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華仔的煩惱
周潤發這天中午真喝醉了,最後是林宥倫和鐘楚紅一起把他送回家。
鐘楚紅和周潤發平時并沒有鬧出過什麽緋聞,但兩人經常在一起拍戲,戲裏戲外難免會傳出一些風言風語。發哥母親見到鐘楚紅上門,一開始還有些不高興,尤其是自己兒子還醉成了這樣。幸好鐘楚紅不是一個人來,見到林宥倫,發哥母親的臉色才總算好了一些,但也沒留兩人多坐一會兒。
周潤發酒醒後問起母親這事,直埋怨她聽風就是雨,如果只是鐘楚紅就算了,紅姑為人也不會計較這個,但林宥倫可是能幫自己轉運的“貴人”,母親這樣怠慢人家,周潤發心裏感到很不安。
他給鐘楚紅打了一個電話,紅姑卻告訴他,林宥倫當時還有其他事,原本也沒打算在周家多呆,周潤發這才放心。
剛放下電話,門鈴卻響了。
“華仔?”
周潤發望着門外滿臉郁郁的年輕人,沒想他會這個時候找上門來。
“發哥,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劉德華猶猶豫豫地開了口,為了這次登門拜訪,他足足想了兩個晚上。
“進來吧。”周潤發朝門外看了一眼,見沒有其他人,就叫劉德華到他家裏說話。
兩人在一張方桌前對坐着,像有一片烏雲沉沉地籠罩在頭上,好像頭頂上撐着一把傘似的。劉德華面前放着一杯水,他微低着頭,眼睛一直盯着水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在周潤發紅透半邊天的年代裏,劉德華還只是個跑龍套的小演員。當他接到通知可以在由周潤發主演的【鱷魚潭】裏演一個殺手的時候,心情并沒有什麽起伏,這樣的一個小角色他已經演過太多,早已經沒有什麽感覺了。
沒想到這卻成為了兩人結識的開始。
那天剛拍完一場打鬥戲,劉德華獨自坐在角落休息,周潤發竟然主動走過來跟他聊天,稱贊他身手不錯,還鼓勵他好好幹。
幾場戲下來,兩個人都覺得意氣相投,聊得也更深入了些。
有一次劉德華就跟周潤發講起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周潤發拉開衣袖,亮出腕上的勞力士金表給劉德華看:“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做人最重要的,第一是對自己有信心;第二是要努力。只要你努力了,總有一天,你也會有勞力士表,你也會有一切。”
很快周潤發就推薦劉德華出演了由許桉華導演的【投奔怒海】,該片無論在票房還是影評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劉德華也因此萌生了進軍電影界的想法。
Advertisement
周潤發對劉德華有知遇之恩,劉德華也一直将他視作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榜樣,這次劉德華遇到了困難,首先想到的還是周潤發。
“你想過這麽做的後果嗎?”還是周潤發先開口打破沉默。
“大不了就是這一年沒收入,不讓拍戲,我還可以該行去做歌手,總不至于被餓死。”劉德華骨子裏就有種不服輸的氣質,說出來的話不免有些年輕氣盛。
周潤發搖搖頭,“事情沒你想的那麽容易。”
“可我感覺自己要是繼續留在無線,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就算成了臺柱又能怎樣,還不是要朝九晚五地辛勤,老老實實地打一份工,然後像個木偶一樣,吃穿住行甚至喜怒哀樂全都由公司一手操縱,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周潤發面前,劉德華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如果說八十年代的香港有點像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好萊塢,那麽無線電視臺無疑就是一個日趨成熟的造夢機制,若幹勤奮而出身平凡的孩子在這個造夢機制下憑借努力贏得機會,成為萬衆景仰的偶像。劉德華和黃日華、梁朝偉、苗僑韋、湯鎮業并稱“無線五虎”,代表着無線電視第一次集體造星的成功,公司在這五個年輕人身上花了大力氣,自然希望能将他們長久的留下來。
今年年初的時候,無線要劉德華簽一個5年的合約,劉德華不同意。無線的藝員們對公司的種種不公平條約的憤怒由來已久,而劉德華就成了這股怒氣的引爆點。“無線五虎”中的其他幾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處于低潮期的劉德華,黃日華只肯簽單集劇集,而不肯簽長年合約,苗僑偉也公開站出來支持。槍打出頭鳥,無線就将劉德華和同樣反抗激烈的張曼玉列為重點制裁對象。
周潤發語重心長地勸道:“直接和公司對抗,吃虧的肯定是你。要是真被公司冷藏了,一年之後你覺得還有多少觀衆能記得你?你該行做歌手,如果不成功怎麽辦?到時候灰溜溜回來,恐怕公司也不會再給你什麽好臉色。”
“難道就沒有其它的辦法了嗎?”劉德華雙拳緊握,喉頭好像鲠着一個生柿子,感覺又硬又澀。
周潤發根據自己的經歷,給劉德華提了一建議:“你可以試着和公司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簽個2年左右的合約,完了之後再改成部頭約就容易很多了。”
劉德華痛苦地捂着臉,“這次事情鬧得太大,公司不會這麽善罷甘休,除非有人幫我說話。”
“所以你就來找我?”周潤發無奈地搖搖頭,“華仔,不是這次我不肯幫你,實在是我沒有那個面子,能說服公司高層放你一馬。”
周潤發的話徹底打碎了劉德華最後的希望,他的臉像刷上了一層白灰,死白死白的。嘴唇抖動着。似乎還想說什麽,可終于什麽也沒說出來。
良久之後,劉德華默默地站起身,告辭離開。
送他到門口的時候,周潤發突然想起一個人來。
“華仔,我認識一個人,也許他能幫你這忙。”
這個突然的轉機讓劉德華激動地喘着氣,心跳得如同有人插着一面響鼓,但很快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事情沒那麽簡單,不然周潤發也不會忍到現在才開口。
“那人後天約我去他家做客,到時候你和我一塊過去,我幫你向他求情,但我不保證那人一定會答應,因為就連我自己都還欠着對方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