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在能夠做到延長保質期之前,脂膏的作坊就必須要靠近鋪子, 而就算能夠延長保質期, 可為了不影響整體品質, 林若青也打算盡量将作坊靠近每個城市的鋪面。
畢竟這個時候的交通運輸不止是一個不方便能夠簡單概括的, 中間劫道的有,自然意外也有,很難根除了所有隐患。
另一邊,劉平南回到粉黛鋪子裏,就先将月姐兒叫過去問了,又稍作考核覺得這樁婚事的确可行,便應了下去。同時他也讓月姐兒那邊去問問其他丫頭, 也讓王銘那邊去問問其他小厮, 如果有心思相同的, 那就一起辦了最好,同時表明上頭的态度。
夥計丫頭都到了這個年紀了,且大多都是已經賣身在林若青名下的,以前雖然有這個心思, 可也不敢說, 沒想到有月姐兒膽子這麽大,竟然主動去找林若青說了,這個頭一開,上面的口風又松了,下面的人心思哪裏還能不活絡?
是以到了三月份翠竹和扶柳她們成婚之前,下面的小厮和丫頭倒是先成了五對。他們的婚禮簡單, 不過是走個過場,家裏基本都是沒有長輩的了,頂多就是将劉平南請過去做個見證吃頓飯,往後便生活在一起。
對于已經成婚的小厮與丫頭,劉平南另外又來請示林若青。
“現在還是以前那麽樣子住,我想着并不是很合适,不僅其他人見了不方便,小夫妻兩個也估摸着有許多不妥的地方。”
林若青聞言覺得挺對:“這倒是的。”
她想了想道:“城西那頭不是有幾個空着的鋪面?讓成婚的先住到那裏頭去,等後面在城外建上兩個院子再另外做安排吧。”
這也算給這些人一個自己的住處了。這也不是林若青大方,不過是她的本分罷了。
這些人在這個時代裏基本就是她的私産,即便她不将這些人看作自己的私産,可這些人自己也會這麽認為。在這個層面上,林若青無法做出什麽改變,同時也要利用這一點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自己能夠不真的把他們當作私産,而将他們當作活生生的人。
所以在很多方面她會盡力做出彌補。
一座農家小院對于她來說不算什麽,可對于那些丫頭小厮卻是一個家。更何況她也沒有大方到那個份上,丫頭小厮們也不會一對夫妻就得一所房子,而是會一個院子裏每個人得一個單獨房間罷了。
這個消息一出去,沒成想又在三月上報了幾對人上來說是願意成婚的。
不過三月份裏最要緊的還是扶柳和翠竹的婚事。出嫁前一天,翠竹和扶柳都有些不安,拉着林若青說話。
翠竹道:“也不知道成婚後會怎麽樣。”
扶柳也點頭,難得心慌起來。
林若青在旁邊看着有趣,笑道:“能怎麽樣,踏踏實實過日子就好了,又沒有什麽吃人的妖怪,怕什麽?”
