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賽來臨
本次美食烹饪大賽,每隊限定三名廚師,一名主廚,兩名副廚。
望仙樓由顧翔父女和郝大山出賽,主廚則由顧翔擔當。
雖說顧翔一直被當作沒有天賦的廚子,但苦練那麽多年,他的本事也是有的,只是和頂尖大廚不能比而已。
而郝師傅年輕的時候沒有像顧翔有那麽好的資源和機緣,天賦雖好,但是也算不得頂尖,真講究起來,與顧翔不過在伯仲之間。
顧惜更不必說,別人不清楚,顧翔和郝大山卻非常了解,她天賦非常高,可惜她在這個行業是新人,想要一蹴而就成為大師也是不可能的。
三個水平不是頂尖的廚師,如果換成一般的飯店酒樓,也就是露個臉給這次比賽增加人氣,但他們仨兒是望仙樓的代表,望仙樓在江城原是第一階梯的酒店,以往每年都能進入決賽前三,如今顧常鳴老爺子去世,不知道多少人正等着看望仙樓的情況呢。
假如顧惜他們這次表現不好,那麽可想而知,望仙樓的名聲将一落千丈,且有禦善齋這個死對頭的打壓,望仙樓的處境将變得極其艱難。
因而三人任重而道遠,此次比賽必須全力以赴,進入決賽,并且要禦善齋一頭。
為了用一個好的精神面貌來迎接這次挑戰,昨天下午顧惜開始休息,昨晚也是早早入睡,比賽這天早上,她精神抖擻,吃完早飯便趕往海天廣場。
今天是淘汰賽,據說今年參賽的隊伍有108支,為了更快地進入下一場比賽,便把比賽地點設立在海天廣場。
而這個消息早就通過這種渠道宣傳出去,本就人流量極廣的海天廣場今天更是人滿為患。
顧惜他們來的不算早,但也不是最後一個。
下車之前,郝師傅笑着調侃她:“緊張不緊張?”
顧惜淡淡一笑:“不緊張哪來的動力?”
“說的好!”郝師傅大聲稱贊,他自己手心裏也都是汗,見顧惜小小年紀,反倒十分鎮定,他暗暗給自己打氣,可不能被一個小丫頭比了下去。
開門下車,到報道處簽名報道。
顧惜放眼望去,中間幾百平米的空地被圍了起來,裏面擺放着幾排竈臺,看上去場面非常宏大。
先到場的隊伍領了身份牌,便被引到休息區休息。
“這是你們的隊牌。”
一個工作人員将一塊塑料板遞給他們,塑料板底白字紅,上面是“望仙樓”三個大字。
很多隊伍參加這種比賽,其實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店打廣告,畢竟作為江城一年一度美食大賽,在官方舉辦下,肯定會登報上電視,不花一分錢就能全江城甚至全國人民看到,很多飯店老板相當積極。
當然,沒有一點真功夫最好別來,否則那不是打廣告,那是在全城人民面前出醜,營銷不成,反而損害了自家店的形象。
除此之外,也不是說想參加都能參加的,全城大大小小肯定不只這一百多家飯店,據說美食大賽的主辦方,會先對投遞大賽申請的飯店進行一個評估考察,合格者方可入圍。
至于是怎麽個評估法,官方沒有明确說明,為此不少名氣小或者口味一般的飯店,為了得到一張邀請函削尖腦子各種鑽營。
而江城人,即這些現場觀衆和電視機前的觀衆,對這些無所謂,主要是比較有名的飯店都在參賽名單中,他們自然不會有何異議。
拿着看上去有些簡陋的隊牌,三人被接到休息區,蘭斯和馬思正他們只能留在場外觀衆區。
休息區此時也熱鬧無比,一百多支隊伍就是三百多號人,虧的是在廣場,要是在室內,找個幾百人座的休息區也不容易。
顧翔不是頭一次來參賽了,這裏也有一些他的老朋友,他一來,便有人打算過來打招呼。
就在這時,一夥人率先朝顧翔三人走去。
衆人一看,喲,這不是柳仁山和他的團隊麽!
大家對柳仁山也極是熟悉。
曾經連續三年望仙樓出賽三人固定,即顧常鳴、顧翔和柳仁山。
昔日隊友變成今日競争對手,再加上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開業之争,這兩人湊一塊兒,鐵定會有好戲發生。
原本要上前的人都停了下來,站在不近不遠的地方看好戲。
也有的隊伍和望仙樓關系不錯,猶豫着到底要不要湊上前站位。
當然,除了參賽隊伍外,休息區最八卦的一群人當然要屬無孔不入的記者團了。
一瞧見禦膳齋的人朝望仙樓走去,記者們仿佛聞到了八卦的味道,眼睛一亮,迅速趕過去。
“呵,看來望仙樓現在人才凋零了,居然要一個丫頭片子來參賽。”自從開業之争失敗後,柳仁山徹底恨上了望仙樓,連僞裝都懶的僞裝了。
大家精神一震,沒想到柳仁山一來就嗆,絲毫不顧及昔日同門情誼,更不顧面子,太刺激了。
顧翔臉上挂着淡淡笑意:“廚藝高低從來不在于年齡,而在天賦,小惜天賦好,只做了兩次,就能做出最正宗的顧氏群仙羹,老柳,莫要小看年輕人呀。”
柳仁山臉色頓時大變,甚至能讓人感覺到面部肌肉的扭曲,而記者們也非常善于捕捉時機,立馬将這個畫面拍攝下來。
不是柳仁山不想表現的有風度些,而是顧翔的話正戳中他的要害。
對于時刻将望仙樓當作競争對手的柳仁山,自然一直都在留意望仙樓那邊的狀況,前些日子顧惜做了一道群仙羹,被顧客們贊不絕口,更有老顧客表示吃到顧老的味道。
柳仁山當時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那心情真和吃了坨屎似的。
顧惜刀工再好,柳仁山都不會有這樣糟糕的心情。
要知道,他一直沒能得到大家的承認,就是因為他做出來的東西總和師傅差了一點味道,就是那一點差距,讓別人每次提到他,總是要在前面加上“顧常鳴的徒弟”幾個字。
而柳仁山一直覺得自己早就可以出師了,那點所謂的差距,在他看來根本沒什麽。
前些日子得知顧惜做出的群仙羹得到那麽高的評價,他甚至産生了一個念頭,或許他師傅顧常鳴在教他的時候藏了一手,沒有将每菜的精髓完完整整傳授于他,否則憑借他的天賦和努力,怎會一直達不到師傅的水準?而這個顧惜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丫頭,卻能做出原汁原味的群仙羹,不就更證明了這一點?
此時顧翔的話聽在他耳裏便尤其刺耳。
他甚至不顧場合冷笑出聲:“姜還是老的辣,一道群仙羹證明不了什麽。畢竟從小到大,顧惜不知道吃了多少次群仙羹。比賽,可不是只做一道菜!”
“的确如此。”顧惜一出聲,大家注意力立刻轉到她身上,心裏極是好奇,作為競争對手,她就這麽認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