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全本校對】《三國一點兒也不靠譜(出書版)》作者:霧滿攔江
【內容簡介】:
《三國一點兒也不靠譜》致力于解析歷史與傳統中的諸多疑點,為你解開一個又一個的三國謎團:劉備為什麽要三顧茅廬?關羽為什麽要千裏走單騎?曹操為什麽只承認他和劉備是英雄?隆中對到底是什麽意思?孫夫人為什麽不能和劉備相親相愛?趙雲為何不讨劉備喜歡?諸葛亮為什麽不斷對曹魏用兵?為什麽江東子弟多才俊?失街亭的馬谡是被揮淚斬了還是逃走了,抑或是在監獄裏躲貓貓死掉的?為什麽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又必合?為什麽…… 諸多疑點,很少有哪個史學家給出一個明确的答案。而讀者受制于傳統文化的影響,早已對這些問題熟視無睹。縱然是稍有疑惑,也無從解答。 而這本《三國一點兒也不靠譜》的作者霧滿攔江,致力于從傳統文化與歷史中的這些不靠譜的記載中,為你尋求一個接近于我們人性本原的答案。 每破解一個不靠譜的記載,我們就向自己的心靈邁近一步,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智力晉升的優越快感。這就是《三國一點兒也不靠譜》的價值,這不是對古老歷史的簡單重複,而是一次妙趣橫生的心靈之旅。
【編輯推薦】:
劉備為什麽要三顧茅廬?關羽為什麽要千裏走單騎?曹操為什麽只承認他和劉備是英雄?《隆中對》到底是什麽意思?趙雲為何不讨劉備喜歡?諸葛亮為什麽不斷對曹魏用兵?為什麽天下合久必分?為什麽分久又必合?為什麽…… 在中國,《三國演義》使三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歷史果真如此嗎?翻閱霧滿攔江的這本《三國一點兒也不靠譜》,你會發現,你所知道的三國簡直是一點兒也不靠譜!
【作者簡介】:
霧滿攔江,本名崔金生,著名作家,傳統文化研究者,倡導“新價值寫作”。他主張文學創作應走出書齋,立足于時代背景,打造智慧快餐,以诙諧幽默的筆法,提升大衆品位。
他善于另辟蹊徑,将我們熟知的歷史從細節上做另類解讀,看似惡搞,卻是符合正史,而又延伸到正史之外的社會現實的合理寫照。其文風辛辣犀利,觀點新銳生猛,為千萬讀者所稱道。
曾以自由撰稿人身份在《當代》、《十月》、《今古傳奇》等雜志發表小說百萬餘字。代表作品有《清朝其實很有趣兒》、《民國原來這麽生猛》、《推背圖中的歷史》、《盜寶世家》等。
序:妙趣橫生的心靈之旅
再也沒有比《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更為我們耳熟能詳。再也沒有比三國時代的故事,更能打動人心。曹操的奸,劉備的仁,關公的義,諸葛亮的智,張飛的勇,呂布的猛以及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仍閃爍在我們面前;煮酒論英雄的豪情,千裏走單騎的悲壯,赤壁大戰的熊熊烈火,長坂坡前的激烈搏殺,一幕幕千秋往事,仍浮現在我們腦海。這些人物和故事,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歷史,而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就是在這種氛圍濃厚的三國文化中長大,縱然是走到天涯海角,兩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仍然可以在這裏找到共同的話題,找到共同的認知。
這種認知,甚至已經突破了價值觀念的障礙。比如在香港,警察在緝盜之前,會先在關公的神位前上一炷香;而黑社會人士在幹不法行為時,也要在關公的神位前上香。關帝在上,是應該幫助警察,還是幫助黑幫?手心手背都是肉,這絕對是一個難題。
這個難題,源于我們對傳統文化認知的缺陷與不足,來自于我們對歷史的隔膜與生疏。
