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節
效。孝公:好!于是商鞅飲鸩止渴,為秦建立極權,終車裂以亡。
清朝名醫朱方旦研究發現,人是用大腦思考的:古之聖賢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兩眉之間。此觀點發表後,引起一片喧嘩,許多人大罵朱方旦瞎掰,康熙皇帝聞知,以造謠惑衆之名殺掉朱方旦。朱方旦不反朝廷,不反皇帝,為何要殺呢?因為他引發了人們的思考,暴力只喜歡結論,害怕的是思考過程。
晚清時,宮裏有個受寵太監寇連材。有一天,寇連材給慈禧遞上奏折,要求改革。慈禧搖頭嘆息說:國法無情啊……寇連材被抓,斬首于菜市口。專制政體就是這樣子的,百姓也好太監也罷,偷雞可以摸狗也行,就是不允許對國家政務說話,敢說話就封口。這種鴕鳥式政治,導致國家喪失了糾錯能力,只能坐以待斃。
唐宣宗時,有個官員韋廑,想當更大的官,就找個自稱有通靈神術的術士幫忙。術士吩咐他把想當的官位寫在紙上。韋廑寫了後,術士抓住紙,大喊大叫:韋廑要造反了,我有證據在手。韋廑吓壞了,給了術士好多錢封口。唐宣宗知道後,說:有沒有搞錯,老百姓怎麽可以瞎反腐?命人把術士抓來,啪啪啪打死了……
乾隆年間,英國佬洪仁輝來中國做生意,被黎姓商人所騙。告到縣府兩衙,不理,洪仁輝怒極,索性開船奔天津大沽,去北京告禦狀。乾隆得報,大怒,禦筆批示,要求地方官揪出躲藏在洪仁輝身後的陰謀集團。地方官暈啊,硬着頭皮查啊查,查出來替洪仁輝寫狀子的,叫劉亞匾,以漢奸之名殺之。洪仁輝被流放澳門。
講個方先覺的故事。方先覺,黃浦三期,抗日時三次長沙會戰,立下遺囑,大敗日軍。但衡陽之戰為日軍圍困,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自殺被副官阻止,為手下将士計,舉旗投降。日本人要求方先覺當漢奸,拒絕逃回。但國人窮追猛打,直到臺灣,喊殺方先覺之聲不絕于耳,方先覺抱着蔣介石膝蓋大哭,最後落發為僧。
晚清有個劉錫鴻,喜擡杠,受排擠,只有郭嵩焘賞識他,推薦他入京做官,帶他出使英國。不曾想劉錫鴻太愛國了,不停地和郭嵩焘擡杠,最後指摘郭嵩焘是漢奸,毀了郭嵩焘,然後又想捎帶腳把郭嵩焘的支持者李鴻章一塊搞掉。慈禧老太後大怒,把劉錫鴻一撸到底,打回原形……交朋友,要小心那些擡杠成瘾的家夥。
辛亥:清政府崩盤,有其合理性。民國崩盤,也有其合理性。但清政府崩盤的合理性源于內因,是體制性的缺陷所導致。民國崩盤的合理性源于外因,是外敵太過于強大所導致。清政府就如同一個老人,一生作惡多端,臨老想安度晚年,沒得到機會。民國就像個幼兒,基因優秀而純正,卻被左鄰和右舍合夥給掐死了。
功:乾隆年,雲南貧民吳尚賢,去緬甸尋找機會。他混跡于原始部落,找到一座銀礦,成為大礦主。有錢後,吳尚賢就勸部落回歸祖國,還勸緬甸國王朝貢。雲南官員認為吳尚賢犯傻,堵住不讓,可吳尚賢最終聯系上乾隆皇帝,率茂隆銀礦回歸祖國。歸來後乾隆下令,将吳尚賢關入牢中,活活餓死。
星雲大師說:他一生遭到無數誤解,他看報,別人說:和尚也看報?他寫字,別人驚訝:和尚也用鋼筆?他看時間,別人不滿,和尚也戴手表?他去講法,剛剛從車上下來,就聽見人群驚訝聲,和尚居然坐汽車?星雲大師不得不說話,他說:拜托,我要走着來,一個星期也走不到……所謂人生,就是誤解途中的堅忍。
卡紮菲,迎來他人生的必然。總會有人問:老卡為什麽就不肯明智一點,在掌握絕對優勢時,慢慢緩釋權力,改變這種你死我活的零和對峙呢?你終究無法對抗民衆,遲早也會付出血的代價。為什麽他死活不肯呢?只因為暴政者不唯是愚民,更喜歡愚弄自己,他們太喜歡聽自己願意聽到的,沉溺于自欺欺人的快感中。
陳勝吳廣起義,陳勝有個朋友叫武臣,是為趙王。趙王手下有員大将李良,從前線回來,遇到武臣的姐姐,李良伏身相迎,可是趙王姐喝高了,理也不理揚長而去。李良很沒面子,惱怒之下就追上去,殺掉了趙王姐,又捎帶腳殺了趙王,趙王就這樣被江湖除名了……人的社會地位改變,務須保持謙和,否則會死得極慘。
讀書:此前利比亞,卡紮菲嚴禁任何歷史類書籍銷售。歷史成為禁忌,任何作品都不能談論。經過層層審查後,利比亞人已經無書可看。卡紮菲希望人們只讀他的綠寶書,所以利比亞人很少去書店,因為那裏沒什麽可讀的。國民是否願意去書店,是國家政治開明與否的結果,決定着這個民族的未來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