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交換
“哎,阿湖在想什麽?怎麽突然間苦着臉了?”劉大娘不解的看了看謝姝兒,再看看謝大嫂,姑嫂二人都莫名其妙的搖頭。大家也不知道,辛湖為啥子突然間就不高興了。
“不會是為了這被子吧?”謝姝兒說。辛湖手中的被套才縫了不到三分之一。而她們姑嫂二人手中的被子,也一樣才縫了一小半。照目前這速度,今天很顯然是趕不出來,還得明天再接着縫呢。
“我來幫忙,我們三人手快點,應當能趕出來了。”劉大娘說着,放下了自己的活兒。
“給我也拿兩塊過來,我多少能幫點忙。”張嬸嬸連忙說。
辛湖只顧想着事情,等她回過神來,才發現這一屋子的人,全在幫她幹活,就連張嬸嬸手中都捏着兩塊布,在飛針走線。
“哎,放下放下。您不一邊歇着吧。”辛湖連忙去制止張嬸嬸。
“沒事。我閑着無趣,縫兩針玩玩罷了。”張嬸嬸笑道。
“又不着這一兩天的功夫。我自己慢慢來縫。謝大嫂,劉大娘,你們都放手。有謝姑娘一個人幫我,就足夠了。我明天再幹一天,還幹不完,就後天再幹一天。”辛湖說着,撿起了手中的活兒。
“沒事,我也不過是縫幾副手套而已,又沒其他的活要做。”謝大嫂忙着解釋,手上卻不忘飛針走線。這些人當中,屬劉大娘和謝大嫂女紅水平最高。
劉大娘也笑着說:“就是,我們先幫你把這被子縫好。再慢慢幹其他的小活兒。都是些不急的,反倒是你這被子最着急了。”
辛湖見說不過她們,也不好意思再推辭了。她幹脆放下手中的針線活,說:“那我不縫了,反正我也縫的最差。我先回去了,你們不是都喜歡吃我做的魚嗎?今天,我做三鍋三個味,讓每個人都能吃個飽足。”
魚雖然家家都是一個樣的。但各自做出來的味道卻不同,再加上辛湖廚藝本身就比劉大娘和汪氏高出太多了。她這一說,大家都同意。
“太好了,你快走,快去弄魚。”謝姝兒第一樂意了,連連揮手讓她快點走。
其他三個大人被謝姝兒弄得哄堂大笑起來,謝大嫂汪氏不好意思的說:“姝兒,人家阿湖還是個孩子,你就顧着自己好吃。”
“嘿嘿,不是她自己說要給我們做的嗎?再說了,你不想吃嗎?”謝姝兒不以為然的笑道。就她和大嫂兩的廚藝,做出來的飯菜勉強能吃罷了,想要有多好的味兒,是不可能的。
“還別說,阿湖這孩子廚藝真正高,我們都特別喜歡她做的菜。最普通的東西在她手裏,她都能做出最好的味道來。”劉大娘也笑着附和。
Advertisement
“不過,阿湖去做菜了。我們兩家各自做些飯,幹脆三家一起聚個餐,怎麽樣?”汪氏提議。
“行了,怎麽不行。你們來了,我們還沒有一起熱熱鬧鬧過呢。”張嬸嬸說。
“謝大嫂,阿湖家一向吃的都是雜糧粗面,他們家糧食不多,你不要煮淨白米飯。如果你家沒有粗雜糧,就摻些白菜鹹菜切兩塊鹹肉一起悶鍋稠粥,或者飯也行。我來攤些餅,一樣也會加些粗面和菜進去。”劉大娘說。
“大娘,這是怕他們家不好意思吃我們的飯嗎?”謝姝兒問。
“是啊。他們家孩子多,幹活的少,一向都是吃菜粥,沒吃過一頓純米飯,或淨白面呢。”劉大娘嘆了口氣,說。因為三家的糧食都不同,他們三家不會在一起吃飯,總不好你家吃着粗雜糧,看着人家吃着白米和精面吧。這也是辛湖沒提三家在一起吃飯的原因,只說做魚給大家吃。她是準備做好了,一家分幾碗的,各家吃各家的。
