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八十七
八十七、
陳氏此刻心中的确是有些畏懼的,畢竟,她即将要去拜見的,乃是皇宮裏的人。雖則說太後仁厚慈愛,可是當年,她到底是做出了欺君罔上的事情來,萬一有人抓住這個把柄不放,連皇上也沒有辦法。欺君之罪,可大可小。陳氏一路上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宮城門口。
照例,馬車是進不去的,只能下了馬車來,步行進去。
今兒是太後娘娘的六十整壽,早前幾個月,宮中幾位位份較高的妃嫔就已經在籌劃着如何給太後老人家過壽辰了。今兒一早,四妃更是領着宮內諸位妃嫔早早去壽康宮先行拜壽。
依着規矩,一般的世家夫人,若是不得太後娘娘準許的話,是進不去壽康宮的。
所以,進了宮城後,除了趙家老太太跟陳氏母女,旁的世家命婦跟小姐們都被請去了別處。陳氏懷裏抱着大紅的木盒子,只低着頭跟着趙老太太,那雙纖細的手緊緊攥住盒子來。雖則如今天氣涼了,但是她背上早沁出了汗水來。不知不覺中,不曉得又走了多少路,終是在一處宮殿門口停了下來。
陳氏擡眸看,就見門楣上端正寫着“壽康宮”三個字,一時間,忽然又想到了很多年前。
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那時候,她還是尚宮局裏的一名小宮女,因為得太後喜愛,時常能夠出入這座宮殿。太後老人家那張慈愛的臉,仿佛又出現在了眼前,陳氏呆呆愣神,想了很久。
“走吧,太後宣咱們進去。”趙老太太總覺得陳氏不對勁,她雖則見陳氏的次數不多,不過,她看人素來很準。
這位唐夫人,雖然說是出身市井,不過,看得出來,少時該是受過很好的教育的。她是沉靜的性子,縱是如今進宮來,去見太後,也不該這般慌張才是。
趙老太太不由得多看了陳氏幾眼,卻發現,陳氏額鬓沁出了汗珠來。
壽康宮裏此刻還坐着諸位妃嫔跟皇子公主,外頭小太監報說趙老太太來了,太後就曉得,是唐妧母女來了。因為她一直對唐妧的母親好奇,故而連忙道:“讓她們進來。”
不一會兒,趙老太太便領着唐妧母女進了宮殿來,依着規矩先給太後拜壽。
太後笑着受了唐妧母女的跪拜,又對趙老太太道:“你還給哀家跪?不必了,你趕緊坐下吧。”目光輕輕在陳氏身上掃視一圈,見陳氏一直低垂着腦袋也不說話、也不看人,她只當這位夫人是因為第一回進宮害怕,也就沒有多想,只看向唐妧道,“阿妧今兒看起來,好像又胖了些,想來是子默疼愛妻子,照顧得好。”
趙老太太笑說:“說出來也不怕太後娘娘您笑話,我那個孫兒,打從有了媳婦兒後,寶貝得跟什麽似的。如今他媳婦又懷了身子了,他要當爹了,現兒見誰都忍不住要說幾句。以前是沉默的性子,現在我都嫌他哆嗦。”
太後說:“該是這樣,該是這樣。”
Advertisement
薛惠妃看了眼站在大殿中央的婦人,目光在她懷裏抱着的紅木盒子上落了會兒,而後趁機說:“想必這位夫人就是趙夫人的母親陳氏?這位夫人懷裏抱着個盒子,裏面裝着的是送給太後娘娘的壽禮嗎?”
因為太後之前一直都有說過想見唐妧母親,所以這回唐妧母親來了,大家無不好奇。
另有桂淑妃也答話說:“太後娘娘,何不叫這位夫人打開了盒子來看看,到底送了您什麽賀禮?”
“是啊是啊,太後娘娘,臣妾們也想看看呢。”薛惠妃跟桂淑妃開了口,後面幾位位份低的妃嫔也就跟着答話了。
太後上下好好打量了一番陳氏,才欲開口喚陳氏上前去,外頭便有小太君匆匆跑了來,跪下來說:“太後娘娘,今年民間各珍寶坊給您準備的賀禮,都已經呈送上來了。如今,芮公公已經領着諸位娘子候在宮門外,是否要宣進來?”
