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複合材料
第二天醒來之後,廖元白就急匆匆地走去了實驗室。此時的實驗室裏,只有王教授和劉教授正在激烈的讨論着什麽。當他推開門的時候,王教授往門外看了一眼。發現是廖元白,他的眼睛亮了一下,急忙站起來說道,“小廖啊,你過來看看。這個究竟是怎麽回事兒……”說着,王教授指了指昨天廖元白寫好的方案。
看樣子兩人似乎已經讨論了許久,看着兩人疲憊的神色,廖元白揉了揉自己的眉頭說道,“王教授,劉教授,你們倆還是去休息一下吧。要是咱們都累倒了,這實驗可怎麽繼續下去?”
王教授愣了一下,劉教授似乎也沉默了下來。原本兩人還在争論,這一下好了,都不說話了。過了好一會兒,王教授這才說道,“不行,還不能去休息。”說道這裏的時候,王教授用一種極為嚴肅地神情說道,“小廖,你先說說,你為什麽要用薛定谔方程式來運算這個法則,這個數據看上去好像有些不太對勁兒。”說完之後,劉教授卻又說道,“我倒是覺得運用這個法則是對的,再說了——這麽算下來,數據的确比之前的低了很多。也就是說,這個數據已經越來越趨于完美了。”
“可是……”王教授蹙着眉頭說道,“說是這麽說,但是這是理想狀态。實際情況下,還有許多的影響因素,怎麽可能達到最好的狀态?”王教授的疑惑就在這裏,畢竟推演只能是最佳的完美的狀态下,才能夠達到他們想要的數據。
但是現實環境是不可能達到這種穩定性的,所以王教授想要知道廖元白應該如何解決這種問題,達到最佳的狀态。
但是劉教授則是認為廖元白運算的法則沒有錯,他顯得很樂觀。即使達不到這種最佳狀态,也可以将數據實際的做出來。這是兩人看法不同帶來的争論,廖元白抿着嘴唇說道,“王教授,雖然量子糾纏效應要受到現實因素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幾乎等于沒有,而且在這種技術應用在衛星上的時候,根據材料的選擇不同,幾乎可以達到最完美的地步。”
“材料?”王教授愣了一下,他對于材料學并不清楚。但他也知道目前的華國,似乎沒有一種能夠完美融合量子通信技術的材料。這種材料要比普通的材料制作成本要貴得多,甚至還需要某些技術的提取才行。
王教授想了好一會兒這才說道,“可是就目前來看,這樣的材質根本是不存在的。”
廖元白想到了什麽似的,點了點頭說道,“的确,現在華國還沒有這樣的材料,或者是說,還沒有提取這種昂貴材料的制作工藝。但是并不妨礙我們繼續做下去……”說道這裏的時候,王教授整個人都愣住了,他整個人就像是失神似的說道,“怎麽可能,沒有這種技術,還怎麽做出來……”
話剛說道一半,他詫異地轉過頭來看向廖元白,深吸了一口氣問道,“你的意思是,已經将這個技術給做出來了?”