因準備去攤餅,這也很花時間。劉大娘縫完最後幾針,就先去廚房忙活了。
謝大嫂只要悶飯,需要的時間短,就又多縫了一會兒,才回去。
“汪妹妹,你回去順道和阿湖說聲,讓她不要煮飯了。我們三家一起吃飯。”張嬸嬸提醒道。
“好咧。”汪氏回家後,直接對婆婆說:“娘。今天,我們說好了三家一起吃飯。阿湖在做魚,我和劉大娘各自做些飯,送到他們家去,大家一起吃。”
“好。你多煮些飯。”謝老夫人二話沒說就同意了。阿土正在一邊立規矩,見到母親回來,嘴一癟,就想撒嬌哭鬧。
結果,汪氏象沒看到他一樣,直接去廚房幹活了。
謝老夫人看着阿土又收了哭相,心裏暗笑,卻又故意板着臉,阿土立馬又規矩起來了。
剩下的謝姝兒和張嬸嬸兩人還在飛針走線,奮戰在縫被子的最前線。
因為昨天剛弄回來百來斤魚,家裏魚多的很。除了腌制了兩大最大的魚之外,其他的大魚,中等魚,小魚再加上大量的魚內髒都還放在一邊呢。原本最大的魚,拿來做魚糕,或者魚丸最好了。
可是家裏不僅沒有新鮮肉,生粉這些玩意兒就更別提了,連個雞蛋也沒有,根本就無法做,魚糕和魚丸子。辛湖只好把這兩條最大的魚,砍成塊,放了少鹽腌制起來了。等風幹後,慢慢烤着吃。其他的魚,既沒有多餘的鹽來腌,也沒有油來炸,再加上天氣冷,放着也不會壞,她幹脆就直接裝在籃子裏,一部分吊在院子裏,讓它們自然凍着,一部分放在竈房的隔間裏。
辛湖想着自己手邊的材料,也不過是一些自制的酸白菜,一些原屋主留下來的大醬,還有就是在外面菜地裏找到的一點幹辣椒和蔥蒜了。材料太少,也就只能做一道酸菜雜魚鍋子,一道大醬紅燒魚塊,一道清湯魚片湯了。這三道菜,都是她做過幾次的,自然完全無壓力。
今天最大的考驗是,這三道菜都得做出一大鍋,三家才夠分。這只怕要用上個二三十斤魚才行呢。光是分割魚,她都得忙好久呢。
怕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辛湖沖前面喊:“大郎,過來幫個忙。”
“什麽事?”大郎邊走邊問。
“我今天要燒三大鍋魚,分給他們兩家吃。你給我打個下手,我怕一個人忙不過來。”辛湖說着,取了一條大魚,示意大郎先給她把魚頭砍下來。
“要砍幾條?”大郎問。
“大魚的頭全砍下來。然後把這幾條小些的魚全砍成小塊。”辛湖指着籃子魚的說。魚頭炖湯味道好,越多味道越濃。中等的魚砍成塊,做紅燒魚塊。
大郎在砍魚頭,辛湖去拿酸菜,這回她足足拿了五顆酸白菜出來了,那一壇子的酸菜就少了一半了,酸菜得先泡在幹淨水裏去味。
大郎動作很快,砍魚頭,斬魚塊的速度比辛湖還利落。經常殺魚,處理魚,他畢竟比辛湖大,幹的比辛湖還要更快更好呢。廚房裏一陣“咚咚”的聲音響起,大郎砍下的魚頭,全被辛湖撿到一邊了。然後她又把大郎砍下的魚塊拿小盆裝了,撒了些鹽腌着入味。
“還要我幹什麽?”大郎斬完魚,問。
“去把我泡的酸菜洗幹淨,要捏着洗,至少洗三遍,然後捏幹水份,瀝在一邊就好了。再就是,去給我割一把蔥苗回來。”辛湖吩咐道。
