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番外合集
薛燭
薛燭是一個相劍師,但在這之前,他是一個鑄劍師,鑄劍大師歐治子的徒弟。
春秋最不缺的就是劍客,許疏影的天賦雖然厲害,但是前面有一個阿青,在薛燭面前也就不那麽顯眼了。
阿青是一個不出世的劍客,哪怕手中無劍,也阻擋不了她的光芒,與阿青相比,許疏影自然也就不那麽顯眼了。
顯眼的是許疏影手中的劍,那是他師傅歐治子的手藝,他是絕對不會認錯的。一個小丫頭,卻有一把劍客夢寐以求的寶劍,有趣,當真有趣。
或許是太過無聊,薛燭閑來無事也會跟許疏影說上兩句,和指點無關,只是他太閑了而已。直到薛燭看見許疏影的頭發:
歐治子與其弟子至南林,偶見奇峰,狀似寶劍。尋至山下,見一洞穴,入之,初狹,甚深。洞之中心有池,狀似陰陽,分水火。池邊生火草,色如火焰,食之,染其色。
歐治子大喜日;“鑄劍之寶地也!”遂于此鑄劍三十六把,統稱越劍。
很有趣不是嗎?三十六把被遺棄的越劍,融合成一把,被一個小姑娘拿着。薛燭對許疏影上了心,卻也只是上了一點心而已,有心情就給許疏影說兩句,沒有就放着。
直到範蠡給他那柄殘劍,怎麽能不心動?他怎麽能甘心,死後一捧黃土,無名無姓?怎麽可能!他薛燭要如他師傅一般,留一把名流千古的寶劍。
他是抱着什麽樣的心情把許疏影帶走的?時間太久,薛燭已經記不大清了。
一日一日,薛燭覺得自己已經入魔了,無藥可醫。他看着許疏影手中的寶劍一步步成型,稍微清醒了一些,可是随之而來的更加嚴重的臆想,若是以身鑄劍,他是不是就可以永遠的存在了?
這個想法一旦出來,便再也壓不住了,他想要以身鑄劍。薛燭不是不知道這對于許疏影來說會有多大的影響。在最後那幾天,薛燭恨不得把畢身所學都塞到許疏影腦子裏,不僅僅是為了不讓這些東西陪他一起埋在劍中,也許還有一些補償許疏影的意思。
一切都按照他想的發展,他投身如同熔岩一般的池水之中,與劍融為一體。
他作為薛燭的一生,就這麽結束了,留下來的只有青竹劍。他這一生有撼嗎?已經成為越劍劍靈的薛燭指導着阿青打破那層壁壘,他想,他這一生大概是無憾的吧……
##
郭嘉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郭嘉輕笑一聲,伸手拿起酒壺,往嘴裏灌着酒。
他郭嘉前半生多在求學,兩三個好友一起尋酒作樂,甚是美哉。後來天下大亂,郭嘉幹脆帶着老婆孩子歸隐山林,在山中修了一座宅子。
後來他幾番周折,荀彧幾次邀請,他也應了,想要去曹操哪裏看看。那知路上遇上那麽個有趣的女子,劫匪之事他并非沒有辦法,只是被女子這麽一覺和,他動作也就緩了下來。
有趣,一個心比男子的妙齡女子,怎麽能不有趣?覺得這一路無趣的郭嘉這下子反而但是提起了興趣。
郭嘉被稱為鬼才,肯定不是迂腐之人,對于周姝這麽個奇女子,他自然是好奇的。在這之前,他從未想到,有人竟然能迷路到這個地步。
他不是沒有直接把周姝送回家的辦法,單說辦法他多的是,只是,突然之間,他就不想這麽做了。畢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是嗎?
郭嘉承認,自己對周姝有了興趣。十五六歲的年紀,劍術高超,一身上好布料制成的鬥篷把她整個裹得嚴嚴實實,只隐隐露出半張精致的臉。拔劍揮劍之中,兜帽竟然沒有掉下來。
後來的旅程,讓郭嘉越來越對周姝感興趣了,出身廬江周家,洛陽令周異之女。這個年紀的姑娘,特別是這種世家大族,不是都應該談婚說嫁了嗎?周姝又怎麽會獨身一人在這荒郊野嶺?郭嘉越是了解周姝,就越覺得她很神秘。
有心動嗎?或許有,畢竟對着這麽一個奇女子,他這個浪子心動也不是什麽怪事不是?
後來到了陳留,他與周姝分開。他忙着了解以後的老板,對于周姝也便放在一邊了,後來還是從荀彧口中聽到她的名字。
荀彧說,她不愧是廬江周家的姑娘,舉手投足之間皆有大家風範。
郭嘉聽見這話是別扭的,他那日見到的周姝明明就是一個直率的呆的姑娘,大家風範好像根本就和她沒什麽關系。
後來孫策來信,請曹操送自己義妹回去,信中不乏有以周姝歸來作為欠曹操一個人情的意思。可是曹操看上了孫策,或許周姝确實厲害,可是她的身份就是一個障礙,哪怕曹操不畏流言。
後來他設了一個局給孫策,孫策也跳了下去,但是到最後,郭嘉也說不準到底是誰給誰下了套。
辛辣的酒劃入肺腑,郭嘉覺得自己又要醉了。
青衣儒師,女煞神,呵。
周姝的名字一次次的出現在戰場之上,孫策把自己的義妹當成了一個大将軍,一個戰無不勝的将軍。
郭嘉看着兩個在一起的名字不知心裏什麽滋味,罷,不過是一點好感罷了,算得了什麽呢?
