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訓弟
按傳統來說,祭天大典之後第三日皇宮會舉行宴席以慰勞衆位官員,這日沈清正靠在長椅上看書,玉梅蹬蹬地拿過三套華麗的服飾,喜笑顏開的立在沈清面前:“小姐,你先別看書了,快說說這幾套衣服你最喜歡哪一套?”
沈清頭也不擡:“都好看。”
玉梅皺着臉巴巴地望着她:“啊?那小姐你明日穿那一套啊?”
“你說哪套就哪套了。”
玉梅跺了跺腳:“小姐你怎麽老是這樣。”
沈清一手揉了揉太陽穴:“好吧,你拿來我看看。”
玉梅小嘴一撅:“都在這呢。感情你剛才根本就沒看啊,騙人。”
沈清好笑的看着她唱作俱佳的表情:“就那件紫煙羅的吧。”
玉梅喜上眉梢:“我就說這件最好看,小姐好眼光。”
沈清輕笑一聲,門外卻傳來丫鬟的禀報:“大小姐,戚姨娘和二公子求見。”
沈清心中驚訝,戚姨娘是戚征事的庶女,因是庶女身份才嫁給沈常山為妾,這麽多年,大家也算井水不犯河水,典型的相敬如賓的狀态,怎麽今日會突然拜訪?
她放下手中的書冊:“玉梅,請他們進來。”
玉梅立刻收斂小女兒姿态,“是!大小姐。”
兩人在玉梅的指引下進了門,戚姨娘不過三十多歲,還算保養得宜,身材并未像尋常中年女子一般發福,白皙的皮膚只在笑起來時眼角有一些細紋,只是脂粉掩不住面色的憔悴,她屈膝行了一個禮:“見過大小姐!”
沈拓也抱拳躬身行了一禮:“見過長姐!”
沈清微微側身避開,“姨娘這是做何?拓兒快快免禮。”
戚姨娘道了一聲謝,在玉梅的攙扶下落座。
她似乎有些局促,只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處,微微低着頭偷眼看向沈清。
“姨娘若有什麽事情請直說。”
戚姨娘突然撲騰一聲跪倒在地,沈拓見母親下跪,亦跟着跪下,沈清看着面前的兩人并不說話,既然有所求,她自然會說,用不着她催促。
果然,抽泣了一陣,見沈清沒有反應,戚姨娘止住了哭聲,她用手中的帕子擦了擦眼下,卻奇異地并沒有将眼淚擦幹,一張風韻猶存的臉梨花帶雨地看着她,沈清心下一噎,這招數應該用在父親身上啊,看來做妾也有職業病啊。
她拉過一旁的沈拓:“請大小姐救救拓兒。”
跪着的男子有着少年的青澀,十三歲的少年身量已經只比沈清矮半個頭,他通紅着臉,将頭深深埋到胸口,垂在身側的雙手緊握成拳。
“拓兒昨日在疊翠樓把袁少府家的小公子給打了,聽說袁少府把此事上報給了皇上,皇上如今全權交由二皇子處理,我知道二皇子殿下同太尉府關系匪淺,可否請大小姐求求二皇子,對拓兒從輕發落。”
沈清靜靜聽完:“你為何會去疊翠樓。”
戚姨娘正要說話卻被沈清以眼神制止:“我在問沈拓。”
沈拓此時早已滿面通紅,他擡頭看來一眼沈清,之後迅速低下腦袋,不知怎的,他總覺得這位長姐眼中的威懾甚至比得過父親,被她緊緊盯着只覺如芒在背,他吶吶地說道:“昨日是田尚書家公子的生辰,有人提議去疊翠樓喝酒,我一時好奇,就,就跟着去了。”
沈清冷冷一笑:“好啊,十三歲就知道逛窯子,看來我沈家是要出一個風流才子了。”
沈拓急聲辯解:“長姐,我什麽都沒做,就陪着他們喝了幾杯酒。”
“那為何會和別人打起來。”
“他說我低賤,是上不得臺面的庶子,我..我才.一時沒忍住..”
他說話之時鼻中急促地呼吸着,顯然至今還很在意這話。
沈清深吸一口氣:“我不會幫你,人就應該為自己做下的事情承擔責任。”
“大小姐!”
戚姨娘驚叫一聲,又要開始哭,沈清不奈地一揮手:“慈母多敗兒,玉梅,扶姨娘下去,我有話單獨同沈拓說。”
戚姨娘不甘心地回頭看了眼沈拓,被玉梅拉着掩面而去。
沈清轉頭看向沈拓,他已經擡起了頭,只不過看她的眼神帶着一種憤恨。
她微微一笑:“你現在心中在恨我。”
少年倔強地扭過頭:“弟不敢。”
沈清呵呵一笑:“不過是別人無的放矢的罵了你一句,你就要将人打死嗎?”“
難道他應該罵我低賤嗎,他憑什麽罵我低賤。”
“那你自己認為你低賤嗎?”
沈拓激動地吼道:“我當然不是!”
沈清不理會他的狂躁:“不,你自己從心裏就認為你是低賤的。”
沈拓赤着臉梗聲道:“我沒有。”
“你有,你當然有,一個人越在意什麽就越怕別人說什麽,你自卑于自己的出身,所以別人只要一提起你的出身你就覺得是對你的侮辱,你害怕他們說你是姨娘生的兒子,害怕他們說庶子只配給嫡子提鞋。”
沈拓越聽越痛苦,五官扭曲着,最後他終于忍耐不住握緊雙拳,紅着眼吼道:“是,我怕,我怕他們總是提醒我我就是個低賤的庶子,我什麽都不配得到,家族的提攜,父親的寵愛,世人的敬重,這些通通都不屬于我,哪裏像你們這些嫡子嫡女,天生就比別人高人一等,而我....什麽都不是。”
沈清起身走到他身側,蹲下身在他耳邊說道:“你錯了,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自己,如何要別人來尊敬你,人的貴賤并不是只以出身來定的,開國皇帝當初就是個織鞋販履之輩,可他開創了金耀山河。威遠大将軍昔日就是個衙獄走卒,可是他憑着自己的努力當上了萬人之上的大将軍。”
“我不否認許多人是以出身論英雄,可是這樣的人他們本身就是目光短淺之輩,你若和這樣的人計較你又會比他好多少呢,唯有你自己尊重自己,接受自己,別人才會真正尊重你。有句俗話說,你若是被惡狗咬了一口,難道你還要再咬它一口當作報複嗎?你若是一個胸懷開闊之人又何必用別人的錯誤才懲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