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領悟鬥氣
這錘子是随風在鐵匠鋪借住半年的時間裏,鐵匠為他準備的。此錘重約四十斤,雖然對于随風來說輕了好多,但用起來還蠻順手。随風每次看着鐵塊在自己的錘擊下變幻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心裏都會自喜一會。
随風站起身,将錘子捧在手裏。木質的錘柄已經有了握痕,可以說這柄鐵錘已經是随風的一部分了。随風握着錘子孩子氣的在鐵墩上輕輕的敲擊了一下,發出清脆的聲響。随風一下一下的敲擊起來,清脆的聲響讓他郁悶的心情好了許多。
敲擊中,随風耳邊回響起鐵匠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每天都用這錘子,它已經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用手一掂就知道了。當時随風聽了這句話,還懵懵懂懂,現在随着自己的錘擊,一點點的明悟:武者用的劍,就像是鐵匠手裏的錘子,那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要善待它,它不是武者耀武揚威的資本,而是武者賴以生存的根本。
随風想通了這一點,将四不像重新扔進火爐裏。随風看着火爐中的四不像認真的拉動風箱,細致的動作,真情流露的眼神,他已經這四不像當做了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随着他的拉動風箱,火焰咧咧風響,将四不像燒的通紅。随風抹掉額頭的汗水,用夾子将四不像夾了出來,重新錘煉起來。
随風這次沒有胡思亂想,一門心思就是錘煉眼前的四不像。随風雖然每一錘下去都是力道十足,但更像是慈愛的父親撫愛自己的兒子。随風完全沉浸在了錘起錘落之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周身的一切好像都不複純在,只剩下眼前的四不像和手中的錘子。
随風看着四不像在自己的錘擊下,慢慢的變幻着,他內心充滿了喜悅,身上也有了無窮的力量,就像期待兒子出生父親,一切都是那麽的美好。
在随風的錘擊下,四不像漸漸變幻模樣,而他自身也發生了變幻。随風身上漸漸被一層淡淡的薄光籠罩,那層薄光隐約顯現着黃色光暈,其中還夾雜着綠色和赤色。
幾個時辰後,伴着随風最後一錘落下,一把嶄新的劍出現在他眼前,而他自己也被光暈完全籠罩。一直無法領悟鬥氣的随風,在打造自己生平第一把劍的時候領悟了。
“滋啦。”随風将劍插入水中冷卻後,歡喜的拿在手中觀賞起來:劍身長約半尺,厚約半分,寬約五寸,比寬劍窄,比單手劍寬;整個劍身平滑無痕;劍柄稍長,可以單手持劍,也可雙手握劍。
随風興奮的沖到鐵匠鋪的院子,找來一塊廢鐵,一劍劈了下去。“嘭”鐵礦被劈的粉碎,劍身一點傷痕沒有。随風略微惋惜的撫摸劍身,自語道:“要是師父在就好了,雕刻上花紋,就更完美了,等以後有機會碰見師父,一定要讓他幫着弄點好看的花紋。”
“咦?”随風從狂喜中清醒過來,才發現自己被一層光暈籠罩,他疑惑的看着身上的光暈,突然仰天吶喊出來:“我終于領悟鬥氣啦。”随風的吶喊中充滿了興奮、欣慰、歡喜,而他臉龐已經被喜悅的淚水所覆蓋。
随風吶喊了約一個時辰,才興奮的擦掉淚水,呢喃的說道:“小爺的努力終于沒有白費,努力終于沒有白費....。”
随風又在鐵匠鋪逗留了半個月,用剩下的那錫鐵礦為自己打造了一件輕甲,鐵匠還用鐵礦為他打造一柄劍鞘。
當随風歡歡喜喜的踏進家門的時候,随堂急忙問道:“劍打造的如何?”
随風将挂在腰際的劍扔給随堂,随堂順手抽出,在手裏觀賞起來,邊看邊贊不絕口:“好劍,好劍啊...”說着随堂還在揮舞了兩下,才滿意的交給随風。
随堂滿意的點着頭,雖然這把劍和大陸上名家打造出來的相比還差很多,但随風能打造這樣一柄利器,實屬不易。随堂笑着問道:“兒子給這把劍起名字了嘛?”
随風将劍還鞘回道:“恩,已經想好了,叫天賜劍,因為這把劍兒子我有了新的變化,我覺得這是上天将它賜予我的,所以我叫它天賜。”
随堂上下打量了随風幾眼,他感覺随風和半個月前沒有什麽不一樣,疑惑的問道:“你發生了什麽變化?”
随風沒有答話,凝神聚氣,登時身上被一陣光暈所籠罩。随堂看着随風身上的鬥氣,激動的老淚縱橫,顫抖着将随風擁入懷裏,嘴裏念叨着:“兒子你終于領悟鬥氣了,老爹以為你這輩子都不能領悟了,現在終于領悟了,好啊好啊,老爹我就算死也沒有遺憾了。”
“老爹。”随風聽着随堂的話,心中一陣溫暖,沒想到随堂是這樣的愛自己,雖然在他心裏随堂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但前世為孤兒的他,現在已經真真正正的将随堂當做親生父親了,他現在體會到了什麽是父愛。
随堂擦掉淚水,将随風拉在身前仔細的瞧起來。随風身上的光暈呈現淡淡的黃色,其中還有淡淡的綠光。随堂心中略帶驚奇略帶興奮的想:怪不得自己察覺不出兒子身上的鬥氣,原來的他的鬥氣已經接近綠鬥氣等級了,好哇,兒子果然天賦異禀。
就是因為興奮,随堂忽略了大陸上還沒有人呈現兩種顏色鬥氣的,而他不知道随風不是接近綠鬥氣等級,而是因為和飛揚相處了兩年,還學會了飛揚的召喚術,因為精靈都是熱愛自然的,理所當然的召喚術中綠元素會很多,所以才夾雜了一絲綠色,如果他見到剛剛領悟鬥氣時的随風,會更加驚奇的發現,随風的鬥氣裏還夾雜着赤色。
随風成功領悟鬥氣,随堂調整了要教他武技的計劃,改為先傳授家傳鬥技(鬥氣技能)。随風雖然領悟了鬥氣,但負重跑還繼續堅持,他要不斷的變強,随堂怕他消耗過度,以領悟了鬥氣為由減輕了負重,降到二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