就在曹操将要和孫策對上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楊青月與周姝消失了。兩個人,突然的就消失了,再沒了蹤影。
郭嘉想,自己到底是遺憾的吧?遺憾沒有與楊青月交過手,沒有……再見她一面。
“郭嘉,酒就真的這麽好嗎?”恍惚間,郭嘉又仿佛聽到了那個女子的聲音,帶着說不出的清香。
是啊,酒是個好東西。
##
孫策
孫策第一次見到許疏影就知道她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然而他被好基友周瑜騙了,說好的軟妹子呢?你家妹子就是一個怪力女!
孫策在舒縣的時候便聽說了周姝的名字,緋色的發,到底還是太顯眼了,縱使尋常人根本就看不到。可是那麽一兩句流言,也足以傳遍舒縣。因為家中有個碧色雙眸的兄弟,所以孫策對這事并不是很在意。
真正讓他想見見許疏影的是,周瑜一直認為他弓|箭不如許疏影。孫策天生力大無比,除了當初學習弓|箭的時候,他自認為沒人能比的過他。對于周瑜的話,他自然是不認同的,可是他也知道周瑜絕對不會是一個說大話的人。
後來見到許疏影,看起來柔柔弱弱的一個姑娘,誰也不會想到,她身體裏有多麽大的能量。
被許疏影擺了一道的孫策并沒有怒氣,反而覺得在校場之上的許疏影才是真正的許疏影,那麽張揚自信,而不是那個看起來一碰就碎的瓷娃娃。
後來的孫策在袁術手下讨了幾年的生活,最終放棄,打算自立門戶,這就是從哪裏,他的人生開始改變。
從母親路上被打劫,許疏影失蹤,到後來楊青月趕來,曹操來信說許疏影在陳留做客。
孫策保證,那時候的楊青月是他見過最狼狽的,像是痛失食物的孤狼,帶着瘋狂的意味。
後來曹操來信,說許疏影在陳留做客,楊青月才冷靜下來,冷靜的像是之前的一切都是錯覺。
接着一條條的密令也就出來了,孫策謹慎的按照楊青月的策略布局,最後和楊青月一起趕赴濮陽。也正是那個時候,孫策才真正知道,楊青月有多麽厲害。
天知道當看見許疏影在戰場出現的時候,孫策是什麽感覺,他第一反應當然是看向楊青月,然而他卻忍住了。
和許疏影一起對戰呂布,那場對弈是孫策最暢快淋漓的一次戰鬥,哪怕他和許疏影輸得很慘。也正是那個時候,讓孫策下定決心讓許疏影上戰場,許疏影不應該局限于一個後院,哪怕是楊青月也不可以。
後來,孫策證明了自己的決策,許疏影真的做到了。看着神采飛揚的許疏影,再看看自己親妹子,孫策笑笑,再次埋首于公文之中。
再後來怎樣了?楊青月帶着許疏影消失了,任憑他找遍天下,也再找不到那兩個人的蹤跡。
後來的後來,死于病痛的孫策轉生與大唐,帶着一個小團子在西湖邊轉悠的時候,撿到了那個渾身是血的姑娘。
##
紅妝
他原來叫什麽名字呢?時間太久了,久的一些他已經不願再記起,但是那些記憶似乎也不是那麽好遺忘的。
很久很久以前,他住在鹹陽宮,住在那個絲毫不比後來的阿房宮奢侈的宮殿之中,可是紅妝一點都不喜歡。他的母親是個美麗的女人,非常非常的美,美到……有人想要殺死她。
六公子。這三個字陪伴了他整個童年,他是六公子,一個……和贏政并無血緣關系的六公子。
母妃的宮殿處處都是紅色,紅的耀眼,紅的仿佛要将母妃的生命燃燒殆盡,紅妝一開始是不喜歡的。可是不知什麽時候,他的世界也只剩下紅色了,紅的在燃燒他的生命。
紅妝每日除了看些書籍,就是看着母妃梳妝打扮,他不懂,明明母妃根本就不喜歡贏政,甚至厭惡與他,為何還要為他梳洗。
母妃那時候是怎麽說的?她說我生來便是美的,即便要死,我也是最美的……
你不懂,他不懂,誰都不會懂……
我是最美的……
紅妝不喜歡那樣子的母妃,可是他也說不出什麽,畢竟,他在鹹陽宮完全是靠着母妃過的。
紅妝以為自己的生活就要一直這麽活下去,等到母妃玩夠了的時候,或許自己也該去死了。直到徐福的出現,他問他,要不要跟他走。
要不要跟他走?有那麽一瞬間,紅妝是覺得徐福有病的,他堂堂大秦帝國的六公子,一個術士,一個騙子問他要不要跟他走?可是那時候的紅妝已經厭倦了鹹陽宮的生活,所以他同意了。
