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鄰居
幾人正說着話,劉大娘回來了。她先回去,馱柴回去只是順帶,主要是和江大山通個氣,順帶叫大家把屋子收拾一下,再燒些熱茶水。這家子人過來,總得先在他們兩家住一兩晚,才能把那座空房子打掃出來,搬過去安置下來。
“你們應該都會騎馬吧?”大郎問。
“會。”謝公子點了點頭。
劉大娘帶着辛湖和大郎騎一匹馬,謝老夫人不太會騎馬,就由兒子陪同着坐上了馬。謝姝兒姑嫂帶着小孩子共騎一馬。剩下的兩人正好一人一匹。包袱就全扔給謝三和謝五了。
一路上大家都很安靜,專心趕路。不過,大郎還是多了個心眼,騎着馬轉了幾個圈子,反正四周都是蘆葦林,看着都差不多。
等他們回到家,時候真不早了,月亮都升上了半空。月光下,整個村子靜靜的呈現在眼前。
“你們村,就這麽點兒大小,總共三戶人家?”謝公子瞪大眼睛,問。
“恩,所以我不敢随便帶你們回來啊。就你們這一家人,比得過我們一村子人了呢。”大郎看了他幾眼,面無表情的說。
謝公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放心,我絕對不會害你們的。就算你不逼着我發毒誓,我也不是這麽壞的人啊。”
平兒和小石頭各自在家煮了菜粥,兩家人都吃飽飯,就等着他們回來,小的孩子已經支持不住先睡下了。江大山不得已搬到辛湖他們睡的房間裏去,和一屋孩子擠在一起了。空出來的房間,讓給謝公子和兩個下仆先将就将就。小石頭家本來就有一間空房,現在也燒熱了炕,可以讓謝家的三個女人和孩子休息。
平兒還在竈上燒着熱水,煮着稀粥。
謝家人一進門,就先到大郎家,喝上了熱騰騰的稀粥。只不過,家裏糧食不多,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吃飽喝足,所以只備了一鍋稀菜粥。每人将将能分到一碗而已。
謝公子見狀,拿了些硬硬的幹餅出來,辛湖接過來,掰成小塊,切了兩顆白菜,先加了幾塊鹹肉炒了下白菜,再把幹餅放在上去,加了一點水,做了一鍋悶餅。
謝家人喝了熱熱的稀粥,再吃上一碗悶餅,簡直對辛湖的廚藝佩服不已。這幹餅,他們一直都是煮着吃的,有時候,來不及煮,就直接在火上烤了,又幹又硬,吃得他們早就煩了。沒想到,經過辛湖這麽一弄,味道就格外好了。再加上那些鮮嫩的白菜,更是令謝家人胃口大開。
謝家的小孩子,不到三歲的阿土,這會兒精神好的很呢。他喝着稀粥,吃兩口白菜,再咬兩口悶過的餅,居然也吃得有滋有味呢。
夜裏,按照主人家的安排,謝家人男人們在大郎家,女人們在劉大娘家分開住了下來。
Advertisement
第二天,謝大嫂還在迷糊中,謝老夫人就起床了。她年紀大了,自然沒年輕人嗜睡也覺輕,劉大娘起床弄出來的動靜雖小,卻也驚動了她。
睜開眼睛,過了片刻,她才記起來,自己一家人終于有了個落腳的地方。
“劉大妹子,可起得早啊。”謝老夫人先出聲和劉大娘打招呼。
“謝老太太,您別客氣,到了咱這地兒,你就安心歇下吧。我要出去打水了。”劉大娘拎着水桶,正準備出門打水,轉身和謝老太太說了幾句話。
“哦,我自己在村子轉轉,你不用理我。”謝老太太跟着她出了門,說。
劉大娘家裏事也不少,就真的不理她了,出門打水去了。這一去一回,也得小半個時辰呢。畢竟他們住的地方離那池塘不是很近,這天又冷,地又滑,走路都得小心呢。
謝老太太昨天就知道,村子裏有間空房子讓給他們一家人住,就是要自己去收拾。這會兒,她自然就先過來看看了。
空房子因為沒人管,那大雪早就封住了大門,留下二尺多高的雪堆呢。
她圍着房子轉了幾步,後面的雪更厚,她也走不了,正準備轉身回去,就聽得兒子說:“娘,你大清早的,不歇着,怎麽跑到這邊來了?”
