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五十三)
在本地習俗中,“中秋節”前,娘家要去看望頭一年出嫁的閨女,婆家要去“搬”還未過門的媳婦。
田玉玲的對象來搬她時,她借口學裁剪沒去走婆家。
夏廣青在“中秋節”當天去搬的唐彩虹。雖然尚未領出結婚證,兩家已經把他們的婚期定在了農歷十月十六。夏廣青的生日在八月底,他們打算在九月初頭也就是夏廣青下次回家時去領結婚證。
相比往年,今年的“中秋節”之夜可謂美好的出奇,美好的都讓人有些傷感,簡直就是在對應蘇轼的那首《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在這個難得的良宵佳夜,倚仗婚期将近的夏廣青和唐彩虹,在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中沖破最後一道防線,彼此把身體毫無保留的交給了對方。
八月十六下午送夏廣青走後,唐彩虹離開婆家。她剛回到自己家,田玉玲就找她來了。
“你把張老師的看家本領都學來了吧?抽空露兩手給我們瞧瞧。”唐彩虹開玩笑說,“張老師啥時候走?走的時候我們也去給他送送行。”——裁剪縫紉班已于昨日全部結束。
“可能明天吧。——叫上豔梅,咱們去立英、廣美的新家玩玩吧,她們出嫁後,我還沒見一回呢。”
————————————
田玉玲有早起的習慣,每天比父母起床還要早。八月十七這天早晨,她卻一反常态,遲遲未出閨房。其母以為她是學裁剪學的累心乍停下來的緣故,不忍心去打擾她。
到了飯時還不見田玉玲起床,田母沉不住氣了。她去門口叫了幾聲,聽不到一點反應就推了推門,結果發現門并沒有闩上。
“連門都忘了闩,年輕輕的記性這麽不好,還不如我這老婆子呢。——咦?這閨女哪去了?!——她爹!老頭子啊!”
“幹啥?!”在天井裏修理農具的田父問道。
“你看見玉玲出去了嗎?床上怎麽沒有人?!”
“沒看見。你慌啥?她又不是三歲小孩。”
“枕頭上怎麽還擱着一張寫了字的紙!”
“啊?!”這下田父慌神了,扔下手裏的農具奔向女兒的閨房。
Advertisement
田父識字不少,他戴上老花鏡只看了個開頭,就意識到女兒與裁剪老師私奔了。看到老伴像突然中了暑一樣,田母知道大事不妙,未曾開口問就先掉起眼淚。
田玉玲在留給家人的這張紙上說她喜歡上了張海金,決定随他而去。為防止家人去張海金的家鄉找她,田玉玲明言他們要去省城或者別的地方闖蕩,并且強調,以後不管發生什麽情況她都無怨無悔。
雖然田玉玲已在留言中表明他們不會去張海金的家鄉,她的兩個哥哥還是去找了一趟。後來,在田母的乞求下,田玉玲的兩個嫂子一路咒罵着小姑子去找算卦先生掐算。算卦先生說,那對年輕人往西北方向去了,已經走出去很遠,找他們無異于大海撈針。
田玉玲的婆家得知後怎能善罷甘休,給兩家牽線的媒人被搞得焦頭爛額。擺平此事後,那位曾以說媒為愛好的媒人從此“金盆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