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對于村子裏的熱鬧,蘇敏願意瞧一瞧,可不願意摻和進去。
她始終保持着高調養病,低調做人的原則,閉着嘴巴幹活,豎着耳朵聽八卦。
每天瞧着趙寧寧領着秦靜故意走到翠花嬸子身邊刷存在感。
兩個人就像是大母雞領着小母雞,恨不得張着翅膀咯咯噠,村子裏的大媽就和蘇敏一樣看好戲的表情。
趙寧寧的性格全村皆知,她太能折騰了。
每次走到知青點附近,聽見裏面有吵吵鬧鬧的聲音,停下腳步一聽,十有八。九是趙寧寧在找人茬。
不止是知青,她剛來村子那會兒還看不起村子裏的小姑娘,她幹活不利索,有的心好的姑娘們去幫忙,還會被她罵一通。
如果這姑娘家裏有個厲害的娘或者姐,人家大人就會再反過來收拾趙寧寧一通。
那段時間每天上工的地裏都有吵架可看。
後來趙寧寧長了教訓,不敢招惹那些本身就厲害的或是家裏有厲害人物的姑娘。
但剩下的性格懦弱好欺負的她還是會找着機會就上去說人家一通。
有些嘴巴厲害的姑娘們都私底下叫她‘野狗知青’,逮人就吠。
以前也傳出來過趙寧寧知青瞧上了陸建軍。
但平時大媽大娘們見趙寧寧每次看到苗翠花都擡着脖子一臉瞧不起的樣兒,和陸家千金陸向紅也吵過好幾回。
哪裏有人瞧上人家兒子,但看不起人家的老娘還罵了人家的妹子的。
婆婆小姑子本來就不好惹,和人還沒處對象就先把婆婆小姑子得罪了那不就成傻子了麽。
哪想這世上還真有這種傻子,趙知青是真瞧上了陸建軍。
這事兒可就有意思了。
在一幹大媽心裏趙寧寧這樣一看就是攪家精的姑娘雖然配不上陸建軍,但也忍不住想想萬一這姑娘和陸向紅成了一家人那可有好戲看了。
一個最出息兒子的媳婦兒,一個最寶貝的閨女,她們兩個幹仗,那苗翠花想來就得意不起來了。
不過翠花嬸子還是精明的,估計早看出來了這倆女知青的心思了,只是人家啥話也不說。
這個時候的确什麽話都不合适說,只要人姑娘沒大大咧咧的開口說,嬸子你選我吧,我來給你當兒媳婦。
那你就只能揣着明白裝糊塗,言語間一再的暗示自己兒子需要一個聰明伶俐,大方得體,性格溫和,勤勞吃苦的好姑娘來配。
可在趙寧寧心裏,她就是個聰明伶俐又落落大方的好姑娘呀。
她和陸建軍般配的不得了,除了她這五大隊六大隊也沒別人能配的上陸建軍了。
所以每天瞧着趙寧寧和翠花嬸子言語上的交鋒,也是很有意思。
一個使了勁兒的裝傻,假裝不明白趙寧寧的心思。一個是真傻看不出人家敷衍她。
對翠花嬸子來說,她都差沒直接和趙寧寧說你別在我眼睛跟前晃悠了,你這樣的兒媳婦我瞧不上眼。
但對趙寧寧來說,她以前喜歡陸建軍,但是不太滿意他農民的出生。
工農工農,在趙寧寧心裏還是有個先後的,她是工人階級的後代,那自然不能降級,怎麽着也得找個工人對象。
而且工人再差也是在城裏,廠子裏還會給分住的地方。
農民呢,再富那也是農村。她是不願意在農村的,不僅處處不方便,人也不好相處。
她喜歡陸建軍,但從沒想着和他在一起,她是不太願意陸建軍高攀自己的。
可現在陸建軍已經成鋼鐵廠的正式職工,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沒那麽大了。
趙寧寧覺得自己和陸建軍再相配不過。
不管怎麽說她也是個姑娘家,她是不好直接和陸建軍表白的。
而且陸建軍也并不在村子裏,她和陸家人沒什麽交情,也不知道陸建軍下一次回來是什麽時候。
她不能直接和翠花嬸子說自己相中陸建軍了,這麽一來還沒成家,她就被婆婆壓下一頭,那結婚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
但讓趙寧寧生氣的是自己都主動走到翠花嬸子跟前了,沒想到她竟然還端着勞動大隊隊長夫人的架子,實在是讓人生氣。
趙寧寧心裏已經很确定這翠花嬸子将來一定是個惡婆婆了。
如果不是陸建軍自己争氣,有個這樣拖後腿的娘這輩子都別想娶到老婆了。
蘇敏看着趙寧寧上蹿下跳也是心裏無語,她總是喜歡把別人當成傻子來對待。
像人家沈月,雖然不知道是早就把陸建軍劃進自己擇偶範圍之內,還是為了讨好大隊長一家,亦或者是單純為人和善,