翠竹道:“小姐你當然不怕,你還有姑爺呢,姑爺對你好啊。”
這點林若青倒是不否認,陳彥現在對她的确是很好,連帶着陳李氏那邊對她其實也沒的說。林家那邊沒有的關懷,陳家這邊都做到了。
不過林若青反問:“難道你那個對你不好了?那正好,趁着現在還沒成婚呢,我幫你退了算了。”
翠竹臉紅起來:“我才不是這個意思呢,小姐你欺負人。”
林若青安慰她們:“怕什麽,我成婚的時候還沒你們大呢,船到橋頭自然直,且你們找的人都過得去,沒什麽怕的。”
船到橋頭自然直,是這麽個道理。
三月初六這天,兩個丫頭的婚事雖然沒有大辦,但也熱鬧了一會兒,只不過兩人走了的頭一天林若青心裏還有點空落落的。
她不由得想,好在是兩個丫頭都只走一天啊,要不然後半輩子她有的難受了。
林若青再想,轉眼自己成婚都快三年了,時間過得也的确很快。
成婚的确是人生的一個新展開,不過林若青自己都沒想到自己能夠做到這個份上。無論是庵堂,織布廠還是粉黛,初衷其實都離不開林若青想讓讓自己過得更好。
只不過一開始,她認為自己能力有限,無法撼動這整個社會環境。而即便現在她依舊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可她願意開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慢慢添磚加瓦。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只動搖了杭城地區一小塊地方和一部分人的固有觀念,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整個環境只要變好,那這個社會環境下的女人就會輕松一些,她就算生活富足有高牆環繞,可她也是這個體質下的一個女人罷了。
所以幫別人就是幫自己。想透了這一點,林若青也就更加有動力了。
庵堂那邊讓孫秀才教着,讀書識字是沒有問題的,加上庵堂那邊真正到了讀書年齡的女娃子少,林若青幹脆就放出告示去,讓周圍百姓家若是有心過去聽課的女娃娃,那也可以一起送過去蹭課,不收取其他費用。
不過這個消息放出去以後,響應的人并不多,最後到了時間零零散散只來了幾個人家的,且還都是自己結伴偷偷跑來看看的。
想想也是,這個能讀書的女娃子在家裏也能夠幹活了,幹嘛放着一個免費的勞動力不用,反而讓她出去讀書,這不是浪費嗎?
這個年代別說女娃子了,絕大多數男娃子都沒有機會出門上學呢。
這是根本上的觀念問題,不是誰的一句話就能改了的。
林若青也不想在這些方面煩惱,她幹脆将注意力轉到了織布廠那邊。
織布廠現在的生産已經趨于穩定,每日女工們上工下工都是百人一起進進出出,而且大部分都是窈窕年紀,倒是讓周圍過往的青年們都看直了眼。
好在是織布廠裏安排了不少身強體壯的小厮維護安全,且來回的女工家裏不是有人來接送,就是織布廠這邊馬車送回去,目前為止也沒有出什麽岔子。
而織布廠裏的女工多了,就需要管理,與其讓外面鋪子的掌櫃或者管事進駐,林若青倒覺得從女工之間篩選更加合适。
女工本身就曉得整個織布廠的工作流程,管理起事情來也會更加輕車熟路。只不過怎麽選要另說。
織布廠裏的教書識字已經開展了大半年了,可實際上每次都會認真上課的人卻不算多。而一個月兩次的教書活動更是不夠真的讓人深入學習些什麽。
可以說現在廠裏女工的文化水平都完全不夠格。但這也不是問題。
三月中旬天氣依舊嚴寒,如果不是有事兒,林若青是在家裏能不動彈就不動彈的。她本身是個不夠勤快的人,這點沒法改。
不過三月十四,趕在女工們十五放假回家的前一天,她還是出門到了織布廠。
一方面是為了親眼看看織布廠的狀況,一方面則是為了女工管理的問題。
平常別說是織布廠裏的女工了,就連裏頭的小管事都是基本沒親眼見過林若青的。因此十三這天知道第二天林若青要來以後,就早早做起了準備。
等十四的時候,林若青的馬車一到廠門口,就看見女工們都在外頭等着,幾百人站得整整齊齊,都在外面吹風呢。
林若青穿着披風,頭上連着披風的帽子,将她的一張襯托得更加嬌小。厚實的衣袍下,她還揣着着一只小暖爐,将保暖工作做到了極致。
不過就這樣,出了馬車被冷風一吹,還是覺得冷得慌。
因而林若青也不等小管事開口奉承,啓唇第一句就是:“在這兒等着做什麽?進裏頭去吧,外面多冷呢。”
管理趕緊依言将女工們給喊進了裏頭。
反正都是女工,沒什麽男女忌諱,不少人都偷偷看着林若青這個傳說中的大掌櫃。
大家都以為能做大生意到這份上的肯定是十分有本事的人,而很多人心中有本事的标準必須是和年齡挂鈎的,因此在見到林若青的第一眼,驚着了好些人。
鄉下人家養得糙,十四五歲的女娃娃看着都不是細皮嫩肉的,和林若青這樣的的确是沒得比,林若青就更加見得年輕,半點都看不出已經是十九的人了。較真起來,說不定要比一些十三四歲的小姑娘還見嫩些。
再說那開口時輕輕柔柔的聲音,像一陣春風似的要酥到人的心裏頭,将這些女工們都暖得夠嗆,她們忍不住想,男人若是聽了那不得把人家的魂都勾走了?