“讓她們都進來吧。”太後笑着,繼而目光朝外面落去。
陳氏見狀,便默默立在了一旁。
太後沖陳氏招手道:“你先站到哀家身子來吧。”
“是,太後娘娘。”陳氏應一聲,繼而輕步走到了太後跟前去,卻依舊低着頭。
“你是阿妧的母親,哀家十分喜歡阿妧,對你也早就生了好奇之心。今兒是哀家壽辰,你既帶了禮物來親自給哀家賀壽,哀家心中自然是高興的。也別低着頭了擡起頭來,先叫哀家瞧瞧。”太後道,“哀家知道,你是揚州陳家的女兒,想必……陳貞貞你是認識的吧?她以前是在哀家身邊的,剛好,也可以問問你她小時候的事情。”
提起陳貞貞,太後不由得又嘆息一聲,到底還是想念的。
陳氏卻突然跪了下來,依舊低着腦袋對太後道:“民婦有話,想單獨與太後娘娘說。”
“放肆!”太後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太後身邊伺候的嬷嬷喊了一聲。
也的确是陳氏放肆了,以她如今的身份,又是頭一回進宮,能夠站在太後身邊已經是萬分榮耀了,還妄想能夠與太後獨處?再說,太後乃是鳳體,不論走到哪裏,都是得由人前後伺候照應着的,哪裏輪得到一個小小的市井婦人與太後獨處。
唐妧也不知道母親為何有些反常,但是怕太後怪罪,也跪了下來。
太後隐隐覺得有些不對勁,只朝身後的嬷嬷望了眼,這才看向陳氏道:“你們跟着巧芳先去偏殿,哀家一會兒就來。”
那叫巧芳的,便就是剛剛訓斥陳氏的嬷嬷,也是跟在太後身邊多年的老人了。
“是,太後娘娘。”巧芳應一聲,便帶着唐妧母女先去偏殿。
陳氏道:“只民婦一人跟着嬷嬷去,請太後允許阿妧留在這兒。”
“娘!”唐妧覺得莫名其妙的,不由喊了一聲,跺跺腳,卻也無濟于事。
太後已經完全對陳氏起了疑心,便拉了唐妧手來,讓她坐在一旁。她本來是想先見見那些民間珍寶坊獻上來的禮物的,此刻卻完全沒了心思。
“你跟哀家過來。”太後對陳氏說了一句,便已起身。
太後起身,底下坐着的所有人都跟着站了起來,都是覺得莫名其妙。
眼見太後真的要走,沒有皇後在,桂淑妃身為太子生母,連忙勸道:“太後娘娘萬萬不可,這婦人行跡實在可疑,明明就是一市井婦人,怎可與太後您提出這樣無理取鬧的要求來?”
蔣德妃也忙說:“是啊,淑妃姐姐說得對。”
薛惠妃沉默了片刻,見幾乎所有妃嫔都在跟着桂淑妃說話,她也不敢一個人站一個陣營,也附和着說了幾句。
太後道:“這裏先交給淑妃,哀家一會兒出來。”
太後轉身進了偏殿去,才進了殿內,陳氏便在太後跟前跪了下來。巧芳嬷嬷望了眼陳氏,又看看太後,見太後也不說話,便對陳氏道:“現在這裏沒有旁人了,你有什麽話,便說罷。”
陳氏默默擡起腦袋來,看向巧芳嬷嬷。
巧芳嬷嬷乍一瞧見陳氏,只是覺得眼熟得很,好似在哪裏見過,并沒有認出人來。
待得細細想了一番後,才恍然大悟,連忙走到太後跟前去,素來穩重的老人此刻也頗為驚慌地道:“太後娘娘,您看……這是……這是不是……”
太後年歲大了,隔得遠,她瞧不清楚。
眯着眼睛望了望,也是模糊不清,看不清楚模樣。
巧芳嬷嬷說:“既然你已經進宮來了,又見了太後,便将當年的事情都說清楚吧。太後如今年歲大了,你離得近些,她方才瞧得清楚你的容貌。”
“是。”陳氏應一聲,心中卻是有些泛酸,想當初她還沒有離開皇宮的時候,太後的眼睛可好了。
陳氏聽了巧芳嬷嬷的話,走到了太後跟前,依舊只跪着。仰着腦袋,望着太後,這還是離開後再次回來頭一回這般清楚瞧着這位老人家呢。陳氏莫名就覺得心酸,想到很多往事來,便流了淚。
太後自然是已經認出了人來,她顫着唇道:“你是……你是……”
老人家因為激動,話都有些說不利索。
陳氏說:“貞貞該死,當年欺騙了皇上跟太後。”
太後一生就只生了皇上一個兒子,沒有親生女兒,所以早年的時候,也算是拿陳氏做半個女兒待的。之後陳氏長到二八年華,出落得亭亭玉立了,她見皇上喜歡陳氏,也是有心讓她做妃子。
她正想着要如何與她說了,忽然間,她住的地方走了水,她人就沒了。
“我的兒!”太後此刻自然也是想起來很多往年的事情,一時間沒有忍得住,抱着陳氏便哭了起來。
旁邊伺候着巧芳嬷嬷,巧芳嬷嬷是親眼瞧見曾經太後待陳氏的好的,也是親眼瞧見這些年來太後是如何思念陳氏的。還有皇上,皇上多年不肯進後宮,對太後總是稱政務繁忙,但是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麽?大家心中都明白。
太後哭了會兒,便扯了帕子來擦眼淚,而後問陳氏說:“當年,為何要詐死離開皇宮?你是如何做到的?”
陳氏把當年的事情一一說了來,其中包括,她跟皇上是如何有了一次的,以及她不想留在皇宮裏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