旁邊的劉教授也看着廖元白,額間有一滴汗水劃落了下來,“你的意思是……”話沒有說完,但是在場的兩個教授都明白了廖元白的那一句‘我們還是可以繼續下去’的意思。那不就是證明廖元白他在就已經将這個材料給做出來,或者是說已經發現了什麽……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這個材料不能算是完成做出來了。”攤開手,廖元白笑得有些苦澀。“盡管我已經發現了這種能夠與量子糾纏效應完美融合的材料,但是——也只是發現了而已。具體的材料挑選,還在推演之中。我想,我應該是可以找出這種融合材料的。不過得花費一些時間,似乎咱們團隊裏,關于材料學的人很少啊。”
看向兩位教授,廖元白正等着兩人回話。
王教授想了一會兒說道,“不是很少,似乎咱們科研團隊裏,除了你其他人對于材料學都是一竅不通的。”
“那就拜托兩位了,我最近可能需要忙材料的事情,關于方案這一方面的話,還需要兩位多擔待一些。”廖元白的言辭很是誠懇,劉教授罷了罷手說道,“這種材料并不好解決,目前世界各國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解決這個材料。如果你能夠完美的解決這個材料問題的話,将來衛星的規則,那就是由我們華國制定了。甚至體系——或許就要改叫你的名字了。”說道這裏的時候,劉教授露出了一絲笑意來。
想想,現在他們的衛星體系還是用外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對于華國的,普遍擁有較高思想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類似于屈辱的事情。
這代表了華國在前一兩百年停歇不前,以至于被世界趕超落後于全世界。
“這還不好說,總之要先将它研究出來才可以。”停頓了一下,他的眉眼似乎正在放射着光芒一般,“我就在隔壁的實驗室裏,關于材料的研究已經審批下來了,我立馬就要着手開始研究了,如果兩位有什麽疑問的話,可以去隔壁的實驗室來找我。”
“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劉教授看了一眼方案說道,“這個方案其實已經講解得很清楚了,如果真是實驗步驟出了錯的話,還可以重複試驗。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王教授也很贊同地點了點頭,廖元白看見兩位教授都說沒有什麽問題,他松了一口氣說道,“那行,我就先去做實驗了。”說道這裏的時候,他轉過身就走向了實驗室的大門。3號樓頂層的實驗室并非只有一間,就是眼前的這個實驗室旁邊還有一個稍微小一點兒的實驗室。
那個實驗室能夠容納下來的人并不多,剛好夠廖元白一個人做材料學的實驗。說起來,梁教授還問過廖元白,需不需要一個助手。
但是廖元白回絕了梁教授,他現在有些頭緒。而且他也不是材料學專業的,如果被專業人士給影響了的話,很難在找到那種頭緒。所以他就回絕了梁教授,準備自己做實驗。林奕跟在廖元白的身後,沖着王教授和劉教授微微颔首點頭,跟着廖元白走出了這間大的實驗室。
來到小實驗室的時候,廖元白将筆記本電腦放在了桌子上,拿着材料就開始做起了實驗來。
這個筆記本電腦是梁教授交給廖元白的,因為某些實驗需要反複的推演。如果廖元白一有推演就回到宿舍或者是自己動筆算的話,時間就會被浪費。但是擁有了筆記本電腦之後,廖元白就可以在實驗室裏進行反複的推演運算,這樣就大大地加快了時間。
先是點開了幾篇關于固體物理學的理論,看了好一會兒之後,廖元白這才開始動起手來。說起來,這還是廖元白真正意義上,獨立地研究關于材料學的實驗。材料學幾乎都是交叉學科,比如說物理就會衍生出固體物理學,而其他學科也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材料學來。說起來,廖元白覺得材料學還真是一門百搭的學科,就好像和哪個學科都能夠形成交叉學科似的。
他現在要做的是一種複合材料,這樣的材料不僅僅需要技術、理論,更需要工藝。廖元白也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之後才動手的。他現在的材料學也不過才是一級,還是在幾天之前才升級的。
目前來看,做這樣的事情還是有些勉強了。
一面做實驗,一面記錄着數據。至于林奕,這家夥似乎很無聊,斜靠在牆上看着廖元白忙碌的身影。他覺得廖元白似乎對于實驗很有興趣,不,不能說是很有興趣。可以說是幹勁十足,怎麽說呢,就好像廖元白天生就是做實驗的料似的,不管做什麽實驗都顯得很是興致高昂。
總而言之對于學神的世界,學渣如林奕他肯定是不太懂的。
