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殿下, 大理寺卿孫大人求見。”
宋長寧在顧長樾的書房看話本, 東宮藏書多,經典子集不缺,連游記話本都有,話本是新的, 能聞見淡淡的油墨味。
聞言,宋長寧放下書同顧長樾告辭, 她沒有參政的想法。
“不忙, 一會兒本宮送你回去。”
最近能讓大理寺卿來找他的事不多, 首屈一指的就是宋長寧京郊遇襲一事。
顧長樾這麽說, 宋長寧便老實不動了, 繼續看她手中的話本。
大理寺卿進來,看見宋長寧愣了一下, 旋即面不改色的拱手見禮。
在京城當官, 頭腦不僅要聰明,還要靈活,比如現在, 即便他接下來的話不能說給宋長寧聽, 但只要太子不反對, 他絕對沒意見。
“啓禀殿下,我們根據殺手的口供, 整理了被他們殺害的人,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大理寺卿故意停頓了一下,見顧長樾沒有讓宋長寧出去的打算, 便繼續說,且一邊說一邊呈上一本厚厚的折子,“這些殺手行動的時候并不多,但所殺之人竟然大部分都與何家有過節。”
“何家?”宋長寧擡眸,“何貴妃的何家?”
大理寺卿點頭。
宋長寧有點懵,“我不就是将何永送進了大理寺嗎,他們至于嗎?”
大理寺卿孫大人也覺得不至于,若說是在太子與宋長寧定下親事後何家再刺殺宋長寧,他還覺得可以理解。但僅僅為了一個不中用的嫡子,就損失這麽多人,他覺得這其中定然另有隐情。
這份折子是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被殺手暗殺的,在備注裏寫明了與何家的關系。
第一個是一州太守,死于十五年前,在他死之前寫過一份彈劾何家貪污受賄圈地的奏折。
若說前面這些只是懷疑,那看到其中一個滅門慘案,就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殺手組織與何家脫不了幹系。
Advertisement
這個滅門慘案是發生在通州附近的一個村子上,一家人都是普通老百姓,為人和善,幾乎沒有仇人。
大理寺派人走訪了那個村子,據那家人的鄰居說在事發前幾天,那家裏傳出了女人的痛哭聲。
那鄰居好奇,就去偷聽了一耳朵,原來那家人的小女兒被人糟蹋了,對方來頭不小,他們準備進京告官,結果他們沒來得及進京全家就被人殺了,房子也被燒了。
因為先就存了懷疑,大理寺派人暗查了何家人,沒費多大勁就查出糟蹋了那家人女兒的人是何永。
“何永現在還在大理寺?”顧長樾問。
大理寺卿點頭,何家人倒是問過他好幾次了,但是皇帝不發話他怎麽敢放,就一直關着。
顧長樾冷聲,“這樣的渾人,”
他頓了頓,沒有繼續說,淡淡的看了大理寺卿一眼。
大理寺卿會意,“微臣明白了。”
同樣是坐牢,生活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何永诋毀了皇後與太子,但他是何家的嫡子,大理寺的人沒太虧待他,何況還有何家人三五不時的進大理寺去探望。
在調查過何永後他就一直想讓教訓何永,奈何何家勢大,現在有太子授意就不一樣了。
皇帝賜婚太子和宋長寧,擺明了是不會廢太子了,他一直忠于皇帝,但是能提前讨好一下未來的皇帝,何樂而不為呢。
大理寺卿離開後顧長樾将宋長寧送到了宮門處。
顧長樾原本是想将宋長寧送回公主府的,但是被宋長寧拒絕了。
她待在東宮短短不超過兩個時辰,顧長樾就沒有歇過,自己的男人自己心疼。
道別完,宋長寧坐上馬車,在車窗處對顧長樾揮了揮手,笑盈盈的道,“我走了。”
顧長樾點頭,目送宋長寧的馬車漸漸走遠,轉身欲回東宮,就在這時,前方的馬車忽然停住,宋長寧抱着一個木匣子從車上跳了下來。
“給你,”宋長寧将木匣子塞到顧長樾懷裏,“放在馬車上,差點給忘了。”
顧長樾捧着匣子,“這是什麽?”
“禮物,”宋長寧歪了歪頭,雙眼亮晶晶的,“打開看看,喜不喜歡?”
顧長樾打開匣子,目之所見,是一個金絲紅玉的扳指。
“這是我偶然間買到的,還有一只鳳釵,我留下自己用了。”宋長寧見顧長樾取出扳指,将木匣子拿給随侍太監,提醒道,“下面還有一層。”
顧長樾看了宋長寧一眼,打開第二層,黑色絨布上是一顆拇指大的紅色寶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你送我這個做什麽?”顧長樾問。
“你不是喜歡亮晶晶的東西嗎?”宋長寧反問,“這是我私庫裏最大最閃的寶石了。”
顧長樾眯了眯眼,“你怎麽知道我喜歡亮晶晶的東西?”
