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1)
【1.錦囊妙計的發明者】
從公元215年到公元217年,當時江湖上三股最強勢的軍事集團首腦,曹操、劉備和孫權,都親自上了戰場撕殺。
這是此前極少見的事情。此前,三個大佬雖然也經常性的統兵前敵,但三個大佬同時出來開打,卻很罕見。這時因為地緣政治變化的緣故。由于劉備拿下了西川,導致了天下形勢倒轉,劉備以西川為柄,以荊州為刃,直逼曹操和孫權的心髒,讓這倆大佬再也坐不住了。
最先坐不住的,是曹操。當時曹操生怕劉備養成氣勢,急忙去攻取漢中,臨走時心想:我現在坐不住,孫權他肯定也坐不住,肯定是吓得夜夜連做噩夢。我去搶漢中,孫權肯定也琢磨要在我身上切塊肉,以撫慰他那顆受傷的心。他會切哪塊肉呢?嗯,多半是合肥,合肥最肥……那我得給合肥的守兵,留下一個錦囊妙計。
歷史上,曹操首創錦囊妙計,結果被後人硬栽在諸葛亮身上。就是這樣不尊重曹操的專利發明,實在是讓人郁悶無語。
于是曹操寫了個錦囊妙計,讓人給守在合肥的張遼、李典和樂進送去,然後就匆忙向漢中進軍。果如曹操所料,這時候孫權也在琢磨:“不行啊,現在我江東太危險了,一定要在江北再建立塊新的根據地,否則的話,關羽出兵荊州,劉備兵出蜀川,那我就死跷跷了。”
在江北建立新的根據地,選擇什麽地方呢?合肥如何?就合肥了。
于是孫權親自帶隊,統兵十萬,來搶合肥。孫權這邊有十萬人,合肥的守兵,有多少呢?七千人!
張遼、李典和樂進站在城樓上,看着城下黑壓壓的吳軍,用顫抖的手,打開了曹操送來的錦囊妙計。只見上面寫着:如果孫權來了,由張遼和李典兩人單獨出去迎戰,樂進率全體将士守在城裏,不要管張遼和李典的死活。
當時李典一看這怪異的錦囊,頓時就臉上變色。這叫什麽狗屁錦囊?居然是讓他和張遼出去送死,還不讓帶士兵的。
史書上說,城中衆将一致認為這是曹操腦殼進水了。只有張遼,他拿着這錦囊琢磨好久,才突然醒過神來。他說:“我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是說我們根本守不住合肥,實力相差懸殊啊。如果想等救兵,那更沒指望。等救兵來了,合肥也歸了孫權了。這唯一的辦法,就是趁孫權剛剛來到的時候,讓我們先沖出去跟孫權單挑,打他們個猝不及防。先把吳軍的銳勢壓住,安定我們城裏的軍心,然後再在城裏死守,估計就是這個意思。”
他說完了,大家卻不作聲。因為樂進害怕,而李典最讨厭張遼,不樂意理他。張遼急了,說:“成敗在此一舉,如果沒人支持我的計劃,那我就一個人殺出去。”
到了這步,李典沒辦法了,就說:“好吧,我跟你一起出去。”
當天夜裏,張遼就宰了一頭牛,然後堵在廚房門口:“士兵們聽了,你們誰要想吃牛肉,就先過我這一關,不過我可要告訴你們,吃完了牛肉,你們可能就死定了,想吃不想吃?”
是夜有八百人,寧死也要吃牛肉。吃完了牛肉,天已經亮了,張遼身披铠甲,帶八百名食牛肉壯士殺出城來。他手持大鐵戟,一馬當先,沖入孫權的陣營,連殺了幾十人,其中還有兩名将領,然後沖入了孫權的陣營。
八百壯士齊聲吶喊:“張遼張遼,嗚嗷嗚嗷……”直沖到了孫權的大旗下。孫權剛剛起床,聞聽吓壞了,急忙逃到一個墳包上,讓衛兵們用鐵戟保衛着他。張遼去大吼大叫:“孫權,你給老子滾出來,有種你跟老子單挑,看老子不打死你!”
