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貴女獨步天下
“你一個死, ”
為首的黑衣人掐着安城王妃的脖子,甕聲甕氣地道:“還是她們全部死?”
顧淩霄沒有從白虎皮上起身,靠在蓬松軟墊上的她甚至面不改色。
這個瞬間,撚着玉杯的顧淩霄僅僅是抿幹了杯中豔如寶石的瓊漿玉液,然後她那雙白皙纖細得仿佛嫩蔥的手微微合攏, 如同捏面點一般将手中的玉杯捏碎成了一掌的玉片。
顧淩霄一翻手腕玉片便盡數激射而出, 每一點水光蕩漾的嫩綠都像是長了眼睛一樣朝着黑衣人們電射而去。
黑衣人們哪能料到如此變故瞬間陡生?眼中還倒映着那個二八年華的絕豔少女, 人卻是已經朝着後面倒了下去。
——那一片片玉片不偏不倚直直刺入黑衣人的頸動脈之中, 就像一把放血的小刀挑開了黑衣人的頸動脈。亂濺的鮮血裏那蒙面的黑衣人連發生了什麽都還沒能明白,他掐着安城王妃脖子的手下意識地松開了,等他用那只手摸到自己的脖子, 他頸動脈裏噴出的鮮血也已經染紅了他半個身子。
“啊……?”
強壯的黑衣男子就這樣倒了下去。女眷們的驚叫聲裏他看見了其他同樣倒地的黑衣人。……原諒他此時已經連張嘴說:“撤!”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已經要遠去的意識裏只剩下一個念頭:怎麽可能?
這世上怎麽可能會有眨眼之間就能取數十人性命的高手?這高手怎麽能是一個女子?這女子怎麽能是一個嬌弱的貴女?這不可能,不可能, 絕不可——
領頭的黑衣男子咽了氣。整個庭中的花香已經完全被血腥氣所掩蓋。
“門主, 活口……”
琳琅只覺自己說慢一句。
門主也真是的, 一出手就是絕殺, 連活口都不留下一個。他們剛才可是特意沒有下死手的,現在可好, 這群黑衣人但凡是侵入庭院的都被殺了。……唉,只能希望這群蒙面黑衣人不是那麽蠢, 外面還留着接應的人吧。
顧淩霄見琳琅滿眼埋怨,這才緩緩起身,踏着一地紛亂的血點與濺上了血的花瓣走到了那領頭的蒙面黑衣人面前。
被吓得如篩糠般直抖的安城王妃已經不會說話了。她釵落鬓散地跪坐在地上,看顧淩霄的眼神猶如在看魑魅魍魉。
Advertisement
顧淩霄也不在意。她揭了那領頭黑衣人的面巾, 露出個“果不其然”的笑來。
“還要什麽活口?橫豎我們都知道這是誰派來的人,也知道就算抓到了活的刺客,他也不會承認這是他露出的小尾巴。”
随手扔了領頭黑衣人的面巾,顧淩霄吩咐下人清理庭院,帶各位貴客去更衣修整。若有貴客不想再留,則送上大禮權當讓人受了驚擾的賠罪。
京中各家高門自是巴不得馬上就走,然而地方豪族、白衣卿乃至納蘭佳帕王子與和尚摩羅什都穩坐于宴席之上,其樂融融仿佛嗅不到熏香之中那淡淡的血腥氣味,也好似方才那一場殺戮只是一場虛無的噩夢。
京中的高門也不全是膿包草包。有幾家非但同那中書舍人陶然一般留了下來,還又喚來下人急急回家取了貴重的見禮來送給顧淩霄。
顧淩霄對禮物無甚興趣,全是讓丹楓收着。丹楓的眼睛那叫一個毒辣,誰是真的有心相交,誰是虛頭巴腦假意示好的,他只用看看禮物就知道了。
有丹楓在耳邊提醒,顧淩霄差不多也把握了今日參加百花盛宴的每一戶人家對自己的态度。她對與高門結交沒什麽興趣,但保不齊這些高門以後就會是她前行的阻力。防人之心不可無,顧淩霄雖然不會拿着他人的把柄主動挑事,可這不意味着她什麽準備都不會做。
——人若犯我,我必還之。
哪怕對“那位”亦是如此。
百花盛宴兩日後,安城王妃怯怯地上門了。這次再入安樂郡主府,這位風韻猶存的美貌婦人已經沒了前些日子的倨傲與理所當然,就連對着身為女兒的顧淩霄,她的遣詞用句都帶上了尊重。
