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爹和親爹
姜嬈側過頭看他:“圓姐兒說,你在明年春闱之中不僅金榜題名,還會被點為探花。”
穆珩一怔。
這個他倒是不知道。
但知道了之後,穆珩也并不意外。
這麽多年來,他流過多少汗水吃過多少苦,他自己再清楚不過,就算是被點為探花,也不過是他的辛苦得到了些許回報而已。
姜嬈有些好奇地道:“你是當今皇上年少時的伴讀,皇上對你也算是極為信任,為何你還一定要走科舉這條路?”
勳貴子弟考科舉倒也不是完全沒有,但多是一些自知無路可走的庶子,像穆珩這種侯府嫡子,還真是從未見過。
尤其是,當今皇上隆譽帝對穆珩還信任有加。
穆珩聞言沉默了一會兒:“皇上對我确實信任有加,也有提拔我的意思,但皇上剛登基不久,也不是所有事都能做得了主的。”
先帝在位時,其實早早就立過嫡長子為太子,但太子未及弱冠就薨了,可想而知,在這之後的儲位之争有多激烈,隆譽帝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登上帝位,也歷經了諸多艱辛,甚至可以說是撿了漏。
隆譽帝母族不顯,能帶來的助益幾乎沒有,而朝中群臣面對這樣一位根基不深的新帝,有忠君的,自然也有打了別的主意的。
所以,朝廷之中的争鬥,并不比争奪儲位時有所緩和。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隆譽帝信任穆珩,也想要将他提拔到足夠重要的地位,又談何容易?
畢竟,穆珩除了一個侯府嫡子的身份,就沒有任何一點可以力壓朝臣讓人服衆的地方。
與其如此,走科舉一道,倒是容易得多。
以隆譽帝對穆珩的信任,只要穆珩在科舉之中能有所建樹,他的升遷速度必定會比別人要快許多,甚至還能堵住那些想要把持朝政的人的嘴。
Advertisement
出身勳貴,又能文能武,這樣的人為何不可以提拔?
與其說是穆珩自己想要去擠科舉這座獨木橋,倒不如說隆譽帝也需要文官之中有一個足夠信任的人去撕開一道口子,而占了君王的身份,有這麽一道口子,就足以讓隆譽帝做很多事了。
穆珩說得足夠清楚,姜嬈想了想也就明白了。
天子看似坐擁天下,但原來處境也如此堪憂。
“有危險嗎?”她擰眉問。
穆珩聞言面色變得和緩下來:“我畢竟是皇上身邊的人,就算鬥争得再怎麽激烈,也不會有人敢于劍走偏鋒,頂多也就是被打壓罷了,危險倒是不會有。”
姜嬈便松了一口氣:“那就好……”
穆珩正要因為姜嬈的關心而高興,就被她後面的話給噎住了。
“你要是有個什麽好歹,圓姐兒會傷心不說,我腹中的孩子也沒了爹,我還得費心思給孩子們重新找個新爹……”
穆珩:……
什麽新爹!
圓姐兒和她腹中的孩子,永遠都只會有他這一個親爹!
姜嬈被穆珩這無語的樣子給逗樂了,打了一棒子之後又給了個甜棗:“只要沒有危險,你就放心的往前沖吧,別的都不用擔心,反正就算你沒了官身被貶為庶民,我也養得起你和孩子們!”
這話那叫一個底氣十足。
“別說是養你和孩子了,就是再來十個你也照樣養得起!”她又補了一句。
穆珩:……
他知道自家媳婦嫁妝豐厚到驚人,但,孩子們只需要一個親爹就行了,不管是新爹還是十個,都不必了。
他忍不住将姜嬈攬進了懷裏。
他如此努力,除了自己想往上爬,想站到高處,也是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讓他的妻兒再也不用受任何人的氣。
封妻蔭子,這本就是一個男人能給妻兒的最大榮耀。
……
接下來的這幾日,定遠侯府倒也還算平靜。
雖然壽宴是結束了,但并不意味着後續的瑣事就不需要處理了,趙氏三妯娌忙完這些事,累得連着休息了兩三日才算是緩過來。
就為了這壽宴,長房二房和四房又出銀子又出力,最後也只得了孫氏不鹹不淡的一句“辛苦了”,連個笑臉都沒有,只是想想就讓趙氏三人憋屈不已。
三人不敢對孫氏有微詞,倒是都恨上了姜嬈。
要不是姜嬈有了身孕,原本這又出銀子又出力的人該是她才是!
在趙氏三人看來,她們本就是在代姜嬈受過。
不得不說,某些人總是能有一套将他們自己完全說服的邏輯。
所以,這一日用過早膳之後,姜嬈和穆珩領着圓姐兒到了主院,才一進門就接收到了趙氏三人那不掩怨氣的瞪視。
當然,姜嬈直接視而不見。
之所以會到主院來,一來是孫氏着了人去立雪堂相請,二來也是姜嬈極為珍惜這最後待在侯府裏的一段時間。
畢竟……
他們一家很快就要搬離侯府了,當然得趁着這段時間多看看孫氏等人沒臉的樣子啊。
以後可就再難看到了!
孫氏一見着姜嬈,眼裏立即就閃過不喜,尤其是在看到了圓姐兒的穿戴之後,那不喜就更為明顯了。
姜嬈揚眉。
自打圓姐兒重生之後,姜嬈就一直力求将圓姐兒寵上天,誰讓她樂意,誰讓她手裏有銀子呢?
至于其他人會不會對此有意見,那她可不管。
今兒圓姐兒還是梳了兩個小揪揪,上面點綴了幾支用圓潤的珍珠做成的小發釵,身上則穿了一件料子柔軟輕盈的襦裙,最顯眼的就是腳上穿着的那雙鞋尖上綴了兩顆足有龍眼大的珍珠的小鞋子了。
侯府的幾位女主人出身都不低,就算是庶出的程氏也是見慣了富貴的,可她們也沒見過有誰家對一個不到四歲的孩子如此奢侈的。
幾個人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幾分。
早知道姜嬈嫁妝豐厚,早知道她手裏有許多好東西,甚至過去幾年她們也從姜嬈的鋪子裏白拿了不少好東西,但見着那兩顆綴在了圓姐兒的鞋子上,由着圓姐兒甩着玩兒的珍珠,她們還是忍不住嫉妒得紅了眼。
都說銅臭銅臭,但真要說起來,誰不覺得銀子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