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意外的驚喜
打開大門,清晨的寒風令辛湖打了個哆嗦,她幾乎是小跑着去打了兩壺水,就直接跑回來了。
等她燒上水,平兒也醒了。勤快的平兒自然不可能坐着等吃,主動開始做廚房的衛生。
水燒熱後,大家輪流洗了臉,漱了口,另一壺裏燒的水也開了。
辛湖把開水倒在幾個碗裏,對平兒說:“先喝點水,給大寶也喂點水。”晨起一杯水,還是很有必要的。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大郎和平兒自然也知道辛湖的這個習慣,也都被影響了,各人端了一碗水慢慢喝起來。
這天的早飯,大郎沒讓辛湖煮大米粥,而是煮了平兒家的那包粗糧,弄了一鍋子粗糧粥。還剩下的兩個饅頭,他讓辛湖弄了小半塊,泡在沒有米的清粥湯裏喂大寶。他們三個大孩子都吃粗糧粥。
可能是怕辛湖和平兒有意見,大郎邊吃邊說:“大米得省着吃,大寶還小,以後得先顧着他吃。我們的糧食要再想法子。”
平兒和辛湖都點點頭,他們自然也明白,眼下就這麽一小包大米了,如果敞開了吃,不用三天就吃光了。剩下的日子,去哪裏找糧食,可是個問題呢。所以就算粗糧煮的粥很糙口,甚至有點難以下咽,辛湖也一樣眉頭都沒有皺的吃下去了。
現在的她已經習慣吃這些粗糧了,包括那些老得都快咬不動的野菜,也一樣能吃下去了。在這個沒有選擇的地方,有的吃就不錯了。只要能搞飽肚子,再難吃的東西,她都能吃下去。
各自吃飽肚子後,大家又開始收拾廚房了。不能老在院子裏燒火了,有廚房還是更好用一些。
廚房也一樣是三間,只不過比正屋要小多了,一間大約就是七八個平方大小,一間是竈房,一間相當于是餐廳,另一間還關着門,估計是放雜物或者柴草的,他們暫時還沒打開來收拾。
竈房裏鍋碗什麽的,吃飯用的小桌小凳子都還有一些,只不過都是些破爛貨罷了,小竈上的那口鐵鍋,居然還有個補丁。其中最好的要算是一只雙耳的陶罐了,比較大,沒有破。可以拿來燒水,也可以煮湯用。
這裏有徹成七字形的兩口竈,只不過大竈上的那個鍋沒了,只剩下個大大的黑洞口。
辛湖在廚房裏忙,大郎出去轉了一圈,居然搞回來一只半大木桶,雖然有一塊木板斷了小半截,但卻依然能用,不過是不能裝一滿桶水罷了。
辛湖大喜,說:“總算有桶可以打水了。”
“對了,你們去弄點草回來,鋪在床上,光是幾件衣服,睡覺還是覺得冷。”辛湖說。
這種簡易土坑,燒柴草熏得慌,昨夜他們就燒了幾把,就不敢燒,也不知道是這坑沒弄好,還是煙道堵着了。對于坑,辛湖完全不懂,她生活的地方最冷也不過零下六七度,根本就沒有坑這個玩意兒。
Advertisement
大郎帶着平兒出去了,果然找回些草,仔細的鋪在坑上。
大寶,雖然說話也很清楚,但畢竟是個孩子。只不過,他也會叫哥哥姐姐,爹娘,奶娘等等。知道餓了,要尿了。所以帶着他幹活也不算太麻煩。這孩子很聰明,估計也明白現在身邊沒有疼他的大人了,要聽哥哥姐姐的話,就老老實實的坐在一邊,也不吵也不鬧,自己随便撿個小樹枝或者樹葉子也能玩半天。
辛湖邊幹活,邊時不時的與大寶說幾句話,逗他玩兒。
又過了一會兒,大郎與平兒炸呼呼的回來了。
“大姐,大姐,我們弄了些菜回來了。”平兒驚喜的聲音,老遠就傳來了。
辛湖驚訝的回頭,就見到他們手裏各自拿着一顆白菜和幾根蘿蔔。
“太好了,終于能吃上菜了。”辛湖欣喜的跳了起來,還着急的問:“還有嗎?還有嗎?”