顧淩霄心中一嘆,只想告訴小安樂:看吧。安城王與安城王妃都只是把你當成他們的附屬物。他們需要子孫後代了就把你生出來,覺得你被養壞了就能輕易地抛棄你。無論你有多愛他們,對着他們怎樣撒嬌讨好,你在他們眼裏依舊不是和他們一樣有感覺有感情的人。你只是任由他們揉圓搓扁的“父母的孩子”。
只有當你強大到了可以不受父母擺布的地步,你的父母才會第一次把你當作是一個與他們平等的人來對待。
“……安樂你也是知道的,那假世子欺天瞞地,我與王爺都是不查。現在假世子已經伏誅,安樂你也已經回到京城。是以陛下有意為你重開宗祠,将假世子的.名字削掉,再重新将你的.名字記到玉牒之上。”
來了。
顧淩霄覺得那位的借口找得聽好的。開宗祠、改玉牒,這對皇族來說确實是大事。她不能拒,安城王府更不能。
見安城王妃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生怕自己說出個“不”字來。顧淩霄放軟了聲音:“陛下願意為我重開宗祠,更改玉牒,那自然是一等一的好事。我求之不得。還要勞煩王妃回府說一聲。”
皇帝與安城王算是一家人,一家人談起玉牒的事情來無可厚非。但皇帝畢竟是皇帝,安城王只是臣子。皇帝主動要求插手臣子的家事,這于理不合。
所以安城王妃這裏得了顧淩霄的點頭之後,她還得回府與安城王通一聲氣。等安城王上朝時在文武百官的面前禀明事情緣由,這才能請皇帝重開宗祠。盡管安城王府的醜事已經人盡皆知,但安城王請皇帝開宗祠改玉牒,那相當于當衆自曝家醜。安城王還是需要一點時間做心裏準備的。
當然了,這還算是好的。若是開宗祠改玉牒的事情由皇帝來提出,那就成皇帝當衆嘲諷安城王府,且有意問罪安城王府拿假世子欺君瞞上的事情。
兩相其害取其輕,安城王當然是願意丢小臉而不是背大鍋了。
“好好好!”
安城王妃聽了顧淩霄的話,立即眉開眼笑。她差點兒以為女兒就要不認她這個娘親、不認安城王府這個家了。女兒肯上玉牒,那便是說她還是“安樂郡主”,她還認她這個娘親,還認他們安城王府!
安心了的安城王妃很快就從郡主府告了辭。看着她那輕快的背影,琳琅都有些不忍了。
他是不是該提點一下這位夫人:門主答應上玉牒不代表着她就會認安城王府為家,認安城王與安城王妃為母親啊?
“莫要多管閑事。”
“沒有沒有,我不過就是想想。”
琳琅順口回了一句,這才睜大了海藍的眼睛,牙疼地瞪着翰墨:“你會說話!?”
抱琴的翰墨無聲輕哼:“我有說過我不會說話?”
顧淩霄這邊剛回複了安城王妃,第二日的朝會上安城王便向皇帝禀明了假世子落馬以及安城王府的正統血脈、安樂郡主被找回的事情。皇帝果然痛快地答應了安城王開宗祠、改玉牒的請求。
又過了半月須臾,宮中來人賞賜了顧淩霄郡主袍服,又送來香車寶馬乃至宮中女官,說是陛下憐惜安樂郡主這些年來颠沛流離,又想起安樂郡主年幼之時活潑可愛,覺得自己一時失察沒有保護好小堂妹,心中久久難以平複,這才特意想要補償一二。
宮中送出的東西顧淩霄全部都笑納了。那能言善道的傳話太監說什麽顧淩霄都笑着點頭,并不說自己是信還是不信。待那傳話太監要走之時,顧淩霄又塞了滿滿一袋子金葉子給這太監,太監推辭一二,出門時還是揣着金葉子心滿意足地回去複命了。
“這太監可真是會說話。”
丹楓一陣冷笑:“一邊表示那位和安城王府的破事沒有幹系,一邊又說那位很關心門主。要不是我知道是他把手伸進安城王府裏,指不定我今天還真要因為他關心沒人在乎的可憐小堂妹而掉幾滴眼淚呢。”
顧淩霄随手翻了翻宮中賜下的袍服。這袍服美雖美矣,卻是藏不住任何東西的。哪怕只是在大.腿之間綁一把小刀,都會被袍服那貼身的布料暴露出來。想必那位讓人送來香車寶馬也是怕她将武器帶入宮中了。
見去安置宮中賜下的女官的琳琅回來了,顧淩霄問:“如何?”
