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甄婠原本跟林氏說好要去莊子上避暑摘桃子李子的,不過出了表姐林妙蕊的事情,倒是将這件事情給耽擱了。
而林氏原本就是寵閨女兒的,見閨女兒如今不僅性子開朗了不少,竟然還能出手幫着表姐打人了,這心裏也不知是個什麽滋味兒。
一方面她是很喜歡閨女兒的改變的。她那閨女兒,自兩歲稍稍懂事開始便不大愛與人親近。偏偏只愛詩詞歌賦,也不是一個愛出門兒的。更不愛與她親近。
林氏心裏是既欣慰又失落的。
誰不希望自家小姑娘是個嬌嬌軟軟愛撒嬌的?為了這事兒,林氏還多次在屋裏跟夫君甄知遠抱怨過呢。好不容易三個臭小子後面生了個閨女兒,哪裏知道閨女兒竟是個不愛與人親近的?
實在是心情複雜。
如今閨女兒纏着她,林氏不但更加忙碌起來,心裏也越發舒服了。更是将閨女兒當做掌中寶,心頭寶兒來疼。
另一方面,林氏總覺得這個小姑娘家家若是養的跟自家那個小侄女兒似的愛掐尖兒要強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蕊丫頭是大嫂幺女,林氏跟大嫂程氏關系不錯,多次說過,程氏只是笑笑不當回事兒,林氏也就不說了。畢竟這不是她自己的閨女兒。說多了反倒是影響感情。
不過等林氏見到甄婠的時候,心裏那一點點別扭頓時就煙消雲散了。小丫頭起得早,已經讓丫鬟給她梳洗好了,梳的是花苞頭,不得不說白鷺的手藝又精進了。
但是不能不提是小丫頭的頭發生得好,又濃又密,全然沒有普通小丫頭那樣的一頭小黃毛兒。林氏頗有幾分自傲,卻也不是嫌棄旁人家的孩子。只是覺得自己調養的方子給閨女兒用得好,心裏高興。
不過甄婠出生的時候就頭發濃密,只不過後來漸漸大了稀疏了一些。等她漸漸懂事愛美之後,林氏就給她用了一種自制的香露,加了首烏,玫瑰等多種種草,既香又能烏發潤發,小丫頭從小就喜歡的緊。每回洗頭發必要用。
兩個小花苞上圍了一圈兒彩色的鈴兒,額頭墜着一綴彩珠,襯得小丫頭膚白如玉,兩道彎彎的柳葉眉瞧着極有精神,下面是一對兒桃花眸,不過因為微微垂着眸,纖長如同蟬翼一般的睫毛一閃一閃的,身上穿的是藕荷色的挑絲雙窠雲雁裝,撒花百褶裙,腳上穿着如意百鳥緞鞋,正一臉乖巧認真的模樣,坐在案前提筆細細描繪着什麽。
林氏小心走過去,小丫頭畫的卻是兩條活潑的小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林氏心中不由一動。莫不是小丫頭在家裏待得煩了?果然是性子不一樣了。不過看自家丫頭的臉色卻也沒有什麽不耐煩的神色,反倒是用一雙白嫩嫩的跟蓮藕似的小胖手耐心的握住小毛筆,一筆一劃認真的刻畫,小小年紀,兩條小魚兒卻被她勾勒的栩栩如生。
小小年紀,就能将東西臨摹的如今逼真,這也是一種本事。林氏心中十分感慨,當然更多的還是驕傲,這可是自己生的閨女兒呢。
Advertisement
雖說如今京中貴女多從四五歲開始啓蒙,可是她家婠婠自從兩歲稍稍懂事開始便嚴以律己,這份自律就連許多大人都自愧不如。
其實林氏更加願意她保持女童的天真,而不要過早的為什麽才女之名所累。
以前是女兒喜歡,說了也不聽,與她也不親近,她實在是沒有辦法。
如今閨女兒與自己親近了,林氏反倒是覺得小閨女兒這是怡情養性的好習慣。她雖說比起普通小姑娘要文靜一些,卻不是軟弱可欺的性子,據說還能踢人哩!可不是一個傻乎乎的書呆子。這個小丫頭!
想起程氏跟自己說起這件事情,林氏的第一反應是不信的。婠婠是自己親生的,她什麽性子她能不知道?
不過這些日子甄婠的變化林氏也看在眼裏,欣慰在心裏。在她的心裏,自己的閨女兒可是受不得半點委屈的。她一個婦道人家,旁的不管,就是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半分委屈。
可是若是自家閨女兒真踢了旁人,私心裏,林氏也是站在自家閨女兒這邊的。
她相信自家閨女兒不會無緣無故去招惹旁人。那個襄王的庶女,林氏黛眉微微皺了皺,林氏因為跟大林氏這個庶出的姐姐從小相處的還算不錯。因此她對庶女并不反感,只是她心裏也明白,但凡是大婦,誰也不希望自己丈夫跟旁的女人生下孩子的。
就打個比方,若是現下自己的丈夫想要納妾,以林氏的心性必然與他和離,此生不複相見。由此,林氏也能夠體會當年母親的心情。因此這樣想來,對那個蕭瑛就更加沒有好感了。
一個庶出的女兒,竟然蠻狠至此,這是缺少教養的表現。由此可見那個襄王的側妃在府裏的氣焰有多麽的嚣張。
當年的襄王乃是嫡出,原本是天之驕子,卻淪落到如今無權無勢的一個富貴王爺,府裏又缺個掌事的長輩,劉氏能教出個什麽樣好的女兒來?
