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倒v〕
新年就那麽不鹹不淡的過去,許疏影有了琴,雖然這琴就和普通的琴沒什麽區別。不,這琴比一般的琴更加的破舊,可是許疏影依然很開心,每天都是琴不離手。
每日學習女紅,古琴,練習劍法,時不時的還要去訓練周府的私兵,不說許疏影自己,孫策都替她累。但是對于許疏影來說,卻沒有什麽。
在春秋漂泊已久,一個人的生活太過孤獨,她明白這些東西的重要。如今有機會去學習,她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就像她曾經說過的那般,若是有機會,她會抓住一切機會學習。
這個冬日,或許是因為地區又或者是因為人的原因,許疏影從沒感覺到冷。也許,像越國那個山林那般的冬天,終其她一生,都不會再遇到了吧。
許疏影攏了攏身上的披風,初春的舒縣,不時還帶着幾分寒意,雖然許疏影不懼,可是對于家人好心的囑咐,她還是很願意聽的。
讨董卓那邊的局勢,愈發的明了,當然,這只是對于楊青月來說。畢竟,沒人會想到,一向英勇的孫堅會載在自己後臺手裏。
又或者,在人才濟出的颍川,在某個山林之中,會有人想到。可是,聰明人總喜歡在能證明自己能力的時候才走出來。
“青月哥哥,這個音是這樣對嗎?”許疏影撥動着琴弦,詢問楊青月。
那把古琴哪怕被精心的修理了一番,也看不出像一把古琴,反而像某個山野之人,為了自己孩子随手打造出來的。
哪怕是這樣,許疏影也愛不釋手,琴音經楊青月的手,調了幾次才調過來。
許疏影幼時只聽過幾天琴音,還特別的不樂意,琴音她還真是聽不大準,彈琴的時候,還要時時詢問楊青月。
“嗯。”做在一邊楊青月淡淡的點點了頭,随後注意力又回到了他眼前的棋局之上。
見楊青月的注意力都在棋局之上,許疏影也不自讨沒趣,自顧自己的彈着琴。
那棋局是前幾日周瑜找過來的,不知哪裏找來的殘本。拿來以後楊青月和周瑜便讨論了一下午,許疏影見他們讨論的熱烈,就提了劍,借口要教孫權劍法,然後揍了孫策一頓。
“孫伯符這幾日似乎心情不好,青月哥哥你知道他怎麽了?”許疏影似乎想到了什麽的問道。
“疏影,這裏是歷史,魏晉天下三分。”楊青月說到這裏,仿佛就能看到那個硝煙不斷的時代,帶着不知多少家離子散。
Advertisement
“我知道。”許疏影并不認為,是歷史就能如何,對于她來說,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真實到,讓她投入一切感情。
“投入太多,你會受傷的。”楊青月聲音有些低沉,他雖然想許疏影在這裏過的好些,可是卻不想她留下什麽忘不了的遺憾。
“我知道,可是青月哥哥,他們是真心對我的,我感覺的到,我做不到不投入。”許疏影很認真的搖搖頭,周家人,還有盧淼,孫策孫權,她都有很認真的對待,因為他們也都是真心對自己的。
“你自己知道就好,我們終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也終有一時會離開這裏,回到我們的時代。”
“就這樣順其自然不好嗎?”許疏影反問道。
“是我魔障了,你自己當能做好。”楊青月搖搖頭,小姑娘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自己說的太多,反而會影響她的想法。
“青月哥哥,這天下,是不是還要再繼續亂下去啊?”想着在周異哪裏斷斷續續聽來的消息,許疏影有些迷茫,和平不好嗎?為什麽要打仗呢?
“疏影,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分不均,自然就亂了起來。可是這世界,不能只靠利,所有又有了仁,義,禮,智,信。這些合起來,都深深的埋在人的心中,才能構建成一個和平的世界。”楊青月放下手中的棋子,認真的對許疏影解釋道。
“仁,義,禮,智,信……嗎?”許疏影默默的念着那幾個字,然後滿臉問號的看着楊青月,她不懂怎麽辦?
等等,似乎,所有人都忘了許疏影還是一個文盲的事了吧?作為一個已經快要能定親的姑娘,許疏影她,還—不—識—字!
哪怕在大唐認識幾個字,可是對于漢末這個時代的字,她還真的是不認識。
“你把琴什麽都放放吧,我教你識字。”從沒想過小姑娘教育問題的楊青月差點懵逼,姑娘都快定親了,居然沒一個人發現她不識字。
“要學刻字嗎?”這時的紙還不是很多,大多時候還是用竹簡,就像楊青月此時看的書一樣都是竹簡。
“不用,你只要認識就好了。”楊青月說完又想到了一件事。
“許宰相應當教過你正體吧?”
