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于萬丈紅塵中(1)
落下的淚是安靜的, 是克制的, 是情不由衷的。
周啓深的手背挨了燙,淚珠往下滾,在他手上燙出淚痕。
老程和顧和平面面相觑, 正經場合從不沒眼力地取樂。老程對昭昭使了個眼色, 昭昭便十分懂事地端着水果茶退了回去。三人借口去樓上, 把這溫情一隅留給了他們。
周啓深也不問她怎麽了, 直接伸手拿她的手機。
趙西音倒沒失了理智,握緊,沒松。
周啓深不強硬,只是蹲了下來, 比坐着的她稍低,眼睛微微擡高,目光炯炯。這是他常用的一種傾聽姿勢,眼裏內容厚重,容易讓人起信賴托付之心。
趙西音在他的注視裏敗陣而歸, 比哭還難看的一個笑容:“沒事, 我媽她給我買了點東西, 我不喜歡,她生氣,拌嘴而已。”
周啓深嗯了聲,“她給你買什麽?”
“衣服, 包,你知道的, 她之前就很喜歡給我買。”趙西音嗓子都憋啞了,“真沒事。”
周啓深護自己人的性子八百年如一日,不分往日今夕,十分不悅地皺起眉頭,“擱以前,你有丈夫給你買,擱現在,你也不是買不起,她摻和個什麽勁。”
大概是一聲“丈夫”太微妙,兩人之間陷入短暫安靜。周啓深心思沉了沉,問:“上次你跟我說的話,還記得嗎?”
趙西音點點頭,“嗯。”
男人聲音低低誘哄:“說出來。”
“人生路長,不值得。”
周啓深便笑了,“對,自己說的,自己記住。”
趙西音也笑了,望着他時,嘴角與眼角往上勾的弧度一模一樣。周啓深胸口發熱,有些招架不住地站起身,“待會兒讓老程帶你吃飯,想吃什麽跟他說。”
老程是個大方的,他和顧和平以前就特別喜歡趙西音。周啓深認識趙西音之前,男女關系雖不糜爛,但也不是沒有過。長長短短沒個定數,全看他工作忙不忙。大約是從小的成長環境使然,周啓深這人有點缺乏情感上的安全感,基本就是抱着“等人來愛”的心态。
他最喜歡兩種,要麽圖他錢,有一說一,各取所需,不欠情債,不惹麻煩。
要麽,他當“被愛”的那一方,渣得明明白白。
趙西音還真算個意外,不在周啓深的“情感規則”裏。老程就跟顧和平說過,說小趙這姑娘,活得通透,能焐熱周老板那顆七巧玲珑心。
如今再回頭看,這話既被說中,也沒說中。
老程願意幫周啓深搭這根線,自然把晚餐安排得妥妥帖帖。位置都給排好了,周啓深卻說不來,讓他們自己吃。幸而有昭昭在,嘴皮熱鬧,吃飯就有吃飯的樣子,沒有什麽刻意撮合,就像老朋友的聚會。
趙西音吃前忐忑,吃時自在,吃後釋然。
她走時,老程說開車送,非不讓,昭昭就說陪她一塊兒坐公交,昭昭多機靈一姑娘,挽着趙西音的手蹦蹦跳跳就這麽定了。
老程和顧和平上二樓,周啓深躺在沙發上睡覺,随便扯了個卡通“大便”造型的抱枕蓋在胸口。
顧和平啧了聲,“飯不去吃飯,在這兒玩‘大便’。”
老程不高興,“昭昭那天抓娃娃抓到的,不許質疑她眼光。”
“你倆沒完了。”顧和平酸的一身雞皮疙瘩。
老程對周啓深說:“放心吧,昭昭陪她走的,等她們到家了,我再開車去接昭昭。”
周啓深這才擡開眼皮,“吃飯的時候,她心情好些了麽?”