Advertisement
孫權喃喃的道:“有沒有這麽野蠻呀,人家牙齒還沒有刷呢。”
這時候東吳兵将急忙趕來,将張遼團團圍住。張遼轉身,率幾十名部下殺出,還有許多人因在裏邊,就一起喊叫:“張遼,你不管我們了嗎?那未免太不象話了……”張遼又轉身殺回來,帶着八百壯士,就在孫權的陣營裏橫沖直撞。
這八百人走到哪裏,只見孫權的軍隊沒命也似的飛逃,沒人敢跟他們交手。從早晨直殺到中午,直到張遼說:“餓了,先回去吃飯……”率八百人返回城內,孫權的十萬人馬,這才長籲一聲:“媽呀,這個張遼太野蠻了,差點沒吓死我們。”
只有孫權傻傻的站在墳包上,始終不敢下來。他想,讓張遼來了這一手,只怕這個攻城,麻煩大了。
【2.曹劉大對壘】
被張遼搞過之後,東吳十萬大軍的銳勢,頓時受挫,此後十多天,在合肥城下無所作為。
十萬多人啊,東吳從未組織過如此規模的兵力,後勤運輸成了天大的問題。孫權無奈,只好下令撤退,這一退可了不得,又讓張遼抓住了理。他率領輕騎兵狂追,沒人敢惹他,任由他向着孫權撲過去。
甘寧和呂蒙急忙和張遼拼命,打得全身上下都是傷。這時候孫權單人匹馬,奔上逍遙津橋,可是這時候橋板已經拆除,不曉得是哪個拆的,兩岸距離約有一丈。情急之下,孫權暫時打馬後退,退到足夠遠的距離,叫一個叫谷利的親随,追在馬屁股後面,拿鞭子拼死抽那可憐的馬,馬兒無奈,只好狂躍而起,哐,連人帶馬跳到了對岸。
正如我們所知,不幸的孫權,他的馬躍澶溪又被人民群衆偷走,送給劉備了。
孫權那裏曉得,子孫後代會這麽無聊?他急忙上船喝酒,前面來了個賀齊,走到他面前放聲大哭:“領導,這我可要狠狠的批評你,你太不愛惜你自己了。讓你自己陷入危險之中,這是對人民的犯罪,你必須要檢讨你的錯誤。”
孫權感動了,說:“你這馬屁拍得好,我以後把你這段馬屁寫在衣帶上。以後我一定為了你們,保護好我自己,再也不能讓我受委屈。”
孫權返回,繼續考慮擺脫困境的思路,他在琢磨,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曹操聯手了,看看曹操是不是有法子搞死劉備。
但是曹操也沒得法子。曹操和劉備對恃漢中,這是劉備與曹操對抗一生以來,頭一次占到上風。此前,都是因為實力太過于弱小,不得不在曹操的追逐下狂奔。
這一次,劉備不跑了。但他也不出戰。
曹操每天帶着人馬,來劉備營附近叫戰:“劉備,你出來,你有種就出來,躲家裏算什麽本事?”
