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姐弟兩說說笑笑的進了屋,正在廚房做飯的姜老太太聽到動靜,沒有像往常一樣熱情的迎接她的寶貝孫子,只站在廚房門口皮笑肉不笑的招呼了姜維幾句,眼風全程沒有往姜恬那個方向掃。
姜恬輕笑了一聲,笑聲傳到姜老太耳裏,讓她整個人的臉漲成了豬肝色,可是這次,她沒有像以往一樣張嘴就罵,而是生生忍住了。
“奶奶,飯什麽時候好啊,我肚子有點餓了。”
對着孫子,姜老太的臉色好轉了不少,柔着聲說,“快了,還有十來分鐘,你房間的櫃子裏有餅幹,你先吃着擋擋餓。”
姜恬聽了一耳朵,無趣的回了自己屋。買個餅幹還要特意放姜維房間,這是防着她呢吧!
姜維回屋後,找出了姜老太說的餅幹,還有他給姜恬買的吃的,直接去了姜恬房間。
“姐,給你。”
他把東西放在姜恬床邊的小桌上,坐在椅子上拆了餅幹,跟姜恬兩人一起分着吃。
一直以來,雖然家裏重男輕女,卻沒有影響到他們姐弟的感情,在這個家裏,姜維感激父母的辛苦工作,感激姜老太的照料和關愛,心裏最喜歡最有感情的卻是姐姐姜恬。
小的時候,每當看到姐姐被罵,甚至有時候姜老太還會對姐姐動手,姜維從來不會幹看着,總要站出來維護姜恬才行。
等他大些了發現,他的維護并不能改變什麽,甚至會惹來姜老太的變本加厲,即使在他面前控制住了,自己不在的時候,姐姐受到的刁難會更多,懂得這些道理後,他也就不再當着姜老太的面維護姜恬了。
姜恬比他大兩歲,當初姜母第一胎生了姜恬,一心想要孫子的姜老太看都沒看剛出生的孫女一眼,直接從醫院回了家,也不去照顧兒媳婦月子,還是姜父打電話給姜母娘家,請丈母娘從老家過來。
姜母姓袁,名彩霞,名字起得好,日子卻不想彩霞般美好。
袁母是個老實巴交的女人,或者說,袁家所有人都老實,否則女人過這種日子,娘家早該有人來管了才對。
她在醫院照顧女兒月子,出院後,跟着女人回了姜家。
姜老太不僅不做飯,還總在家摔摔打打,說什麽家裏就這麽大一塊地方,轉個身都困難,現在一下子多了這麽些人,怪不得我氣怎麽這麽不順呢。
Advertisement
這指桑罵槐的,說的是誰大家心裏頭清楚。
兩天後,袁母哭着跟女兒說,“閨女,媽實在是待不下去了,你命苦,攤上了這麽個人家,都怪爸媽,當初信了媒人的鬼話,讓你嫁了過來。”
“我這裏有三千塊錢留給你,你這坐着月子,也不見你婆婆給你做什麽好吃的,我這個當媽的也心疼,可實在是沒辦法啊,這日子總得過不是?”
“這錢你先放着,沒錢用的時候再拿出來應急,千萬別讓你婆婆知道,還有學民,他聽他媽的,你也別什麽話都跟他說。”
袁母縱然一百個不放心也還是離開了,甭說在親家家裏過得不自在,就是自在,金窩銀窩也不如自己的狗窩。
至此,才過來幾天好日子,袁彩霞再一次回到了解放前。有人說,一個女人日子過的好不好,生個孩子就知道了。這話不假,可放在她身上是沒用的,她知道自己這輩子,不管生不生孩子,日子都不會好過,除非姜老太死了。她現在只後悔,為什麽當初自己的眼睛是瞎的!
姜老太自然不會死,“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袁母走後,姜老太也就是一天三頓的做飯,孩子是從來不伸手的,即便是做飯,也是尋常的米粥、炒兩個蔬菜,別說雞鴨魚肉,就是難得蒸個雞蛋,也只舍得挖一勺子給袁彩霞。
這個月子坐的袁彩霞心塞又難熬,懷裏是嗷嗷待哺的女兒,屋外是罵罵咧咧的婆婆,還有永遠指靠不上的丈夫。
有那麽幾天,她腦殼疼的難受,就想一走了之,可看着懷裏熟睡的女兒,她知道,自己這一去,女兒就再也不會有人好好疼好好愛了。
都說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根草,她要是走了,姜老太能立刻給兒子找個新媳婦,有了後媽就有了後爹這個道理,袁彩霞還是懂的。
她咬着牙,靠着心裏那口氣把那段日子撐了過去,給孩子上戶口時,她想讓女兒以後過上好日子,別像她這樣,一輩子苦,就給女兒取了個“甜”的諧音,叫姜恬。
姜恬從小就乖巧懂事,從不哭鬧,吃了就睡,醒了就吃,沒得吃也不會哭,就那麽咿咿呀呀的叫着,惹人心疼的緊。
産後三個月,姜老太就催着袁彩霞去上班了。
“別以為自己生了個孩子就能在家裏吃白飯,不過就生了個小丫頭片子,真當自己有多金貴了,還要我沒日沒夜的伺候怎麽着!”