大郎轉頭走了,沒一會兒卻是平兒拿着蔥苗回來了。辛湖移植了幾個破壇子的蔥苗與蒜苗放進房間裏,靠着火炕的溫度,這破壇子裏的蔥苗和蒜苗都長得極好。平時辛湖用蔥多一些,蒜她打算留着當種子。這麽點兒東西,平兒全摘下來了,也不過是将将拿了一把而已。
“大姐,全割了,也就這麽多。”平兒說着,把蔥苗放進洗菜的水盆裏。
“嘿,這下還要過十天半月才有點蔥苗吃了。”辛湖苦笑道。
不過,平時這玩意的用場也不多。也就是在蓮藕湯裏放一點兒,或者魚湯裏放一點兒。省着用,勉強還夠用。這蔥香得很,味道可好了。可不象現代的長得象草那麽粗大。這蔥長得細細嫩嫩的,也不過是筷子高而已。這還得虧辛湖養得仔細,要不然只怕長得更細更小。
現在剩下的最考刀工,最耗時間的就是片魚片了。足足片了三條大魚,花費了約半個時辰,片出來的魚片都裝了一整盆呢。
辛湖最先做的是熬魚湯,就是把幾個大魚頭,片完魚片留下來的魚肉,魚骨頭,魚尾巴等物,先用魚油煎一會兒之後,再加水,慢慢炖着。這湯是留着做魚片清湯用的。熬好了湯,再把裏面的魚頭等物撈出來。
現在,辛湖才開始正式做菜了。第一道自然是酸菜雜魚鍋子,先就是把雜七雜八的小魚再加上魚腸子,魚瞟拿魚油煎一會兒,煎香後,再炒已經切好的酸白菜,酸白菜下鍋之前,爆一點幹辣椒。再把這炒好的酸白菜和煎好的雜魚等物一起放水炖。出鍋之前再把那些已經炖過的魚頭,魚尾等物一起加進去。
這道菜又酸又辣,味才一出來,就吸引的滿屋的孩子開始流口水了。平兒帶着大家夥已經來廚房轉了兩圈了。
“還不能吃,沒有熟呢。今天讓你們吃個飽,人人都有一大碗。你們先去玩一會兒,等會兒熟了再叫你們。”辛湖不得不對他們許諾,幾個孩子才流着口水不情不願的回房裏去玩了。
這道菜散發着香味的時候,劉大娘和汪氏也各自開始做飯了。她們倆都只做飯,不做菜,汪氏直接煮了一悶了一大鍋白菜鹹肉米飯。劉大娘和了面,烙了一堆加了少半粗面和蘿蔔絲的餅子。
鍋裏的酸菜雜魚鍋子慢慢炖着,辛湖又生了另一口竈,開始做紅燒魚塊。魚塊太多,她一共煎了五鍋,才算煎完,然後再把煎好的魚塊,加入大醬和蘿蔔絲一起煮。
紅燒魚塊快起鍋時,辛湖又叫大郎了。
“做什麽?”大郎問。
“去把桌椅準備好,再去喊謝家人,順帶在謝家弄一點兒素油過來,我炒蓮藕。謝老夫人吃素的。還有讓小石頭回去叫劉大娘和張嬸嬸。我這菜快熟了。馬上就可以開飯了。”辛湖嘴裏說着話,手上還在忙個不停,在切蓮藕片。
既然三家人一起吃,三個菜,怕不夠,她打算再炒個蓮藕。炖蓮藕湯是來不及了。謝老夫人吃素,因為家裏沒有素油,炒蓮藕就只得去謝家弄點油來用了。
大郎拿了個小碟子,去謝家找汪氏弄了一碟子素油回來了。辛湖炒完蓮藕片,油還有多,一想到謝老夫人只能吃一個菜,她又覺得不好意思,幹脆切了點蘿蔔絲,在開水裏燙了一下,把剩下的油倒進鍋裏,加了點幹辣椒和鹽進去嗆了一下,拌了一盆蘿蔔絲。
等到劉大娘提着一籃子餅和謝大嫂端着一大鍋子飯過來時,辛湖的最後一道菜,魚片清湯也要起鍋了。翻滾的奶白色魚湯裏,浮着嫩生生的魚片,再抓一把蔥花撒進去,那香氣立馬飄得滿屋子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