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親近
不出鄭媛所料,如今屈瑜那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屈瑜是半個月前來的新鄭,卿大夫娶妻必須親迎,所以他在逆女之時從郢都趕來,準備将新婚妻子接回去。原本以為自己終于要将心心念念的人娶回去了,歡欣鼓舞,誰知在公宮親自見着那個人之後,一匜的冷水對着他的顱頂澆下來。
原來自己求娶的人原來不是想要的那個人,在屈氏祖廟中祝禱要新來家族的那個女子也不是他。
“不是她!”屈瑜盯着堂上那個被侍女簇擁的女子說道。
那個女子哪怕面上施了濃妝,還是能夠看出眉眼間的青澀,頭上的發髻裏雜着厚重的假發,真發上還可以瞧見淡淡的黃色,和垂髫小兒似得。
這樣子哪裏和她有半點相像之處!
屈瑜是當着所有人的面前說的。頓時在場的人嘩然大驚,而堂上的新婦,原本見着新婿面色清俊幹淨的欣喜之心,在剎那間褪去。
不是她!
她該是誰?!
妱面上血色褪盡,她手掌裏頭緊緊的握住玉璧,費勁了全身的力氣才忍着沒有讓自己将唇上咬出血來。
這等變故,沒有人預料到。就連那些跟着屈瑜來的楚國人也吃了一驚,原本不是還日日夜夜想着要将人娶回去的麽?怎麽一見面就是說不是那個人呢?
“吾子?”鄭伯身邊的小臣栗從宮室中小跑出來,在屈瑜面前輕聲道。要是在公宮之內鬧出什麽來,鄭伯的顏面不保,就算是對方是楚國人,恐怕鄭伯也不一定會将這口氣給吞下去。
人是他自己要求娶的,如今在昏禮之上不認,當鄭伯是可以任人欺負的麽?
屈瑜死死的盯着堂上的少女,少女毫不相讓的瞪着她,過了好一會妱伸出手去,讓侍女攙扶着她從堂上下來,緩緩走到屈瑜面前。
“吾子從楚國而來,對于周禮恐怕還是不甚明了。”妱緩緩開口,一開口說出來的就是諷刺之語。照着周禮,新婿應當在臺階下和新婦互相拜見,然後迎新婦過來,妱這麽說,自然是諷刺楚人不懂周禮。
妱身旁的傅姆聽到她這話,大覺不妙。這新婿不是什麽中原中知曉禮儀的貴族,而是楚國的卿族,妱這話可是将人往死裏得罪。傅姆急的額頭上冒冷汗,可是這場合偏偏就沒有她說話的份。
她平常也教導公女一言一行都要依照周禮,可是這夫妻相處,也不是完全靠禮儀來的呀。也不是誰有道就能硬氣,尤其是女子前往夫家。
屈瑜在庭中看了一圈,在場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到他身上。
“吾子,快些将新婦迎到車上吧。”小臣要是看不出不對,那麽他那雙眼睛就算是白長的了。
“吾子,季姬是吾子派人到新鄭求娶的,寡君令人占蔔,蔔得吉貞,才答應此事。”小臣栗道,“這是吾子自己求來的新婦。”
自己求來的新婦,難不成還想反悔不成?
屈瑜的面色變得很難看,他對着那個少女伸出手去,妱高高的揚起下巴,将手放在他的掌心裏。
徐嬴在宮室裏聽到屈瑜差點想要當場反悔,冷笑連連,“已經告過天地,向鄭國的先祖們禀告了,他還想怎麽反悔?”
妱在委禽禮,收下男方令人帶來的大雁之後,那就已經是男方的人,只不過暫時還留在鄭國罷了。這樣他想要反悔都不可能!
寺人俠仔仔細細把這些事打聽來,轉頭就說給鄭媛聽。寺人俠滿臉的感嘆,“看樣子,真的是屈子認錯人了!”
