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妙招
林宥倫幫王晶解決了發哥造型的難題,以為這戲就能順利拍下去了,可沒過兩天再見到王晶,發現他還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喂,喂,我說你能不能不苦着一張臉,不是讓你請我吃頓飯,至于心疼成這個樣子嗎?”林宥倫不滿地用筷子敲敲裝菜的盤子。
王晶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裏,怎麽嚼都覺得不是滋味,面對一桌美食,他居然懶得再動筷子。
“拍電影的錢不夠用?”乍一聽到這個消息,林宥倫不覺有些意外。當初永盛給王晶一張500萬的支票請他拍片,王晶聽從林宥倫的建議,把支票還給向氏兄弟,報酬以票房分成計算,王晶做導演拿8%,林宥倫提供劇本拿7%。
【賭神】劇本很對向氏兄弟的胃口,那張500萬的支票最終還是沒還回去,向華強大手一揮,這筆錢就變成了電影的拍攝經費。500萬拍一部電影,在此時的香港已經算是大制作了,林宥倫給王晶找來的兩位主演周潤發和劉德華,發哥自降片酬,劉德華是新人,兩人片酬加起來也不過五十萬,剩下的錢全都給王晶拍片用,這家夥居然還嫌不夠。
“我這也是被逼的。”王晶無奈地一聲嘆息。他拍【賭神】在別人看來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媒體更是質疑聲不斷。王晶心裏憋了一口氣,心想着一定要拍出一部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的電影。劇本是林宥倫寫好的,王晶實在想不出還有哪裏需要改進,所以他就在拍攝的細節上就下足了工夫。
這樣一來,各種道具、布景、租用場地的費用都跟着成本增加,劇組花錢就開始像流水一樣,電影開機不到一星期,錢已經被花掉了一半多。王晶不敢開口向永盛繼續要錢,又舍不得自己往裏面填錢,這才為錢的事情發愁。
“資金有多大的缺口?”
“兩百萬。”為了這兩百萬,王晶最近茶飯不思,人都瘦了一圈。
林宥倫想了想,說這事他有辦法,王晶以為林宥倫要自己出這筆錢,急忙擺擺手:“實在不行我就把後面的拍攝細節砍掉一些,這部電影拍出來真能像你說的那樣有4000萬的票房,我們拿到手的報酬也才500萬,再自己往裏投錢,那不是白忙一場了嗎?”
無怪乎別人說王晶是個徹頭徹腦的商人,這家夥眼中就只有錢,電影只不過是他的一個撈錢工具。上次拍【寶貝智多星】打賭輸給了林宥倫,他就已經白幹了一場,這次說什麽也不肯再吃虧了。
“誰說我要自己出這筆錢?”
林宥倫還沒說這筆錢怎麽來,王晶就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似的,“你找別人出這筆錢,就等于讓別人摻和進這部電影,先不說永盛那邊肯不肯答應,到時候電影拍出來賺錢了,又該怎麽分賬?”
“如果對方一分不要呢?”
王晶還是不信,“除非那人是傻子!”
林宥倫神秘地笑了笑,“你還別說,這世界上真有你說的這種傻子。”
Advertisement
……
劉坤就是林宥倫口中所說的傻子,一位臺灣的巧克力生産商。他心甘情願地拿出200萬贊助王晶拍片,卻不要任何報酬,聽說這事的人都覺得他腦子有病,但實際上他比其他人都聰明。
廣告植入在後世已經成為電影籌集拍攝資金的一種有效渠道,但在此時還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概念,劉坤只不過是第一個大膽吃螃蟹的人。
【賭神】中,周潤發塑造的賭神高進,外表英俊,賭術又出神入化,失憶後他經歷一連串的奇遇,最神奇的莫過于嚼巧克力可以使自己恢複賭術,于是邊玩牌邊嚼巧克力也就成了賭神的招牌動作。
如果影片上映之後,能達到林宥倫預想中的成功,那麽必定就會有很多人模仿高進的行為。盡管大家都知道吃巧克力恢複賭術是假的,但電影情節卻可以給觀衆一種強烈的暗示,吃巧克力能夠帶來好運,能在賭桌上贏錢。
這其中就蘊藏着巨大的廣告商機,如果影片中高進只吃某一種品牌的巧克力才能恢複賭術,大家就會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這個品牌的巧克力上,這等于是告訴觀衆,不是随便吃巧克力就能贏錢的,要想帶來好運,得吃這個牌子的巧克力。到時候随便給一兩個高進吃巧克力的特寫鏡頭,觀衆就能牢牢記住這個牌子,不露痕跡就把産品推銷出去,這種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廣告能做到的。
林宥倫提出廣告植入的概念,王晶算是大開了眼界,電影居然還可以打廣告,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具體的操作方案拟定之後,王晶就馬上聯系了香港市面上所有品牌的巧克力廠商,将方案傳真過去。在電影裏植入産品廣告,這個新穎的構想倒是吸引了不少廠商的興趣,只是王晶的要價太高,死死咬住200萬不肯松口,幾家有想法的廠商都打了退堂鼓。
此時大家對電影廣告植入的認識不足,也不清楚這種廣告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不過按林宥倫的說法,要不是媒體這段時間鼓噪,使得很多人對王晶新片的前景不看好,200萬只是個起步價。
為了說服臺灣商人劉坤拿出這200萬,林宥倫讓王晶和他簽訂了一份協議,以影片票房作為衡量廣告效果的标尺,【賭神】的票房如果低于3000萬,這筆廣告贊助費就部分退還。等于這筆廣告費現在只是預支給劇組,如果達不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劇組還要拿出一部分錢償還劉坤。
林宥倫只動動嘴皮就搞定了這200萬,王晶嘗到了廣告植入的甜頭,心想着以後又多了一條摟錢的手段。
見這胖子起了別樣的念頭,林宥倫怕他走入歧途,就警告說:“在電影裏植入廣告是把雙刃劍,用得好了皆大歡喜,用得不好卻會雞飛蛋打,畢竟觀衆買票進去是看電影,不是為了去看廣告,過猶不及的道理不需要我和你多說,拍好電影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