正如我們在書中看到的那樣,傳統文化中的三國人物形象,與歷史是有一定距離的。這種距離來自于文化的創建,而這種文化創建,在影響我們對世界認知的同時,又讓我們生活在固有的觀念之中,從而遠離我們自身。
我們需要認識自己,這是我們的人生課題之一。而對自我的認知,文化觀念是重中之重。就此意義上而言,我們需要厘清傳統文化中的人物形象與歷史中的人物之間的區別,這個區別就是真正的自我與認知的自我之間的區別。
Advertisement
如果說,對自我的認知過于形而上的話。那麽,我們必須要承認,傳統文化中的三國人物形象,受限于舞臺劇的限制,遠不如歷史中的人物更為活色生香。歷史中的三國人物,遠比舞臺上的三國人物更有趣,更生動,更活潑。
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此書致力于解析歷史與傳統中的諸多疑點,為你解開一個又一個的三國謎團:劉備為什麽要三顧茅廬?關羽為什麽要千裏走單騎?曹操為什麽只承認他和劉備是英雄?隆中對到底是什麽意思?孫夫人為什麽不能和劉備相親相愛?趙雲為何不讨劉備喜歡?諸葛亮為什麽不斷對曹魏用兵?為什麽江東子弟多才俊?失街亭的馬谡是被揮淚斬了?還是逃走了?亦或是在監獄裏躲貓貓死掉的?為什麽天下合久必分?為什麽分久又必合?為什麽……
諸多疑點,鹹少有哪個史學家給出一個明确的答案。而讀者受制于傳統文化的影響,早已對這些問題熟視無睹。縱然是稍有疑惑,也無從解答。
而這本書,致力于從傳統文化與歷史中的,這些不靠譜的記載中,為你尋求一個接近于我們人性本原的答案。
每破解一個不靠譜的記載,我們就向自己的心靈邁出一步,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智力晉升的優越快感。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這不是對古老歷史的簡單重複,而是一次妙趣橫生的心靈之旅。
是為序。
霧滿攔江
開篇 華麗的智慧
【1.煮酒論英雄】
曹操說:世界上,還是有傑出的人才的。雖然數量稀少,但确實有。真的有!比如說你和我,就是這個偉大時代最優秀的兩個人。但除了你,除了我,這個世界只是一片荒涼。沒有你,我要玩的就是一場沒有對手的游戲。嬴,或者是輸,都沒有什麽樂趣,更沒有意義。沒有我,你同樣也失去了對手,失去了人生目标,那麽你的苦掙打拼,就徹底喪失了價值。因為對你來說,所有的人生目标都太容易了,對你的智力絲毫也不構成挑戰。只有當我們相互橫桓在對方的生命視野裏,就象是兩座雄偉的險峰,終其一生也難以愈越。這時候我們的存在,才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是不是這樣呢?你怎麽不說話?
劉備回答說:……不好意思,我的筷子掉地上了……
這是一個天氣晴和的午後,遠方的士兵正縱馬狂奔,煙塵之中時見翎箭的光影閃過。曹操和劉備都穿着便裝,松軟的袍子,休閑的帽子,對坐于古樹下的草坪上。這樣趨同的衣裝,卻出自于完全不同的心态。曹操是太過于放松,而劉備則是太過于緊張。
事後,這一次談話被劉備轉述給別人,并通過奇特的方式,由史官記載下來。盡管如此,這一次交談蘊含的智慧密度,遠超過了世人智力所能抵達的高度,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思想價值,難免被低估。時過千年,後人也仍然難以看到曹操當時所看到的東西。
【2.英雄的視野】
曹操所看到的東西,是這樣子的:
這個世界,由于某些極端複雜的因由,落入到了一些極端奇怪的人手中。他們的智商與他們的位置構成了過于強烈的反差。
這種反差就在于,他們處于治理國家政務的關鍵位置上,但他們并沒有考慮過如何處理這些政務,而且以後也沒有考慮的打算。
這些人對治理國家沒有絲毫的概念,卻掌握了生殺予奪的權力,一如弱智兒手中操控着傷害力強大的殺傷性武器,結果必然是在毀滅自己的同時,捎帶着連同帝國一并毀滅。而這個過程簡單又乏味,誠如《三國演義》開篇所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東漢帝國已經走向它的末日,沒人能夠阻止。
合久必分,分成一個什麽樣子呢?
