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節外生枝救太子
“堯語,告訴我,太子為何要帶你去無憂山莊?” 府衙內,公子長風輕聲問。
堯語端正的坐在椅子上,聽而不聞。 長風問了三遍,堯語皆不言。
“堯語,是不是有人教你不要說的。”公子長風惱了。
“不是。”堯語開了尊口,“君子當少說話,多做事。堯語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堯語不顯山不顯水的罵了公子長風,堯語的臉上浮着憎恨。
兄弟如敵人。
“太子殿下,你為何要帶公子堯語前往無憂山莊?”長風以為小孩子好對付,沒想到這塊小石頭這麽硬,只好從丹太子這個人精下手。
“只是帶他出走走。”丹太子淡聲道。一副心如止水的樣子。
“難道你沒想到因此會給公子堯語帶來危險嗎?” 公子長風冷聲問。
“這世上,到處有危險,走路,吃飯,睡覺,都會置人于死地,身為父王的兒子,不能膽小怯懦,怕西怕東,不是嗎?” 丹太子厲聲道。
“公子堯語只有六歲。”公子長風冷聲道。
“堯語已經七歲了。”堯語高聲喊道,堯語的憤怒跟着帶了出來,“你不要害王兄,是堯語自己要去的。”
公子長風感覺心中多了很多針在紮自己。
“無憂山莊非繁華之地,你為什麽要去?” 公子長風忍了又忍,終不敢發作。
“堯語只是想和王兄多呆一會兒,他心憂國事,總是沒有時間陪堯語。” 堯語看着丹太子,一臉委屈道。
丹太子聽聞,眼圈全紅了。
可憐的堯語。
可愛的堯語。
“王兄,別怕,有堯語在。”堯語走過來,拉着丹太子的手。
丹太子笑,笑中含淚:“王兄不怕的,因為有堯語在。”
公子長風聽之,內心更酸楚,人兄弟情深,落自己一個壞人,非常不是滋味,一甩袖子,出去了。
公子長風早派人去請無憂公子,人回來了。
無憂公子不在無憂山莊。
無憂山莊只一個看門的,又聾又啞。
公子長風這才意識到自己拿了塊熱磚頭。扔也不是,不扔也是。
自己真的走入死局?公子長風還有麻衣。還有潛志。
潛志的計策是,讓其他人去審,自己裝病。裝病就是怯弱,公子長風做不了。公子長風聽麻衣的。
“把堯語所言俱實告訴齊王,齊王多疑,不會相信一個七歲的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會認為太子教壞了公子堯語,只要公子堯語和太子分開,公子,你的機會就大了。齊王縱情聲色,身體虛空,公子堯語太小,就算天縱英才,也來不及培植黨羽。太子雖然算是根深葉茂,但志在權謀,不在江山。”
“我的勝算到底有多大?” 公子長風憂心問。
“怎麽,公子怕了嗎?是要悔棋嗎?” 麻衣譏諷道。
“不是,今天看到堯語,感覺後生太可畏了。”公子長風嘆息,“看到太子那麽護着堯語,我真是非常羨慕,我的生命中若有這樣的王兄該有多好。”
“這種話,麻衣不希望聽到第二次。”麻衣冷聲道。
麻衣走後,千葉挺着大肚子出現在長風面前:“長風,你有沒有想過,麻衣是太子的人。”
公子長風笑:“千葉,你想多了。”
千葉的手撫着自己的肚子:“相國被殺之後,太子一方獨大,為了制衡太子,齊王急需第三方力量,與其讓齊王自己培植勢力,不如自己推出一個容易控制的。也許不是太子本意,是麻衣的謀略。”
“千葉,你是在說我無能嗎?” 公子長風冷臉道。
“長風,你只精于算計,難撐大局,父王從來沒有看好你,現在重用你,只是利用你制約太子,現在收手還來得及。” 千葉勸道,“将來的大齊不是太子的便是堯語的,你現在把二個人都要得罪了,我選擇你,我活該萬劫不複,可是我們的孩子何辜?”
“你後悔啦?” 公子長風面色冰冷。
“沒有,”千葉搖頭,“長風是天底下最在乎千葉的男人,千葉所求,不過是個在乎,我不後悔。”
“那麽,就陪我一路走下去,我怕孤單。”長風苦笑道,“至于我們的孩子,無論将來是誰當天下,都不會傷害到他。雖然他們擋我的道,我不得不承認,他們比我仁慈。”
千葉啞然,拿別人的良善當武器,算不得卑鄙嗎?
長風想了一晚上,在心裏把所有該說的話都說上無數遍,确保沒一句破綻。
沒有人會相信,一個七歲的孩子會說出那樣缜密的話來。
一句二句還行,一連串不可能。齊王自然更不會相信。
丹太子和堯語早早的就來了。
丹太子牽着堯語的手,牽得緊緊的,誰看了,都會想到四個字:兄弟同心。
長風剛入王宮,開福便來報:“大王召公子長風前往勤政殿議事。”
開福的臉上都閃着慌張。
大齊出大事了。
一晚上的準備,付諸東流。
公子長風好不氣惱。這節處生的枝太可恨了。好好的,一個打擊太子的機會白白的流走了。
勤政殿內,齊闵王臉都氣綠了。
“今日秦王派使者送信,說下個月是秦王生辰,要我大齊拿出十五城給秦王做壽禮,真是欺人太甚。我大齊居然淪落到被人欺淩的地步。”
“如果楚趙魯皆拿,我們大齊不可與強秦為敵,否則定會招致滅頂之災。”一向膽小的傾大夫道。
“秦國乃虎狼之國,貪得無厭,今日十五城,明日三十城,盡我大齊國土,能送幾日?”大司田青岩道。
“世上沒有永遠的強國,秦國終有日落的一天,我們權且渡過眼前的難關,大人不要危言悚聽。”蔔司監道。
“太子,你如何看?”齊闵王寄希望于丹太子。
丹太子上前一步道:“蘇代曾經說過,侵略者都是貪得無厭的,你想用領土、權利,去換取和平,是辦不到的,只要你國土還在,就無法滿足侵略的欲望。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麽能撲滅呢?柴草一天不燒完,火是一天不會熄滅的。父王,兒臣以為,土地割不得。”
“長風,你如何看?”
公子長風上前一步道:“魏國的安厘王即位後,秦國加緊了進攻,魏國連連戰敗。安厘王元年,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失去了兩個城鎮;第二年,魏國又失去了三個城鎮,不僅如此,秦國的軍隊當時還直逼魏國的都城,形勢十分危急。韓國派兵來救,但也被秦軍打敗。魏國沒有辦法,只得割讓了土地,才算了結了戰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國又發動進攻,強占了魏國的兩個城鎮,并殺死了數萬人。第四年,秦國更把魏、韓、趙三國軍隊,一起打得大敗,殺死兵士十五萬人;魏國曾經是一個強國,讓天下諸侯膽寒的強國,如今只落得茍延殘喘,父王,富國強兵方是上策,一味退讓,只會走向滅亡。我大齊從來不曾割讓給秦國土地,這個惡例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