“林奕你有沒有事兒?”廖元白一邊在觀察着實驗品,一邊問林奕。林奕愣了一下,他抿着嘴唇依舊還是一副冰山的表情,“沒事兒。”他也沒有問廖元白需要做什麽,反正對于實驗他也是一竅不通的。問了也是白問,還不如不問呢。
至少,自己沒有這麽心塞。還可以假裝一下自己還是很有水平的,好歹他也是軍校畢業的學生啊。但是在這個實驗室,不,應該是在這個航空基地裏。他就像是一個文盲似的,随便挑一個科研助理似乎都能夠比他厲害得多。
“你過來一下。”廖元白手中的器材沒有停留下來,反而是換了一個角度繼續觀察了起來。
林奕一臉懵逼地走到了廖元白的面前,輕聲詢問道,“廖先生,需要什麽幫助嗎?”在他看來,廖元白需要的幫助不過就是打飯或者送信,要不然就是去打水。
哪知道廖元白忽然出聲說道,“你拿起紙和筆,給我記錄一下數據。”
“……”什麽鬼?林奕自己都給愣住了,廖元白竟然讓他記錄數據。他是聽見過科研助理記錄數據的,當廖元白念出一長串的數字時,科研助理很淡定地就寫在了紙上。甚至連遲疑都沒有,要知道當時他根本沒有聽清楚。
“快點。”廖元白再次出聲,聲音中不自覺地就帶上了幾分嚴肅。看着廖元白認真的臉龐,林奕嘆息了一聲,認命地拿起了紙和筆。
“第一組數據,關于複合材料性能的測試數據……”說完之後,林奕開始動筆寫了下來。廖元白的語速并不快,甚至可以說是很慢。似乎他也知道林奕不可能一次記下來,所以他說話的速度就顯得就像是被慢放了似的。當然,那些科研助理能夠快速地記下來并非是他們的記憶力有多好,對于數字有多敏感。
只是因為他們長期做這一項實驗,對于很多數字其實心裏也是有數的。
“第二組數據,關于複合材料的物理性質測試。”說道這裏的時候,廖元白停頓了一下。他擡起頭,似乎在想着什麽,“你先把數據給記錄下來。”說着,廖元白又說了一串數據。林奕記完之後,廖元白将實驗器材扔在了一邊。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做起了推演。
過了好一會兒,林奕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像是被施展了定身咒似的。站在廖元白面前一動不動,廖元白擡起頭看了林奕一臉,眼裏無悲無喜的樣子有些不太像是十多歲的模樣。甚至比那些教授看上去更加的嚴厲,“把剛才的數據給我看看。”伸出自己的手,廖元白很自然地接過了林奕遞來的紙。
“唔……”對照着數據,廖元白又在數次推演得出來的數據中看了一眼。他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材料并不适用于複合材料,或者是說,這個材料并不适用于結合量子通信技術,它會讓量子糾纏效應減弱。”說着說着,廖元白幾乎都已經快死喃喃自語了。
林奕也聽不懂,只能夠從廖元白的語氣中判斷出,看來又要重新做實驗了。
“諾,拿着。”廖元白将紙又遞給了林奕,“待會我說數據,你馬上就記錄下來,做完記錄之後我還需要對比推演數據,所以這個數據的記錄一定不能夠出錯。”廖元白說完之後,頭也不擡一下,甚至根本就不看林奕的表情,反而是繼續做着自己的實驗。
林奕很想說,為什麽不去找一個科研助理呢?雖然目前科研團隊裏沒有精通材料學的,他還不相信整個航空基地沒有一個精通材料學的。就算是航空基地沒有,航天中心總該有吧,畢竟載人航天火箭可比衛星發射難多了。肯定是需要材料學的人才啊,他一個本科畢業生,還是學的基礎指揮,根本就專業不對口啊。而且他只是一個警衛,不是科研助理啊。他很想求求廖元白放過自己,但是看着廖元白的臉色,他又說不出口。
“在想什麽呢?”廖元白看了林奕一眼,又轉眼看向實驗器材,“第二種類型複合材料馬上開始記錄他的物理性能。”說完之後,林奕急忙拿着筆和紙開始記錄了下來。
“下面是複合材料的性能測試……”廖元白說完上面的數據之後,又開始說着下面的數據。
林奕腦袋都大了,他最讨厭的莫過于數學,沒想到如今還要經受這樣的折磨。看着紙上一連串的數據,他整個人都是崩潰的。
怎麽說呢,他以為自己參軍了之後,就能夠躲開數學的騷擾。沒想到,參軍之後運用到的數學知識更多。這也就算了,上了軍校之後還有高數,這也就不說了。萬萬沒有想到,他只是被派來保護廖元白而已,竟然還要幫助廖元白整理數據。這真是……想了好大半天,林奕也找不出一個形容詞來形容目前的心态。
不過廖元白讓他做事,他又不可能不做,也就是說,不管他究竟有多麽的痛恨數學,到頭來,還是要給廖元白做記錄。
好在也僅僅只是做一下記錄而已,林奕不知道做了多久。等到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地黯淡了下去。甚至連他的肚子也開始咕咕地叫了起來,而廖元白好像是一個沒事兒的人似的。還在觀察着實驗的變化,用電腦不斷地推演着數據。好一會兒之後,廖元白這才擡起頭看着一臉疲憊的林奕問道,“想睡覺了?”