鄭媛聽到寺人俠竟然稱呼屈瑜為屈子,聽得她有些牙酸。
“公女那會都沒有告知他身份,他也只是知道公女是國君之女罷了。”寺人俠也見過屈瑜幾面的,屈瑜在那些楚人裏頭還算是長相不錯,嗯,人長得也是孔武有力。
真是有些可惜了。
“和我有關系?”鄭媛滿臉疑惑。是屈瑜弄錯了人,又不是她弄錯了人。何況他兩人根本就沒有可能反悔,怎麽返回,娶婦可不是現代去民政局領個本本的事,這會可是相當慎重,要占蔔問過天地鬼神還有祖宗的意見,全部都得出好的卦象才能進行下去,更別說裏頭還有告祭雙方祖廟,這般慎重其事,說不娶就不娶了?
別說新婦家裏不答應,就是屈瑜他父親恐怕也不會點頭。
“公女,好歹屈子也傾心于你。這樣也太無情啦。”寺人俠忍不住道。
“無情?”鄭媛聽到這個詞,頓時就覺得頭大。這段時間她是要躲在宮室裏頭,哪裏都不敢随便去了,要是被屈瑜碰見,恐怕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麽事來。到時候恐怕就是鄭伯再疼愛她,也要收拾她了。
這可關系到鄭伯自己的顏面,她可比不上。
“這會無情,總比鬧得風風雨雨要好。”鄭媛覺得自己對屈瑜也沒有多少情可言,最多只是感激而已,可是誰也沒有規定,他救了她,就一定要她以身相許吧?要這那樣,估計不知道有多少男人等着來救她呢。
“公女妱給新婿威風,回頭日子恐怕是難過了。”寺人俠咂咂嘴。
“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夫妻相處也差不多,當然要是男人實在沒有和她過下去的心,還不如回來算了。”鄭媛道。
她就看不上那些明明不喜歡妻子還要拖着人的。這年月可不像明清時候,講究什麽好女不嫁二夫,出嫁女子回娘家之後,和沒事人一樣再嫁就行了。只不過貴族們幾乎都是聯姻,尤其是嫁到別國做夫人的,為了保持兩國之間的政治聯姻,一般都會告訴女兒,不要回來。
可是卿大夫就沒那個限制了。
“噓——”寺人俠聽到鄭媛這話,差點沒被吓暈過去,他左右看看,發現沒有其他人,快要跳出喉嚨口的心才落回肚子裏頭,“公女這話要是徐嬴知道了,徐嬴還不知道會如何生氣呢。”
“所以這話才不會被她聽到啊。”鄭媛俏皮一笑,“不過徐嬴恐怕也知道我和屈大夫的那些事。”
想要不知道也難,新鄭就這麽大,人卻又有那麽多。要是有心挑撥,打聽到這事也不難。
“我到時候還是趕緊的避避風頭。”鄭媛知道徐嬴那個人根本就不講半點道理,她認定了的事,旁人就算是說再多,她也不會聽的,更何況是在女兒的事上,恐怕是認定是她有意勾搭上屈瑜了。
“小人也覺得,”寺人俠點點頭,“而且小人覺得離新鄭越遠越好。”
果然不出所料,徐嬴還真的從一位貴婦“不經意”的話語中得知,當初屈瑜出使鄭國的時候,在新鄭和鄭媛一同在湖水上泛舟。
一男一女,無親無故,一同泛舟,會是怎麽樣才會呆在一塊?
徐嬴立刻就怒火中燒。
不過這事原本就是和妱之前的事,何況對于此事,鄭媛從來就沒有提過半句。徐嬴把自己氣的半死,公子游在裏頭真的是焦頭爛額,原先母親想要阻攔妹妹不要嫁到楚國去。甚至還想冒犯鬼神,讓貞人報出大兇的卦象,把他吓得差點沒暈過去。
妹妹那裏放心不下,母親這邊就又出事了。她竟然要去找媛的麻煩。
身為庶母,對于別的側室所處的子女,自然要能避開就避開,不然出了事,幾張嘴都沒法把自己給摘清楚。
公子游吩咐徐嬴身邊的人一定要勸住她,自己跪在母親面前痛哭流涕,“母親,妱已經出嫁,就算是不為她想,也應當為臣想一想。若是此事走露出去,君父要如何看待臣?”
