他們以為宴請能辦得熱熱鬧鬧的,讓白家的名望脫離了奉北将軍府,重新立起來,看誰還敢看不起他們。但事實是大皇子府根本不可能有人來接一個侍妾,白大夫人和白若薇弄得再像正式出嫁的樣子,這一沒迎親隊,二沒新郎官的,只有母女兩哭完,一頂轎子帶着兩個丫鬟擡着走了,怎麽看怎麽寒酸。
客人們也只能幹巴巴地說着恭喜,說不出新郎如何,誇新郎新娘天造地設這種話,是與正妻之間的,就連側妃都不能跟大皇子擺在一起論,何況是一個侍妾。
所以一頓喜酒吃得也是尴尬不已,白大夫送走了客人,就跑回自己屋裏哭起來——這跟她丈夫與她說得完全不同,他們根本不可能憑借女兒擡起頭來!
白老夫人倒是比她想得開,叫了她去,勸道:“如今別人怎麽看我們并不要緊,要緊的是
若薇在大皇子面前的地位。現在大皇子身邊并沒有女子,那所有的寵愛不都是若薇的?只要若薇生下皇孫,那必然可以晉為側妃,那時今天的種種又算什麽呢?到時候只要吹吹枕邊風,給君陽在朝中謀個職,那不是一句話的事?我們白家也能跟着揚眉吐氣了。”
白大夫人按了按眼角,“母親說的是,是我想差了。”
白老夫人笑道:“我比你多活這麽些年,眼光當然也比你長遠些。以後都是咱們家的好日子,放心就是了。”
白若薇作為侍妾,是沒有三日回門這個說法的。但大皇子給了面子,讓她七日後回了趟娘家。在同一天,不知是從咱傳出的,說白若薇還是塊完璧,這下京中又議論開了。大皇子身體不好沒有臨幸也正常,但對女子來說,嫁了人夫君卻不碰她,無異是奇恥大辱。至于消息的來處尚不知曉,但都覺得不會是從宮裏傳出來的,畢竟這是傷自尊的事。
白君瑜和祁襄這幾日在莊子上輕松得很,周圍的山他們去逛過了,還獵了幾只野雞加餐;面脂、胭脂之類的也上手折騰了一番,還真不如想的那麽容易,兩個人借機鬧着給彼此塗了不少,每次都不得重新洗澡換衣服;奉北将軍的信也到了,說一切安好,讓他們不必擔心。
兩人收到這個滞後的消息時,正在吃一小鍋雞絲馄饨,用砂鍋煮的,沒用碗盛,就這麽就着鍋吃。
“白小姐這日子也不好過啊。”祁襄将師父的信放到一邊,并不走心地感慨:“大皇子沒單獨立府,住在這宮中所有嫔妃都是她的長輩,她這個身份可能連有牌面的宮人還不如。大概當初嫁的時候想得很美好,現實卻是等于進宮當了個宮女。”
白君瑜挑了湯裏的煎蛋絲喂他,“她若在宮外也罷了,待在宮中我與父親也是面上無光。”
他們是要進宮上朝的,就算不是進後宮,可前朝後宮的事本就是相通的,有什麽消息能不知道?
“沒辦法。”祁襄撈着馄饨吹涼,這事他就是再聰明也解決不了,只要皇上不讓大皇子出宮建府,這個局面就不會變,“不過大皇子不動白若薇,白若薇就說不上話,你大伯的算盤就得打空。這步棋走的,爛透了。”
白君瑜嘆氣,“真不想回京,在這兒待着多好,無憂無慮的。”
“及時行樂吧,大局未定,現在也只是暫時的。”祁襄将馄饨喂進白君瑜嘴裏。
正琢磨着如何及時行樂的白君瑜被敲門聲打斷了,白如悄聲進來,道:“公子,少爺,郤先生讓人傳了口信來,說兩日前,潘叔出門買東西,三皇子府的人與他搭話,問公子何日回京。”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支持!來晚了,有點卡文,抱歉抱歉!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羽淺淺 2個;巧克力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今天也是xx的一天 12瓶;仝筱沐 10瓶;zoeq、咚咚咚 6瓶;蘇一 5瓶;陽臺君 3瓶;wzki牛、蜜堵 2瓶;卷毛熊、慕心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