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若不嫁,我終生不娶】
于露白目光微凝,說出來的話帶着絲絲寒氣,她本來眉目中就帶着英氣,清冷有神的眸子這一含怒更是駭人,王氏才呆呆的想起來她這侄女兒可是上過戰場、砍過人頭的,那股子巾帼英雄的氣勢近日收斂許多,她怎麽一恍神就忘記了這回事,還敢明槍暗箭的諷刺她德性有虧,她這是被豬油蒙了眼睛嗎?
不過話說回來,她可是長輩,這丫頭居然給她擺臉色!對此王氏面上不顯,心裏卻很是不滿。
多少年來,這國公府可都是她在掌家,她自問沒虧待過三房,這丫頭也不想想,将來三房可是要靠長房庇護過日子的,逞口舌之能,也不知道最後害了誰?
「自立門戶,哎,你這孩子怎麽說這種誅心話呢?當初你行事的時候為什麽就不多想想,這女子的名聲壞了可是大事,幸好你大伯父、二伯父家沒有閨女,要不然所有的姊妹不都被你連累了?」
于露白沒有急得跳腳,也沒有要反駁,更沒半點羞愧模樣,仍是端端正正的站着,臉上淡淡笑着。
王氏見她的模樣,氣得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再看于老夫人的臉上也辨不出喜怒。
于露白卻是心明如鏡,她這大伯母貌似大度賢良,但心思算計一樣也不少,她這是借着這幾戶看起來不怎樣的人家來敲打自己呢。
女子不比男丁,未過門就死了未婚夫,會被說成克夫,将來就難嫁了,更何況她還離家一年,這簡直就是離經叛道的行為,沒有哪個世族能容忍這種事情的。
所以,像她這樣名聲有損的女子活該只能随便擇了其中一家下嫁,這樣就算是好的了。
「其實呢,來向白姐兒提親的還有一家。」于老夫人不着痕跡的開了口,「我原本不想提,可眼看着姐兒禁不起蹉跎了,我們國公府也禁不起。」說到這裏,深深地看了于露白一眼,神情有些複雜。
「不知是哪一家?」邱氏問得無比鄭重。
于老夫人斂了笑,「沈大将軍府,說的是沈府的老四。」
這話一說出來,屋裏的人臉色不一,于露白卻是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心中如有小人捶地。沈老四,你要有膽子上國公府一步,你就死定了!
沈如墨是嫡長子,他為國捐軀後因為功勳卓着,皇帝追封他為一等王,榮耀倍極,可這樣榮耀他享受不到,自然全都留給了沈家人。
他們享受了沈如墨用性命換來的榮華富貴,将來就算新帝登基,沈家一門只要安守分際,也能屹立不搖的。
Advertisement
可想不到,這會兒卻是把腦筋動到自己頭上。
于露白笑得很冷,眼睛熱辣辣的。
氣氛變得十分詭異。
「靜梅,你回去夫妻倆好生商量商量,是什麽個結果,也好回了這幾家的消息。」于老夫人畢竟老練,兩句話打發了于露白母女,留下王氏。
「我說你啊,身為伯母,心态要擺正,別想那些有的沒的。」于老夫人不輕不重的敲打着王氏,心态偏頗,如何掌管這麽大一家子?
只是人一旦有了偏見,就很難改變,王氏不敢頂撞婆婆,拿了帕子掩着臉道:「白姐兒年紀也大了,女兒家家的留來留去留成仇,媳婦這不是替她打算嗎?」
「住嘴!你別以為我不清楚你那點心思,是不是覺得白姐兒被罷官在家,外頭風言閑語的,于是三人成虎,你就覺得坐不住了?」
王氏面色悻悻。
「你們這些個婦道人家,只會鑽營這些表面,也不想想她十二歲就揚名,十六歲便是與國有功的大将軍,雖然現在恩寵沒了,可皇宮裏的那一位從來不是刻薄寡恩的人,也許她哪天就起複了,到時候看你這張臉要放哪去!」
無論哪個皇帝最怕被史書野史寫上一筆殺戮功臣,任是再世明君,名聲也臭不可聞了。
只要是個腦袋不糊塗的,都不會這麽蠻幹。
「你和老大是不是打算着将來長房襲爵,你可就是國公府未來的女主子,下面的幾房都要依附你們,看你們臉色讨生活?可你也不想想,長房就兩個男丁,還是兩個拎不清的,難道他們就沒有靠兄弟姊妹們幫襯的時候?」
「娘這說的是什麽話,兒媳可是一番好意。」居然說她的孩子們腦袋糊塗,這心是偏到哪去了?
看王氏那不開竅的樣子,于老夫人忍不住戳她心肺。「我聽說王大人的身子大好,又納了一房的妾。」
王氏的父親一年多前病重,大夫說需要百年人參和紫靈芝入藥,當時王氏求到于露白面前,于露白眼眨也不眨的把禦賜下來、總共只有兩株百年人參和兩朵紫靈芝各拿出一樣,讓王氏帶回娘家,餘下則拿出來孝敬長輩,她自己一樣也沒留,這份大氣和孝心,別說難得,身為人家大伯母,左手拿了人家好處,經過右手就給忘了,丢不丢人?
這話一出,王氏色變,想起當時的驚險,如兜頭被潑了盆冷水,混沌的人整個都醒了過來。
至于領着閨女離開的邱氏和于露白可不知道有這一出。
「你這孩子怎麽可以用那種口氣跟你大伯母講話?」
「不相幹的人要她的尊重幹啥?」于露白抱着母親的胳膊蹭了蹭。
「你這孩子!不管怎麽說都是你的長輩。」邱氏不死心的勸着女兒。
她知道女兒平常看着冷淡平和,甚至大多數時候還挺好說話的,也沒有尋常貴女的驕蠻習氣,可拿定的主意,是很說一不二的,就連公公都很少駁她的面子,說起來比國公府裏任何一位少爺都要威風。
「是,女兒往後敬着、遠着就是了。」
邱氏看着溫柔,可嫁入大宅門多年,該看的、該知道她都明白,但誰的心裏頭沒有自己的心思和算計呢?
大嫂平日精明大度,以前三房有白姐兒的名頭壓着,對三房的輕視自然不會從骨子裏表露出來,如今是忍不住,終究還是顯露出來。
回到邱氏的院子,母女要話要說,遣退了婢女。
邱氏見沒有外人,仔細打量女兒那明豔照人的小臉,深深看了幾眼。
「咱們母女倆不是外人,也用不着拐着彎說話,娘就直接問你,這三戶人家你到底看中哪一戶人家?」
「讓母親擔心了。」
「這不算什麽,只要你能找到心疼你的人,眼前這些都不過是過眼雲煙。」
是啊,女兒家還未有歸宿以前,住在娘家的日子其實就如鏡中花水中月,早晚總歸是要離開的,母親為女兒如何謀畫,為的還不是女兒将來能嫁進好人家,能有個知暖知疼的夫婿,所以這些枝節真的是微不足道。
「婚姻大事哪能由女兒自專,母親大人作主就好。」一個女人若是不嫁,意味着無子,到老了是很凄涼的。
雖然她很不以為然,但世俗就是這樣,她愛嫁得嫁,不愛嫁還是得嫁,就是這樣。
「孩子,你也知道爹娘就你這麽個閨女,娘真的不求什麽,只盼着你能嫁進好人家裏,婆媳和睦相處,與夫婿相敬如賓,順順心心的過一輩子,其他的我不強求。」
哎喲喂啊娘,你這還叫不強求,天下有幾對婆媳能處得跟親母女一般的?真要有,她把頭剁下來給吃貨當球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