“曾祖父當然教過我了。”許疏影似乎又想到了小時候背不會文章,背曾祖父打手掌的時候,瞬間就感覺自己的手心特別疼。
楊青月瞄到許疏影的小動作,不禁微微一笑,在長歌門,那些老先生最習慣的便是,背不會書打手板,做不完功課打手板,闖禍了打手板。
因此,看到許疏影的小動作,楊青月自然知道是知道為什麽。許宰相也是和那些老先生一樣的毛病,許疏影會被打手板,嗯……楊青月并不稀奇。
“你書架上找本感興趣的,我教你識字。”楊青月收斂笑意,對許疏影說到。
“哦。”許疏影點頭,放下古琴,走向書架。
楊青月也開始收拾掉桌上的棋局,給許疏影挪地方。
楊青月與許疏影一個教一個學,好不愉快。但是一地之隔的孫策卻不那麽好了,孫堅戰死。
孫策死死的盯着手中的紙條,一臉的不可置信,怎麽可能,他的父親,江東霸主,怎麽可能就這麽輕易的就死了。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孫策似乎魔障了一般,默默的呢喃着。
孫權不知道兄長到底是看到了什麽才會這樣,可是因為血緣關系,他也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孫權拿過孫策手中的紙條,也是一愣,卻不如孫策那般。孫權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不同于已經能頂半邊天的孫策,他看到消息後的想法是告訴母親,他想道,也做到了。
孫夫人不愧是當時能和孫堅并肩的姑娘,沒有驚慌,縱使是知道丈夫死亡的消息,她再怎麽悲痛。可是丈夫沒有了,她還有孩子,丈夫出事了,她的孩子決不能再出事。
孫策一生理當如同孫堅一般,兵戈戎馬一生,哪怕最後戰死沙場。可在這之前,是要處理孫堅的身後事。
“策兒,你知道你現在應該做什麽嗎?”孫夫人強撐着身體,心裏再累,這時候她也不能表現出來。
“母親,父親絕不會這樣輕易的失去,一定是那些人背後作祟!”孫策憤憤的說道。
“你知道你在說什麽?這種話以後不許說了!你父親已經去了,這個家,你父親的舊部,這些都是你的責任。孫策孫伯符,你現在就一點擔當都沒有嗎!”孫夫人這一翻話說的擲地有聲,孫策也好似被這一翻話,震醒了一般,愣在原地。
“大哥……”孫權明白,父親早逝,自己尚幼。年長的孫策必須擔起自己的責任,不管他現在承不承擔的起。
氣氛似乎一下子就凝固了,就連一邊在侍女懷中的孫晗也感覺到了,不安的抓住侍女的衣襟,卻不敢哭出聲來,含着兩泡淚,淚眼汪汪的看着孫策。
“……我知道了,母親……”孫策閉上雙目深吸一口氣,道。哪怕他如今有多大的恨意,想要和黃祖拼個你死我活,想要向袁術讨個說法。可是就如同母親說的一般,他不能,他還有父親的舊部要去安撫,還有一家人要照顧。
“我明日就向公瑾辭行,去帶回父親遺體。母親您與阿權晗兒暫且先留在舒縣,待我安排好一切事物,再派人來接你們。如今時局已經大亂,這舒縣還算安穩,又有公瑾在,理當無事。”這是孫策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他是不可能直接帶着家人過去的,他是不敢也是賭不起。舒縣有公瑾,又有楊青月這般神秘莫測的人物,舒縣是絕不會亂起來的,将家人放在這裏,他是放心的。
“我兒不必擔心,我當年也是随你父親戰場上走過的,這些還不足以威脅到我。”孫夫人從來都不是什麽軟弱的女子,自己的兒子有了目标,她當然不會拖後腿了。
“大哥你就放心吧,母親這裏還有我呢。”明白孫策即将要做的事,孫權拍拍胸脯說道。
“我還能指望你個小屁孩什麽事?你只要好好跟着公瑾和楊先生好好學習謀略就好了。”孫策毫不在意孫權的話,反而囑咐他好好向周瑜學習謀略。
“大哥!我不小了……”孫權有些不滿,可是這麽一打岔,原本有些凝固的氣氛也開始慢慢回複了過來。
“阿策,你跟我過來。”孫夫人看着兄弟倆鬧,心裏滿是欣慰,丈夫是去了,可是她還有這麽懂事的孩子啊。
“母親?”孫策疑惑的看着孫夫人。
“這個,你收好。我跟你說……”孫夫人遞給孫策一個小包,絮絮叨叨的跟他說了起來,聲音小的卻是連孫權都聽不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