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打得一手好算盤
他們這一走就是半個月,也确實該去老祖宗那裏看看。
姜嬈點點頭,然後拿起白瓷調羹喝了一口碧粳粥。
這粥用小火熬得軟糥噴香,色澤晶瑩中透着微綠,讓人看一眼就胃口大開。
姜嬈不由得問道:“今年玉田縣的莊子上一切可順利?”
玉田縣盛産碧粳米,甚至玉田縣的田地有大半都是貢田,出産的碧粳米都是直接作為貢品送入宮裏,剩下少部分的田地才被大安朝的各權貴瓜分。
別看只是一碗碧粳粥,數遍整個京城,還真沒有多少人家能吃得上的。
姜嬈自小就愛喝碧粳粥,姜延和陸氏疼她,幹脆也就在玉田縣花了大價錢置辦了一個有着百畝良田的田莊,等到姜嬈出嫁時,這玉田縣的田莊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姜嬈的嫁妝。
這幾年裏,每年玉田縣的田莊都會将收獲的碧粳米送往京城,姜嬈想着自己一家也吃不完,除了留下立雪堂吃的,剩下的一部分送回娘家,一部分則分給了侯府幾房。
現在想想……
姜嬈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冤大頭!
因為自小生活在富貴窩,姜嬈的手向來松,不過是些吃的用的,她自己吃不完也懶得拿了去換銀子,随手也就給分了。
她是真沒當回事。
畢竟,對于她來說,這些都只不過是她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的東西。
可她沒想過,就是這些對她來說稀松平常的東西,在別人眼裏卻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也許侯府那些人一開始時收到這些東西時還是喜悅而感激的,但當這些饋贈成為了習慣,被人視為是理所當然,那又哪裏來的感激?
升米恩,鬥米仇,不就是這個理兒嗎?
姜嬈在圓姐兒重生後也反省過自己,侯府這些人都不是好東西,但也怪她自己沒料到這人心的變化,生生把這些人慣大了胃口。
也是姜嬈從小生在姜家那樣的富貴窩,她也沒想過,自己從小用慣了見慣了的東西,在別人眼裏就值得人搶破頭呢?
聽姜嬈這樣一問,半夏連忙道:“回主子,玉田縣的莊子上一切安好,春耕時婢子還特意吩咐了李二去了莊子上一趟,莊子上的管事和佃戶都勤懇本分,前些日子還傳了消息過來,道是今年風調雨順,定是個豐年,再過兩個月就能送來今年的新米了……”
因為姜嬈喜歡吃碧粳粥,她手下的衆人對于玉田縣莊子的情況自然也就格外的注意。
姜嬈滿意地點頭:“這幾日天熱,圓姐兒的胃口也不怎麽好,記得也給她熬點粥喝,再配上幾樣清爽的小菜,說不定她還能多吃點,還有老祖宗那裏也不要忘了。”
至于別人……
想吃碧粳粥?
呵,自己買去!
幾個丫鬟點頭應下了。
就在這時,有小丫鬟入內禀報:“主子,主院來了人,說是夫人請您過去。”
姜嬈這時正用完早膳,拿了半春遞過來的濕帕子淨了手,“可有說是什麽事?”
小丫鬟搖頭。
姜嬈原是想随意找個借口把主院來人打發了的,但她又實在有些好奇孫氏喚她去所為何事,畢竟這麽一段時間下來,她覺得孫氏就是再怎麽不肯接受現實,也該明白她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慣着她了,想提些非份要求時也應該要多思量一番,一般情況下不會再到她面前來出醜才是。
那麽……
這一次,又是為何?
因為這樣的疑問,姜嬈便也帶了半春和半夏,一起去了主院。
仍如往常一樣,姜嬈到的時候孫氏和她的三個兒媳婦已經坐得穩穩當當了,随着姜嬈擡腳,四個女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到她身上,倒是叫姜嬈有種自己是在被三堂會審的錯覺。
姜嬈慢悠悠地坐下,“二嬸找我有事?”
二嬸。
孫氏又被這兩個字噎了一下。
雖然事情已成定局,但她顯然還沒有習慣做二嬸的日子。
不過,她會習慣的。
孫氏借着端茶喝的動作掩飾了自己尴尬,過了好一會兒才故作不經意地道:“老三家的,你與嘉和郡主府有舊?以前怎的沒聽你提起過?”
姜嬈了然。
原來是為了嘉和郡主啊。
那日嘉和郡主身邊的嬷嬷前來送拜帖時提起過,拜帖是先送往定遠侯府的,知道姜嬈一家回了娘家小住,才又轉而送往了姜家。
所以,穆家衆人知道她與嘉和郡主有交情也不奇怪。
嘉和郡主是端王與端王妃最疼愛的老來女,而端王不僅掌管宗人府,還格外的受當今皇上敬重,若是能與嘉和郡主處好關系,就算不能借着端王之勢青雲直上,總也是能得到一些便利的。
這大概就是孫氏幾人的想法了。
就是不知道,孫氏喚了姜嬈過來,這事只是她自己的主意,還是得到了穆從文穆珹等人的授意。
心裏想着這些,姜嬈雲淡風輕地道:“前些日子碰巧幫了嘉和郡主一個小忙,倒也不算有多好的交情。”
孫氏一聽,不由得心中生怒。
不是多好的交情?
交情不好,這姜氏在娘家小住的這段時間,嘉和郡主會天天把郡主府的小公子往姜家送嗎?
她早就打聽好了,那日郡主府的小公子意外走失,就是姜嬈和穆珩把那小公子給人送回去的,嘉和郡主可就這麽一個兒子,能不感激?
這姜氏倒好,她這什麽都還沒開始說呢,就已經拿這種話來來搪塞她了!
但孫氏好歹還記着是有求于姜嬈,深吸一口氣勉強壓下脾氣:“前些日子你回娘家小住,嘉和郡主府的人到咱們府裏送拜帖,想來嘉和郡主也是有意與你相交的,不若你下了帖子給嘉和郡主,請郡主到咱們府裏作客?”
當然,名義上是姜嬈邀了嘉和郡主入府,但等人過來了,侯府衆人笑臉相迎,嘉和郡主總不能冷臉相待吧?
若是能借着這個機會與嘉和郡主相交,以後多多往來,不就順理成章了?
到那時,姜氏送還郡主府公子的人情,不就變成侯府的人情了?
想到這些,孫氏心裏不由火熱起來。
不得不說,孫氏等人是打了一手的好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