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留京
柳氏嘆道:“你爹若能留京任職這是天大的好事,只是如此一來,咱們就要繼續住在侯府了。”
她郁郁的說道:“原本還想着熬過這幾天,咱們就能回江州繼續過那逍遙快樂的日子了,沒想到你爹突然搞了這麽一出,如此一來,就得長期住在這裏,還真是......”
真是憋屈!
這話柳氏不能說,流光自然也不能說,但是母女倆心裏都是這麽想的。
侯府即便再大再好,又怎能與江州比?
江州獨門獨院,柳氏一人為大,上無公婆下無姑姑小叔,自己做得了全院的主,夫妻敬愛孩子活潑可愛承歡膝下,真是沒什麽不滿足的。
可是在這侯府,尤氏這座大山壓在頭上,晨昏定省,身邊各房明争暗鬥,時時得賠着小心笑臉,真是過得叫一個憋屈。
搬出去?
那可根本不敢提半個字,否則就會被人一口唾沫唾到頭上。
父母皆在,怎麽可能分家另過?
你是想要脫離家族,與父母恩斷義絕不成?
真要這麽做了,禦史一封彈劾奏章遞上去,姜彥宏的仕途也就算到頭了。
流光心裏想的卻是另一件事。
如果能夠長期留在京中,這樣她與荻長樂是不是就有更多的機會見面了?
原來還想着要趕在外祖壽誕上見上一面,不管能不能在荻長樂的面前先留個好印象,起碼得先讓他記住她這個人。
其餘的事情也只能再徐徐圖之。
Advertisement
如今父親若是能留任京城為京官,她們便能長期留在京中。
如此一來,想要見荻長樂,豈不是愈發的機會多多?
一想到這裏,姜流光的心裏忍不住暗暗雀躍,這對她來說還真是天大的喜事!
只是心中也忍不住再一次犯了嘀咕,上一輩子姜彥宏可是要到她十六歲的時候才升遷了一級,成為了從四品淮州鹽運使。
而且也是在那個時候,祖母便為她與廣恩伯家的宋念定了親。
雖然彼時她對荻長樂有着牽念,但宋念當時也是一表人才的年輕英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舉人,就算學識上遠遠不如荻長樂,門第上也不如她們南安侯府,可長輩之命不可違,既然與宋家定了親,她也沒什麽可抱怨的。
況且成親以後宋念模樣俊美,溫柔款款,對她也曾好過一段時間,所以才會将她的一顆心,緊緊抓在了手裏。
不過遇到這一世的變化這也不是頭一遭了,姜流光心裏多少也有了些準備。
既然父親提前需要回京述職,對她來說也是好事。
她想了想,對柳氏說道:“爹的職位能夠升遷,這是喜事,不管怎樣都值得慶賀,不管遇到什麽事情,都沒有爹的仕途重要。祖母雖然性子不好,但咱們只要順着點,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相信祖母也不會一直總跟咱們作對下去。況且爹也要回來了,只要爹在咱們跟前,咱們就有了主心骨,咱們一家四口在一起,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柳氏不禁展顏一笑,摸了摸流光的額發柔聲說道:“娘的小阿妏好像一夜間忽然長大了不少,娘可真是覺得又寬慰又難過。”
流光心中暗想,我重活一世,還能再不長大嗎?
如今早就已經不是曾經那個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了。
既然姜彥宏來信說自己近期就要回京述職,這件事情肯定就要去告訴老太爺和老太太的。
柳氏拿了信,帶着流光一起去了前院,見到老太爺後便将信箋遞了上去。
老太爺看了信,臉上露出笑容:“能回來做京官還是好事,哪怕清貴些也不打緊。”
他略想了想,“老四如今是正五品的同知,按着吏部考核的規則,上升一級便是從四品,若能進入翰林院做個侍讀或者講學士那就最好不過了。”
柳氏也覺得高興:“是呢!媳婦也覺得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老太爺說道:“算着時間,最多不過一個月消息就能下來了,你們也不要再跑來跑去的麻煩,就在府裏安心住着,好在蘭苑也已經收拾出來了,就算老四回來也有你們住的地方。”
他遲疑了一下,又說道:“不過蘭苑住你們夫妻倒是足夠了,但是兩個孩子漸漸大了,總不好再與你們一起住在蘭苑裏。這樣吧,讓這兩個孩子住到前院,府裏的孩子們也都住在前院的,平時一起念書玩耍也方便。”
柳氏笑道:“是,一切都聽老太爺的。”
老太爺讓人去後院将尤氏請來,将姜彥宏的信給她也看了。
尤氏眼中隐忍着鄙夷與憤恨雖然沒有讓老太爺看見,卻被一旁的柳氏和流光看了個清楚明白。
不過她們早就知道尤氏是個什麽性子的人,也不說破,自己明白就是了。
尤氏将信箋放在一邊,臉上帶了笑容:“這是好事。”
老太爺很高興:“是啊,一家子能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是很好,剛才我也與老四媳婦說了,既然老四要回來了,蘭苑住他們一家四口就有些擁擠。你讓人将前院的屋子再收拾出來兩間,給這兩個孩子住。既然不回江州了,流光與伯軒也可以跟着兄弟姐妹們一起去學堂念書了,不管怎麽樣,這學業不可荒廢。”
尤氏滿心的膩味反感,但也只能順着老太爺的話說道:“好,那就讓三丫頭和四小子住到前邊去,學堂那邊我也讓人跟先生們說一下便是。”
流光其實并不是很想搬,但也知道如果父親回來以後,她跟弟弟再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确不是很方便了。
況且她自己上不上學堂還是次要的,但是弟弟念書可不能耽誤,畢竟阿遂已經十歲了,原本秋天是要準備去考童生的,如今既然能在京城念書,倒也是好事一樁,京城裏的教學質量,肯定要比江州要好許多。
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尤氏讓人去收拾前院的房子,等到過幾日她們給外祖父祝完壽,就要正式去學堂念書了。
時間過得飛快,幾日後便到了懷遠侯的壽誕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