劉備在營帳裏喝酒,告訴士兵:“去跟曹操說,就說我今天沒空。”
曹操回去,越琢磨越不對頭。劉備這個家夥,鬼精鬼精的,他以前在我面前吃了不知多少苦頭,現在他兵力強大了,理應出來交戰,出一口惡氣啊,他怎麽死關着營門,堅決不交戰呢……不好,他一定是又派了特工隊,去抄我的糧草去了。
曹操急率大軍出來,行及不遠,正見趙雲帶着十幾個士兵,在外邊瞎轉悠。
趙雲在轉悠什麽呢?原來,劉備派出來抄曹操糧草的是老将黃忠,可是黃忠不知是迷了路,還是怎麽回事,遲遲沒有動靜。趙雲不放心,就出來看看。
突然發現曹操大隊人馬,沒等曹操說話,趙雲已經當機立斷,率領那十幾個人,向着曹操這邊沖了過來。此舉把曹操吓壞了,隊伍也被沖散。
曹操急忙再把隊伍會合起來,氣得破口大罵:“這個趙雲,天天吹牛說他在長坂坡于我百萬軍中縱橫馳騁,有沒有搞錯?我根本就沒去過長坂坡……”不由分說,向着趙雲追殺過來。
趙雲在前面飛逃,被曹操一直追到他的營門口。趙雲逃進去,卻不關營門,反而偃旗息鼓,讓曹操狐疑不定。
【3.給自己升官】
曹操這人,天生的疑心重重,擔心趙雲的營中有埋伏,即令速退。趙雲趁機擂鼓射箭,把曹軍吓得狂奔出好遠,途中自相踐踏,很多人掉進漢水中淹死。
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的軍營中,巡視昨天的戰場,曰:“子龍一身是膽……不過,五虎将的名次,你還得排在馬超、黃忠後面,不能往前排。”
為什麽一定要委屈趙雲呢?這個原因,大家心裏都有數。趙雲因為救了阿鬥,所以呢,他成為了劉備日後托孤的信任之臣,要把趙雲留給阿鬥。如果現在給趙雲的官職爵位太高,将來阿鬥就不太好籠絡趙雲。
現在狠踩趙雲,讓趙雲排得比較靠後。等阿鬥執政時,給趙雲升職的空間就大,忽悠一下子從底層升上去,讓趙雲想不好意思都難。
這個猜測,等曹操退走之後,就驗證了。可是曹操現在不肯退,那劉備可就不跟你客氣了。
曹操與劉備對恃了一個多月,天天懇求劉備出來打一架,劉備就是不出門。一個多月下來,曹操終于宣布認輸了。
曹操輸在哪裏了呢?輸在了宣傳戰上。
曹操這邊軍糧充足,後方的運輸線源源不斷把糧食運過來,劉備多次試圖掐斷曹操的運輸線,曹操也以為劉備是認真的,也就鄭重其事的跟劉備對恃着。但後來他才發現,所謂掐斷運輸線,不過是劉備的疑兵之計,劉備打得是宣傳戰。
劉備不停派人宣傳:“曹操名為漢臣,實為漢賊,你看他已經當了魏王,下一步他鐵定要篡位。”
宣傳戰的結果,是曹操這邊的士兵不斷地逃亡。因為士兵的心裏,認可的仍然是漢家天子,如果曹操是個奸賊,自己當然該逃就逃。
查《三國志》,曹操這邊的士兵逃亡,跟他最近的仁慈政策有很大的關系。要知道,曹操也好,劉備也罷,這些人驅動百姓上戰場撕殺,為的都是他們個人的皇家事業,老百姓只要不缺心眼,就決計不肯幹的。
你不幹怎麽行?老百姓不樂意為帝王效死,帝王就得琢磨狠辣的法子。在曹操這邊,規定如果有士兵逃走,士兵的全家立即處斬。戰場上的士兵擔心曹操殺自己全家,只好硬着頭皮送死。
當時出了這麽一樁事,有個士兵,突然逃走了。于是官府立即收捕士兵的妻子,準備腰斬。那可憐的女人哭天搶地,說自己剛剛嫁過來,其實連丈夫的面都沒有見到,憑什麽要殺她?而且還是以腰斬這麽可怕的酷刑?