“我歇好了,先過來看看。這屋子看着還成,你們今天好好收拾收拾,我們一家人盡快搬進來吧,擠在人家家裏,也不方便。”謝老夫人說。
“知道了。您回去歇着吧,把姝兒和青兒都叫起來幹活。謝三叔有傷不能幹,就憑我和謝五兩人,一天哪裏幹得完。”謝公子說着,輪起從大郎家借來的鋤頭去鏟大門口的雪,得先把大門打開,才能知道裏面是個什麽樣啊。
謝老夫人回到小石頭家,兒媳青兒已經起來了,女兒卻還在熟睡。
“姝兒,起來啦。幫你哥哥去幹活。”謝老夫人上前,伸出在外面凍冰的手,直接往女兒臉上按下去。
姝兒被凍得直叫喚,睡意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謝老夫人看着孫子,青兒收拾好自己去大郎家的竈房煮飯,他們家的行李全在大郎家呢。而且昨兒夜裏她看到竈房裏有兩口竈,就和辛湖說好了,今天借他家的竈房用。
青兒過來時,大郎也打了水回來了,辛湖正在煮早飯。
見她進來,辛湖說:“我只用了一口竈,那竈你用去吧。那籃子裏的白菜蘿蔔,都是早就洗幹淨了的,送給你們了。”
籃子裏還有五個蘿蔔,兩棵白菜,夠他們一家人吃幾頓了。
“多謝啦。我們也不好意思白吃你家的菜。我拿點糧食和你們換吧,你家還有多餘的菜嗎?”青兒高興的問。這在外面,就沒好好吃過一頓菜了。這大冬天的蔬菜可是希罕物呢。
“可以勻一點給你們,不過我們也不是多的吃不完。”辛湖答。
原本地裏的菜,就他們家和劉大娘一家子吃,是吃不完的,但家裏多了江大山父子兩,江大山又是個大肚漢,這菜他們就不剩多少了。
所以謝家人,就不可能象他們這頓頓餐餐有菜吃了。也不可以讓他們随意去田裏挖了,其實就是劉大娘也沒有去挖過,都是大郎挖了送過去。大郎每次都帶上馬,一去就是挖兩大筐子菜回來,一家分一筐子。劉大娘覺得那是大郎家的菜,自己不能主動去人家田裏挖。
“好。多謝多謝。”青兒連忙道謝。
這可是意外的驚喜呢,婆婆原本是食素的,聽說自打公公過世後,婆婆就沒再吃過葷了。但因為出門在外,不可能帶上大量蔬菜,只能帶上鹹菜幹和鹹肉之類的。一開始,婆婆只吃鹹菜幹,後來,大家吃飯沒那麽講究了。多半時候大家只能啃幹糧,偶爾能燒火煮飯,也是把米,鹹菜,鹹肉等直接一鍋煮了。婆婆不得不吃,但是她也時常感嘆自己破壞了食素的規矩。現在有了新鮮蔬菜,婆婆食素的習慣就不會被破壞了。
青兒去拿了一包米過來,說:“阿湖,我用這米和你換菜,你看着給點吧。”這是一包約五斤重的精米。這要是在平時,一千斤白菜蘿蔔也換不回這小包的米。
“這麽好的米啊。我們家可難得吃上呢,這樣吧,我們明天去挖菜,給你們弄一筐子回來。你們慢慢吃,吃完了,我再給你們一筐子。如果往後,我們的菜還有多的,我會再分一些給你們。”大郎接過大米,說。
“好的。多謝,多謝。我婆婆早在公公去世時就發過誓言,這輩子食素,在家裏還沒事。但出門在外,天天啃點鹹菜頭,我們做兒女的也看不下去。也怕她身子熬壞了。這些新鮮的菜,夠她一個人吃好久了。”青兒簡直高興壞了。沒想到,大郎他們還有菜長在地裏,能一筐子一筐子的拿回來呢。
大郎也沒和她們多說,自己拿上工具,出門去幫謝家人收拾房子。
謝家兄妹再加謝五,正幹的熱火朝天,只是還沒打開大門,盡在鏟門口及四周的雪,可見這三人并不善長幹此活。
見到大郎過來了,謝姝兒摸了把汗,說:“大郎,這空房子的主人呢?”
“搬走了。”大郎随口答道。反正,他們來這個村子時,村子早就廢棄,空無一人了。
“我們現在住下人家的房子,他們會不會回來找我們的麻煩啊。”謝殊兒又問。
大郎懶得回答,幾步跨過去,一把推開了本來就沒有上鎖的大門,大門上只是用繩子打了個結而已。空蕩蕩的堂屋呈現在大家眼前,真的是啥也沒有呢。
大家一起跨了進來,謝殊兒驚訝的說:“搬得這麽幹淨,連個桌椅也沒留下來。”
屋子裏滿是灰塵,幾個人踩下去,留下了一行行腳印。堂屋裏實在沒什麽可看的,不過屋頂倒是好好的,屋子裏也幹的,證明這屋子雖然看着破舊了,但住人沒問題。
謝公子安下心來,贊了一句:“我還以為要好好修葺後,才能入住的,沒想到這屋子保持的還不錯啊。”他還生怕這破屋子,漏風又漏雨呢。
這村子的屋子都是一個樣,中間是堂屋,兩邊是卧室。
謝公子推開右手邊的房門,大家跟着進來一看,這裏也有簡單的火炕,和大郎家也好,劉大娘也好,都是一模一樣的風格。只是,房間裏也同樣是空的,什麽也沒留下來。
“行了,別看了,快點把房間打掃出來,今天試着燒燒炕,看能不能用。今晚你們家就可以搬進來住了。”大郎出聲,提醒大家趕快幹活,要不然,今天晚上還得和他們擠。
昨天晚上,可把大郎擠壞了,一屋子的人都沒睡好。不僅僅是擠,和舅舅這個大男人睡一張炕,他很是郁悶,不是為他自己,是為辛湖。雖然說鄉下地方,不講究男女七歲不同席,但辛湖實際上也不止七歲了啊。這要是在人多嘴雜的地方人,辛湖這輩子只能給這個便宜舅舅當老婆了呢。但那可是他的未婚妻啊。
其實辛湖也一樣覺得別扭,她活了兩世,還沒和成年男人睡過一張床呢。這要不是因為炕上還有一群孩子,她真的睡不下去。雖然她目前還是個小姑娘。昨夜要不是太累,她估計根本就睡不着。雖然大郎睡在中間,很好的隔開了辛湖和舅舅。辛湖帶着大寶遠遠的睡在炕角落裏,與睡在另一角的舅舅相隔甚遠,各蓋各的被子,但還是在一張炕上啊。
不說大郎和辛湖的別扭了,舅舅本人就更加尴尬了。他是成年人,雖然辛湖在他眼裏就是個沒長大的毛丫頭,也一直把她當成子侄輩,但人家那也是女孩子啊。
所以,大郎家這一屋子的人大半都沒睡好。早上不止辛湖一人起得早,大郎也起得早,舅舅更是醒得早,恨不得大半夜就起來,硬是捱到快天亮,就穿好了衣服下了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