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七章==
自打将那事和二房兩口子說了,胡氏便一直盯着二房的動靜。
眼見二房兩口子這幾日皺眉緊鎖,時不時露出沉思之色,胡氏心下了然。畢竟這事不是小事,會有些猶豫也是正常的,胡氏這人從來不缺乏耐心。
她倒是不急,可在家等着消息的杜寡婦卻是有些急了。這種時候上盧家大門,自是不便的。沒有辦法,杜寡婦只能悄悄拖人給胡氏遞了信。
第二日,胡氏便來到杜家。
“這種時候你叫我來做什麽,家裏還有一攤子事要忙。”胡氏進了屋,便來到炕上坐下,滿臉都是不耐之色。
杜寡婦四十多歲的年紀,容長臉,柳葉眉,顴骨高聳,薄薄的嘴唇,一看就不是個善茬。
她也确實不是個善茬,若是個善茬也不會在杜秀才走了以後,護住自家的財産,并一力将兒子送去念書。杜寡婦在杜家村裏,那可是出了名的潑辣厲害。
此時她坐在一旁,賠着笑:“那事怎麽樣了?”面上如此,心裏卻是暗罵胡氏故意拿嬌。
杜寡婦太了解她這個親姐姐的個性了,別看在外人面前裝的好,面對她時卻是原形畢露。可能因着兩人是親姐妹,年歲又差的不多,從小兩人就較着勁兒,以前杜寡婦淩駕在胡氏之上,誰叫她嫁了個秀才公,只可惜杜秀才是個短命鬼,杜寡婦還沒享到幾年福,就成了寡婦。
自那以後,杜寡婦便在胡氏面前低了一頭。
也由不得她不低頭,日子過得艱難,她少不了有求胡氏的時候。而胡氏自是在杜寡婦面前換了一張臉,少不了會居高臨下。
別看你這時候得意,待我家廉兒日後有出息了,有的是你來求我的時候!這是唯一能支撐杜寡婦在親姐姐面前低頭的動力。
“你急什麽,這事急不得。”胡氏道。
杜寡婦舔着臉繼續賠笑:“怎麽能不急,你又不是不知道的。”
話說了一半,欲言又止,不過胡氏卻是聽明白了。
Advertisement
随着去年為了給杜寡婦治病将家裏的最後兩畝田賣了,杜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年頭的時候杜寡婦便不止一次上門找胡氏借銀子。胡氏借給她銀子,怕她還不了,不借的話,又有些太說不過去。尤其這人也知道見人下菜碟,竟當着她男人面開口,胡氏不想将姐妹之間的一些機鋒顯露在丈夫面前,于是便借了她。
哪知有了第一次,便就有第二次,胡氏其實不想再借銀子給杜寡婦的,可若是不借的話,她怕以前的銀子也收不回來。于是,杜寡婦說要給兒子說親,胡氏就不免将注意打到了二房身上,也是生了想禍水東移的心思。
“你不是上個月才從我哪兒借走了兩錢銀子?”胡氏厭煩地瞥了對方一眼。
杜寡婦只當自己看不到,“你又不是不知道,廉兒在鎮上同窗多,花銷大。我苛待了誰,也不能苛待他。”
聽了這話,胡氏心中泛起了一股厭惡感。
真是窮人還喜歡多作怪,确實是苛待誰,也不能苛待杜廉,要不然她那大外甥女杜春花,也不會被她這個親娘以那種方式嫁出去。
說是嫁,還不如說是賣。
胡氏哪怕是個喜歡算計的,也十分不喜這個親妹妹的所作所為。
“哪家的銀子也不是大河裏飄來的,借你銀子的事,我可是瞞着你姐夫。今天出門匆忙,身上也沒帶多的錢。這有些錢,你先拿着,先說好了,到時候你可要一文不少的還給我。”
胡氏冷着臉,從懷裏掏了一個破舊的錢袋子,扔在桌上。
錢袋子癟癟的,上面還打着補丁,以胡氏的穿着自是不會用如此磕碜的錢袋,她是提前準備好的,就知道杜寡婦找她來沒什麽好事。若不是想着杜家和二房親事成了,就能還回自己以前借出去的銀子了,她是萬萬不會再往這個無底洞扔錢的。
杜寡婦一把将桌上的錢袋拿了過來,連連點頭:“這個你放心,到時候自然還你,你不是說盧家二房還有那梅家是個有錢的嗎,到時候我那兒媳婦進了門,就有銀子了。”
胡氏心中厭惡感更甚,一刻也不想多呆,站了起身。
“那就先這樣了,我先走了。”
杜寡婦趕忙拉住她:“那事怎麽樣了,你還沒說啊。”
胡氏一把将她手拉了下來,斥道:“我不是說了嘛,你着什麽急!這種事是一日兩日能決定的?你莫不是以為兩畝田跟野菜一樣,随随便便就能挖來?”
杜寡婦撇了撇嘴,見她想說什麽,胡氏趕忙道:“你也別急,這事我心中有數,二房兩口子還猶豫着,我回去幫你加把火,想必要不了多久就會有好消息。”
“加什麽火?”杜寡婦不解問道。
胡氏翻了她一眼:“你之前不是說牛角村的莫家,想和你家結親嗎?”
那牛家村的莫家是附近出了名的富戶,家裏有上百畝的良田,且家中只有一女,誰要是娶了莫家女兒,那簡直是娶了個金娃娃。莫家能看中杜廉,也說明杜廉确實是個出衆的,只可惜杜寡婦卻沒有答應和莫家結親,無他,皆因莫家要招個上門女婿。
杜寡婦再怎麽貪財,也不可能會讓自己的獨苗苗去給人當上門女婿,那不是給別人養兒子,她辛苦了這麽多年不是白辛苦了。
“這事和那事有什麽關系?”
