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康行健在一陣得意之後又想把郁芷涵拉過來,不過這一次郁芷涵已經有了準備,不等康行健拉住她的,她就滿臉紅暈的向前一竄,像一只敏的小鹿一般跳到了雲璐和陳箐的身後。
康行健倒也不惱,只是得意的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切李赫看在眼裏,滿滿的都是羨慕。倒不是羨慕康行健追到了他們的班花,也是準校花的郁芷涵,他羨慕的是那種真正的十六歲少年的情懷和喜樂。
再看着郁芷涵被康行健拉了一下都臉紅的躲開,回想起後世在公交車上、在地鐵上、在公園看到的那些穿着校服的學生情侶旁若無人的親吻甚至摸胸,李赫真心覺得這個年齡的戀愛,還是像康行健和郁芷涵這樣的更加純美一些。
雖然不知道這樣的純美他們能維護多久,雖然人長大了總有被塵世浸染而從雲霄落到地面的一天,可在這個詩畫一般的黃金時代,這樣的畫面讓他感動。
而盡管李赫給康行健的建議許多都沒有落到實處,什麽社會調查,什麽徒步探險,什麽荒野求生都沒有能夠展開,不過對于康行健來說,這一次的旅行,最終是圓滿了。
因為大家都覺得在林場裏的感覺很好,風景很美,那種氛圍也很動人,所以一致同意在林場多呆了一天,這一天在林場裏步行的時候,康行健就理直氣壯的拉起了郁芷涵的,而抗議了幾次無效之後,郁芷涵也只能默許了康行健這種霸道的行為。
“看到沒有?”遠遠跟在後面的李純對哥哥說:“哥哥如果你喜歡一個女孩的話,要像康行健哥哥這樣霸氣一點才行哦。”這才沒走多久,小丫頭又賴在了李赫的背上,李赫一邊背着她,一邊還要接受小丫頭的現場指導,心裏也是郁悶得不要不要的。正想把這個小東西扔下來呢,李純又抱着李赫的脖子說:“哥哥你還是不要忙有喜歡的女孩子吧,不然哥哥你鐵定是重色輕妹的那種人。”
李赫哈哈一笑,回頭對妹妹說:“你說得對極了!”
康行健帶着戀愛的甜蜜,和小夥伴們一起回信仰市去了,而李赫帶着妹妹李純搭車到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家。
爺爺奶奶家所在的那個鄉叫做桫椤鄉,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鄉,在雲杉縣的南面,靠近雲杉縣的苦雨嶺自然保護區。在李赫給康行健最初的建議裏,他們的目的地就不是大龍山人工經濟林場,而是苦雨嶺自然保護區。李赫和李純搭車也只到了鄉政府所在的老街上,下了車以後還要走幾公裏才到他們的爺爺奶奶家。
桫椤鄉的所在,用“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這句詩來形容是一點也不為過的。桫椤鄉的水雖然不能稱之為“江”,但其清澈幽深,卻是大江大河的水所不能及,這水從山蜿蜒而來,淺出清澈見底,水的魚兒“皆若空游無所依”,深處則如翡翠,碧綠可人。
水邊到處都是竹林,不時可以看到竹林邊的一塊大青石板上有人在洗衣洗菜,在李赫的印象裏,這裏的人洗衣服直到世紀末還很少有人用洗衣粉肥皂之類,穿越了浮生再次來到這裏,一路看到這裏的人在水邊洗衣服真的沒有用洗衣粉的。只可惜李赫看到的洗衣人都是一些抱着青布頭帕的大娘,就沒有見到什麽“竹喧歸浣女”。
穿過一座風雨橋後,再往前就是崎岖不平的土路了,土路也可以通車,如果李赫自己有輛車,也可以一直駛到奶奶家的坡下。而他們的老屋還在山上,這時的路又要崎岖一些,路邊長着各種果樹,有蘋果樹、梨樹、李樹、核桃樹、櫻桃樹、也少不了高大茂密的大榕樹、銀杏樹還有竹子。幾乎每一家人都隐沒在一叢竹林後面,隐隐的就看到黑瓦吊腳樓的一角。
老屋差不多在坡上最高的地方,李赫也不知道爺爺奶奶為什麽要把屋子建在這麽高的地方,也許覺得遠離街面會更安全一些吧。這裏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吊腳樓,也不管你是哪個民族的,區別就在于靠河邊那些吊腳樓都是竹樓,而坡上的吊腳樓多是木樓,竹樓不用瓦而用茅草做頂,木樓則用黑瓦。其實李赫和李純過來的時候,街上、河邊的那些竹樓大多都荒廢了,大多數人家都換成了兩層,或者層的平房,即使老人們鐘愛舊時的竹樓,終究阻擋不住時代向前的腳步。
吊腳樓最下面一層通常都是用來養牛的,李赫的爺爺家早沒有牛,也沒有将底層用來養豬,只是堆放了一些雜物,蓋了兩間茅房,豬圈在老屋旁邊另外修建了兩間。奶奶生來是個勤快的人,将吊腳樓的底層,還有門外的空地都打掃得幹幹淨淨,空地裏養了一群雞,正在陽光下來來去去的刨食,用沙土洗澡,然後李純就尖叫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啊啊啊啊啊啊啊,一群小雞!好可愛的小雞!”
