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哀兵必勝
頌帝死于西羌右将軍之手,頌軍幾乎全軍覆沒,子玥匆忙登基,她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奉周後為聖母皇太後,并将軍國大事盡托于周太後,令熠王靖王輔政。
靈堂之上,子玥麻衣素服跪在頌帝的棺椁面前,額間系了月白孝帶,雙眸深沉如墨。
她的身後是文武百官,擠擠挨挨的跪了滿堂。
“陛下,戰場上刀劍無眼,您萬金之軀,不能再冒險了啊!”王相公已年逾古稀,須發皆白,他此刻涕淚橫流,哭得同他家那新生的小重孫一般。當初低估了西羌的實力,沒有竭力阻攔先帝禦駕親征,致使先帝戰死沙場,他這會兒是真的悔青了腸子。今天無論如何,也要攔着新帝,同樣的錯不能犯第二次。
衆卿家同王相公一般心腸,都是反對派,七嘴八舌的附和着,勸阻着。
子玥對着頌帝的牌位三跪九叩,而後起身面向百官,堅定的說:“我心意已決,諸位不必再勸。”
聽到這話,諸臣哭得更傷心了,那哭聲情真意切,撕心裂肺的。所謂忠君愛國,是镌刻在他們骨子裏的,如今眼睜睜看着新帝要去送死,他們是真的想哭啊!有幾位老臣甚至試圖以死明志,勸谏新帝莫要親征,不過,幾位都被子玥提前安排的侍衛給攔住了。
哭哭鬧鬧尋死覓活,大臣們的招數并不比後宅婦人們的招數新鮮多少。
想要上戰場親手為父報仇,子玥最大的阻力在于她的母後。
周太後自頌帝戰死的消息傳來便一病不起了,太醫瞧過之後被子玥逮住逼問,道是傷心所致,并無大礙,只需靜養就好了。
登基之前,子玥在關雎宮侍奉湯藥,就将自己想要去宰了西羌右将軍,給父皇和大頌兒郎們報仇的念頭說與周後聽了。
周後面無半分血色,兩眼茫茫然毫無神色,她聽了子玥的話半晌無言。
子玥心中忐忑又擔憂,周後卻突然笑了起來:“好,玥兒既有此心,那便去吧!若失敗,那我們一家便在陰間團聚。”
子玥:......我是想着要成功的!
帝後情深,子玥十分害怕她的母後想不開會随父皇而去,特特召了姨母秦國夫人進宮陪伴。而後,子玥便将全部精力用在了壓迫文武百官上面。
在新帝的龍威脅迫之下,大頌官場前所未有的高效起來,兵馬糧草在最短的時間內備齊了。
出征那日,子玥身着金甲,于萬軍之中光芒耀眼。
她騎在一匹棗紅色的千裏良駒之上,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講,收獲無數星星眼,将士們是崇拜敬仰,沿街來送行的小娘子們想法就簡單了——想嫁!
城外十裏亭,棠越單人單騎立在官道中央,擋住了大軍的去路。
子玥驅馬上前,眯起了眼睛:“棠越,你這是要做什麽?”
棠越下馬,半跪在子玥馬前:“陛下,請許棠越一同出征,為先帝,為同袍,斬殺西羌賊子!”
虞霞關天險,擋住了西羌大軍去路,無恥之徒竟以頌帝屍身相要挾,讓守關将領打開城門。在守關将領為難猶豫之際,棠越率兵沿着繩子爬下城牆,夜襲西羌大營,奪回了頌帝遺體。
三百餘壯士生還者不過二十九人!
棠越有功有過,還有傷,又是熠王世子,太子親信,虞霞關守将不知該如何處置他,于是遣其護送頌帝歸京。
這次出征,棠越的傷還沒有好,子玥留他在京養傷,沒打算帶着他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