“夠我們吃的了,就是長相不太好,應當是沒人打理。都在池塘那邊呢。還有好幾塊田呢。”大郎笑着說。
村子裏的人搬走了,這些菜估計都是自生自長了,當然不可能太好,但卻有不少,足夠他們四個人吃了。
辛湖一聽,當場就洗了幾根蘿蔔,削了皮,當水果一人一根拿在手上啃了起來。就連大寶都認真的啃了半根蘿蔔呢
“好吃。”邊吃辛湖還邊說。
這種蘿蔔,雖然沒有現代的蘿蔔那麽大,但卻更加甜更加有味道。而且這可是純正的有機蔬菜呢,以前花大價錢才能買到呢。不過這白菜卻因為沒人管,并沒有象現代的白菜那樣緊緊的包成一團,而是中心包了一點小包,大部分的葉子都是散的,所以并沒那麽白,很綠。
“對了,那塘裏應當有魚啊,如果捉些魚回來,和白菜蘿蔔一起煮,就更加好了。”辛湖說。這沒油也沒有肉,白水煮白菜蘿蔔,肯定不好吃啊。
“恩,今天先收拾好屋子吧,明天再去想辦法弄魚了。”大郎說。
他當然知道那裏邊有魚啦,但是他也沒抱多大的希望,魚煮白菜蘿蔔能多好吃。因為他知道他在家吃過的魚,都是廚房精心烹制過的,加了很多佐料,而現在他們唯一的調料,鹽,也就剩下那麽一小包了。
“先把這塊切菜板拿去洗刷幹淨吧。我等會兒切個蘿蔔絲拌拌吧。”辛湖扔出一塊厚重的木板,沖大郎說。
然後,又把鍋放在院子,要平兒去找小石頭來仔細打磨出來。這都生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呢。雖然他們有平兒家的一口小鍋,但這口鍋明顯要大些,更适合這個竈使用。要不然,就只能把這個竈口弄小一圈,再使用那只好鍋了。
不過,沒肉沒魚也沒有油,連鍋都是打過補丁的,想要弄點好吃的,她也知道自己簡直是癡心妄想。
不過,不管怎樣,因為有了菜,這天,他們的飯菜明顯的豐盛了。
辛湖削了兩條白蘿蔔,切成絲,用了一點兒鹽仔細捏了捏,控幹了水份,就成了一道涼拌蘿蔔絲了。當然了,如果有點香麻油和醋就更加好了。
“真好吃。”平兒吃着這樣的拌蘿蔔絲,也一樣覺得美味之極。飯是白菜悶粗糧飯。大寶依舊吃他的白饅頭,當然也吃了一些蘿蔔絲。不過,因為有了白菜和蘿蔔,大家明顯吃得更加歡快了。冬天能找到新鮮蔬菜,對大家來說,絕對是個奇跡了。
“對了,最好是弄些草把白菜蘿蔔蓋上,蓋厚一點,下雪後能保護菜不受凍,我們就可以多吃一段時間的新鮮菜了。”辛湖說。
她出生在農村,雖然後來她極少下地幹農活,但一些基本的常識她還是懂的。這裏不可能有大棚,想要保護這些菜不凍壞,只有兩個辦法了,一個是全弄回來下窖藏起來,一個就是蓋上厚厚的草簾子。
“好,等下我們就去弄。”大郎說。他自然更加明白冬天新鮮蔬菜是多麽難得了,既然能保護好這些菜,他當然願意去做啦。
“對了,我們把這個門打開,看能不能找到些農具,看能不能找到鐵鍬,我們可以去挖連蓮藕。多找把鐮刀好割草。”辛湖指着那個關着的小門說。
這個小門居然還上着鎖,幾個人折騰了一會兒,總算打開。
“哇,這麽多東西啊。太好了。”辛湖幾乎是跳着大叫起來。
屋子裏沿着牆根,一溜兒放着好幾個大大小小的壇壇罐罐,還有兩只大小不一的新木盆與一對新大木桶。自然還有竹籃子,竹筐子,鐵鍬,篩子,簸箕等日用品,和鋤頭,鐮刀等農具了。
辛湖看着這些封了口的壇子,随手拿了一個中等的惦了惦重量,覺得裏面一定有東西,這些壇子是用黃泥封起來的,她覺得有可能是別人自家釀的酒,或者醋什麽的。
當她打開壇子,聞着味兒,簡直開心的無法形容,大叫道:“醬。居然還有醬。這下好了,我們能做菜了。”這種鄉下人自制的大醬,味道極好,一般又夠鹹,把壇子封起來,可以幾年不壞呢。
平兒自然也認識這個東西,也跟着開心的笑了起來。這種醬,農忙時,大家都直接拿來拌粥吃呢,有了它,都不用炒菜了。
所有的壇子都被她打開了,除了這一壇子醬之外,還有一壇子鹹菜,一壇子米酒,一個壇子裏居然還裝着滿滿的鹹肉塊,最小的壇子裏面還裝着約四五斤重的粗鹽。另外有一個壇子裏面卻裝着一些包好的種子,多數是些菜種,幾個大罐子裏居然有裝着大半的高粱米,或者黃豆豌豆小米等糧食。
三個人興奮的清點了一下,覺得日子更有奔頭了。這些糧食加起來約有個五六十斤重,他們省着點吃,夠過一個月了。只是,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些糧食其實是原主人家留下的糧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