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端陽節
五月初五,是端陽節,大楚人很重視的一個節日。
在這一天,人們會在屋子裏面遍插艾草,飲雄黃酒,孩子們也會穿上五毒褂,手上系着五彩絲帶。
姜流光與阿遂手上的五彩絲帶是柳氏連夜親手做出來的,比公中統一送來的要精致許多,迎着風五彩斑斓,好看極了。
這一日書院是不上課的,流光在家裏剛吃了早飯,就聽外面的侍女來禀報,柳家的大公子過來了。
阿遂高興地只跳,早在幾日前他們就已經跟柳世玉約好,今日是要去看賽龍舟的。
每到端陽節這一天,京城郊外的護城河上都會由官家組織賽龍舟的比賽,每年到了這一天,護城河邊上總是人山人海。
敲鑼打鼓,喊聲震天,熱鬧極了。
流光的心裏打着小算盤。
前一世她也是因為去看龍舟的時候,不慎落水,後來才被荻長樂救了。
坐在馬車上的時候,姜流光還在不斷地想,如果這一次再遇到荻長樂,說什麽也得當着他的面跳一次河。
依着這個人柔軟的性子,只要看到她掉到河裏,肯定會救的。
而只要他救了自己,自己就算死皮賴臉也要嫁給荻長樂!
姜流光暗暗捏了捏拳,雖然她讓事情提前了兩年發生,但只要瞅準機會,她一定不會失敗的。
她不敢保證兩年以後又是怎樣一番情景。
當初便是因為十八歲的荻長樂雖然救了自己,但他早有婚配,自己一個侯府的嫡出女兒當然不可能去荻家做妾,這才将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
姜流光就不信,十八歲的荻長樂會訂婚,十六歲的荻長樂難道還會被訂婚不成?
大楚男子并不流行早早的訂婚,尤其是勳貴家的子弟,通常都會等到男子十八歲行了成人禮才會真正的議親。
所以,這一次,她有機會!
馬車搖搖晃晃,走了約有小半頓飯的時間,終于出了城門。
短短一截子路,因為出城看龍舟賽的人很多,所以速度比起以往來要慢上許多。
好容易出了城,遠遠地便能看到護城河邊上烏壓壓的人頭。
姜流光探出頭問柳世玉:“表哥,咱們一陣站哪裏啊?這才多早晚,這裏就這麽多人了,難道咱們也要去跟那些人擠在一起嗎?”
她當然是故意這麽問的。
勳貴家的少爺小姐們,當然不可能去跟那些百姓擠在一起,況且都是金尊玉貴的女孩子,真要在人群裏被人占了便宜揩了油,名聲都毀了。
柳世玉笑了起來:“怎麽會讓你跟那些人擠在一起?”
他握着馬鞭子的右手朝着遠處遙遙一指:“看見最東邊的彩棚沒有?勳貴家的棚子都在那裏呢!咱們家的也在那邊。”
他又問道:“你們南安侯府應該也有棚子在那一片,一陣你是跟我一處,還是去那邊?”
姜流光想都不想:“肯定跟表哥你在一起,跟那些人在一起有什麽趣?”
阿遂在一邊也跳着說道:“我也跟表哥在一起。”
柳世玉哈哈一笑:“好!”
出了城馬車的速度便快了許多,不多一陣子就到了彩棚的跟前。
流光下了馬車,四處觀望了一下。
東西泾渭分明,西邊大多數都是百姓,略有些錢財的會用彩帛辟出一小塊地方給自家女眷休息,也有搭着涼棚休憩的。
而東邊卻是勳貴皇族的專用場地,每隔一段距離都搭着彩棚,最前面的彩棚周圍圍了不少羽林侍衛,一個個戒備森嚴。
就算柳世玉不說姜流光也知道,那裏面坐的人不是王族,便是皇室中人,只不過這會時間尚早,只怕這些大楚頂尊貴的人都還沒到。
王族的彩棚很好辨認,周圍侍衛最多的便是。
緊挨着王族的彩棚就是國公府的位置。
大楚如今僅有四家國公府,定國公便是穆骞的穆家,魏國公便是荻長樂的荻家。
還有榮國公和信國公兩家,不過這兩家向來低調,平時深居簡出,很少會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而信國公,算起來才是姜流光親祖母的娘家。
只不過自從她親奶奶去世以後,姜家與信國公明家也漸漸斷了往來。
姜流光細細看了幾眼,心中不禁暗暗竊喜。
懷遠侯家的彩棚距離魏國公家的彩棚并不遠,中間就隔了一個棚子的距離。
因為她很清楚的看見了荻長樂的身影,不過荻長樂此刻正背轉過身子,似乎在跟一位貴婦說着什麽。
而他們棚子旁邊的這間彩棚裏,除了七八名丫鬟仆婦和六名侍衛外,只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
穿的倒是富貴錦繡,只是姜流光暗暗奇怪,怎麽她家也沒個大人過來?
見流光不住的看旁邊,柳世玉轉頭看了看,不禁笑出了聲:“你不認識她?其實你們年紀倒也相仿,應該多熟絡熟絡才好。”
他沖着那小姑娘揮了揮手:“煙兒,過來!”
那個叫煙兒的小姑娘聽到柳世玉的聲音,立刻雙眼一亮,很快就跑了過來,清脆響亮的叫道:“柳哥哥!”
柳世玉笑着說道:“你們認識一下,這是我表妹姜流光和表弟姜伯軒。”
他又指着那個叫煙兒的姑娘說道:“她叫穆煙,是穆骞的妹妹。”
竟是穆骞的妹妹?
流光頓時瞪大了眼睛。
就在這時,另一個聲音響起:“姐,你怎麽在這裏?”
另一個少年跑了過來,也算臉熟,正是穆昕。
一見到穆昕,阿遂先笑了起來,拉着穆昕去一邊說話去了。
這時穆家的棚子又來了人,正是穆老公爺與夫人。
見到他們來了,穆煙笑着對流光和柳世玉說道:“父親母親來了,我先過去,一陣找你玩。”
說着話便轉身走了。
柳世玉說道:“穆煙與穆昕是龍鳳胎姐弟,他們倆本是庶出,但他們的母親去世的早,自小是養在穆夫人膝下的。穆夫人随和,也是将這兩個孩子視若己出,從小就跟嫡出的孩子一般培養,所以放眼望去,咱們大楚也就定國公家的門風是最好的,從沒有過那些豪門大戶裏的龌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