林若青讓女工們回去上工,自己在管事的帶領下在織布廠的各處都轉了轉,提點了幾個做得不夠上心的地方。
林若青語氣輕柔,可說出來的話卻不客氣:“下一回我過來可不會提前說,若到時候還有現在的問題,那就沒這麽好辦了。”
管事們聽得一頭冷汗,彎着腰答應了。
林若青來得晚,看完一圈以後也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她也沒走,而是先到了食堂裏頭的一角坐着。
食堂這邊可是沒有想到林若青會在這兒吃飯,因而也沒提前準備什麽,一時手忙腳亂。
管事也趕緊讓林若青點菜,讓廚房的婆子另外做。
“我和大家吃一樣的就好。”林若青道。
她難得過來這一趟,正是塑造自己在別人心裏印象的時候,自然不會矯揉造作。再說林若青在吃的方面也沒那麽講究。食堂裏再沒陳家夥食好,也是白米飯,不少人一個月都吃不上幾頓。
管事點點頭,心卻怦怦跳。
翠竹和扶柳侍候着林若青,管事們在旁邊桌前坐着,他們是不敢和林若青一桌吃飯的,畢竟男女有別還有主從的區別呢。
女工們進來的遲一點,一湧進食堂一下讓食堂顯得有些鬧哄哄的。她們在外頭沒有見到林若青,還以為她已經走了,沒想到一進食堂裏就看見了林若青已經坐着了。
這是要和她們一起吃飯的意思?
女工們吓了一跳。
旁邊有管事站着,此時低聲道:“站着幹什麽?還不吃飯去。”
女工們這才趕緊跟平常一樣上前盛飯盛菜,而後找桌子和相熟的女工坐下吃飯。
林若青是提前了一些吃的,不過細嚼慢咽等她吃完,女工們也吃得差不多了。她在扶柳的侍候下漱口洗手,然後起身和管事說了一聲。
管事便趕緊依言幾步走到女工們桌前大聲道:“吃完飯的都先別走,小姐這邊有話要說。”
女工們一愣,都不曉得林若青要說的是什麽。
林若青此時已經脫了披風,即便穿着棉衣卻也能看出窈窕的身段,更不說她那張明豔的臉,邁步走到最前排的過程中幾乎讓女工們挪不開眼睛。
不過林若青後面說的話,就更讓人聽呆了。
“廠裏要招女管事,我想着呢,不如就從咱們廠裏的女工中招,只不過能讀書寫字這點難住了不少人,所以我打算從這個月開始,每天晚上都讓人過來授課,等授課結束從裏頭挑能用的人才。”
女管事?
女工們面面相觑,都沒想到女子還能做管事。
詳細的林若青也不多說,走到旁邊與管事們低聲說了幾句話,自己就從旁邊先走了。剩下的事情不用她出面,讓管事們說就成了。
管事們也說得清楚。這升上來做女管事的女工呢,就基本和現在廠裏的男管事們平級了,等正式定位以後能拿一樣的工錢呢。
有具體例子,女工們就清楚了。現在的男管事每天幹什麽活?其實也就是在廠子裏巡查再記錄一些數據呈交上去,和每天在織布機和繡花機前面工作的女工相比,雖然賺錢差得不大,可輕松程度真的沒法比了。
傻子才不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