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章節
是被徹底炒上去,有了巨富上門開口就是萬兩銀子的叫價,等到天黑,今日的份量全部出手,竟換來了五十多萬兩白銀,簡直叫人瞠目結舌。
“殿、殿下,咱們明日還賣嗎?”晴雪摸着小心肝問。
“不了,這種事可一不可再,不過動身去漓州,這一路上每到一州倒可來這麽一次,一路籌資到了漓州,錢財就應該夠用了。”不過外地的有錢人可沒京城這麽多。
魏初吩咐下面的人用這些銀子去購買物資。
魏初扭了扭脖子,長嘆一聲靠在座椅上,今日那書畫可是她實打實一筆一劃自己作的,饒是唐如意底子好,她自個兒也有底蘊,也是累得不行,每次動筆都要全神貫注才行,大約是唐如意本身氣運強,加上她穿越過來産生了某些附帶效應,不然那些字畫雖然出色,但也不至于産生那麽震撼的效果。
而琴譜棋譜那些,那就是她博聞強識的結果了,幾乎每一個世界她都會看很多書,盡可能地多學點東西,這麽多個世界下來,她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一個隐形技能,那就是記憶力超強,前面幾個世界看的東西學的東西都還清楚記得,琴譜棋譜就是其他世界裏看來的,只不過這會兒要重新弄出來,也要花不少精力的,不累是不可能的。(未完待續。)
被廢的太子(十八)
三皇子立即湊上來給她捏肩膀:“大哥,你今天辛苦了,早點休息吧,采辦物資的事交給我,我一定辦得漂漂亮亮,後日啓程,就有的你累的了。”
魏初龇牙咧嘴,這手勁太大了:“行了行了,交給你我自然放心,不過你也別帶你的人上門威逼恐吓人商家降價什麽的,一切按照規矩來,別壞了名聲。”
三皇子蔫下來:“哦。”
魏初搖搖頭,下人此時又報仁義醫館的坐堂大夫宋常山登門拜谒,這會兒魏初并不是在東宮,她沒打算再回去,而是直接住在了三皇子府裏,三皇子皺眉:“這人來幹什麽?”
這位宋常山可是京城最有名的大夫,醫術能與禦醫比肩的,只是不願意受到各種規矩束縛,所以幾次拒絕了朝廷的橄榄枝,拒絕去做禦醫或者太醫。
“說不定是給我送藥材來的。”魏初想了想心裏大約有數了,這是被她白天露的那手針刺之法給吸引過來的吧?那可是她的獨家秘技,這世界沒有的,“請他進來吧。”
三皇子有些不情願,大哥明明已經很累了,不過在魏初眼神催促下他也不敢說什麽,只好讓人把宋常山帶進來。
宋常山自然不是來送藥材的,但和魏初密談了一刻鐘後,不是也是了,仁義醫館是一家全國連鎖的醫館,有非常完善的供藥渠道和無數優秀的大夫以及良好口碑,卻在這一夜之間成為了魏初的後援團,赈災的醫藥方面,如今完全不需要擔心了。
又整頓一日,魏初拜別皇帝,帶着赫敏一派提供給她的人手,帶着朝廷撥下來的官員,在全城百姓的矚目下浩浩蕩蕩離開京城,城外三皇子率着三千精兵已經押着物資整裝以待,會合之後南下而去。
Advertisement
人群中,一個道士打扮戴着紗帽的人陰冷地看着魏初所坐的馬車遠去,:“董如意這個廢物,居然就這麽放走了這個大氣運,反而攀着那個昏庸無能的老皇帝,愚不可及!”
他默默跟上了魏初的隊伍。
另一邊,董正志也在憎恨地看着魏初離去,父親告訴他,表妹要成為皇妃了,那麽他們所知道的表妹的身世秘密就永遠只能成為秘密,甚至為了防止被滅口,父親連夜将他送走。
表妹被迫與生父****,而他被迫離開家,過着偷偷摸摸的日子,這一切他不敢恨皇上,只能很唐如意,要不是唐如意,表妹還是她的金枝玉葉,更不會入宮參加選秀,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唐如意卻在此時風風光光地加封為王,聲名大噪。
董正志恨意沸騰,也悄悄跟上了魏初的隊伍。
而在同一時間,魏初得到小諾提醒:【有人在跟着你,檢測到強烈的惡意。】
魏初一怔,這麽多天沒出聲的系統終于有動靜了,她奇道:【小諾,你還能檢測到惡意這種東西?】
【無殊大人創造我是為了保護你,我當然有很多功能,都是對你有好處的,只是我現在的數據還不完善,所以功能還不能完全投入使用,不過有人要害你的命這樣惡劣的情況我還是能檢測到的。】
魏初若有所思,也就是說跟着她的人想要她的命。
有誰對她這樣苦大仇深?