幸虧當時攤上個負責任的官員,認真一追查,才發現那士兵并沒有逃走,而是被人殺了,把屍體藏了起來。目的大概就是要搞死士兵的全家。
這樁事引發了朝臣們的議論,都認為士兵逃走殺全家,太過于不人道了。所以曹操這邊,對這條酷刑的運用就有些放松了。士兵們膽子因此大了起來,就開始無所顧忌的逃亡。曹操也曾考慮過要恢複肉刑,就是将逃跑的士兵切掉一只腳或是挖出膝蓋骨,可是朝臣們都反對,曹操也只好作罷。
總之,曹操那邊逃亡士兵日漸增多,讓曹操終于堅持不下去了。
劉備終于贏了一次,讓曹操很郁悶,憋了好久,憋出一句話來,說:“劉備這厮,以前也沒這麽精,這是因為許多壞蛋幫助他的緣故。”
曹操退兵,劉備哈哈大笑,他說:“我表現很好,非常優秀,我建議,給我自己升官。”
晉漢中王。
這個漢中王,是劉備一定要晉的。因為他認為自己與曹操智力等平,又剛剛打敗了曹操。曹操已經讓升自己為魏王了,他這邊無論如何也得弄個漢中王,要不然太虧。
【4.給曹操下達工作任務】
當劉備給自己升官的時候,東吳孫權那邊卻把自己撤職了。
什麽意思?因為關羽要死了。
關羽非死不可,他不死,曹操和孫權,就甭想活下去。
關羽之死,怪就怪諸葛亮的《隆中對》太可怕了。他的計劃實現之後,從此劉備以西川以柄,以荊州為刃,直逼曹操和孫權的眉心,讓曹操和孫權連覺都睡不安穩。
有可能,正是因為這個計劃太過于成功,導致了劉備、諸葛亮等人的過度亢奮,所以才會任由法正那種小人在成都城裏為非作歹。這些人陷入到計劃成功的狂喜之中,卻沒有考慮到,這個成功的計劃為關羽所帶來的可怕壓力。
曹操也好,孫權也罷,決不會任由劉備将一柄雪亮的尖刀插入他們的心髒,他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種恐怖的戰略格局。也就是說,曹操和孫權,會不惜一切代價,搞死關羽。只要關羽死了,荊州易主,劉備雄居天下的戰略格局才有可能破産。曹操和孫權都在考慮這件事,只有劉備和諸葛亮沒有考慮,因為他們太興奮了。
如果劉備和諸葛亮考慮到關羽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或許他們會有可能再為關羽配備一個輔助性的班子,至少也能幫關羽減輕點壓力。但這個班子最終沒有配備,這導致了關羽以一人之力,獨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陣營的局面。
此外,單從孫權這方面來說,更窩心。劉備劉玄德,少說也有六件事,對不孫權不起:第一樁:赤壁戰役中,劉備趁機制造摩擦,占領了武陵郡的孱陵縣,建立了新城公安。
第二樁:身為盟友,可是劉備不和孫權打招呼,私自搶占了武陵、長沙、零陵及桂陽四郡,把摩擦制造到了不能再制造的地步。
第三樁: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可是劉備不肯讓孫夫人獲得幸福。這樁事尤其不能讓人容忍。
第四樁:孫權曾建議劉備雙手聯手取西川,被劉備大義凜然的拒絕了,理由是做人不能這麽無恥。而後劉備卻自己偷偷攻下了西川,開創了做人無恥的新境界。
第五樁:劉備取漢中,殺夏候淵,自立漢中王,始終未與盟軍孫權商量,這讓孫權很受傷。
第六樁:關羽勢力龐大,孫權提議雙方聯婚,被關羽嘲笑:“我家是老虎仔,你家是小狗女,豈有小母狗嫁公老虎之理呀?”這種不靠譜的外交言論,極盡羞辱之能事。
單是最後一樁,孫權就有着搞死關羽的沖動。做人怎麽可以這樣呢?你不想聯婚就算了,又何必羞辱別人?狂妄自大到了如此地步,還讓別人怎麽混?但是關羽也不是好惹的,至少在孫權考慮過如何搞掉他之後,其結果是悲劇性的,孫權認為自己不是關羽的對手,擺不平。
當時孫權想,這個活,就只能交給曹操了。孫權宣布将自己撤職,向曹操投降。
曹操接到孫權的降書,差點沒哭了。他說:“我靠,你們以為這是孫權的降書嗎?非也,這是他娘的工作通知單,這個降書,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說:老曹,‘交給你一個光榮的任務,擺平關羽,有信心沒有?’”
