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油麻淘寶
油麻地,又稱‘油蔴地’。
它位于香港九龍半島中部,與旺角緊密相連,連同尖沙咀,一起組成九龍最繁華著名的“油尖旺”區。
這是目前香港本土文化及傳統的生活方式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了。
各種旅游期刊都将油麻地列為了愛好人文風俗研究者來香港的必經之地。
畢竟在這裏不只有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豆制品品牌--廖孖記腐乳,更有如同油麻地戲院、油麻地抽水站宿舍(俗稱“紅磚屋”)和油麻地警署等舊式建築值得一觀。
當然,李妙并不是所謂的人文愛好者。她來這裏唯一一個目的就是找位處于油麻地甘肅街及炮臺街交界處玉器市場。
曾幾何時,香港的油麻地可說是東亞數一數二的玉器市場,聲名比起中國如今的平洲、四會絲毫不差。在經濟不茂發達的時期,中國內地有不少的珠寶商人都選擇來這裏進貨,當然外國游客來這裏的數量也不少。但或許就是因為錢來得太快,客人來得太多,有些東西終究是失去了。
如今這裏的玉器市場,放眼望去不是B就是C,當然還有大量的B加C。縱使有幾塊所謂的真玉,那玉質也是慘不忍睹。當然,最慘不忍睹的還是客流量。
李妙他們是兩點左右離開的展會,不到三點的時候就來到了甘肅街。
這個時候的香港貿易地,那可是人流量最洶湧的時候。可在這裏,游客的數量卻是一只巴掌也數得過來。
被假貨的名頭徹底毀掉的玉器市場,哪怕政府再有心扶持,也無力回天。
不過李妙在這裏走得倒是很有興趣。
她幾乎是一家一家的轉,不管是擺在屋裏的玉器,還是挂在外面的飾品,在她看來都很有興致,甚至在碰到幾個形狀顏色都不錯的小東西後,李妙還動手把它們買了下來。
黎崇都讓她逗笑了:“你買這些幹嗎?”這些假得都不能再假的玩意,黎崇就不信李妙看得上。
李妙自己當然也知道這些東西不值錢,但:“當成伴手禮送同學還是行的。”
沈茵去西藏了,以她的個性來講,肯定回來的時候會送她禮物。李妙雖然有錢,但她并不想拿錢砸人。更何況,對于她們這個年紀的女孩子來講,飾品只要漂亮就好,材質并不是那麽重要的。
Advertisement
李妙如今是有了這樣神奇的際遇,方才看不上這樣的東西。若她還是個普通的女孩子,看見這些玩意兒也不會不喜歡的。
黎崇承認她說得有理,但可惜,黎崇不會相信李妙放着展覽會裏那麽多平常根本看不到的真貨不欣賞,跑到這種小地方來就是為了給她同學買伴手禮的。
果不其然,在兩個人步行了大半個小時,幾乎要将整個玉器市場轉完時,李妙那一直平緩的步伐,終于是在一家玉器小店前停下了。
這是一家既賣成品也賣原石的小店,鋪面的外觀和這條街上的任何一家鋪子沒有任何不同,也是各種充斥着假貨的攤面,也是一對老舊得不能離開這裏的夫妻。
下午三點,天氣正好,男人已經躺在竹椅上睡着了,剩下老阿婆卻還支着眼睛勉強在看着店鋪。
不過看她那睡眼惺松的樣子,怕是醒着也和睡着沒什麽區別了。
“你看上了什麽?”
黎崇的眼睛已經在地上擺的那十幾塊原石上轉了半天了,這十幾塊料子形狀都很圓潤,看樣子似乎都是老坑出來的。但表現就實在是……都不能說差了,一點表現都沒有。沒裂無绺無藓無蟒帶也就算了,甚至連份量上也輕得離譜。
這樣的原石,擺出來那就是糊弄游客的。
黎崇可不相信這裏面能解出什麽不錯的原石來。
可李妙的眼睛卻就是盯在這堆石塊頭上了。在黎崇翻揀了一頓,沒有從裏面挑出一塊後,李妙蹲下了身,利落的從中這十來塊讓黎崇撥得亂七八糟的原石裏,撥弄出了一塊扁圓扁圓的原石出來。
這料子不厚,只有不到十公分的樣子,可橫面卻是不小。足有臉盆那麽大。而且形狀有點象個三角形!外面看樣子象是莫西沙,但這塊料剛才黎崇就用手拈過來,份量根本不對。
“這種東西也能解了翡翠來?”
黎崇無聲問她。
李妙卻是已經不管了,她已經讓黎崇先挑了,他自己挑不出來,就別怪她走運。當下便和那老板娘談起價來了。
以前李妙臉皮嫩,加上她人又厚道,所以黎崇和她幾次交易差不多都是她說個大概的數字,既給黎崇留了餘利,也不至于讓她虧本的厚道價。而且說什麽就是什麽,說多少就是多少,不喜歡和人磨膩。
可今天倒好,這丫頭一上手沖着那老板娘就是說:“老板娘,你這塊石頭長得不錯,正好配我家魚缸。你多少錢賣?”
好家夥!這上來就直接忽悠人?
黎崇一邊站着直揚眉,果然,那老板娘聽了不幹了:“小姐你說的什麽?我這不是普通的石頭,是能産翡翠的翡翠原石。很珍貴的好吧?”
“翡翠?你沒睡醒吧?這條街上賣的什麽東西誰不知道?都是假貨啦,你塊破石頭,還産什麽翡翠?它要是能解出翡翠來,你還用得着在這裏住這破屋子賣假貨嗎?好啦,一百塊給你,東西我拿走。”
李妙先開始半段本來說的還是普通話,可後來不知道她故意搗蛋,還是讓那講粵普的老太太給帶歪了。講出來的散裝粵語聽得黎崇肚子疼。
那老太太當然不肯一百塊就賣了,一會兒說這是她公公的遺物,一會兒又說她祖上如何風光。反正就是變相在說這石頭來歷不尋常,一百塊她肯定不賣的。
這要是換了黎崇,才懶得和這老女人哆嗦,直接甩給她一千,肯定就賣了。
可李妙今天卻是抽了瘋似的,那老婆子胡攪蠻纏,她也不惶多讓。一會兒說她家攤了上賣的全是假貨,一會兒又說一百塊不少啦,她攤子上的項鏈都能買三條了種種。
兩個人直在那裏磨了有半個小時,最後,那老婆子終是以一百二十塊港幣的價格,把這塊石頭賣給了李妙。
從甘肅街走出來的路上,黎崇簡直是要對李妙刮目相看:“你這是從哪兒學來的市井作派?以你的身家,用得着為了那幾百塊和她争半天嗎?”
不提李妙這次帶來的那兩尊寶貝以及準備和他交易的那些飾品,就單論李妙從他這裏賺走的錢也有兩三千萬了,為了幾百塊和人争半個小時,虧她做得出來。
黎少爺對于這種行徑是很看不上的。
可李妙這丫頭卻似乎和人拌了半天的嘴後,心情好了很多。等上了車後就直接和黎崇講:“去你店裏吧,我想現在就把它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