紅妝看着面前的母親,想着她若是知道了自己要有會是什麽樣子,不要自己走又或是殺了自己?可是沒有,她什麽反應都沒有,淡淡的颔首,仿佛面前的不是自己兒子,而是一個毫不相幹的人。
要走了?走吧。他聽着母妃這句自問自答的話,也沒什麽感覺,他想他對于她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寵物,一個漂亮聽話的寵物。
就這樣,紅妝跟着徐福走了,徐福教他術式,卻不敢自稱為師傅。他還沒那麽厲害,能讓一個帝國的皇子稱他為師傅。
哪怕出來了,紅妝還是覺得心裏空蕩蕩的,無趣,這裏的一切都無趣。徐福雖然想到一個小島,也會不時的回鹹陽,找秦始皇打打秋風,紅妝也不在意這些。
有一次徐福回來說,你母妃死了。紅妝才反應過來,原來母妃已經死了啊,死了也好,死了就不用再日日擔心有人美過她了,包括作為她兒子的紅妝。
死了,也就解脫了。
再後來,贏政也死了,他的大秦帝國也沒了,紅妝對于這些并沒有多大興趣,一生太漫長,他要找個法子打發一下時間。
大秦帝國沒有了,他這六公子的名字自然也沒有了,他需要一個名字。紅妝這個名字是怎麽來的?他忘了,或許是看見那家娘子的胭脂随口說出來的,時間太久了……
一個小樓,無數的古琴,陪伴了他的後半生。為什麽會選擇古琴?他忘了。有個興趣就好了,他的一生太過漫長,甚至沒有盡頭,若是整日睡覺,未免太過無趣。
紅妝陌眼看着漢王朝走向滅亡,偶爾有那麽一兩個合眼緣的,送上一把古琴。直到在楊青月哪裏碰了一個壁,從來都是人家求着他要琴,一下遇到一個拒絕的,顯然他懵逼了。
然而不管他怎麽說,楊青月就是不松口。紅妝這才感覺到楊青月的不對勁,一個另一個世界的人,難道不有趣嗎?
楊青月帶着許疏影過來的時候,紅妝是驚訝的。許疏影的身邊,別人看不到,他卻能看的到,明明是被世界驅逐的人,但是一條條的透明的絲線将她拴在原地。明明命線早已斷絕,可是卻生生的站在原地,紅妝簡直以為看見了另一個自己,只是,到底是不同的。
想想楊青月最後的那句話,他就想笑。
她不是你能觸碰的。
呵,他紅妝如你所願,不會觸碰你的寶貝,只願你不會後悔此刻的話。
紅妝沉睡之前真的以為那就是他們最後一次相遇了,真可惜以後就見不到了。所以在宋朝見到許疏影的時候,他才那麽驚訝,有趣,當真有趣。
破碎虛空,他從為想到這麽一個小姑娘為了一個看不到的歸路能做到這個份上。盛世大唐他倒想看看,順手助她一下,又有何妨?
直到最後,紅妝也不知道他和許疏影是誰算計了誰。他碎了許疏影的越劍,許疏影将他困在那個島上數十年。
##
王遺風
三十四載,獨身一人,形影相吊。
自貢城內王遺風看着那個陪客的酒女,他以為那是人是他一生所求,直到他遇見阿青。
其實阿青根本就聽不懂他的話,王遺風知道,阿青眼底是真正的透徹,透徹的能清晰的映出他的影子。
他一開始以為阿青是周圍農家的女子,但是很顯然,是他錯了。阿青說着他聽不懂的吳侬軟語,帶着說不出的缱绻,她在看他,王遺風知道。
人心中一旦有了一個人,就很難再住進另一個人了,王遺風很慶幸,在他還未将文小月放入心底之時,他遇見了阿青。
自貢城一案,王遺風知道是蕭沙的手筆,可是那有怎樣?世人永遠只相信自己眼中看到的,他王遺風也不是沽名釣譽的之徒,是非自在人心。
他帶着阿青與丁丁四處躲避官兵追殺,最後到惡人谷,一路上他感覺到阿青或許是有點武力的,可是因為阿青的身份(農家女),他并沒有太在意。
後來的一切告訴王遺風,他應該早點問清楚的阿青的,來自王遺風血淚的教訓。
阿青真的很好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她不喜歡模糊的。王遺風知道她在找人,他也有幫她找,只是他倒低是不願意阿青走的。
他也是能感覺到阿青不高興的,那是在阿青什麽都不懂,連話都聽不懂的時候都沒有的狀态,像是一朵盛開的花,一點點的枯萎。
在許疏影來的時候,他最終選擇了放手,惡人谷窮山惡水,确實不适合人生活。
他以為這是他和阿青的最後一面,今後便不會再見,可是看着阿青拿着青竹劍的身影,他想他應該是絕對不會再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