“小樣,”李赫拍了拍李純的腦袋,說:“再可愛的小雞長大了都是要被我們吃掉的!”
李純一聽頓時眼淚汪汪的說:“哥哥你好殘忍,你怎麽能這麽說!”
李赫哈哈一笑,說:“那今晚上有本事你不要吃雞肉!”
聽到了他們的動靜,在樓下專門煮豬食的夥房裏的奶奶走了出來,奶奶穿着一身土布衣裳,像當地少數民族的老奶奶一樣包着青布帕子,李赫的爺爺奶奶不是本地人,但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衣食住行也和本地人沒什麽兩樣。
“奶奶!”李純看到奶奶,叫聲特別的清脆響亮,奶奶笑眯眯的看着她,滿是皺紋的臉上充滿了慈祥。等到李純撲到奶奶的懷裏,奶奶像變戲法一般的,就拿出了兩個剛從地裏摘的嫩黃瓜遞給李純,那黃瓜表面上還長滿了小刺,但并不紮人,李純張嘴就咬,咔嚓咔嚓的聲音就從她嘴裏發出來。
李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忍着眼睛裏的霧氣小聲的叫了奶奶,卻不多說什麽,只是默默的接過了奶奶提在裏,還熱氣騰騰的豬食桶。奶奶裏的黃瓜已經遞給了李純,不過等到李赫喂豬回來,奶奶遞給了他一個拳頭大的脆皮梨,還說:“坎下娘家那幾個孫子腿腳快得很,你們要是再晚來兩天,樹上的梨子就給他們吃完了。”
李赫接過脆皮梨,放在鼻子下面使勁的聞了一下,一股青澀的甜香絲絲的浸入他的鼻,咬了一口,微微有點澀,也有點酸,但甜是主流。這種甜卻是生動的,豐富的,不是超市裏那種甜得發膩的水果可以比。
“喲!我們的四少爺轉了性子了?還知道幫奶奶喂豬吶!”
正當李赫一小口一小口朝聖一般細細品味着奶奶家的脆皮梨的時候,吊腳樓一樓的樓梯口上,出現了一個少女的身影。少女年齡比李赫略小一些,個頭也挺高,甚至比李赫之前見過的二姐李荻還要高,差不多有一米了,不過光長個子,還沒有發育開來,穿着t恤的胸前只有兩個小小的突起。因為個高腿長,穿了條牛仔背帶裙看着也還是很好看。
這是李赫伯家的獨生女兒李溦,在他們家排行老六,比李赫只小一歲,這會紮的是雙馬尾,說話的時候抱着,牙尖嘴利的,其實也是李赫一向最讨厭的不知天高地厚,滿嘴跑火車的半大女孩。
不過作為一個實質上的大叔,李赫沒有跟小女孩計較,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問:“老六,怎麽就你一個?二姐、哥還有老五呢?純純,叫六姐。”
李溦看了看李純,說:“叫六姐好土的,就叫我溦溦姐姐好了。”
李純看了李溦一眼,嘴裏還在咯嘣着黃瓜,但依然吐字清晰的叫了一聲:“六姐。”然後就一蹦一跳的看小雞去了。
李溦沒辦法發李純的火,就沖李赫白了一眼,也不回答李赫的話,轉身自己進了屋子。
李赫聳了聳肩,一根藤上朵花,每個都會有自己的性格,再說他們也只是堂兄妹,步調不一致那也實在正常。奶奶壓根就沒把他們這些小孩的事放在眼裏,她還有的是事情要做,而且果然如李赫所料,今天家裏的孩子多,奶奶就把外面跑的雞攆到雞圈裏,然後從裏面抓了一只肥大的公雞出來。
這個李赫沒有去幫忙,主要是也沒有經驗,弄不好一只雞沒殺死讓它到處跑那就有點丢人了。不過他前世裏一來到奶奶家就什麽都不管,就窩在閣樓上讀那些發黃的老書,是老書,但不是什麽古書,大多是八十年代的一些雜志,也不知道是哪一位伯伯留下來的,但應該不是他老爸李傑,因為李傑從來不看那種學類的雜志。不過這一次李赫連門都沒進,看到奶奶忙着準備飯菜,看了看樓下還有很多柴要劈,也就先去劈柴。
“喲!老四變勤快了,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罕見啊罕見。”對于李赫的冷嘲熱諷不是李溦的專利,李赫聽到一個男孩剛開始變嗓的聲音,擡頭一看是二伯家的二小子的李墨。同輩裏李墨和李溦年齡最近,走得也最近,說話的風格也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