漫入曹操視野之中的,是天下一分為十,分成了十個雄悍的軍事巨無霸,也分成了十個戰火熊熊的戰區。
哪十大戰區?
第一戰區:遼東戰區,由遼東太守公孫度所控制。
第二戰區:幽州戰區,是以奮威将軍公孫瓒為首的幽州軍事集團。
第三戰區:涼州戰區,是以呂布為首的涼州軍事集團。
第四戰區:江東戰區,以殄寇将軍孫堅為首的江東軍事集團。
第五戰區:冀州戰區,以冀州牧袁紹為首的冀州軍事集團。
第六戰區:荊州戰區,以荊州牧劉表為首的荊州軍事集團。
第七戰區:漢中戰區,以漢中太守張魯為守的漢中軍事集團。
第八戰區:益州戰區,以益州牧劉璋為首的,益州軍事集團。
第九戰區:中央軍事區域,以左将軍袁術為首的,中央軍軍事集團。
第十戰區:邊疆戰區,以安狄将軍馬騰為首的涼州軍事集團。
我們來看這十大戰區的指揮官,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因時成勢,因事成人。他們都是帝國所依賴的勳将名臣,只是因為中央權力轟然塌坍,導致了權力下移,落到了他們的手中。但權力一旦形成,其構成權力的諸多要件鈎連錯合,相互支撐,就再也難以撼動。
但在當時,卻有兩個人,勇敢的向權力體制發起攻擊,并成功的形成了以他們各自為核心的新軍事勢力,導致兩支新生力量的出現:曹操新生勢力:曹操以俘獲的黃巾軍為家底,打造了一支完全屬于他個人的私家武裝:青州軍。并以此為資本,控制了名存實亡的漢天子,從此開始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英雄生涯。
劉備新生勢力:相比于曹操的白手起家,劉備的奮鬥經歷更是讓人難以置信,盡管他有幾名能力極強的手下輔佐,但因為缺乏根本的勢力範圍,被迫淪為一支不停逃竄之中的游勇,并頻繁的與呂布的流竄武裝交火。面對這支厚臉皮的私人武裝,時人對其的觀感從不屑、鄙視到漸而驚訝,最後認可而接受,這其中的慘痛歷程,只有劉備自己心裏最清楚,只有曹操看得最明白。
曹操能夠看明白劉備,那是因為他們同是白手起家。曹操能夠借勢而起,劉備卻無勢可借。借勢擴大自己,是為智者。無勢可借單憑了一股子狠勁,硬是從群雄環伺的險惡環境之中打拼出一塊立足之地,這更叫人欽服。
所以曹操最是欽服于劉備的狠勁,徜無勢可借,曹操未必還是曹操,但劉備仍然還是劉備,這是曹操也無法比拟的。
所以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是一個奮鬥者對另一個奮鬥者說的話,這也是一個創業者對另一個創業者說的話。這句話唯曹操有資格說,唯劉備有資格聽。而別人,要想聽懂這弦外之音,或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3.青春的沖擊】
那麽,既然曹操與劉備才是并稱的英雄,餘者碌碌。然則何以天下十分,十大軍事戰區之形成,卻沒有這兩個人的份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年齡!
相比于統治十大戰區的成名英雄,曹操也只算是晚輩,劉備更是乳臭未幹的小兒。龐大的東漢帝國,就在他們兩人的青春成長歷程之中轟然倒塌,等他們兩個心智成熟,舉目四望時,已是天下十分。
十個軍事巨無霸出現,将東漢帝國瓜分得一幹二淨。曹操與劉備,這兩個剛剛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這一次的勢力分配表示異議,他們希望能夠重新分配帝國。
這一權力的主張,究竟意味着什麽?
意味着絕頂智慧的對撞,與艱苦卓絕的奮鬥。正是他們的奮鬥,襯托出了此前十大軍事巨無霸的虛弱無力。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面前,那龐大的軍事集團,宛如一個個泥足巨人,轟然倒塌,留下來的歷史餘韻,至今回蕩在我們的耳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