“挺好的。”老程是個明白人,“你是怕你在場,她吃得拘束。”
周啓深坐起來,擰開瓶蓋灌了口水,說:“她今兒心情不好,不想她又為了我有顧慮。昭昭在,我放心。謝了啊,老程。”
“扯着蛋了是不是,跟我說謝,滾你的。”老程皺眉說。
顧和平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麽,只感嘆道:“周哥兒,小西回來小半年了吧,說實在,你的心思和打算,我沒看明白。”
周啓深埋頭吃飯,牙齒咀嚼飯粒的聲音,不說話。
“我覺得小西還是關心你的,但你也沒拿出個态度。小西對你的關心,咱們也估摸不準是哪個份上的,我勸你也別太自信,沒準她就是善心,對誰都好,顧着你老丈人對你還算喜歡,沒想把關系弄得老死不相往來。人家就把你當個朋友,我看她對她那個小紅毛閨蜜也挺好的。你個前夫算什麽,把你降級成男閨蜜?也不是不可能。”
顧和平說話又直接又歹毒,分析起來煞有其事。
老程聽笑了,朝周啓深挑了挑眼,“紮心麽?”
周啓深放下筷子,飯盒擱桌上,不吃了。
“你要還想跟她複婚,就拿出個明白态度。要是沒這打算,就當我沒說。”顧和平靠着門板,還挺回味的,“當年你追人的盛況,歷歷在目,現在怎麽了,萎了?”
周啓深不計較他的貧嘴,人挺頹地坐那,兩手臂搭在膝蓋,肩胛骨與頸線成一條好看的弧。他說:“我不是不想,我是不敢。”
三人安靜。
周啓深擡起手,掌心蓋在眼睛上,呼吸深沉了些。
顧和平搖搖頭,一陣嘆息,“當初那事兒,你也只是失手,小趙是個明白人,這些年應該能想通的。”
周啓深就更自責了。
老程說,“小西條件不差,父親大學教授,家裏就她一個,她也不缺錢花。這麽漂亮的姑娘,真不愁沒人追。換作別的男人,那應該大部分比不上你。但現在可是孟惟悉,一家獨大,再過幾年,孟家一定是他做主。他鐵了心地要追人,而且你是不是忘了,他倆是談過的,是有過感情的。你再不拿主意,以後想要媳婦兒可都要不到了啊。”
周啓深仰着頭,盯着天花板的某一處一聲不吭。
顧和平踢了踢他腳尖,“追不追啊哥們兒,一句話。”
半句話也沒等到,周啓深顧左右而言他,只說:“你姐姐是不是還在巴黎?”
“啊?啊。對,過幾天就回了。”
“請她幫個忙。”
“嗯?”
“幫我帶幾只包回國。”
顧和平靠了一聲,“你心真大!”
于是一周後,趙西音訓練完回家,就看見趙文春對着占了半間客廳的各種包包發懵。趙西音以為自己回錯了家,“這,這是怎麽了?”
趙文春也納悶呢:“快遞給我打電話,送上來的,還以為是你網購的東西呢。”
八九只包裝袋,愛馬仕的最多。父女倆大眼瞪小眼,周啓深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他說:“趙叔,朋友從國外帶的,我一男人也用不上,麻煩您給小西吧。”
真是一本正經地說瞎話。
趙文春不明緣由,但趙西音是懂的。周啓深打完電話,又給她發了條微信,“以後告訴你媽媽,你什麽都不缺,不勞她操心。”
說起來,周啓深對女人好的方式一直都這麽簡單直接。還在一起時,趙西音的衣櫃從來不少衣服,周啓深在幾家品牌店都有交待,每每上新,都送一份去家裏。他是開明的,雖有大丈夫的匪氣,但從不迂腐。舒适的,氣質的,性感的,都希望趙西音多穿穿。
有次,與周啓深關系匪淺的一位乙方老總,他夫人送了一套自創品牌的新款給趙西音,那是真真兒的婀娜妖嬈,胸前與後背都是蕾絲深v,長度至肚臍下。趙西音拎着衣服問周啓深,“周哥兒,我穿這個出門你真不介意?”
周啓深看了很久,看得眼神一會兒升溫一會兒降溫。最後答:“随你。”
語氣雲淡風輕,深明大義,其實心裏的不快早已發酸發酵。趙西音太懂他了,當天晚上故意穿着,倚在門口沖他揮手,“周哥兒,拜拜啦。”
二十三歲的女孩兒鮮豔美好,一颦一笑能亂他七情六欲。
周啓深認了慫,上去就把她一頓親,說:“去他的‘随你’!”