“挺好的。”
琳琅攤攤手:“就是比起我們的暗樁來還差一截。”
顧淩霄搖頭失笑。
這次她回京便是為了見見宮中的“那位”。這位當世帝王五年多前找了一個與小安樂年紀相仿、眉目之間又與安城王有幾分相似的男孩兒,讓這男孩兒假扮安城王世子。
他很清楚“兒子”兩字就是安城王與安城王妃的死穴。尤其是安城王妃。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這個世道裏,像白衣卿王允之那樣終生只取一瓢飲的男子終究是異類。安城王妃容姿殊麗,卻熬不過歲月。一旦色衰愛弛,誰知道安城王會不會迎新人進門?安城王妃半生榮寵,哪裏受得了與他人共侍一夫?她又是真心愛着安城王,哪裏能不哭不鬧不怒不悲地在夫君與妾室的面前裝活菩薩?
恰好小安樂又被教壞了性子,安城王妃潛意識裏是很不想承認自己的教育十分失敗的。小安樂是上不了臺面的爬床丫鬟所生這種解釋恰好給了安城王妃推脫自身責任的理由,假世子對她而言就像是天上掉救星。所以安城王妃可能不抓緊這根稻草麽?
安城王也差不多。只是他沒有安城王妃這樣急迫。當然了,有繼承人總比沒有繼承人好。多了個世子對安城王來說穩賺不賠。
就這樣,小安樂成了這場陰謀裏唯一的炮灰。而龍椅上的那位,他得到的是安城王府至少十幾年、幾十年的絕對支持。
——今上與其說是尊重賢太妃,所以才将賢太妃尊為西宮太後的,不如說他是因為忌憚賢太妃才将賢太妃放到西宮太後的位置上的。賢太妃作為後妃雖不得先帝的喜愛,卻作為臣子深得先帝的信任。先帝死前不知托付給了她多少的秘密,又為她留下了多少的遺産。
今上一直害怕手握先帝太多秘密與遺産的賢太妃一旦不滿足于她太妃的地位,就會轉而支持她的親兒子敦親王。敦親王又是手握重兵,一旦謀反今上就很可能成為俎上肉、
因為忌憚敦親王,皇帝一再地把敦親王往戰事頻頻的邊關放。而敦親王也隐約察覺到了皇帝對自己的芥蒂,所以哪怕被安排到最危險的邊關、連肺病都熬出來了他也沒有請奏過皇帝将他調回。而是日複一日地為皇帝守着邊關大防,不讓金人越過雷池一步。
賢太妃是安城王妃的嫡長姐,論血緣親疏安城王府自然是與敦親王更為親近。敦親王愛重小安樂衆所周知,到了皇帝的眼裏這就成了敦親王借故收攬安城王府的人心。
除掉小安樂等于廢掉了敦親王對安城王府的籠絡,同時聽命于皇帝、相當于皇帝操縱的傀儡的假世子也能确保安城王府一定站在皇帝這邊。
不顧血緣,不談親情,這就是帝王心術。龍椅上的那位的計劃也确實是個一石二鳥的高招。
顧淩霄這五年裏待在八極門中除了練功就是在查當年之事。縱使龍椅上的那位自以為謀劃得天.衣無縫,終究雁過留痕,那假世子身上的貓膩還是被八極門的人一點點地挖掘了出來。
假世子的落馬當然也不是什麽巧合。他占着小安樂的位子也就罷了,為了讓自己在安城王府裏站得更穩,他時不時就讓身邊的人拿出“暴戾刁蠻”、“任性武斷”的小安樂來當襯托自己的反面教材。這個明面上偉光正的“正統”嫡子,實際上不過又是一個吸着小安樂的血嘬着小安樂骨頭的惡魔罷了。
顧淩霄讓翰墨去了京城。假世子落馬的背後一切都有翰墨的影子。
顧淩霄對翰墨的手筆很是滿意。
假世子在落馬之前皇帝不是沒有替他遮掩過一二,只是紙包不住火。待假世子身上的真.相徹底曝光,皇帝所要做的就是與假世子撇清關系。
