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近些年網絡劇出得不少,網絡綜藝也開始崛起。相對傳統的綜藝來說,網綜門檻低,限制少,內容豐富,傳播途徑也廣,尤其對于被停止活動的Bloom來說,自己就能拍。
但事情也沒有季寧寧想得那麽輕松。
路溪第一個忐忑地問:“說好的停止活動,這樣算不算鑽空子……事務所會生氣的吧?”
“本來事務所氣的就不是那些人自作主張,而是她們的自作主張讓寄予厚望的單曲無法正常發售,并且Bloom很有可能被打擊得一蹶不振。”戴雨桐倒是很快反應過來,“但要是Bloom自己能想辦法起死回生,事務所當然樂見其成——我們本來就是他們手中營利的工具,沒道理有錢不賺。”
她比較憂心的是季寧寧要怎麽拍。
Bloom在這方面沒有門路,靠自己找一個靠譜的班底,比找一個現成的綜藝上,要難上許多。
誰知道季寧寧更是超乎戴雨桐的預料——她居然一臉茫然地問:“就是……我們自己拍啊,我不是說了嗎?”
……她居然要自己拍綜藝?
戴雨桐都淩亂了,她還以為季寧寧是在正兒八經地提把Bloom從低谷中拯救出來的意見呢。上綜藝刷存在感和自己拍綜藝顯然已經不是一個性質的事情了:“等等,季寧寧……話說你到底有沒有意識到退團的事情有多嚴重?”
實在是季寧寧的表情太過輕松了,看起來就像單純心血來潮想拍綜藝。戴雨桐不得不扳着手指頭,慢慢給季寧寧數。
第一,退團的人帶走了部分粉絲,同時也會給Bloom樹立一個不好的形象;第二,萬一她們把Bloom的內部機密洩露出去,會讓剩下的人變得很被動;第三,沒了事務所的幫助,她們靠自己的力量做什麽都會有諸多不便;第四,綜合上述三點,剩下的人想要出頭本來就困難,拍綜藝難度更大……
她們此舉何嘗不是破釜沉舟,如果收效甚微,Bloom估計真要被事務所放棄了!
季寧寧卻只是托着下巴說:“我覺得人少些挺好,上綜藝辨識度更高。一大幫人擠在屏幕上,觀衆根本來不及看。”
“……雖說是這麽回事,但你能先正視我的問題嗎?”戴雨桐沉着臉道。
季寧寧點點頭,又道:“我們自己拍的話,可以幹脆由我們自己的人主持,要是能鍛煉出這方面的人才是最好的了……”
戴雨桐:“……”心累,不想說話。
Advertisement
好在季寧寧最終揮揮手,示意她冷靜下來,還是先清點一下剩下的人再說。
在發現剩下的幾乎都是熟臉的時候,季寧寧隐約又懂了。
她已經盡力在挖成員的萌點,強化她們的人設。但真要這麽簡單就能挖掘出來,Bloom早就紅透半邊天了,所以這項工作一直進行的十分遲緩,除了偶然得利的聶青、楚新蕾、郁嘉等人,實在寥寥無幾。
但畢竟還是有的。
因而,眼見着一起碌碌無為的人一個個都冒頭了,剩下那些抓不住機會的人當然倍感壓力,惶惶不可終日。
五年的時光,原本就足夠摧毀她們僅剩的希望,磨滅她們對Bloom的留戀。
而季寧寧的歸來只是一根導火索。根源還是她們不想再在Bloom浪費時間以及——找到了後路。
她們藏得嚴實,卻根本瞞不過季寧寧。
壓力之下每個人的選擇總會各不相同,人所謀求的自然是自己的出路,這無可厚非。
事已至此,季寧寧也不想過多地當着團員的面指責,便繼續和大家說她的設想:“我想讓大家借着上綜藝的機會學習一些技能……”
這些十二三歲就進了事務所,光點亮舞蹈和唱歌技能的女孩子,能拿得出手的地方太少了,遠不如FEWS的全面發展。無奈她們已經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太好,加上誰也放不下眼前的利益,事務所又不給她們太多喘息的時間,這個想法才一直擱置着。
既然現在客觀上已經無法繼續下去,Bloom倒是正好停下來充充電。
季寧寧覺得這樣挺好,與其悶頭一張張出單曲,不如豐富自己——當然更關鍵的是,讓觀衆看到一個豐富又別樣的Bloom。
團員們有點懵,卻沒說什麽。
季寧寧本來就是ter,這樣的事情,季寧寧說了算,她們只管照着做就是。
只有戴雨桐仍在操心怎麽拍,季寧寧終于笑眯眯地回複了她。
實際上,還在《乒乓》劇組的時候,季寧寧就産生了拍網絡劇的想法。
《乒乓》的導演和季寧寧交情不錯,提了幾次還想跟她合作;後來從徐安彤那兒帶見面禮給沈迎夏的時候,季寧寧也跟沈迎夏通過氣,沈迎夏大方表示願意幫她向華昌借人。
寧新竹這個編劇自然也被季寧寧盯上了,不然她費心給人洗腦幹什麽?