有信心才怪了!可是這個工作通知單,非得接受不可。因為不搞死關羽,大家都沒得混。但搞歸搞,可是曹操也咽不下這口氣,孫權強迫他和關羽死磕,他也要狠狠的玩玩孫權。
傳令,大家去搞關羽,捎帶腳把孫權的投降書射入城中,讓關羽知道,這事不怪我。
水淹七軍,關羽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雙方交戰地點,在樊城,也就是以前劉備駐紮的地方。負責進攻的是關羽,負責防守的是曹操這邊的曹仁、于禁及龐德。
曹仁守在樊城,于禁和龐德守在樊城之北。而他們這個勾連錯合的作戰模式,正好啓發了關羽大搞工程建設的心理沖動。
【5.提升威風度】
曹仁、龐德和于禁,運氣大大的壞,他們抽到了下下簽。
他們現在守衛的樊城,就是劉備、關羽這夥人此前趴窩的地方。劉備在這裏一趴就是八年,八年來,劉備沒有花天酒地,也沒有天天睡大覺。那麽他們他們天天幹什麽呢?就是讨論戰争戰術,讨論進攻與防守。如果他們搞虛拟演練的話,百分之一百的是拿這座樊城做示範。
八年啊,八年以來,關羽在心裏,至少對這座城池進攻過兩千多次了。現在,關羽要弄清楚的是,哪種方法最火爆,最刺激,最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他的威風度。
正琢磨之際,漢水上游突然有一股洪峰,浩浩蕩蕩的沖了下來。河流的水位,眼看着在升高。當時關羽過來一看,嗯,這個好,就用這個法子試試吧。
先築城,圍繞着樊城外邊再築一道城牆,這工夫于禁、龐德就蹲在城牆上看,不明白關羽在搞什麽搞。等外邊這圈城牆築好,關羽再命人将漢水下游堵塞,挖一條河渠,直通向他剛剛修築的城牆以內。
悲摧呀,于禁、龐德站在城牆上,眼看着兩牆相夾之內,大水象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冒上來,頃刻間水位與城牆頂端齊平。于禁所統帶的七個軍,俱為魚鼈。
于禁和龐德,也不是沒有想辦法。他們的辦法就在城裏修築高高的堤壩,但水的壓力太大,把堤壩沖成一截一截的,于禁被這架式吓壞了,高舉雙手宣布投降。
龐德卻寧死不降。這個龐德,原本是馬超的手下,跟馬超一起投奔了張魯,因為有病,暫時離開軍隊去休養。而馬超忽然去投劉備了,從此龐德和馬超失散。再後來曹操取漢中,龐德就跟了曹操。當時人都認為他很快就會投降,于禁不可能。但沒想到,結果恰恰相反,于禁投降,龐德卻跟關羽頂牛。
關羽很生氣,就坐上一條大船,來找龐德:“龐德,別在那土包上蹲着了,快下來投降,投降有白馍馍吃。”
龐德大罵:“關羽,你有什麽了不起的?有本事放馬過來。”
過來就過來,關羽撐大船過來,與龐德交手。他們兩個人,從早晨開始對打,叮叮當當,哐裏郞當,一直打到中午。龐德這邊的士兵,弓箭全部射完,就刀劍搏擊。值此龐德手下的士兵已經全部投降,就剩下龐德,還有他的兩個貼身死黨,這仨人不僅不降,反而趁關羽吃飯喝水的當口,跳上小船,向曹仁大營拼命的劃。
