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課題遇到困難?
打死那些高校的領導都不會想到,他們費盡心思培養學生,讓學生走出國門參加比賽,本想是讓這些學生為母校争光的,沒想到蘇嬌楊已經惦記上他們學校的人才了。
銀獎這個獎項不算特別令人激動,但也能給國內一個交代。
畢竟銀獎也算是一國之下、萬國之上了,對于華國這樣一個積貧積弱多年的國家來說,已然十分不易。
《百姓日報》十分正面地報道了這一則消息,報刊中展示的照片是蘇嬌楊帶領的種子選手團隊歸國之後在教育部門前石碑下拍的,‘教書育人’四個字遒勁有力。
蘇嬌楊惦記着數學理論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的事情,只能暫時将打算申請煤炭部課題的事情往後推一推,等她将手裏的項目全部分配下去,争取取得一些成果後,再去找煤炭部。
而且蘇嬌楊還打算将她在聖胡安盆地偷師來的那一套技術先總結到紙上去,争取能夠将一整套設備設計出來,屆時再去找煤炭部,肯定比空手去更有說服力。
讓蘇嬌楊驚喜的是,她才離開國防科大一個月出頭的時間,留在國重中做研究的人就已經有了突破。
由孫主任帶隊的數學地質研究組根據蘇嬌楊當初在國防部彙報項目開題時提出來的方案,分段下去,讓不同的小隊出去跑野外勘探,已經采集到了足夠全面的地質數據,開始分析鐵路軌道選址的問題。
在國防部進行彙報的時候,蘇嬌楊已經确定了鐵路軌道的大概位置,翻過哪個山,經過哪條溝,連通哪兩個地方等……這些都是已經确定下來的,只不過這樣選址還不夠精确,需要實地考察那些地方的地質條件,進行精細選擇。
地礦系的人都是吃苦小能手,在陽春四月天裏翻山越嶺,采集到了詳實的數據,正按照蘇嬌楊提出的那一套‘數學地質’的标準來繪制圖件。
有了這些數據,蘇嬌楊腦海中的地質模型就能再精細數倍,她用來模拟實際問題時,将會變得更精确。
然而好消息與壞消息總是并列前來的。
鐵路軌道鋪設地質條件選擇屬于課題一的內容,如今推行的一切順利,可課題二在推動過程中卻遇到了問題,即‘鐵路軌道材料的優選方案’。
鐵路軌道材料一直都沿用着那一套歷史标準,即蒸汽動力的火車出現之後,初次設計出來的火車軌道材料。
因為傳統的火車對于軌道的要求較低,所以哪怕火車已經出現了百年時間,制造鐵軌的材料都沒有發生變化,主要集中在耐用、耐磨、不易變形等特征上。
而蘇嬌楊要為國防部修建的是新型鐵路,速度要提升到現有火車的三到四倍,首先要降低的就是摩擦阻力問題,其次才是火車動力供應問題。
摩擦過程主要發生在車軌與鐵軌之間,故而車軌與鐵軌都需要優選更光滑、更不易變形的材料。同時,高速連貫摩擦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熱,而溫度又會改變火車軌道的其它性質,故而導熱性以及熱固性與熱塑性也是不能忽視的原料。
天底下哪有那麽好的原材倆?
在國重中,負責課題二研究的人是蘇嬌楊從京城理工大學挖來的李黨育教授。
李黨育教授愛鐵路軌道勝過愛他妻子,為了做實驗,經常待在實驗室不回家,導致他妻子一氣之下回了娘家,數月不歸,導致有‘李黨育教授在實驗室搞起了師生戀,氣得原配一怒之下回了家’的謠言傳了出來。
這謠言把沉迷學術無法自拔的李黨遇教授害得不輕,逼得李黨育教授不得不站出來辟謠,他一直都待在實驗室做實驗,而他的實驗室連個女生都沒有,怎麽可能搞師生戀?
當時還是不流行‘搞基’這種說法的,李黨育教授這才逃過一劫。
可李黨育教授沒想到自家內人不是一個省油的燈,為了逼他回家,他內人居然跑到京城理工大學的科研院去哭訴,說是科研院的人給李黨育教授分配了太多的科研任務,導致李黨育教授有家不能回,這是在逼他們夫妻倆離婚雲雲……将科研院的人吓得不輕。
科研院的人心裏既冤枉,又委屈。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拆散人家的婚姻是損陰德的!
那些項目都是李黨育教授自己申請下來的,科研院的人從沒給李黨育教授身上強壓過丁點兒的科研任務,憑什麽讓他們背鍋?