雖說現在是要将網絡劇改成網綜,也不妨礙季寧寧開口。
作為全國最大的娛樂公司,華昌能夠給季寧寧提供的綜藝班底,季寧寧當然放心。
眼下季寧寧需要做的,就是把一些具體的事項确定下來,省得和華昌提的時候一點方向都沒有。
比如說綜藝的名字,季寧寧覺得應該叫個吸引人的,比如說《看我Bloom之力,變身!》什麽的……
這個提議瞬間遭到了全員的一致反對。她們即便沒有完全接受季寧寧關于綜藝的異想天開,也絕對不接受這樣羞恥的名字。于是莫名其妙地,她們就參與出謀劃策了:“叫《Bloom之光》?”“《你所不知道的Bloom》怎麽樣。”
“太中規中矩了……”季寧寧抗議。
但團員已經集體無視她:“《原來Bloom什麽都會!》聽起來也很帶感嘛哈哈哈。”
“我想叫《這個Bloom真了不起!》”
她們覺得最好還是要把Bloom帶上。
最後拍板的是路溪:“我覺得《Bloom之路》就挺不錯的。”
季寧寧發誓,絕不是因為這個名字多好聽多有內涵,而是路溪頂着那張漂亮的臉用亮閃閃的眼睛看着大家的時候,沒人願意拒絕她。
季寧寧也……屈服了,表現得十分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随便随便,我們趕緊進入下一個環節。”
心滿意足的路溪仍是笑得明媚動人。
其實叫什麽名字不是重點,重點是季寧寧想要把乒乓球隊的那一套搬到偶像團體裏來——平常球員都在各個俱樂部打球,等有國際賽事就挑選最好的陣容組成國家隊代表中國出戰。
具體放在綜藝中是這麽回事:把團員分到不同的組,平時就由各個組互相競争,各個組中脫穎而出的人,則将代表Bloom主持團體的綜藝。
人越多的團,資源越不可能平均,索性放手讓大家去争,有能力的人能夠上位,也有資格代表Bloom,這次失敗的人也不是沒有了機會,上進點的,下次更努力些就是。
這樣的良性競争,對整個Bloom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即便這一套是針對還有三十幾人的Bloom的,季寧寧并不打算就此放棄。她比較糾結的是把她和路溪戴雨桐放在一個組還是拆到不同的組裏——可以說Bloom最顯著的就是她們三人,要是放在一個組太浪費了,可拆到不同的組裏,其他人還有什麽出頭的機會。
結果季寧寧充分領會到什麽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姑娘們一聽可以當主持人全程露臉,曝光率堪比ter,當即出謀劃策:“還敢不讓你們三個主持嗎?幹脆別劃進各個組裏了,直接上吧!”
“要不定四個主持人,留下一個位置各組的人輪流上?”
“既然都拆成不同的組了,幹脆把綜藝也拆出幾個環節出來吧,總體是你們三個,小環節就可以由各組主持了……”
“我覺得那些環節可以單獨劃出一個部分,由各個組策劃內容,看誰的想法更有趣!”
“說起來,怎麽決定到底是誰能主持呢,內部決定還是在微博發起投票?”
季寧寧都聽懵了,不得不挨個記錄下她們的想法。
以至于最後的結果和她的預想偏離了很遠……
季寧寧恍恍惚惚地端着筆記,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好。路溪見此,忍不住打趣她:“後悔讓大家讨論了?”
季寧寧搖了搖頭,喃喃道:“有什麽可後悔的,Bloom又不是我的一言堂,不能光靠我一個人出主意。我只是忽然覺得我總是把事情想得很複雜……其實很多時候和大家一起攤開了說,比我一個人瞎琢磨要好得多。”
“那當然。”路溪笑嘻嘻地挽住季寧寧的胳膊。她最近膽子越來越大,往日裏明明說句話都支支吾吾,現在這些親密的舉動卻擡手就來,“我們是一個團的嘛!”
……一個團。
本來這個團裏,該是三十幾個人。現在卻只剩下不到二十。
季寧寧不覺得那些人走了是件壞事,同樣也不覺得留下是件壞事。她們和在場的這些團員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些不懂事小姑娘而已。
最終落到了這樣的局面,真是造化弄人。
但要是對方明顯還要倒打一耙,季寧寧就不能坐以待斃了。她不太敢将公關大事全然交給已經将Bloom置之不理的事務所,又因為掌握了暫且不為人知的情報,私下拉了戴雨桐問:“你知道星塵嗎?”
“和咱們關系緊張的一個女團。能不知道嗎?”戴雨桐的神色略微有些微妙。
季寧寧坦誠道:“那些人……從Bloom離開之後,去了星塵。”
戴雨桐的臉色更微妙了:“你确定?”
“确定。”
戴雨桐愣了良久,才恨恨道:“那真是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