林氏不由想起彬彬有禮的襄王世子,那位越世子瞧着卻是個有家教的,不愧是太後娘娘親自教養的。當年襄王府的事情鬧得人盡皆知,那個時候林氏還剛剛跟甄知遠定親,定了親雖說規矩嚴了,可這事兒實在是不像話。是以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襄王寵妾滅妻。
要不是那位賢惠的襄王妃攔着,太後娘娘恨不能端了整個襄王府。後來襄王妃過世,蕭清越這個孩子也被太後接進宮去親自撫養。不過這個孩子也不知道怎麽想的,竟然主動提出要回襄王府。
最難得的是這位越世子生得好,跟自家婠婠似乎也合得來。不過若是攤上這麽一個父王,還有個不省心的側妃。
林氏不由搖了搖頭,暫時将蕭瑛這件事情置之腦後了。
她招了招手,示意丫鬟們擡了香車進來,上面的凹槽已然盛了冰塊兒。不過林氏怕小丫頭貪涼,并不敢取太大的冰塊兒,此時香車上的冰塊兒不過一些拳頭大小的碎冰。
再者小女娃子本就皮膚嬌弱很容易受涼。是以林氏縱然是心疼女兒也沒有太縱容她。好在甄婠這方面很好,她并不十分喜歡在夏日食用冷食。
這一點甄婠就跟甄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想起楊氏跟自己說起來一臉頭疼的模樣,林氏就有些無奈。不過如今這小姐妹三人感情好。林氏想想便也笑了。
甄婠身邊的品蘭與白鷺忙将香車上的小扇輕搖了起來。帶着一股清幽的香味兒還有一絲絲清涼,甄婠收了筆這才擡起頭。“娘親!”林氏笑得黛眉微微一彎。
“婠婠起得真早。”
“娘親定然比婠婠還早。”小丫頭說罷就放下筆,噔噔噔跑到林氏身邊,聞着林氏身上熟悉舒服的暖香,甄婠感覺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
林氏享受着小女兒的親昵,漂亮的桃花眸都眯成了一條縫兒。“你瞧瞧。你上回說想去莊子裏摘李子,娘親命人給你摘來了。”林氏的大丫鬟碧玉和碧玺小心翼翼的将李子一個個擺好,然後又從食盒裏面取出了許多時鮮的果子,還有小廚房新做的糕點。
“娘親真好。”甄婠這會兒除了撒嬌賣萌之外,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麽了。
她知道娘親一向是最體貼他們兄妹的。“我哥哥他們那裏都有嗎?還有小嫣他們?”
“有,都有。”白鷺替甄婠取了一個圓溜溜的李子,甄婠瞧着竟然有些食欲,微微張開小口輕咬了一口,就聞到了一股清冽的香味兒,李子的清甜帶着絲絲酸味兒,在這個季節裏正是開胃的時候。
甄婠一連吃了兩個。林氏見女兒愛吃,特別高興。
等甄婠吃了林氏送來的吃食的時候就聽說汪芷瑜來了。
林氏顯得很高興,以往小丫頭只跟江清音玩兒,雖說兩人在一起最多也是一個人坐在一邊陪着,另一個則在看書寫字或是畫畫。可是甄婠跟江清音在一起的時間也确實多。
想起江清音這個孩子,林氏如今心裏的感覺十分的複雜。一方面是故去的姐姐的囑托,一方面那個丫頭心術不正。
不過就算再怎麽樣,林氏作為母親,最先護着的必然是自己的閨女兒。汪家雖不甚顯赫,卻也不差,特別是汪芷瑜生的圓潤可愛,林氏瞧着也十分喜歡。
這樣的小姑娘心思純真,也是有福氣的呢。她特意給兩個小姑娘又準備了好些點心,以備她們一起玩累了可以用,然後還囑咐了甄婠跟汪小姑娘好好玩兒。
甄婠自然是滿口答應了。
這可是她未來的三嫂子呢。她說什麽也要跟人家好好相處不是?汪芷瑜今日穿的是碧綠色的繡蜻蜓紋的短衫,下面是翠色的百褶裙,裙角上繡着荷花的紋樣,就好像是蜻蜓停在荷花兒上面一樣,在這樣的季節裏顯得格外的應景,也格外的漂亮。
她脖子上面帶着金鎖兒,鑲着琅石寶玉,圓圓的小臉兒上面滿是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