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說完皺眉質問旁邊的劉嬷嬷,“姑母卧病在床忘了告訴我們,你怎麽不知道送信兒過去?”
劉嬷嬷看這倆姐妹不順眼,但她知道此時最重要的是什麽,當即跪了下去,哭喪着老臉道:“兩位姑娘,不是老奴不想,實在是這事來的太急……夫人孩子沒了,老爺不柔聲寬慰,居然在這當頭提出納妾,夫人能不急嗎?一着急說了氣話,請姑娘們快勸勸老爺夫人吧,一夜夫妻白日恩,大小姐才七歲,沒了娘她得多傷心啊!”
原來是這麽回事。
為了不讓謝瑤回杭州給自家人添堵,謝瀾音再懶着攙和,還是朝方澤走了兩步,乖乖巧巧地道:“姑父您先消消氣,大人的事瀾音不太懂,只知道姑母那話絕不是真心話,姑母剛失了孩子,心裏悲痛,姑父就別把她的氣話當真了,有什麽事等姑母養好了身子,你們再坐下來好好商量?”
小姑娘雖然才十三,因個子高挑,瞧着已經像個大姑娘了,眉如新月眼若桃花,嬌嬌俏俏站在那兒,仿佛屋裏突然開了朵花似的。單單這天仙似的模樣便讓人醉了心,再看她紅潤的唇說出媚骨的嬌嬌話,方澤半邊身子都快酥了。
屋裏就他一個男人,女眷們都盯着他,将他的失态看得清清楚楚的。謝瀾音氣得像吞了只蠅子,謝瑤臉色已經不能用鐵青形容,謝瀾橋同樣沉下了臉,而最擔心最着急的莫過于杜莺兒了。
一旦表哥改口,這妙計就白搭了!
“表哥,瀾音侄女說的對,表嫂只是氣話,您當真做什麽?”杜莺兒三兩步走到謝瀾音身前,先擋住方澤視線才很是自責地道:“我知道表哥是為了我好,可表嫂的身子最要緊,咱們的事還是等表嫂養好了再說吧。”
嘴上說着善解人意的話,美眸卻含嗔帶怨地望着方澤,隐含提醒。
謝瀾音再美,那都是方澤的侄女,就算他動了花花心思,也不可能有什麽結果,那又何必為了水中的月亮繼續與一個不能生養的謝瑤糾纏下去?況且杜莺兒有自信,論美貌,她并不比謝瀾音差什麽,是個聰明人都知道該選誰。
方澤确實不傻,經人一提醒,理智很快就回來了,心情沉重地對謝瀾音姐妹道:“我也不想鬧到今天這種地步,但你們姑母行事莽撞害了我方家的骨肉,她不反思自己,反而污蔑孩子表姑,刁蠻跋扈,哪裏有半點當家主母該有的樣子?既然她主動提出和離,那就這樣罷,你們誰也不用再勸,我這就去寫和離書。”
“老爺,您不能如此狠心啊!”劉嬷嬷急得追了上去,抱住方澤的腿,腦袋卻望着謝瀾音姐妹哀求,“兩位姑娘,求你們幫幫勸勸吧,求你們了!”
謝瀾音還記得剛剛方澤看她的惡心眼神,才不想再跟他打交道。
謝瀾橋早擋在妹妹身前了,平時那麽精明的人此時卻露出了幾分無措,垂着眼簾道:“這,這事我們小輩兒不好插手,回去我們會禀明母親,由母親出面吧。”
方澤明顯是個好色的,占了妹妹的便宜還能保持理智,可見是鐵了心了,她們多說無益。
小姑娘們識趣,方澤冷笑,一腳将劉嬷嬷踹開,叫上杜莺兒走了。
Advertisement
蔣氏不喜謝瑤,料她也不會真心勸說,興許還會幸災樂禍,他沒什麽好擔心的。
無情的丈夫走了,侄女們勸說不管用,在謝瑤眼裏就沒了用途,反而惱怒自己在她們面前丢了人,不禁将一肚子火都發在了她們身上,“誰讓你們随便開口的?是我懶得再面對他那副虛僞的嘴臉,是我不要他了,誰用你們求情?一個個都自以為是,敢情蔣氏就是這麽教你們的?那種忘恩負義的男人,也只有你們才稀罕!”