趙西音再沒機會把那件衣服穿出門,因為當晚就被周啓深給撕成了碎片兒。
柴米油鹽是生活,嬌嗔癡怨也是生活。
趙西音每每回憶過去,都是有內容填充的。不管之後兩人決裂得多難看、難堪,不可否認,周啓深那幾年,是盡到了一個丈夫的責任與擔當。
看着地上一堆包,趙文春想得倒是直白,嘆氣說:“家裏地方小,放不下了,放不下了。”
趙西音挺平靜,說:“沒事,放得下。”
第二天,她把這些包送去了壹號院。
離婚後,周啓深就再沒來過這間屋子,但他的東西都還在。一年四季的衣服,半只沒用完的男士潔面乳,甚至一些個人投資的重要資料。
離婚時他說,你都丢了吧,我不要了。
不知是否魔怔,兩年多過去,趙西音也沒把它們丢掉。
此時黃昏傍晚,秋日夕陽缱绻罩于卧室,趙西音蹲在衣櫃前發呆,半分鐘後,才把那些包整整齊齊收進去,然後離開。
——
周一這天,孟惟悉從日本出差歸國,下飛機後,張一傑說:“孟總,一塊兒吃飯?”
孟惟悉看了看時間,“我不去了,你帶他們去,簽我的單。”
張一傑雖是他下屬,但亦兄亦友亦是真心實意。他關切道:“飯點了,吃飯再忙,你這兩天還受寒了,別誤了身體。”
孟惟悉接了個電話,行李交給助理,孑然一人乘電梯去停車場。到約定的西餐廳時,一短發女生對他笑着招手,“惟悉,這兒。”
孟惟悉走近,坐在她對面,笑着說:“對不住了,路上堵得厲害,讓你等這麽久。”
“我可不白等啊,這頓飯你請。”
短發女生叫白琪,與孟惟悉是高中同學,兩人關系挺好,反正這麽多年友誼和聯系一直沒散。白琪那時候還喜歡過孟惟悉,告白失敗後也蠻坦然,性格十分開朗爽快。她大學畢業後就結了婚,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孟惟悉說:“從日本給你孩子們帶了禮物,明天讓助理送去你公司。”
白琪調侃,“喲,派頭這麽大啦。”
“東西,辦的托運,我趕着過來不就沒等了麽。”孟惟悉合上菜單,“你別刺激我,這招沒用,收禮物就是。”
白琪咯咯笑,“行吧,謝了啊惟悉。”
“你家老爺子身體還行?”
“蠻好的,在郊區開了一塊地,種菜啊養雞啊,最近聽說還在種小麥。”
孟惟悉笑了笑,“白老爺子也是辛苦半輩子,返璞歸真了。”
白琪點點頭,不再說客套話,她知道孟惟悉在等什麽,“上次你托我那事兒,可能有點困難。”
孟惟悉擡起眼,一剎沉重之後,笑着問:“吳岳不肯?”
說起這個也煩心,白琪愁眉哀色,“我家吳先生別的都很好說話,就在工作問題上,那是絕對的盡職盡責。三年前是周啓深的私人法務,現在雖已辭任,但他倆一直有聯系,偶爾還一起打牌。我老公多精明一人啊,我剛開口兩句話,就問一句今天是不是和周總吃飯。他就直接告訴我,別打探他曾經當事人的信息。”
孟惟悉神情嚴峻,指腹有下沒下地摩挲玻璃杯壁。
白琪看他一眼,欲言又止,幾番猶豫後,一聲嘆息,“惟悉,你還放不下西音嗎?”
孟惟悉低了低頭,似是自嘲一笑,“放不下,這輩子都放不下。”
白琪為難道:“她離婚的原因我打聽不到,但我有次聽我老公打電話,依稀聽到的是新房戶主更疊的事。當然了,這也算不上秘密,圈裏人都知道,周總和小趙結婚時,國貿大樓對面的房子,就是無條件贈與小趙的。他們倆……夫妻感情應該是很好很好的。”
孟惟悉聽不得這話,握着水杯的手指關節咔咔作響。半晌,才輕松笑笑,“還是多謝你,吃飯吧。”
除了這樁不愉快,兩人之間還是有許多昔日話題一起閑聊的。平和友善的晚餐臨近尾聲,白琪忽然靈光一現,“啊,我想起來了。”
“什麽?”
“我大學師兄在協和醫院,那天我家孩子發高燒,請他幫忙上家裏看看,你當時正好跟我發了微信語音,提到小趙的名字。”白琪回憶說:“我師兄當時就嘀咕了一句,說小趙的名字挺耳熟,像他曾經接診過的一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