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相談
歷史上沒有的朝代,高熏王朝。天下衆分三國,南部久治高熏,中庭大勢和炎,北疆蠻族義部。其中,和炎國力最盛,占據天下六成有餘,而高熏最為平和,治國歷時之久,淵源最深。義部是草原之國,是部落統稱。雖較為落後,但族人英勇善戰,不可小視。
高熏起源最早,尚是封疆治國。分六部卿,以文久治。
上三卿:寶熏白家、雲熏蕭家、錦熏墨家;
下三卿:天煙南家、天明東家、天翔關家。
朝廷沒有所謂的中堅武将。以六部治,六家分管。封疆內的文官,縣官擁有自由護衛權,即一定的地方武裝力量。
六部卿自朝堂出,帝位之下,不等同于疆王,仍隸屬官職上朝為政。但因為其極大的自主權,往往是制約皇權的一把雙刃劍。武将在文官之下,受文官驅使,因而,在高熏,一旦封官,地位不同于往,非商戶人家可比。
高熏以文治國,文臣當道,哪怕是面對高高在上的皇權,也時常有激辯之勢。
這其中,文官之鼎盛,最為顯著者,即萬德之師,南歸子非。
這是由先帝親自冊封的封號。子非是字,其本名揚子寧。傳聞出自文學大家,三歲能詩,六歲能文,被寶熏收歸,十二歲成為門客,游走四方,于六卿結好,名揚天下。二十四歲,被先帝親自求請,拜為帝師。其超人的學識和能力,使之成為六卿之上文官之首,一時間地位無人能及。
先皇将一國公主下嫁為妾,何其風光。揚子寧門客衆多,鼎盛之時,半個朝堂都出自子非門下。
但也就是此時,揚子寧五十四歲,遭遇度學案,自請辭官退隐朝野,從此了無蹤跡。先皇臨終前仍舊挂念,感嘆其才學,并稱‘天下文官,無人能及其子非一二’。
時光荏苒,轉眼已去多年。新帝即位,當年名譽天下的那一群人,已經老去死去,如今只能在學子們的轉述中窺見那時盛景。
這其中的一群人,包括隐歸的,昌安書院學監,曾經的蕭家門客,雲熏之下三品官員田仲才。他與揚子寧一同求道,在學識上雖遠不及對方,二者也來自不同卿部,但卻極為推崇對方。
他一直認定,揚子寧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心智不堅。
莊守心并不是一個多麽令人驚豔的人。就算田仲才有多麽好的惜才之心,也達不到如此盡心培養的程度。
但是,莊守心卻像極了揚子寧。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
那首詠鵝,在田仲才第一次訊問莊守心時就察覺到了。但是他偏偏不說,他想知道,莊守心能夠做到什麽程度。
莊守心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将昌安書院當做是自己最後的一根稻草,緊緊抓住,沒有對曾經的詩做出任何的否認。
某種程度上來說,莊守心并不是莊守心。他只是田仲才制作出來的一個複制品,揚子寧的複制品。他的為官理念、學識之道,全部承襲于揚子寧。
但是卻唯獨一點。心性。
心性上,和揚子寧不同。他更為堅定。莊守心追求的是天下大義,能為天下大義犧牲全部自我。揚子寧會因為自身的不足而抛棄官場抛棄天下,而莊守心,卻成為了那個能為天下抛棄自己的人。
當然,莊守心只是一個農戶,要将他訓練成這樣未免太難。田仲才只是打了個基礎,便将這塊璞玉匆匆出手交由秦國公。
可秦國公只是一個幌子。自揚子寧以後,無論是六卿還是皇上,都極為忌諱這樣的大能者。秦國公是一個閑散國公,将莊守心交給他最适合不過。
他求得揚子寧的幫助,本是想借用揚子寧在朝堂上遺留的實力,一舉将莊守心推向至高之位。但是,一切出乎了田仲才的意料。
稍衆即逝間,秦國公将莊守心轉手,将他歸于寶熏。寶熏自然很重視莊守心。畢竟,他得到了揚子寧的認可。他們一心想要培養出第二個揚子寧,卻是寶熏一卿的揚子寧。
去往霞山寺之前,莊守心已經做好了準備。其實,他并不認同學監的行為,并從一開始就窺見了失敗。
沒有人會想要第二個揚子寧出現。因為無論是對于皇權還是六卿,這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他莊守心,不僅承擔不了這個重任,同時,也生不逢時。
揚子寧已出,便不會再輕易有第二個。
莊守心覺得,自己仿佛就是水中浮萍,随漂流而動,最終,也不過短短幾日。成為泉邊堅石的妄言仿佛還在耳邊,卻已然物是人非。
終究,只是他的妄想。
縣官熱情的接待了莊守心,二人侃侃而談,相互之間倒也和諧。莊守心自知,一旦自己回了京城,就将變成真正的身不由己。那在此之前,他還有最後的一點牽挂。
如果注定将失去全部,那至少,也讓他抓住那人。
“老夫倒也沒想到。不過匆匆兩年,先生已是翰林之首,想來殿試冊封,已如囊中取物。”
“承蒙大人關照。”
“如若先生不急,可在這府裏多住幾日,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莊守心一側,是已煮沸了的清茶。莊守心提起袖子,倒茶的動作如行雲流水,美不勝收。“聽聞今年鄉試排名已出,不知如何?”
如今,莊守心已經擁有五品大臣的頭銜。雖然只是虛名,但地位等同,自然不會向六品縣官再自稱學生,相處間,理所當然将自己放在縣官之上。更何況,他歸屬上卿寶熏,地位自然不同。
“說來倒也是巧。今年這鄉試榜首,竟是出自莊家村。”縣官當年親自出馬為莊守心辦的除名,如今,自然不會傻到去說,和你一樣出自莊家村這類的晦氣話。
“莊家村?”莊守心品茶的手一頓,輕輕皺起眉頭。“莊曜玥。”
“對!就是此人。”
莊守心放下茶杯,食指不動聲色的摸索着杯沿。“大人,這莊曜玥也算是我同窗。人品學識倒也不錯。就是有這麽一樁糊塗事。”
“哦?不知先生所說為何?”
“也算是受爹娘之累,年少時領了一個童養媳。大人也知,雖合理但畢竟不合情。往後官路,難免要受到拖累。”
縣官大人也是官場上的老人物,莊守心這話,間接也是在暗示,他覺得對方有舉人之才。如此,很有可能會成為自己下屬之人,縣官把人記在了心上。
“先生是想要幫襯一把?”
“不如。”莊守心垂下眼眸。“倒是聽說二人沒有圓房,無男女之情情如手足。還不如收為義妹,成全了名聲。”
“先生高見。”縣官暢快的喝了一口酒。“有學之人,若要為此糊塗事止了官路也實為可惜,老夫擇日便于其說道,贈其推薦信,助他一臂之力。”
莊守心不卑不亢的朝縣官行禮。“大人愛民如子,實乃典範。”
“哈哈。”縣官也随之高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猛的喝下。“好酒!”
莊守心淺淺一笑,目光卻移向了遙遠的天邊。
如果被秦葉子知道他這麽做,會是什麽反應呢?
是時候,去見見秦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