“原來姑母才是真正的聰明人,”謝瀾橋冷笑,居高臨下看着她,眼裏全是諷刺,“姑母那麽聰明,那我問問你,那位表姑娘在方家住多久了?既然想當妾室,為何拖延到現在?我看人家才是真的聰明,将姑母的性子早摸透了,姑母剛小産她便慫恿姑父來提納妾的事,激你沖動提出和離。現在好了,姑母如願以償,和離後不用再面對姑父,那位表姑娘也不用做妾了,直接當正經的知府夫人,有了閑心還可以拿阿菱妹妹發洩對姑母的恨,果然都是聰明人,确實不必我們姐妹自作聰明,瀾音,咱們走。”
謝瀾音點點頭,臨走前也補了一句,笑着朝謝瑤道:“姑母,您嫁的遠,祖母常常念叨想你呢,這下您和離回去了,祖母肯定特別高興,還有您平時交好的姐妹們,又可以請您過府敘舊了。”
只有方澤會激将法嗎?她們也會,她就不信謝瑤甘心成全杜莺兒。
“怎麽回事?”蔣懷舟一直在前面等着,見兩個表妹出來時臉色都不大好看,疑惑地問。
“出去再說,晦氣死了。”謝瀾音繃着臉道,男人色眯眯的目光就像蜘蛛網落在了她身上,揮之不去,她只想快點回家洗個澡。身為長輩,方澤居然對侄女動了色心,這般不堪,如果不是謝瑤那麽招人厭,謝瀾音怎麽也不會反對她和離。
但她也沒那麽傻,做不到高高興興地将個燙手山芋接回家。
是,那也是謝瑤的家,但若不是陳氏勾引祖父,哪裏會有謝瑤?
想到曾經陳氏也像杜莺兒一樣在故去的祖母面前厚顏無恥耀武揚威,謝瀾音就渾身都不痛快。被女人勾走的男人不是好東西,這種自甘下賤勾引有婦之夫的,活該她的子女受報應。
回到舅舅家裏,謝瀾音先回自己的院子沐浴。
謝瀾橋去尋母親,将方家的事情說了。
蔣氏思前想後,又氣又頭疼,氣方澤故意拖她的女兒們下水,頭疼該怎麽勸謝瑤。不勸離,得罪的是西安父母官方澤,勸和離,謝瑤回家,陳氏會是什麽臉?不去又不行,多少街坊在看着。
她怎麽就攤上了這樣的糟心親戚?
和離是大事,想裝不知道都不行,蔣氏讓女兒去歇着,她準備馬上去方府看看。
李氏陪她去。
謝瑤正在氣頭上,聽說她們來了,八成是來看熱鬧的,氣得砸了藥碗,“不見,讓她們走,我不用她們假好心!”出嫁前她對蔣氏冷嘲熱諷,蔣氏怎麽可能關心她的事?
短短一日功夫,劉嬷嬷就急得嘴角起了個火泡,一邊彎腰收拾碎碗一邊苦口婆心地勸她,“我的夫人啊,瀾橋姑娘的話您沒聽懂嗎?您真答應和離了,那賤人第一個拍手叫好,您甘心成全她?蔣氏是長嫂,輩分擺在那兒,李氏雖不是官夫人,她家有錢,平西侯夫人看到她也會給兩分薄面,有她們幫忙勸說,老爺會聽的。”
女人和離不是多光榮的事,就算再嫁一般嫁的都不如頭一個,更何況自家夫人身子都毀了,說難聽了就是只不會下蛋的母雞,怎麽會有好男人要?與其低嫁,不如繼續跟方澤過,回頭給他納幾房妾,生了兒子抱個放到膝下養,照舊當四品官夫人。
謝瑤自小被爹娘當成掌心寶養大,能忍受杜莺兒這麽久已經不容易了,昨晚她沒了孩子,方澤不見半分難過,心心念念只惦記着杜莺兒,可見心裏早沒了她,她即便死皮賴臉地留下來,将來夫妻也是同床異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