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搭建馬棚
為了省材料,也為了更加容易蓋好馬棚,兩家都把馬棚選在房子旁邊,共用了正房的一面主牆,只需要再搭一面主牆,另外一前一後的兩面,一面是門,一面又不用那麽寬大。
蓋馬棚,以大郎和劉大娘為主力,辛湖和平兒在旁邊當幫手。先把粗壯的樹枝埋入地下,再仔細的用石頭往下砸,讓這些主材料深埋入于地下,搭好框架之後,再搭屋頂。最難搞的就是屋頂了。
因為沒有梯子,大家只能拿出家裏的桌子再把椅子放上去,人站在上面當梯子用。而且也沒有鐵釘等物,全部要聯接的地方都靠繩子綁,搞好這些之後,還得用蘆葦當牆壁,一捆一捆的與埋好的主杆綁在一起,頂上也一樣,蘆葦叢留下來的逢隙,再拿茅草塞住,就算完事了。就這麽簡單而面積不過十來個平方,兩個小草棚子,也讓大家忙活了三天。
最後一天,家裏的蘆葦和茅草全部用完了,大家只得全部去割蘆葦和茅草,盡量把牆壁和屋頂弄得嚴實一些。其實如果再抹上一層黃泥巴,會更好一些,但天氣太冷,稀泥巴不好和,而且他們也沒那麽多功夫來弄。不過,這樣蓋的馬棚雖然不怎樣,倒底卻也能擋風遮雨了,再把馬棚裏堆多些幹草,馬就更加暖和了。
“只能這樣了,明年再好好弄弄吧。”劉大娘說。
“恩,這種簡陋的馬棚,估計也用不了多久,先應付過這個冬天就好。”大郎也不太滿意,但他和劉大娘也就這個能力了。
“我看還不錯嘛,在裏面關上門,比外面可暖和多了。等我們燒上炕,這裏就更加暖和了。”辛湖進馬棚裏感受了一下,滿意的說。
說實知,她一開始并沒有抱多大希望,實在是材料不齊全,工具也不齊全,人力更加不足,能搞成這樣,已經是大家盡了最大的努力了。況且,馬兒原本就耐寒,而且又靠着他們睡覺房間的這一面主牆,燒炕的熱量多少可以暖和到馬棚,所以這樣的新馬棚基本上能用了。
“是哦,我們都忘記了,還可以燒炕來讓馬棚更加暖和呢。”劉大娘說着,和大郎兩個都笑了起來。
“行了,明天又要開始打柴了,特別是幹草要盡量多打些回來,要不然,馬就不夠糧食了。”大郎說。
“不僅是馬要吃的草啊,家裏柴草缺口不小呢。我只巴望着還多晴幾天,等我砍夠柴草。”劉大娘有些擔心的看着天空,說。
她就怕明天就下雪,家裏沒柴草,豈不是等着凍死啊。她家基本上只存了些幾百斤樹枝,還是前兩天和大郎辛湖一起砍的,那還多半是濕的,全堆在門口曬着。而家裏這幾天用的柴草,全靠小石頭撿回來的落葉枯枝,所以說他們家柴草的缺口真不小。
大郎和辛湖家要好的多,雖然這次搭馬棚把家裏存的蘆葦和茅草全用光了。但平兒和大寶兩人撿的柴草每天卻是用不完的。平兒幹活可比小石頭強了不止一兩份,再加上個大寶每天多少也能撿兩小籃子回來,所以他倆撿回來的柴,除了每天燒掉的,每天都能剩下一些,這就積下了百來斤。但這點柴,整個大冬天也是永遠不夠用的。
“看來,我們要狠幹幾天了。”大郎嘆了口氣,說。
他發現自己這幾天嘆氣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難怪辛湖會哭,這種苦日子,哪個願意過哦。何況一個孩子呢。他在心裏是把自己當大人的,辛湖在他眼裏也只是個孩子。殊不知,辛湖和他想法一樣。兩人都想着自己能多分擔點責任和工作。只不過,大郎畢竟比辛湖更加會幹活,也懂得多些。所以辛湖也就放任自己聽大郎的指揮了。
“是啊,明天早點起來吧。晚上也要多幹會兒,才能回家。”劉大娘說着,趁着天還未黑,拉了一匹馬急匆匆的,還要去打柴。
Advertisement
大郎見狀,也拉了一匹馬跟過去,邊走還回頭吩咐辛湖:“你就不用跟來了,先回去煮飯,把劉大娘家的份也煮上,這一頓大家還是一起吃。”
搭馬棚的這幾天,也是辛湖煮的飯,大家一起吃的,畢竟劉大娘是主力,沒空煮飯,所以劉大娘就從自己家拿了些糧食過來一起吃了。
辛湖應了聲,帶着大寶進竈房去煮飯,但平兒卻依舊帶上了小石頭去撿柴草,兩個人在幹大半個時辰,也能撿一籃子柴回來呢。
辛湖知道大郎和劉大娘肯定會摸黑回家,煮好了飯,就站在院子裏大叫:“平兒,帶小石頭回來吃飯啦。”她打算先讓平兒大寶小石頭三個孩子和張嬸嬸吃。
“不用了,再等會兒吧,還看得見呢。”平兒聽到她的叫聲,大聲喊了一嗓子。又埋頭去撿柴。
小石頭咽了咽口水,見平兒都不肯回家,再看看自己籃子的柴明顯的比人家的少,也不吭聲,加快了撿柴的速度。兩人象比賽似的,低着頭,拖着個籃子,穿行在後面的小樹林中。
辛湖嘆了口氣,先裝了一碗讓大寶吃,又端了飯菜送去給張嬸嬸。
“大寶,你自己在家吃飯啊。我去給張嬸送飯菜。”
“好。”大寶嘴裏應着,頭也不擡的喝着粥。他人小,餓得快,也累得快,這會兒肚子餓得很,哪裏顧得上其他事。
“我很快就回來,你別自己去鍋裏弄啊,小心燙着啊。”辛湖走出竈房門,又回頭叮囑了一句。
“好。”大寶咽下嘴裏的粥,認真的點了點頭。
辛湖這才提上飯菜,快步走了。
“哎喲,多謝你了。”張嬸嬸見到她,連忙道謝,又問:“小石頭他們呢?”