小船翻了,這三人就在水裏到處亂紮猛子,死活就是不投降。等他們紮猛子紮得累了,關羽命人将其捉住,批評龐德說:“你神經啊,你哥哥還在漢中呢,你又是馬超手下的老人,鬧什麽鬧你?快點過來幫我打曹操。”
龐德确實有個哥哥,跟張超去了劉備那裏,所以關羽認為龐德也算自己人。可不想龐德大罵:“你家劉備不過是個不講信義的無恥小人。曹操才是我們敬愛的老板,你有本事就殺了我。”
何以龐德寧死不降呢?因為士為知己者死。龐德跟着馬超的時候,很悲摧,誰都不待見他。後來落入曹操之手,曹操卻發現他是個人才,拜他為立義将軍,封關內亭候。這是龐德遇到的第一個拿他當回事的老板,他心裏很感激,唯以死回報,否則就對不起曹操的擡愛。
這就沒辦法了,雙方談不攏,只能采用排除法。
龐德被殺。消息傳回許昌,曹操為龐德哭了一場,封龐德的兩個兒子為列候。
有本不靠譜的怪書《蜀記》,上面說,龐德的大兒子叫龐會,後來跟鐘會入蜀,找到關羽的家,把關羽一家全殺了。史家普遍譴責龐會這個操蛋的做法,兩軍交戰,非為私仇,你這麽個搞法是何必呢?當然,更多的人堅決否認《蜀記》的真實性,以免再說這事。
水淹七軍,關羽名聲大振。他已經成為了直抵曹操鼻尖的一柄利刃,讓曹操驚恐萬分。
【6.繼續走漏消息】
有個叫孫狼的,他在陸渾做亂,然後打游擊戰一路南行,去投奔關羽。關羽很欣賞他,專門給孫狼刻了個官印,撥給他一支部隊,對孫狼說:“你很能打,我看好你。現在我命令你挺進許昌,沿途制造騷亂,聯絡江湖豪傑,為大部隊行軍為前鋒。我們要解放許昌,打倒曹操反動派!”
孫狼立正:“首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孫狼回去,沿途聯絡江湖人士,到處張貼标語,“解放許昌,打倒曹操反動派……”标語一直貼到許昌的城牆上。
此時,從許昌到荊州,于關羽而言,已經成為了一條寬敞的大道,任何時候,只要他老兄高興,就可以揮師北上,讓曹操吃不了兜着走。史書上是這樣說的,從許縣往南,小股游擊隊與關羽遙相呼應。關羽的威名,震徹華夏。
曹操坐不住了,召開緊急常委會。會議上,曹操說:“你看,我有眼光吧?我早就發現關羽是個能打的人才,所以當初俘虜他的時候,我上馬金,下馬銀,加官晉爵,就想感動他,可是他價值觀不正确,還是被劉備騙走了。年輕人啊,一定要堅持正确的人生觀念,都不堅持正确的人生價值觀,我們咋混……我的意思是說,關羽現在已經成了氣候,普天之下,再也沒有他的對手了。所以我有個想法,嗯,你看看咱們遷都如何?”
這時候司馬懿站起來:“我反對。”
司馬懿這個人,屬于後起之秀,他的智力不低于曹操、劉備、諸葛亮這些人,只比諸葛亮大兩歲,又不象諸葛亮那樣是個工作狂,所以他修身養性,熬過諸葛亮,最後是他來收場。此前,曹操聽說他的名字,讓他出來就職,司馬懿不肯,曹操大怒,要殺他,司馬懿才被迫出山。
現在,司馬懿問道:“老板,你怕了關羽嗎?”