是不是那株珊瑚寶石樹也不是随意送的,而是知道他喜歡亮晶晶的寶石特意送的。
她怎麽知道的,顧長樾不由得想起了宋長寧遇襲一事。
“呃,”宋長寧噎了一瞬,提高了音量道,“我看出來的呀,這又不是什麽難事。”
“是嗎?”
顧長樾唇角微勾,意味不明的一笑,笑得宋長寧心頭惴惴,越發顧長樾好像知道了什麽,胡亂應付了兩句便趕緊回了馬車。
坐上馬車,宋長寧長舒口氣,顧長樾真是太不好應付了,一不小心就被抓住了把柄。
宋長寧閉目養神一會兒想起了何家與
和王若。
在東宮的時候她太驚訝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現在仔細一想,前一世她沒有将何永弄進大理寺,何家依然派人刺殺了她,所以何家因為何永的事刺殺她的假設不成立。
最有可能想殺她的人是王若,是不是王若讓何家人來刺殺她?
王若一個閨閣小姐,又用什麽才能讓何家冒險來刺殺一個郡主?
這次之後,宋長寧好幾天沒進宮,她怕顧長樾繼續追問她為什麽知道他喜歡亮晶晶的東西,也怕顧長樾問那次刺殺她提前做準備的事。
一次兩次的可能是巧合,但次數多了就會是必然,她也不能總是打死不承認的狡辯。
她沒進宮,東宮卻送了很多東西來。
“郡主,”紅珠遞給宋長寧一個木盒子,“這是劉公公特意吩咐讓奴婢拿給郡主您的。”
盒子長長的,看着裏面應該是珠釵類的首飾。
宋長寧接過盒子打開,紅珠探頭去看,太子送了這麽多東西來,但從沒有這樣特意讓郡主打開過。
“這不是郡主送給太子殿下的寶石嗎?”紅珠詫異,盒子裏面是一支金釵,釵頭是一顆拇指大的紅色寶石。
宋長寧拿出金釵看了看,的确是她送給顧長樾的那顆。
“他不喜歡嗎,怎麽送回來了?”
“也許是因為太子殿下更喜歡郡主。”
“怎麽說?”
“太子殿下就算再喜歡這個他也不能自己戴,做成首飾,送給他喜歡的姑娘,且不是兩全其美。”
宋長寧愣了一下和她忍不住笑開,幸好顧長樾沒逼着她吃甜食。
九月底,大梁附屬國月夜國的使臣到達京城,與他們同時到達的還有魏家人。
一到京城,來不及回顧長樾提前為他們安排好的府邸,魏正直接進了宮,在宮門口剛下馬車,一個年輕人迎了上來。
“魏大人。”宋清遠對魏正拱手一揖後擡頭,沖魏正露出一個溫文爾雅到至極的微笑。
“宋大人。”看見宋清遠魏正愣了一下,轉瞬便明白這人是故意等在這兒的,目的很明了,為了他的女兒。
作為一個父親,有人觊觎他寶貝了多年的女兒,魏正很不高興,但宋清遠能夠提前給他送信,這個人情他不能不記下。
只是人情是人情,想要娶他的女兒可不是這麽容易的事,哪怕面前這人身份清貴,容貌非凡,才情了得……
“多謝宋大人提點之恩,”魏正回了一揖,“魏正銘記在心。”
這次進京一路上并不太平,既有人埋伏刺殺又有人下毒謀害,若不是有太子的人護送,他們絕不可能安全抵達京城。
未來岳父的禮宋清遠哪裏敢受,宋清遠忙避開,“魏大人客氣。”
他沒有女兒但有妹妹,不用想也知道魏正現在不會多待見他,他也不急在這一時,魏家以後定居京城,他有的是時間。
宋清遠做了個請的動作道,“皇上和太子已經在禦書房等着了。”
正事更為重要,女婿可以慢慢了解,反正不會跑。
魏正點點頭,神情凝重的跟着宋清遠去了禦書房。
“魏大人,請。”到禦書房門口,宋清遠停下腳步,再次做了個請的動作。
魏正驚訝,“你不進去?”
宋清遠搖頭微笑,“我在這兒等大人出來。”
“那你……”
魏正想說不用,然而想起進京一路上的險阻,他猶豫片刻,把話收了回去,再和宋清遠說話時語氣神色都溫和了不少,“如此,便麻煩宋大人了。”
“魏大人客氣。”
宋清遠一笑,目送魏正走進禦書房。
“王爺,魏正已經進宮了。”
賢王府的書房裏安靜得落針可聞。
幕僚們擔憂的看着首位上沒甚表情的顧長軒,他們沒有想到魏正居然能平安進京了。
這一路上,他們安排了無數的人去劫殺魏正,然而太子的人武功高強,一路上還有軍隊護送。他們沒能阻止魏正進京不說,還折損了衆多人手。
之前他們還懷疑魏正是否真的知道賢王是江南鹽政的幕後操縱人,但太子派人保護魏正的行為無疑說明了這件事是真的。
魏正進宮,江南鹽政一事不可能再瞞住。
“王爺,兩位何大人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牙疼,疼的我很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