徐嬴年輕時候還好,年紀大了,脾性越來越怪。能夠讓她動容的也只有兒女們了。
“可是媛也太過分!和男子出游也罷了,可是她可曾想過那個是妱的夫婿?”徐嬴見着兒子跪在那裏,心下不忍,不過嘴上還是要說這麽一句。
“母親,那時候屈大夫還沒有來新鄭求娶呢。”公子游聽得母親這話忍不住提醒。那時候屈大夫根本就沒有來求娶,恐怕是連妱都沒有見過一面。說來這兩人還是在昏禮上才見第一面,結果見的第一面就是發生了那回事。
公子游心下嘆息,他都不用打聽,知道屈瑜曾經和媛曾經通同舟之後,他就明白其實屈瑜想要迎娶的人是媛。不過人已經錯了,而且到那會根本就沒有多少餘地。哪怕錯了也只能讓他繼續錯下去。
不然事情傳出去,君父的顏面何存,妱的臉面何在呢?
但這些也不是随意拿來懲治媛的理由,媛怎麽知道屈瑜會弄錯人?又怎麽會知道,屈瑜娶的人不是她?
“側夫人。”徐嬴的寺人在她身邊笑道,“這會叔姬恐怕心裏也不好受呢。情郎沒有來聘她,反而是聘了妹妹,這會就算反應過來,她又能如何?”
寺人這話比公子游的話更得徐嬴的歡心,“你說的這話,不錯。”徐嬴的面上露出笑容,“她心裏想要的情郎結果被妱得了去,而且妱還是正室,她就算是恨死,也沒有半點用了。”
“側夫人說的極對。”寺人垂首。
公子游沒想到這種話竟然能夠讓母親高興,他嘴唇動了動,原本想要說的話咕嚕幾下只能吞回去。
“可是媛平常做事也太跋扈,不将旁人放在眼裏。”徐嬴想起姚子的這個女兒幾乎處處蓋過了女兒的風頭,哪怕有幾個人說公女媛任性不遵循禮儀,可是這些話鄭伯聽了,也不過是當做耳旁風,聽聽也就罷了,要是她還提起幾次,鄭伯就有些不耐煩,說鄭媛年紀不大,調皮任性些不必小題大做。
這些事想起來,足夠讓徐嬴郁悶。妱費了多大的功夫才能得到鄭伯的一句誇獎,而媛胡鬧任性,她不過是說上幾句,鄭伯就說小題大做。
“你妹妹當初為了你君父的一句話,不知私下裏苦練了多久。”徐嬴說起女兒,不由得垂淚,當初女兒為了鄭伯的一句誇獎,私底下辛辛苦苦儀态。公女們都有自己的傅姆,周禮更是自小學起,為了能在君父面前比其他姊妹出色,妱辛辛苦苦在宮室中練習步子儀态。
徐嬴想着女兒不禁落淚,宮室中其他人也跟着悲傷起來。
公子游卻回想到了那一日妱對屈瑜的譏諷來。他害怕母親擔心,才沒有說,他覺得妱的性情,在夫家恐怕會比較難過。
公子游自己也是男子,對于男子的心思當然知道。屈瑜原本心就不在她身上,另有所屬。如果妻子性情堅韌,有柔和的手段,過那麽一段時間,總歸是能搶回在男子心中的一些地方。可是妱那樣,分明一下就把屈瑜推遠了。
屈瑜雖然是大夫,但在楚國也屬于公室支系,再加上楚人的性情,他還真是替妹妹捏把冷汗。
“說來,妱也要離開鄭國了吧?”楚人逆女,帶着新婦的車就離開了新鄭,算算時間,也該出鄭國,進入楚國境內了。
“回禀母親,算算時間也該快了。”公子游答。
徐嬴聞言,豆大的淚珠落下來,掩面哭泣。頓時宮室內又亂成一團。
**
屈瑜娶婦,從新鄭将新婦接回來,但是他一日到晚板着個臉,不見半點欣喜,平常人就算是對新婦不滿,面上也會裝那麽一裝,至少面上看上去對新婦的尊敬是有的。
屈瑜倒是沒有直白的表露出自己對于新婦的不滿,但是他的敬也只是浮在表面,除了鄭國進入楚國境內的時候,他只是吩咐豎仆每日去問新婦是否安好,至于好不好,就不必對他禀告了。