曹操:“我有怕嗎?我只是提議遷都而已。”
司馬懿:“老板,你不過是害怕關羽突然殺過來,所以想遷都以避其鋒。跟你說這招不管用的。而且據我估計,關羽已經走到了他人生的輝煌頂峰,也應該謝幕了。”
“謝幕?啥意思啊?”曹操問。
司馬懿道:“老板啊,當一個人走到人生事業頂峰的時候,恰恰是他最為脆弱的時候。因為他站得太高,盯着他的人又太多,只要他稍微露出一點點弱點,就會有無數人撲過去抓住不放。”
曹操:“少扯這些形而上的,說說你有沒有法子對付關羽?”
司馬懿:“沒有。”
曹操:“還是的啊,咱們還得遷都。萬一關羽太有潛力,現在還沒達到他人生事業的頂峰,要打到許昌才是他最大的成就。那我老曹這輩子,豈不就悲摧了?”
司馬懿:“……對了老板,擺平關羽,等于是孫權給你下達的任務,可是你幹不了這活,為什麽不把球踢回去,讓孫權來呢?”
曹操:“如果孫權有這本事,他至于向我稱臣嗎?”
司馬懿:“那就大家一起來,合天下智識之士的力量,就不信對付不了一個關羽。”
曹操:“那就,給孫權寫封信吧。”
不久孫權回信,可以兩家聯手搞關羽,但有個條件。這條件就是,曹操不能再像上次那樣了,把人家孫權的投降書給關羽送去。這次一定要嚴格保密,否則的話,後果堪虞。
于是曹操繼續開會:“大家好,我們開會了,孫權準備在後面搞關羽,但要求我們不要再走漏消息。請大家踴躍發言,這個消息,是走漏好呢?還是不走漏的好?”
大家齊聲道:“老板,這一次已經很危險了,如果關羽不死,我們就甭想活。所以這一次絕對不能走漏消息,一定要等孫權搞死關羽再說。”
“我反對,”董昭站了出來:“我認為這次消息,還要走漏。”
“為啥呢?”曹操問。
董昭說:“因為,現在我們的處境非常危險,孫權肯定認為我們不敢再走漏消息了。但正因為如此,所以才非要走漏不可。我想請問大家,此時不走,何時再走?此時不漏,何時可漏?”
曹操:“你的觀點很有創意,就依你吧。”
于是大家接着惡搞。
【7.魯肅單刀赴關羽】
孫權非要搞關羽,說起來關羽自己也有責任。水淹七軍之後,關羽逮到了許多俘虜,就把這些俘虜重新編隊組織,增加了幾萬人馬。這些人,天天要吃飯,可上哪兒弄吃的呢?
這樣好了,關羽想,孫權的湘關有許多米糧,誰吃不是吃呢?那就我吃吧。于是關羽毫不客氣的,把孫權湘關的米糧,全都搬到自己家來了。
這等于是關羽向孫權宣戰。孫權很受傷,決定派呂蒙來搞關羽。
呂蒙,是繼周瑜、魯肅之後的頂尖智謀之士。前面的周瑜,他并不象《三國演義》所忽悠的那樣,是氣死的。相反,周瑜是個善良的人士,他是自然死亡。相反,被氣死的其實是魯肅。
但魯肅也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被關羽氣死的。
事發單刀赴會事件。這起事件,被《三國演義》忽悠成了關羽單刀赴會,實際上是魯肅單刀赴會。如果魯肅知道了後世人錯得這麽離譜,鐵定會氣得活過來。
事情發生在益陽,當時兩軍相遇,就都停了下來,魯肅和關羽,各自提着手中的單刀,走到對方面前。
這是一幕極為詭異的場景,詭異就詭異在關羽是武人,他提刀就是砍人的。魯肅只是個文士,他也提刀,那是因為他真的氣壞了。
兩人還各帶了一個保镳,走到面對面,然後盤腿往地下一坐,開始講道理。
魯肅先講:“荊州是我們借給你們的,為什麽不還?”
關羽:“我家老板,也賣力流了汗,不應當撈塊地皮嗎?”