可他多次為假世子打掩護,外人眼裏皇帝早就是對假世子青眼有加。再這麽下去難保安城王不會察覺到什麽,皇帝幹脆在安城王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大發雷霆,以假世子之事向安城王府發難。
在衆人、乃至于安城王的眼裏,皇帝會因假世子的事忌憚安城王府那是因為他真的被假世子所蒙蔽,因而得知真.相後惱羞成怒。
皇帝這一手賊喊捉賊當真玩得賊溜,連安城王都不曾懷疑過他的真心。
這次顧淩霄會跟着安城王與安城王妃來到京城是因為單憑八極門門主的身份不足以見到龍椅上的那位。
八極門再怎麽強大,那也只是江湖門派。門人萬萬不可與訓練有素的軍隊相提并論。八極門門主再強,那也只是“江湖草莽”。顧淩霄固然能擅闖禁城,可是在那之後呢?
殺不殺皇帝,顧淩霄都難逃被軍隊追殺的下場。她武功高絕,一個人被軍隊追殺也就罷了,八極門門人還有與八極門有點幹系的平民百姓呢?
如果到時候有人借着鏟除八極門的.名義,将任何自己看不順眼的人都安上八極門門人的頭銜又将如何?
顧淩霄不是個莽撞之人,也并非不懂得借勢造勢的道理。既然她已經接手小安樂的人生,那麽在“安樂郡主”這個頭銜有用的時候,她就會用。
“安樂郡主”是皇室一員,她去觐見皇帝那是合情合理。
皇帝當然不想見顧淩霄了。因為顧淩霄特意讓翰墨留下了痕跡,讓皇帝的人能查到她是假世子落馬背後的幕後主使。
百花盛宴時前來襲擊顧淩霄的蒙面黑衣人就是皇帝的死士。這些人已經是皇帝手裏武功最為高強的棋子,卻仍在顧淩霄手下撐不過一招。
皇帝殺不了顧淩霄,又聽混進百花盛宴裏的自己人回來禀報說顧淩霄的百花盛宴上除了有地方上的顯赫豪族,更有天竺皇太子以及當世第一的語言天才,他哪裏還能穩坐釣魚臺?
差一點就死在亂軍之中的敦親王現在下落不明,但邊關大軍并沒有散亂。可見敦親王并沒有死。皇帝幾乎可以确定敦親王之所以還能茍延殘喘就是因為有八極門暗中相助。
地方豪族,這些人不用說,每一家都是韬光養晦,其根基之深,哪怕朝廷也難以撼動。若想将這些豪族盡數拔除,只怕朝廷要四分五裂不說,民間也得爆發起義。
天竺人尚武,最為尊崇的主神之一便是主宰毀滅與創造的濕婆。雖然與梁朝相距甚遠,但天竺人與西域諸國往來多年,通過西域諸國天竺人完全能對梁朝施以壓力。
再加上一個和尚摩羅什。有他從中協調溝通,敦親王、地方豪族、西域諸國、胡人、金人……諸多蠻族,所有這些獨立的點都能連接成線,甚至能由線成面。
站在這些人的中間,顧淩霄的存在就如同嗤笑皇帝的手段。
當初皇帝以為他炮灰掉的不過是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的郡主,卻不想回歸的是個能撼動他帝位,甚至能撼動整個梁朝的異類。
皇帝還有什麽選擇?現在的他連“選擇”二字都不配提。
顧淩霄大刺刺地擺了百花盛宴不過是讓他明白這一點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 -
終于揭曉黑手啦!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公子貌美如花 10瓶、軒轅舞 10瓶、扶風 5瓶、泡沫的祝福 5瓶、櫻影影 4瓶、愛笑的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