想到那個神秘而手段強大的某道士,她決定按兵不動。
魏初嘆了口氣:【小諾,你說在這個世界,我們能見到你的無殊大人嗎?】
【據我感應,無殊大人在南方。】
【什麽?你說你能感應到他,他在南方在這個世界裏是嗎?】魏初欣喜激動不已,但随即想到自己此刻的性別,又慘不忍睹地捂住臉萎下來。
實在無法想像見面的場景好不好?
可是還是好期待能夠見到他,哪怕只是遠遠見上一面,算起來她已經有一百多年近兩百年沒見到他了,時光太過漫長,歲月長河洶湧起伏,能夠将一切傾覆,而她已經漸漸學會為了那唯一的希望和溫暖堅守下去。
若非有這份心志,九重樓上下筆之時,她也寫不出那些血肉半滿的字畫。
此後每過一州,魏初就又拍賣九畫九書九琴曲九棋譜,她早已名聲遠播,也不需如何宣傳,只要她在當地第一酒樓一坐,琴棋書畫發燒友以及大批土豪就會聞訊而來,魏初有時候也不會要錢,譬如到了盛産稻谷之地,便要稻谷,到了盛産棉花之地,便要棉布被褥,甚至到了漓州前一州,因這裏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她直接讓買下她書畫的富商雇了一萬青壯年給她。
到第十日,她終于抵達了漓州,在此之前,三皇子已先行一步,與當地衙門交涉,并控制了官衙和城門。
魏初抵達時是深夜,稍事休息,她就和三皇子一同去當地駐軍軍營。
漓州再往南便是南劉,因此這裏是有重兵駐守的,最初也參與過治災,但因為爆發民亂,也因為每來一個欽差就是一番新的治災手段,然後随着欽差被暗殺,進行到一半的措施又都不得不廢止,駐軍也被弄得心力交瘁,百姓怨聲載道,整個漓州一團糟,駐軍解決不了這麽高難度的事,就又回去駐守了。
三皇子頂着一個少年将軍的名頭,雖是深夜到訪,但還是沒有被過多為難就被放行,魏初見到了駐軍将領,與其深談大半個時辰,終于說動駐軍配合她。
有了軍隊做後盾,那簡直是大開方便之門,第二天她去災民們集中的高地上時,因為有駐兵前後開路、戍衛,對朝廷敵意滿滿的災民也沒有暴動什麽的,反而頗為安靜地聽她講話。
魏初也沒有廢話,主要就是宣布自己接下來的赈災政策。
首先先建設這邊集中的營地,鑒于這邊亂糟糟的,上面的政令難以有效傳達只每個人頭上,便以十人為一個單位,設十夫長,十個單位設個百夫長,百夫長上還有千夫長、萬夫長,竟然是要對災民們施行軍事管理了,只不過這個時代沒有千夫長萬夫長的說法,魏初這個措施一提出就讓人頗感驚奇。(未完待續。)
被廢的太子(十九)
魏初這樣把災民劃分為一個個分明的小集體,一來無論是下達命令還是清點人數、登記戶籍都非常簡單明了,二來是杜絕了居心不軌的人混進來的可能,某些人想要暗中鼓動災民作亂就失去了機會。
別說,當日去登記整頓的時候,就發現了許多根本說不清原來戶籍和地址的人,這些人拉出來一查,十個有七八個混在人群中惡意煽動民心的人,不費多少力氣就摘除了人群中的毒瘤,這倒是意外之喜。
魏初的第二舉措,便是以萬人為一個大單位,劃給他們地盤、物資,讓他們自己治理自己,治理效果主要以環境衛生、不發生鬥毆、吵鬧等情況為評判标準,而評判結果直接與其萬夫長能力挂鈎,哪個萬夫長當不好,随時可以把他給撤下來。
萬夫長們有了壓力,自然會施壓給千夫長,千夫長又會鞭策百夫長,如此類推,誰在這個位置上幹不好,誰就退位讓賢,為了握緊手中的權力,這些人也會努力去執行這個任務。
至此,災民的安定問題就得到了解決,當然其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摩擦和不合作,但魏初駐軍在手,三千精兵在手,無數糧食、衣被、藥物在手,“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