走了一個多月的陸路,然後上了舟,走水路向郢都而去。
楚國被中原鄙夷為蠻夷,但是楚國國力強大,和中原幾國的聯系也從未斷過,尤其這十幾年,來楚國的人越來越多,不僅僅是陸路,就連水路上都随處可見來往的舟,其中很多是商人們的船,來楚國做生意的。
妱被安排在了另外一條舟上,和屈瑜分開來。在鄭國是他理虧,而且也不能當着一衆鄭國人的面,說着女子不是他中意的。人只能領回來,至于以後,那就走一步算一步了。
妱自小在中原長大,習慣乘坐馬車,上了船之後就覺得天旋地轉,沒過多久就嘔吐不止,原來吃下去的那些東西全部吐出來,再吐幾次,都沒有東西可吐了,嘔出來只有黃色的膽汁。舟中有楚國的女奴,把妱攙扶出來,透透氣。
一條舟從對面行馳而來,舟上有幾人正在看風景,屈瑜看了其中一人一眼,莫名覺得有幾分眼熟,下刻他想起那人是誰了。
“太子,太子——!”屈瑜猛地轉過身,将身後站着的豎仆撥開,跑到舟尾疾聲大呼,“太子——!”
對面那條舟是順水行駛,比屈瑜的逆水而上要快,不過是眨眼的功夫就已經和他拉開距離。
舟上站着幾個人簇擁着一個少年,少年看上去不過十五歲,不過他已經換上了成人的衣裳,頭上也是巍峨的切雲冠,他聽到屈瑜的呼喊,伸出手沖他招了幾下。
“那就是子瑾求娶來的鄭姬?”太子呂看到了後面那條船上的年輕女子,轉過頭對身邊的侍從問道。
“應當就是新婦了。”侍從答道。
“額——這就怪了,我聽人說他要求娶的可是一個美人,”太子呂想起那個曾經在鄭國公宮內晃蕩的楚将的話,“而且那美人可以讓人一見之下忘卻身邊之事,那女子怎麽看都不像啊。”
何止是不像,根本和美人兩個字搭不上半點關系。他都覺得憑借屈瑜的樣貌,來娶這個女子,是屈瑜吃虧了。
“這——小人也不知。”侍從聽太子呂這話,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回答,只能垂下頭。
“太子,我們這麽出來,國君那裏……”太子呂身後有一名看上去是貴族的少年滿臉糾結。
太子呂這次出來,可以說是自己偷偷溜出來的。這會渚宮內恐怕是鬧得雞飛狗跳的。
“放心,君父不會責怪的。如果有責罰,我一力承擔就是。”太子呂沖着少年擠擠眼,結果對方露出一個比哭還要難看的笑。
楚王自然是舍不得責罰兒子,但是對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尤其楚王會認為是旁人挑唆。
少年想起回去之後,自己說不定還要被父兄打一頓,頓時臉上苦的活像吞了一顆蛇膽似得。
“你怎麽露出這樣的一副臉來?”太子呂壓根就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裏,他伸展開手臂,大大的伸了個懶腰。
“在楚國見多了雲夢大澤,去見識一樣中原的風光也不錯啊。”他說着,一邊眉毛挑起來,臉上的笑玩世不恭。
“……”少年已經要哭了。父兄要他入渚宮也就罷了,可是為什麽一定要把他放在太子的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 熊二張着血盆大口,高舉着碗狂奔而來
楚大熊表示安慰:這孩子有寡人當年的風采!
公子均:準備熊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