林奕點了點頭,他早就已經快要崩潰了。怎麽說呢,以往的聯系強度比這個大多了,但是他不會想要睡覺。今天他卻特別想要睡覺,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回事兒。大概是因為這些數據幾乎已經要逼得他崩潰了吧。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這才感覺到了自己的手異常的酸澀。怎麽說呢,就好像手幾乎已經不是他的了似的。
廖元白看着林奕臉上的困意,抿着嘴唇說道,“算了,我們還是回去吧。”說完之後,廖元白合上電腦之後,便和林奕一起回了宿舍。
在坐車的時候,林奕詢問廖元白是否以後別讓自己做助理了。但是廖元白給了林奕否定的答案,畢竟梁教授調了這麽多量子力學的小拿來,已經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如果說他還需要一個固體物理學的專家的話,恐怕梁教授雖然會給他調來,但是影響卻不是很好。尤其是對于梁教授的影響很不好。
所以他決定還是不要再去要什麽助理,林奕勉強還是可以做的。
雖然看上去這家夥傻了一點兒,但是用一用還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更何況,林奕的确是一個很好的助理。至少他記錄的數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今天他已經實驗了三種複合材料,幾乎都不适合結合量子通信技術一起用。也就是說,廖元白明天還得繼續做研究,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是一個盡頭。
果然,林奕第二天還是被廖元白拿來當助理用了。這一次,林奕雖然聽話,但也頗有些微詞。事實上廖元白很清楚,林奕并不喜歡這些數字。但是沒有辦法,在沒有助理的情況下,讓林奕做這些事情最好不過。
這個實驗一連進行了半個月,依舊還是沒有任何的進展。倒是那邊的實驗,在王教授和劉教授的主持下,幾乎是光速一般的展開。已經差不多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了,也就是說,如果在廖元白的複合材料做出來的情況之下,幾乎這個體系就快要完美的建立了。當然,還差的就是廖元白的材料。
王教授來看廖元白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之後了。那邊的工作井井有條的展開着,眼看着就要完成最後的難關了,廖元白的方案的确是最好的策略,他們曾經考慮過重新定制一個方案,兩邊同時進行。正在商議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傳來了階段性的成果……于是并行的策略也就告吹了。
但是王教授一點兒也不氣惱,原本并行的方案是他提出來的。但是按照廖元白的方案能夠反複推演出最好的結果,那麽就表示廖元白的方案就是最好的。已經不在需要其他人的方案了,所以王教授還整天樂呵呵的。
眼看着這邊的實驗幾乎已經快要完成了,只剩下最後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這一步,是需要廖元白所研制出來的材料。然而,等了幾天之後,還是沒有等到廖元白傳來的訊息。王教授只好過來親自看一看,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林奕筆直地站在廖元白的面前,看上去就像是一棵樹似的。
而後廖元白的聲音傳入了王教授的耳朵裏,“第五十七種複合材料物理性能測試,數據是……”說道這裏的時候,王教授愣了一下。廖元白這是将林奕當成助理在用了?這可還真是新鮮事兒呢,要知道林奕是一個警衛。對于警衛的職責,王教授是很清楚的。
畢竟在研究某些項目的時候,國家也是會為他配備一個警衛的。
但是将警衛當成助理使用,還真是頭一遭看見。林奕滿頭的大汗,手不停地在紙上寫着字。看得王教授還覺得有幾分有趣,沒想到警衛還有這麽一個妙用。
“不行,還是不行。”廖元白頹廢地坐在椅子上,搖了搖頭說道,“已經測試了這麽多種材料,還是和量子通信技術合不上,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揉了揉自己的腦袋,他有些懊惱的抱着自己的頭,嘆息着說道,“不可能啊,一定有一種複合材料是能夠完美融合量子糾纏效應的啊……究竟是哪裏出了錯?”
“小廖。”看見這樣的情況,王教授出聲說道,“實驗出現難點了還是……?”王教授的話并沒有說完,但是那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廖元白轉過頭看見王教授的時候愣了一下,這才說道,“王教授你來啦。”說話的時候,他的嘴角還挂着一絲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