“想我當年生學民,頭天生了,第二天就下地幹活,哪像你,整整歇了三個月,還賴着不去工作。不工作哪有飯吃,不工作哪有錢花,一家人都等着喝西北風了是不是!”
所以說,跟三觀有問題的人,是計較不起來的,除了那些歪理邪說,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明明她什麽也沒做,可她就是能說出這寫話,仿佛自己真的幫着兒媳帶了孫女,仿佛自己真的受了多大的委屈。
還有,這個家怎麽也不用等着袁彩霞一個産婦去養,她可是有産假津貼的,是帶薪休假。要說吃白飯,整個姜家最算得上吃白飯的,不是別人,正是姜老太自己,至于姜恬,她那時候還是個吃奶的娃,吃的還是袁彩霞的奶。
姜老太握着兒子兒媳的工資,在家裏作威作福,用孝道壓迫着所有人。姜學民從小在姜老太的教育下,已經成了一個沒有思想的木偶,而袁彩霞呢,則是一半清醒,一半糊塗着。
她想逃離,卻發現無處可逃,或者有路可走,卻狠不下那個心,最後只能沉淪在苦海裏。
袁彩霞雖然心疼女兒,可她也知道家裏的情況,經濟并不寬裕。再有,即便她能帶到産假結束,那她也不可能一輩子不工作,以後孩子還是要丢給姜老太帶,想通了之後,袁彩霞就狠下了心,提前去廠裏頭上班了。
姜老太對姜恬說不上好還是不好的,雖然不怎麽抱不怎麽疼,好歹也給她弄兩口吃的,沒有奶粉,就多煮些米粥,每天喂幾頓米湯,等姜恬五六個月大,就開始喂米粥了。
整天米粥米湯的,沒什麽營養,姜恬養的特瘦,偏她眼睛大,臉又瘦小,真像個洋娃娃般,每次出門反倒挺受鄰居們的喜愛,總是搶着抱她。
那些知道內情的,私下裏不免感慨兩句可憐,除了感慨外,也幫不上什麽忙,只是偶爾從家裏給姜恬拿點吃的,水果、面包、餅幹、糖果之類。
姜恬一歲時,袁彩霞再度懷孕,那時候還在搞計劃生育,按理說一家是只能生一個的,可姜老太是個一心想要孫子的,就讓袁彩霞先把孩子留着,等三四個月的時候再看。
至于看什麽,自然是看她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袁彩霞并不想生,生女兒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仿佛昨日,可姜老太堅決不同意。
“是媽以前對不住你,你放心,你要是生個兒子,延了咱們姜家的血脈,你就是咱們姜家的大功臣,往後我肯定會對你好。孩子你也放心,生下來就丢給我,我是一下也不要你煩神。”
袁彩霞擔心罰款,她也打着包票說,“罰款的事你放心,這錢我出,包括孩子吃的穿的,你妹那剛生了,我讓她把你外甥的東西都留下,咱不就又省了一筆錢了嗎?”
最後,袁彩霞還真的被姜老太給說動了,如姜老太所願的生下了姜維。
為了生姜維,姜老太這一次倒是舍得花錢了,罰款真的是她掏的,不過,為了少罰些錢,她前前後後找了不少社區的領導,天天蹲守在人家辦公室、家門口。說家裏如何困難,這個錢如何拿不出,又哭又鬧,弄的領導們苦不堪言,實在是拿她沒辦法,最後就象征性的罰了一萬。
這一萬,已經是姜老太這一生中,花的最舍得的錢了。
袁彩霞第二次坐月子的待遇跟第一次完全不同,姜老太說話算話,孩子确實沒怎麽讓袁彩霞伸手,不僅如此,她還一天三頓的給袁彩霞炖湯,讓兒媳婦吃好了,這樣下的奶才有營養。
袁彩霞感受到了兒子的好處,對兒子的感情自然就深刻了一些。
可她也不是不疼女兒,姜老太煮的那些好吃的,她總會趁着姜老太不注意分給女兒吃,姜恬那瘦瘦小小的骨架,也跟着強健了不少。
随着時間的推移,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初的那些感觸早就在時光中變淡。
在這個家裏,袁彩霞變得越來越沉默,能不管的就不管,能不理會的就不理會,反正孩子們都大了,兒子只要好好學習就行,至于女兒,不需要多大的才華,她自己也沒上過什麽大學,現在不也過得好好的嗎?
她的眼界,早就在這一畝三分地中越變越窄。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文,歡迎大家收藏、評論,有營養液就更好了喲~戳動你們的小手指吧,愛你們~*  ̄3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