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14)
太多太多,暫且無暇顧及這位昔日的老師了。
那時我還不知道,她留給我的,是怎樣一筆寶貴的財富。
————————
004
秦王掃六合,天下皆王土。
父王完成了他的夢想,滅六國,伐南越,收天下之兵聚于鹹陽,鑄金人十二。随後便是書同文、車同軌,大秦的治下一片欣欣向榮。
我與父王的矛盾越來越深了。
尤其是在父王決定焚書坑儒,我以血書進谏之後,父王徹底将我放逐和厭棄,令蒙恬将我帶到北面,修長城,牧牛羊,而且似乎不打算放我回鹹陽了。
我聽說父王極其寵愛胡亥,連趙高也要對胡亥忌憚一二。
老師當年的預言,果然一一地實現了。
但現在我已沒有老師,蒙恬除了用兵打仗之外,似乎什麽都不大會了。我時常會懷念少年時代的生活,那時雖然年幼且懵懂無知,但還有老師在身邊指引和教導,斷不會如今日一般,前路迷茫。
老師留給我的帛書,我已經琢磨透徹了;那些殷都裏挖出來的竹簡,也都被我琢磨出了八。九成。我偶爾會給自己蔔一次卦,但卦象裏所顯示的,永遠都是暗無天日的兇,昏慘慘的結局。
父王已經徹底放棄了我,我想,這大約是一種必然。
但我又能如何去做呢?老師已經辭世,身邊除了寥寥幾個親随之外,再也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唯一能依靠的,唯有我自己。
————————
Advertisement
005
我占蔔出了父王的死訊。
蔔出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我驚訝得無以複加。在我的印象裏,父王一直都精力過人,除了與王翦将軍、白起将軍議論天下大事之外,還能日日在後宮流連,從來不知疲倦。父王的死訊……這……
我又給自己占蔔了一次,也給李斯、趙高和未來的秦國皇帝占蔔了一次。
李斯腰斬于市,趙高指鹿為馬,而秦國未來的皇帝,是胡亥。
且秦國,二世而終。
這個結果讓我更加驚駭,整夜整夜地無法安歇。我反複地占蔔過許多次,別的事情或許有些變化,但這個結果,卻是從來不曾變過的。另一個未曾變過的結果,是天下苦秦久矣。
我又寫了一封血書,勸谏父王。
父王勃然大怒,揚言要将我永遠放逐在陰山以北,永世不得再回大秦。蒙恬勸誡我莫要過分憂心,但我又如何能不憂心?這回不僅僅是我在駛向一處深淵,連整個大秦,都在駛向一處深淵。
我是秦國的公子,斷不能坐視不理。
我不再寫血書,而是每日與蒙恬探讨行兵布陣之法。蒙恬與我長談過三兩次之後,隐約猜到了我的想法,硬邦邦丢下一句“臣所部誓不南下”,便回北面抵禦匈奴人去了。我孤零零地留在長城烽火臺,眺望着大漠以南的草原,唯有一聲長嘆而已。
該怎麽辦呢?
我思來想去,決定先救李斯。
————————
006
身為秦國的公子,我在幼年和少年時,曾受過一些高明的劍術。雖然這些劍術不足以讓我十步殺一人,但将李斯從牢獄裏帶出來,已經綽綽有餘了。
況且我身邊還有些門客。雖然我是個落魄的秦國公子,但畢竟是個公子。
李斯對我很是感激,并且感慨公子扶蘇仁善,比胡亥公子好了不知多少倍……我聽聞此言時,也唯有苦笑而已。
除了這個落魄公子的身份之外,我還有什麽呢?又還能依仗些什麽呢?
父王因為李斯失蹤之事勃然大怒,但卻從未将此事懷疑到我身上。李斯委實是個好丞相,他在我身邊的一年多時間裏,替我收攏了一大批厲害的門客,甚至還有些富可敵國的陶朱公。
距離父王逝世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也越來越茫然和不知所措。
在某一天的早晨,我忽然想通了,決意違抗父王的旨意,南下去見父王一面。不管如何,他終究是我的父親。我……理當見他最後一面的。
至于那道所謂的,“賜死公子扶蘇”的旨意,只當是不存在罷。
————————
007
父王見到我的那一剎那,眼神裏滿滿的都是愕然。
我無視了趙高氣到煞白的臉色,跪在父王的病榻前,一五一十地陳述了歸來的理由。長城已經修築完成,蒙恬的大軍已将胡人阻在長城之外,我做了一個極不祥的夢,故而無旨還歸。
父王已近彌留,久久地注視着我,嘴唇微微地動了一下,卻僅僅是嘆氣而已。
周圍的臣子們見到我甚是高興,因為在他們眼裏,我這位秦國的大公子,還是稍稍有那麽一點地位的——早在當初上血書進谏的時候,他們便感慨過我的仁義之名。我不知道這些臣子們到底是何意,我只能憑借自己的心意行事,以貞吉兇。
父王殁了。沒有留下遺诏。
或者說,父王在臨終前,不想寫下遺诏。
我與胡亥成了最有資格即位的兩個公子。趙高希望胡亥能登基,但那些老臣們,卻更偏愛于我。
我想,大約是因為我的仁義之名,更符合他們希冀的緣故。
兩日後,李斯帶着我的門客們來到南邊,聯合其他的老臣們,親手将我扶上了帝位。我看見趙高笑得極是扭曲,比哭相還要難看。即位之後,我又替自己占蔔了一次,發現自己未來的卦象,已經由一團昏沉沉的迷霧,變成了微有些刺目的晨曦。
未來已經被我改變了。雖然不知緣由。
我憑借着未蔔先知的手段,将困難一個一個地拔除了。胡亥與我歲數相差甚大,我便将他當成了未來的王看待。但胡亥似乎不大樂意封王封君,他似乎更喜歡聲色犬。馬一些。好罷,假如胡亥與趙高不為所慮,那我的王位,也應當能做得更穩當一些。
哦,錯了,不是王位,是皇位。
我的父王早已經改天子為皇帝,自封始皇了。
即位之後,我将父王留下來的那些苛政,一一地免除了。大秦初立,需要的不是苛捐雜稅,而是休養生息。父王所喜愛的長生與方士,也都被我客客氣氣地請出了鹹陽。我不愛方術,因為我自己就能未蔔先知。至于項燕?……
他需要一位寬厚仁澤的君王。世人都需要。
而我正在一步一步地,實現這個目标。
——————————
008
後世史載:始皇殁,公子扶蘇即位,李斯為相,外儒內法,寬厚仁澤,以善天下。
扶蘇殁,其子承帝位,休養生息,綿延六世耳。
至于扶蘇曾經看到的未來?……
唔,大約只有雲瑤才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