因此,李黨育教授的內人這麽一鬧,往後李黨育教授再想申請課題,那就變得難如登天了。
李黨育教授原先還不知道緣由,以為是自己得罪了人,又是托人又是托關系,總算将這個事情給打探清楚了,得知真相的他回家之後就和妻子吵了一大架,第二天就去離了婚。
李黨育教授的內人又換了一個套路,她每天都去李黨育教授的辦公室門口哭罵,哭李黨育教授無情,罵李黨育教授忘恩負義,硬生生将李黨育教授周圍幾個辦公室的人都哭沒了……誰能忍受一個婦女天天在門口哭?
而且李黨育教授這內人不僅哭,她還找人訴苦,拉着一個人叨逼叨逼一天,她自個兒抒發了心裏的怨氣,別人卻被浪費了大好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被李黨育教授家內人拉住訴苦的那些人心裏難受,他們和李黨育教授處了多年,怎麽可能不知道李黨育教授的性格和人品?
萬一他們同李黨育教授家這位內人聊天唠嗑還吐槽李黨育教授的消息傳出去,那他們還要不要做人了?
故而李黨育教授的內人去了京城理工大學機械系哭了三天,就将一整個樓層哭成了空樓,大家都跑去別的地方辦公了。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李黨育教授手中的課題也被科研院給收了上去,科研院同李黨育教授說,“你先解決好家裏的事情再說課題的事兒,你的課題我們給你留着,你的經費誰都不會動,但你必須把家裏給安頓好,不然你內人整天哭來吵去,影響學校正常開展科研教學工作啊!”
李黨育教授心裏苦,他要了一輩子的臉,最後卻被家裏人給丢盡了。更要命的是,這個丢他臉的人還是曾經的結發妻子,現在的前期。
就在李黨育教授孤苦煩悶、壯志難酬的時候,蘇嬌楊去京城理工大學挖牆腳去了。
李黨育教授一聽國防科大的條件那麽好,想都沒想就從京城理工大學辭職了,家裏的東西他一點都沒有,只是拿了自己的一點工資,然後就輕裝上陣來國防科大報道來了。
國防科大同其他高校不一樣,國防科大屬于半軍事化管理,對于門禁的管控相當嚴格,當初蘇爸爸和蘇媽媽來找蘇嬌楊的時候,都是經過門衛的盤問以及蘇嬌楊本人的确認之後,他們才被放進校園的。
李黨育教授知道國防科大的這個優點,在報道當天就塞給門衛一張照片,叮囑說,“如果照片上這個人來學校,你一定一定不要放進來!她叫宋愛梅,是我前妻,我們已經離婚很久了,她一直糾纏不清,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工作。如果她不來還好,要是她找來了,請你一定要替我攔下她!一定要!”
“并且,你們都不用征求我的意見,勸她從哪兒來就回哪兒去。順便再同她說一句,我老李要了一輩子的臉,都被她給丢盡了,她要是不再胡攪蠻纏,或許二十年的夫妻感情還會留點兒好印象,要是她在胡攪蠻纏,那夫妻感情就真的熬成仇了。”
看大門的門衛将李黨育教授的話草草寫在一張紙上,夾住李黨育教授留下的那張照片,仔細看了好幾遍,同李黨育教授保證道:“您放心,我們吃的就是這口飯,既然您都叮囑過了,那我們肯定不會給人放進來的。危急時刻,我們可能會報警處理,您介意嗎?這畢竟是您的前妻。”
李黨育教授想了想,答道:“如果她真的追來,你們勸都勸不走,就同她再說一句,哪怕曾經的愛情已經被柴米油鹽耗幹,也應當維持最後一份體面,不要再讓雙方難堪了。”
為了避開前妻的胡攪蠻纏,李黨育教授住進了國防科大的教職工公寓,好在蘇嬌楊給的科研條件好,只要他想做研究,就不用擔心沒有經費的問題,李黨育教授這才漸漸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
李黨育教授本就是業內知名大牛,算是蘇嬌楊撿了個大便宜,直接把人挖到國防科大之後,熟悉了三天項目,也熟悉了三天的課題組內部成員,而後李黨育教授就直接上手研究了。
為了尋找到最适合做鐵軌的合金,李黨育教授分別研究了不同的金屬材料,有些金屬材料的硬度高,有些金屬材料的延展性好,有些金屬材料的導熱性能強,還有些金屬材料的耐磨性特別好,可問題來了,該怎麽找到硬度、延展性、導熱性與耐磨性都好的材料呢?
李黨育教授守在高溫爐旁邊,一組一組樣品去混合,等冷卻成合金後,再拿着合成的樣品去做力學性質測試,忙活了數月,得到的數據不止一組,卻越做越混亂。
兩種不同的金屬材料混合,得到的力學性質測試曲線就很複雜了,三種金屬材料混合之後,得到的力學性質測試曲線就和蟲爬一樣,如果是四種不同金屬材料混合在一起,那簡直就是散點圖……李黨育教授不得不承認,自己低估了這個課題的難度。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更,今天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