“還在幹活呢,您先吃,等會兒他們就回來了。”辛湖說着,把飯菜放在炕上,又給她往炕裏燒了一把柴。
“唉,我這身子,拖累了大家。”張嬸嬸不好意思的說。白天,她自打到這裏後,就一直躺在炕上,基本沒下過地,實在是怕保不住腹中的胎兒,養了這上十天了,才敢下地走幾步,但想要出去幹活,卻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她雖然着急,卻也只能耐着性子關在屋子裏。
“您這個樣子,是該多歇着。可千萬不要起來幹活,我們多幹點,就把您的份幹回來了。”辛湖勸道。
“多謝你們了。”張嬸嬸又道謝,心裏非常感謝他們這一家。
“您慢慢吃,我先回去了。”辛湖笑了笑,快步往家跑。
“大寶,吃完了嗎?”辛湖還沒進門,就大聲問道。她怕大寶害怕,現在外面已經麻麻黑了,只剩下一絲微弱的光亮。孩子一個人在家,心裏肯定害怕。
“吃完了。”大寶聽到辛湖的聲音,立馬不害怕了,大聲說道。
“恩,真乖。我看看,你肚子吃飽了沒?”辛湖笑着跑進來,摸了摸他的小肚子。又給他添了小半碗粥。
“大寶,你自己吃,我去叫平兒和小石頭哥哥回來吃飯。”辛湖又說。她擔心這兩個小的,又怕他們撿的柴太多,提不回來。
“好。”大寶點頭,端着碗坐在竈門口,笑了笑。他知道,辛湖只出去一小會兒,還能忍着害怕,如果去的時間長,辛湖也不敢把他獨自一個人扔在黑夜裏。這孩子,心裏有些創傷,她很明白,就盡量不讓他獨自一個人。
幸好辛湖去找平兒和小石頭,這兩小家夥,果真拼上了,撿了滿滿一籃子,還不肯回來。辛湖看着籃子,再加上地上的一堆樹枝,笑道:“好了,回家了。這些柴明天再來拿回去。”
看着辛湖一手提一籃子柴,平兒和小石頭都崇拜的說:“姐姐,力氣好大啊。”
“那是,等你們長大了,也會力氣變大的。”辛湖嘴裏說着,心裏卻暗樂,自己這是天生的大力,他倆就算再練,也比不上自己。
三個回到家,大寶正眼巴巴的望着門口了。這一去一回,辛湖花了約二十分鐘的時間,平兒和小石頭撿柴草的地方,已經越來越遠了。
“大哥他們還沒回來嗎?”平兒見家裏就大寶一個人,驚訝的問。
“是啊,你倆先吃,我去看看。”辛湖說着,給他們一人裝了一碗粥,就出門了。
等辛湖走到池塘邊,還沒見到人影,她又高聲叫了幾聲,也沒有人回應。她就知道,大郎和劉大娘肯定還在遠處砍蘆葦。這兩人顯然不幹到天完全變黑,是不肯回來了。她幹脆就在池塘邊拿了兩根蓮藕洗起來,順便就在這裏等他們,蓮藕今天晚上洗好了,明天早上就可以直接下鍋炖了。
果然,她洗完就聽到了動靜。
“劉大娘,你們總算回來了啊。”辛湖站起來,大叫道。
“恩,你來幹什麽,快回去。”劉大娘的聲音越走越近,辛湖也就放下心來,拿着蓮藕返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