魯肅:“忘記了你家老板,最初投奔我們的時候,是什麽德性了嗎?要不是我們的幫助,你們能搶到益州嗎?既然有了益州,為什麽不還我們荊州?”
這時候關羽身後有個人,突然插嘴道:“憑什麽說荊州是你們的?天下土地,歸天下人,誰搶到就是誰的。”
魯肅大怒:“這是國家大事,是可以賣弄你們的強盜法則的嗎?你給老子閉嘴?”
關羽扭頭對那個人說:“快走吧,老板說話,員工記住不要插嘴。”
這次單刀赴會之後,魯肅很快就死了,所以他有可能是被關羽氣死的。魯肅死後,擺平關羽的歷史重任,就責無旁貸的,落到了呂蒙身上。
呂蒙這個人,天生是個惹禍的胚子,很小的時候就跑到戰場上打群架,終于引起了孫權的關注。于是有一次,孫權問他:“阿蒙,你有讀書也嗎?”呂蒙回答:“老板,工作好忙啊,哪有時間讀書啊。”孫權批評他:“你再忙,還能忙得過我嗎?我還每天讀幾頁書呢。再說我讓你讀書,又不是讓讀成老學究,只是讓你知道點歷史上發生的事件,有點教益罷了。”此事過後,呂蒙就開始了讀書。讀着讀着,魯肅來串門,和他一聊天,大驚,說:“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你已非吳下阿蒙了耶。”
于是呂蒙就為後人留下兩個成語,一個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個是:已非複吳下阿蒙。
吳下阿蒙,終于開始了他的白衣渡江之旅。
【8.把人家騙得好慘】
呂蒙白衣渡江時,關羽還在興致勃勃的搞曹仁。他根本不把孫權放在心上,認為孫權不配招惹他。曹仁被他搞得極慘,史書上說,曹仁很害怕,決定星夜逃離。
但是汝南太守滿寵對曹仁說:“小曹,你不要跑,跑就悲摧了。關羽這麽兇,肯定會很多人看他不順眼,過來修理他。你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曹仁一想也是,就命人将自己的座騎,一匹白馬按到水裏淹死,對士兵們宣稱:“你們不要害怕,我和你們同生共死。”但此時城裏大水為患,只剩下幾千士兵,正在水裏蛙泳,也顧不上理他。
曹操派了徐晃來營救,但徐晃也進不了關羽的包圍圈,只能遠遠的喊話:“喂,城裏的兄弟們,堅持住,我看好你,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然後徐晃把孫權寫給曹操,承諾在後面搞關羽的密信,用箭射入關羽的大營。關羽看了信,很鬧心,想退兵,又有點舍不得。這時候關羽接到消息,徐晃正在進攻他的圍頭軍營。
關羽設了兩個軍營,一個在圍頭,一個在四冢。聽說徐晃進攻圍頭,關羽急忙趕去救援,不料抵達後卻發現圍頭風平浪靜,倒是四冢那邊,哭喊聲和撕殺聲響成一片。
原來徐晃是調虎離山,聲東擊西。假稱要攻圍頭,實際上是進攻四冢。關羽很生氣,說徐晃是個騙子,他不誠實,把人家騙得好慘。只好帶了五千騎兵出來作戰,徐晃一見到他,就瘋了一樣的撲過來,口中大喊:“我不活了,不活了,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來勢洶洶,關羽被他的模樣吓壞了,急忙掉頭往軍營裏逃。
徐晃徑追入關羽的軍營,繼續追殺關羽。關羽鬧不過他,只好撤軍而走。
這裏有個問題,前者關羽打龐德,打于禁,好兇好兇。何以這次見到徐晃,卻吓成這個樣子呢?這是因為,前者關羽占到上風,成竹在胸。此時被曹軍發過來的,孫權在背後搞他的消息弄得心慌意亂。所謂兵無戰心,心裏慌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