所以說,這人跟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胡氏的心思,還真不是杜寡婦這種段數能猜透的。
“俗話說一家有女百家求,換在男子身上,也是如此。不給點刺激,二房兩口子能那麽快就答應?好了,不跟你說了,我還得趕緊家去。”
說完,胡氏便出了杜家大門。
杜寡婦在她身後,臉色變幻莫測。良久,她才呸了一口道:“盧家攤上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嘴裏罵了幾句,她才想起手裏的錢袋。
将錢袋子打開,把裏頭的銅板倒了出來,杜寡婦數了數,臉色更加難看了。
“個死摳門的!這是在打發叫花子啊!”
胡氏回到盧家的時候,盧嬌月正在院子裏喂雞。
她端着一個小盆,嘴裏學着梅氏平常喂雞時那樣,嘴裏咕咕咕咕的叫着,待領頭那只大公雞領着一衆母雞跑到近前來,手裏便抓了一把雞食往外灑着。這幾日盧嬌月有模有樣地幫着梅氏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如今梅氏也不拘着她,不讓她幹活了。
一時間,院子全是咯咯咕咕的叫聲。
“月兒,在喂雞啊,最近越來越勤快懂事,女孩子就要這樣才好。”胡氏一臉笑,她在面對盧嬌月的時候,從來都是一副和善慈愛的大伯母的樣子。
盧嬌月微微一愣,斂了斂眼睑,叫了聲大伯母。
胡氏走了過去,從提兜裏摸出一個紙包,遞給她。
“呶,大伯母買的糕點,拿回房去吃。”
盧嬌月放下手裏的雞食盆,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大伯母,還是不要了,你拿回去給小妞妞吃吧。我也不小了,哪能還跟小孩子似的貪嘴。”小妞妞是大房長子盧廣仁的女兒,胡氏的親孫女,今年才兩歲,也是大房孫兒輩的第一個孩子。
胡氏笑呵呵的,一把将紙包塞進盧嬌月的手裏。
“行了,你就算再長大了,在大伯母眼裏還是那個小小的可人疼的月兒。來,拿着,別跟大伯母客氣。”
因為那兩畝田的事,盧嬌月雖沒有确鑿的證據證明胡氏在其中做了什麽,可面對她的時候,心裏多多少少有了些異樣,也讓她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對胡氏親密。只是也不好當面擺出冷臉來,所以顯得有些尴尬。
人一尴尬了,就不免會覺得有些拘束,也因此盧嬌月拿着手裏的紙包,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胡氏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怎麽,還和大伯母客氣上了?”
盧嬌月搖了搖頭,正想說什麽,一旁傳來一個聲音。
“他大伯母,你買糕點可別光只想着嬌月啊,咱六郎還在這看着呢,你可別說就只買了那麽一包。”
是盧嬌月的三嬸喬氏。
她長了一張鵝蛋臉,杏眼柳眉,長相不差,只是臉上的神情破壞了那份美感。此時她抱着五歲的六郎,站在三房屋子門前,斜着眼往這裏看了過來。
“六郎,問你大伯母要糕點吃去。”
口裏說着,喬氏将六郎放了下來,六郎也就真的往這裏跑了過來,一口一個我要吃糕點。
五歲的男娃,正是貓憎狗厭的時候。尤其六郎素來被喬氏慣得秉性霸道,見胡氏沒拿糕點給自己,就抱着她的腿直拽她的衣裳。
胡氏的臉色有些難看。她還就真買了那麽一包,連自家妞妞都沒想給,就準備給盧嬌月。
盧嬌月又不是瞎子,自然看出胡氏臉上的為難。本來她就不想要這包糕點,是胡氏強拉着給她的,既然如此,她索性給了六郎。于是便将六郎拉了過來,彎下腰哄道:“六郎,乖啊,不鬧,這個給你。”
六郎接了過來,也沒對盧嬌月說聲謝謝,就跑到了喬氏腿邊去。他把紙包撕了開來,拿着裏面的糕點吃着。吃得狼吞虎咽的,糕點的渣渣弄得滿臉都是。
這邊盧嬌月站直起身,對胡氏腼腆地笑了笑,“既然六郎想吃,就給他吃吧,我這個當姐姐的,也不能跟弟弟争東西吃。”
胡氏點點頭,倒也沒說什麽。她知道盧嬌月此舉是給她解了圍,也是那喬氏是個不要臉皮的,當着小輩兒的面就這樣做鬼。
喬氏倒一點都不害羞的模樣,反倒對盧嬌月贊道:“還是咱家月兒大方,對弟弟一點都不小氣,不像那有些人——”
她拉長音調,一副嘲諷的口氣。
胡氏懶得理她,扭身便走了。
這長輩和長輩們之間的機鋒,也不是盧嬌月能攙和的,見大伯母走了,她忙去端了雞食盆子也準備離開。
哪知卻被喬氏叫住。
她疑惑地轉頭看去,喬氏沖她擠了擠眼,小聲說:“三嬸看你從小就是個好的,對咱六郎也不差,就多句嘴。別看那有些人和氣,實則心裏鬼多着呢,信了她,以後遭殃的可就是自己。”
盧嬌月微微一愣。
喬氏以為她沒聽懂,又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她那人向來對誰都好,對誰都和氣,可誰見過她動真格了?”她舉起手,沖盧嬌月做出一個掐手指的動作,“都是假的,小氣着呢!家裏孩子這麽多,就買了一包糕點,誰都沒給,就給了你,難道你比小妞妞還得她的心?”
說完後,喬氏也沒再管盧嬌月有沒有聽懂,扯着嗓子就罵了起來:“嬌杏,你是個死的?沒看見你弟弟糕點渣子糊了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