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歪打?正着!
如意回府連晉已經離開一盞茶的工夫,安排元宗在偏廂住下,如意又陪着說了好久的話。元宗雖沒有見過趙雅母子,只聽如意的片面之詞,倒也萬分同情起這母子倆的處境。
“盤公子年幼喪父,早些年受人白眼吃了不少苦頭,以至于如今變得生性沖動,好強鬥狠。若是沖撞了元老前輩,請不要與他計較。盤公子其實很孝順夫人,夫人病倒,盤公子不思茶飯哀傷過甚也大病了一場。夫人得知盤公子病倒夜夜牽挂,只是苦于無法吐露實情。”如意打這劑預防針下去一是為了博同情分,二是預防趙盤言語冒犯氣走元宗。氣走這個,她是再沒那個機遇再請回來一位劍聖。
“元老前輩抱打不平,如意萬分感激,如意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老前輩可否傳授盤公子一招半式,讓他日後可以保命。夫人膝下只有盤公子這一棵獨苗,若不是舍不得公子,夫人早就一頭磕死了…”如意說話間又嘤嘤哭泣,沒一會兒眼睛鼻頭都哭紅,元宗本是不肯答應的,但動動嘴唇拒絕之語怎麽也說不出口,正盤算着,如意稱還要去照顧夫人就起身告退。
如意一走,元宗內心非但沒有放松一分反而愈加翻湧,他一遍遍擦拭木劍表情猶豫。
掌燈時分,夥房裏開始熱鬧,胖廚子指揮兩個小童切洗,自己則盯着爐上的陶藥鍋。待鍋蓋噗噗響幾聲,急忙用厚布裹住把手一氣提下竈頭,再急急盛盤端到趙雅房前。如意出來接過托盤不許胖廚子進入,胖廚子哈腰幾下退走了。
房門合上,趙雅爬起身拉如意坐下繼續剛才的話題。今日聽了一個好消息,趙雅恨不得立即去見元宗,她要好生拜見。
“元老前輩若肯收盤兒為徒,讓我散盡家財也是千肯萬肯的。”趙雅興奮的臉頰泛紅,水眸亦回複往日光彩。她天生模樣嬌美,又養尊處優,雖年過三十兒子也老大了,容貌卻是豆蔻少女比不上的,也不怪貪花好-色的趙穆處心積慮要霸占她。
“如意你想辦法玉成此事。”是如意的話一定可以做到,趙雅對如意有信心,她只等她和往常一樣俯首應下。
“僅憑如意一己之力有些為難,若夫人肯小小犧牲,如意的把握會更大一些。”如意言下之意,不能老我一個忙裏忙外吧,趙雅你也要出份力。
“為了盤兒,一切在所不惜。”趙雅預備為兒子上刀山下油鍋了,然後她想到什麽拉住如意的衣袖問道:“要不要我犧牲色相?”“不用,不過要犧牲容貌。”
據聞趙雅醒了,趙穆大喜過望,換了一件新袍子好生打扮就領着首席劍客連晉乘坐香車前來探望。如意率領衆仆相迎,趙穆不見火爆孩趙盤想着沒人壞他好事更加喜不自禁。
腳下生風似的來到趙雅所住的廂房前,趙穆整過衣冠又轉身去院內摘了一朵花,剛要敲門就聞一聲凄厲的女子尖叫聲傳出。門外衆人皆是一愣,只有如意反應最快。
“夫人!”如意呼喚一聲急急推門而入,只見趙雅跪伏在梳妝臺下嗚咽哭泣,一頭如瀑青絲散亂于地。如意上前攙扶趙雅,哪知兩人一打照面,如意啊的一聲跌坐在地,右手食指抖顫着指向趙雅臉上,衆人視線瞬間集中在趙雅身上。
“夫人的臉,臉,臉,怎會…”如意結巴說不成完整句子,趙穆心急上前一看也是啊的一聲,然後連連後退幸虧連晉及時扶住,不然他定會與如意一樣跌坐到地上。
“怎麽會這樣!”趙穆一臉駭然嘴唇都吓白了,當趙雅轉過身來,剩下那些好奇的一個個湊近瞧清了也紛紛大叫,仿佛白日見鬼。
昔日嬌媚的趙雅一張鵝蛋臉上布滿指甲大小的紅色腫塊,腫塊鼓起之處還黏連着一些黃白色的汁水。讓人惡心的不想多瞧一眼,幾個胃淺的仆人已經背身作嘔。連晉膽子算大的,見之也趕緊移目,他第一次恨自己眼力為什麽那麽好。
Advertisement
“快快回府!”趙穆軟腿站不穩,連晉半擡半拉的把人扶上車。
趙雅一場大病容貌損毀,消息一夜之間如火如荼的傳遍整個邯鄲城,趙王把宮裏的大夫發派過去瞧病。不過大夫們剛準備好藥箱,馬車也套好了,又接到旨意改道前往巨鹿侯府為侯爺診病。
趙穆全身赤-裸坐在床榻上,兩個同樣赤-裸的女子相互抱在一起瑟瑟發抖。她們和往常一樣伺候侯爺,一開始好好的,可侯爺那物件不知怎的使盡手段都硬不起來,服了藥也綿軟無力,侯爺就發狂了。
“本侯要施展雄風,你們治不好本侯,本侯就砍掉你們的腦袋!”趙穆猩紅雙眼殺氣騰騰。
宮中的大夫也是見多識廣的,可這病很難治啊,巨鹿侯風流弄虧身子,這必須修身養性慢慢調理,可這話他們不敢對巨鹿侯說。
“巨鹿侯稍安勿躁,待我等回宮翻找醫籍。”大夫們安撫一番匆匆走了。
繼趙雅毀容後,邯鄲城又多了一個勁爆新聞:巨鹿侯不舉。趙盤收到消息笑得合不攏嘴,結果樂極生悲下巴笑脫臼了,多虧元宗幫忙才給推回原位。
“近日吃東西要額外小心,不要多說話,切記不可再大笑了。”元宗交代的如意點頭記下,她掃一眼眉開眼笑中的趙盤自己臉上也有了笑意。
“盤公子今日就喝些米粥和小菜吧。”
趙盤點點頭,如意讓夥房送米粥他就吃米粥。今天的粥他喝來特別的香滑,于是貪嘴一碗接一碗,粥液順着嘴角流到前襟上。如意正在一旁布菜,瞧見忙用布巾去擦,當趙盤放下空碗,她見他下巴處也有粥液就順手一抹。抹完了,兩個人都愣了一下。
“困了。”趙盤悶聲一句就揮手讓如意快快出去,後者福了福身離開。
作者有話要說: 趙穆不舉,女子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