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謝曼丹緩了緩,看向腳下跪着的一大片瑟瑟發抖的宮女們,掩下自己眼中怨毒的目光,擡擡手道:“都起身吧,本宮今日勞累過度,方才險些暈倒,到是勞累你們跟着擔憂了,這朝服,本宮甚為滿意,待會兒都有賞!”
她不能在此時發怒責罰這些宮女,不僅不能發怒,還要高高興興地接受,讓皇帝知道她受了委屈,滿心都為他的大業着想,這樣他才會更憐惜自己。
謝曼丹身邊的大姑姑擔憂地看了她一眼,遂帶着宮女們将那金黃色朝服從托盤上取下:“娘娘,這朝服真是華美非凡,您穿上定要豔壓群芳!”
尚衣局的女官逃過一劫,卻不敢輕易放松,也忙道:“大姑姑說的對極了,也娘娘您這般國色天姿,氣度斐然的女子才撐得起這朝服呢!”
謝曼丹讓她們哄得去了幾分怒火,扶着宮女的手,慢慢走到寬大的銅鏡前張開雙手:“瞧你們說得天花亂墜的,險些将本宮哄迷糊了,快些給本宮換上,這可是本宮期待已久的衣服呢。”
登基大典前一天下了一場大雪,登基大典當日卻晴空當頭,秦煊不禁在心裏對欽天監道一聲佩服,這本事怕是天氣預報都沒這麽厲害。
登基大典就是做一些跪跪拜拜以及一堆拜繁雜的禮節。
皇帝登基大典後,接着便要當場冊封其他人,讓大家跟着一起樂呵。
秦伯璋一溜四個兒子,全部受封親王,皇子本該成年後受封,但秦翰也就是小柱小朋友,秦伯璋念他幼年喪母,甚為可憐,便破例把他也一起冊封了一個純親王。
除了長子秦裕心中不平,其他人都沒有太多其餘的情緒,秦裕是嫡長子按理說應該是太子的最佳人選,但不知為何,支持秦裕的大臣們各種明示暗示,秦伯璋都沒有理會,似乎暫時沒有立太子的意思。
秦裕看着其餘三個同為嫡子的弟弟,眼中神色晦暗不明,三弟秦煊是個傻子,四弟秦翰太小,那麽對他最有威脅的便是二弟秦飛了。
而秦飛對則對秦裕微微一笑,他心中也看不上這個有勇無謀的大哥,既然父皇沒有立秦裕為太子,那麽久說明自己還有機會。
論起打仗,他比不得秦裕,但他們的老子是皇帝,這江山已經被打下來,接下來重要的是治國,只會打仗有什麽用?
冊封完兒子後就是大舅子和丈母娘,王清之受封承恩公。
秦伯璋封完大舅子,就握着大舅子的手跟他思憶起發妻的音容笑貌,感慨一番自己對發妻的難忘之情,末了給王淑琴追封一個封號。
緊接着放出一個衆人都心中有數的重雷:“朕有愧皇後,常日日思念不得安寝,遂決意,今後再不立後!”
Advertisement
衆臣跪拜道:“皇上節哀!”
“衆卿請起。”秦伯璋給禮官使了個眼色,禮官立刻道:“後宮無後,但不可無人管束,故朕欲冊立皇貴妃執掌鳳印、代行後職,今貴妃謝氏,賢良淑德……”
一堆溢美之詞後,謝曼丹頂着她那張幾乎要笑僵了的臉,接受冊封。
然後便是一堆堆大臣受封,那場面看起來就像爵位大批發。
衆人一站就是一天,只有陳老太君因年事已高又逢喪女,秦伯璋為體現自己孝心有加讓她老人家提前下去休息了。
小柱小朋友來帝都經歷過這麽多事情後,變得懂事許多,每日裏也不太愛惦記着玩耍了,成天跟着他秦伯璋指派的老師學習,上午學完下午就跟着他三哥習武。
認真的結果就是,他肚子裏有了那麽一點點墨水,身子骨也比以前更好,此時跟着大人們站一天 ,有些文弱些的官員都覺得站得費勁,他卻依舊挺直小身板站在秦煊身後,讓許多官員都刮目相看。
從祭壇回宮的路上,小柱又跑到秦煊車裏,秦煊打趣他:“純王殿下怎麽過來了?”
“三哥你可別笑話我了。”他仗着身板小,三兩下在秦煊車中躺下:“這一天可真累,以前去玩兒一天都沒這麽累。”
秦煊拍拍他的大腦門:“今後若是累了就告訴三哥,不要自己撐着。”
“那可不成,今後咱們兄弟倆相依為命,我不能讓三哥一個人撐着,不過這帝都可真不讨人喜歡!”小柱悶悶地說。
秦煊沉默了一會兒問他:“若是能離開帝都一段時間,你願不願意?”
“真的能嗎?”小柱立馬爬起來,目光灼灼地盯着秦煊。
“當然能,只是離開帝都後,日子可沒有在帝都這麽好,而且我們也不能一直不回來。”
“那就等我做好準備再回來!可以嗎三哥?”小柱祈求地看着秦煊,他是真不想待在這個地方。
若是能多離開幾年肯定很好的,待幾年後,他就長大了,等他長大後肯定就可以幫上三哥的忙,也不會害怕那高高的宮牆與帝都令他眼花缭亂的繁華,別人也不敢起那抱走他當兒子的心思了。
大人總以為小孩子什麽都不懂,但小柱其實什麽都明白,他知道那貴妃是瞧他年紀小,覺得他容易養熟,才想抱他走的。
“激動什麽,你好好歇着,三哥想辦法帶你走,咱們去皇陵,陪咱娘去,不過早事成之前,你可誰都不能告訴,而且要聽我的話。”
“好!三哥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在小柱心裏,他三哥答應的事情肯定就能做到。
他哪能想到,他三哥這會兒也愁啊,愁自己手底下沒什麽人手,之前跟小柱玩得好的那個石頭,秦煊私底下親自查過他的背景。
石頭其實就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早前戰亂,家裏人全死光,他為了有口飽飯吃才參軍。
秦煊已經跟秦伯璋将人要了過來,今後可以放在小柱身邊。
其他的,他得等搬出皇宮再慢慢尋摸。
從入京開始一直在為人手煩惱的秦煊,沒想到在跟随內務府的官員去看自己的王府時,能有意外的驚喜。
“寧王殿下,親王護衛皆可在軍中挑選,還請您跟随下官前往帝都郊區大營,親自挑選。”
“大哥二哥和四弟都去嗎?”秦煊感覺這簡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之前怎麽就忘記,親王可以擁有府兵呢!
按照內務府官員的說法,親王的府兵,可有三千到兩萬左右,但前朝戰亂便始于各個親王封地擁兵自重。
秦伯璋肯定不會重蹈前朝覆轍,所以他們這些王爺都沒有封地,王府只能建在帝都,秦煊不求自己能有兩萬那麽多,給個三千就好了。
內務府官員恭敬地道:“是,陛下有旨,讓三位王爺今日選好府兵,端王、順王已前往大營了。”
“那走吧,四弟跟我一起,別讓大哥和二哥久等。”
然而秦煊還是高興太早了,去了之後發現,他們也就能選一千府兵。
好吧,一千就一千。
“三弟,你來了!”秦裕第一次在秦煊主動請安前跟他說話。
秦飛對着兩個弟弟從來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三弟四弟來了,快挑選你們的府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