反正人家和翠花嬸子相處的不錯,就算不在一個勞動大隊,翠花嬸子看見她也是時常是笑着一張臉的。
而且蘇敏也發現沈月和陸向紅關系還不錯,陸向紅一向不喜歡女知青,沈月能成為特例和她成了朋友可見人家多會做人。
蘇敏猜測當初她和劉霞聊半天後沈月和自己打探,估計是早從陸向紅那兒知道陸建軍答應相看這事了,所以怕劉霞透露給她。
又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和陸建軍處對象的心思。
如果從女知青裏挑一個做兒媳婦,大隊長肯定是選原主蘇敏。
現在說着是翠花嬸子給兒子挑媳婦兒,但實際上最後點頭的是陸建軍和大隊長。
沈月估計從陸向紅那裏得到了消息後在心裏就把蘇敏當成了競争對手。
沈月唯一的問題在于有個出了國的親大伯,所以成分不好。
她這也算是被牽連,她自己是個知書達理的好姑娘。
如果陸家能抛棄一點成見就會發現沈月娶了不虧,這就是沈月的底氣。
而且有着趙寧寧這樣的人做對比,沈月簡直可以被稱為完美兒媳了。
就像趙寧寧,直到現在還不知道沈月和秦靜的心思,還一個勁兒的瞎嘚瑟。
從上個禮拜天陸建軍回來,到現在禮拜五,不過五天的時間,比之前半個多月都熱鬧。
蘇敏有時候都怕趙寧寧現在這樣信心滿滿,等将來陸建軍訂了親她可該怎麽辦啊?
發瘋一場?
蘇敏正想着呢,就見一個小孩子狂奔而來,後頭還跟着兩個小豆丁。
前邊的小孩子邊跑邊喊着:“娘,娘,娘。”
後邊的小孩也跟着喊:“奶,奶,奶。”
蘇敏聽着快笑死了,這不管是娘還是奶聽着好像叫的是同一個人,這三個小孩子看上去差不多大,沒想到竟還隔着輩分。
同個本家的人裏确是容易出現一個人的輩分比另一個大的多的情況,因為有的人家娶妻生子早,有的人家娶妻生子晚。
但同個人家裏就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尤其現在這物資匮乏的六七十年代。
一般人長子都結婚生子了,也就不會再去生個幼子。
一是年歲上已經是高齡産婦了,生孩子太過危險,家裏又不缺孩子,何必冒着沒命風險要那麽個老來子。
二是國人自古都有生兒子然後必須幫着兒子成家立業的責任心。
但等小兒女年紀大了,自己也老了,未必有能力幫他娶妻生子。
而孩子的其他兄長們也正好要給自己的兒子娶妻成家,搞不好又成了一場家庭矛盾。
三是夫妻生活來說,在兒子結婚之後二老就成了祖母祖父輩了,那就會把自己當成是老人了。
有夫妻生活沒啥,但還生出了小兒子就會被人指指點點說老不羞。
人家兒媳婦也指望着婆婆伺候自己坐月子呢,哪想婆婆自己就在坐月子,那這不是就容易惹出事兒來。
而且有了小兒子那誰還會把心思放在差不多年紀的大孫子二孫子上。
可對于許多兒媳來說,你做婆母的能不待見我這個兒媳婦,但你不能不待見我兒子。
蘇敏還正好奇這三個是誰家的小崽子,就見三個孩子一窩蜂的跑到了翠花嬸子面前,大點的那個抱着她的腰,餘下的兩個一人抱着她一條腿。
那個大一點的喊:“娘,我三哥四哥回來了。”
剩下兩個也跟着喊:“奶,我三叔四叔回來了。”
三個孩子聲音亮的很,吵鬧間地裏的人都聽見了,衆人忙好奇的問:“三娃子四娃子今兒怎麽回來了?不上工了?”
翠花嬸子得意的說:“今兒不是九月十七麽,九月十八是我的生辰,建軍建民就特意回來了一趟。”
衆人忙恭喜她:“哎呦,還是你們家建軍建民有孝心,像我們每天為了家裏操心勞力的,每年生辰也沒見人提出來過。”
“哪裏是兒子貼心,是我小閨女記着要給我過個生日。
這是我四十五的生日,雖不是整壽,可也逢了個五。我便想那一家人熱鬧熱鬧也好。”翠花嬸子說。
“翠花都四十五了,哎,日子過得真快。不過你們家的日子過得舒心,你看上去最多四十歲。”
三個小孩子見大人說話,聽的有些不耐煩:“娘,我就是來告訴你一聲,現在你也知道了,那我就回家看我三哥四哥去了。”
說完,三個小孩子在翠花嬸子叮囑大一點的那個照顧好兩個侄子的話語中就又狂奔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