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Case 4-7
楊辰搬進來的時間越長,葉星宇就越後悔,應該更早一點打直球的。
楊辰是标準的摩羯座,外冷內熱。雖然态度冷冰冰的,但骨子裏如孤兒院院長所說,細膩又貼心。白天有充足的時間補覺,楊辰完全配合他的作息,他不回來,楊辰就不睡覺。
熬過幾天清粥小菜,楊辰終于暗示他要吃肉了,他覺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畢竟只要能吃,就算恢複得差不多了。他還記得楊辰在山上突然吐血的恐怖畫面,把他一個身經百戰的刑警吓得夠嗆,生怕自己來晚了。
在肢體接觸方面,也有可喜的進步。剛開始他要看一下楊辰的傷,楊辰堅決不讓,非常不适應別人的關心,但被他唠叨幾次,還發現自己根本拗不過他,才總算接受了。
他也不是為了揩油,是代哲對楊辰确實下了黑手,大片大片鋼管造成的淤青,加上楊辰自己冒死撈手機,醫生說保底也得一兩個星期才能好好走路。還好沒有哪兒折了,不然寒假這麽短,下學期楊辰得拄着拐去學校了。
不過他不是醫生,也做不了太多,只能給楊辰熱敷一下,彰顯一下自己的男友力。
趁楊辰沒有在玩手機,乖巧地坐在床上,一副好說話的樣子,他決定說點正事:“我們隊長這兩天可能要見你。”
“猜到了。”楊辰沒驚訝,但抱着自己左腿陷入了沉思,看起來并不是很想見他們一板一眼的隊長。
“我不保證他會不會問什麽出格的問題啊。”他了解他們隊長,除了把楊辰當做受害人,也把他當做和犯人有關的人。
“嗯。”楊辰點點頭,“我對問題心裏有數。”
“事先說好,我還是相信你的。”葉星宇還是決定先表态,“我相信你和犯人沒有關系。”
“嗯。”楊辰又點頭,平靜地附和道,“我不是犯人,也沒有教唆殺人。”
即便犯人因為沉迷小說去殺人,跟作者本人也不應該有什麽關系,傻子才把反社會行為賴給那些本質宣揚正義的文學作品。
況且楊辰是正宗的推理派,并沒有描寫很多現實生活可以借鑒的手法,對方只能學些細枝末節插進殺人案裏,比起模仿,看起來更像是一種挑釁。
“不過對我們隊長,你還是要謹慎一點……”他想起了楊辰第一次去警局的樣子,本來打算勸楊辰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跟隊長杠,有什麽說什麽最好,結果一擡頭,發現楊辰正在盯着他看,“怎麽了?”
“你繼續說。”楊辰立刻低下頭去,肉眼可見地耳根發紅。
Advertisement
“我是不是長得還挺好看的?”他歪頭問,有點猜到楊辰細微動作裏的意思了。
“……”楊辰沒說話,沒說話就是默認。
“就是嘛。”他釋懷地拉長了音調,他長得可讨同性喜愛了,楊辰還一次都沒有誇過他,非常不合理。
這天晚上,仗着楊辰的眼神壯膽,他把楊辰往懷裏攬,非常認真地問了一下:“我們可不可循序漸進地……有點互動?”
跟他保持着這麽暧昧的距離,楊辰也沒有擺出防備的姿态,反而乖順地沉默着,難得溫和又柔軟。
不拒絕就是同意,于是他非常克制地,從接吻開始,培養感情。
不敢相信,就這麽微小的感情進度,他還發了個朋友圈。下面以歐陽澤為首,跟了一串他圈內好友的揶揄,不過揶揄中間,可能混雜了10%的羨慕。
就這10%的羨慕,都讓他非常得意。
他覺得這是楊辰本人的錯,雖然描寫的案件口味很重,但楊辰……真的是個純情作者。
那些純情文學害人,正在腐蝕他的神經。
·
有方莉在,任何八卦都不可能在辦公室裏止住,果然,一周之內,葉星宇和楊辰的關系就傳進了王立濤耳朵裏。
雖然已經有這方面的感覺了,但剛知道的時候,王立濤還是兩眼一黑。所以不管葉星宇認錯态度有多誠懇,流程還是正規的走法,為了避嫌,楊辰被請去談話的時候,其他人還有旁聽席,葉星宇這個相關人士直接被趕出了辦公室,一坐就是兩小時。
中間方莉出來接了杯水,向他吐了吐舌頭。
“沒有幹架吧?”這個談話時長讓他有點擔心。
“沒有,我發現楊辰還挺能說的。”方莉對他比了個贊,剛讓他放心些許,又加了一句,“在隊長生氣的邊緣試探得恰到好處。”
“……”他捧緊了自己的小茶杯。
帶着一杯白開水進屋,方莉對他抛下一句可怕的話:“如果他再添油加醋一下和你的關系,就更精彩了。”
這是真話,葉星宇不敢想楊辰會怎麽跟隊長描述,他們在一起的前因後果。
……
楊辰花了将近四十分鐘,才把目前和案件有關的小說內容都說完,而王立濤的眉頭越皺越緊。
抛開個人對這些小說的不适感不談,單就案件本身講,王立濤也覺得二者之間的關聯有些牽強。
和葉星宇交上來的報告一樣,除了這一次,其他幾個案子都不能證明有幕後黑手,也不能證明它們和楊辰的小說有切實聯系。況且楊辰是個高産作者,又從現實生活獲取靈感,命中了一些犯人的作案細節也不奇怪。
前提是,這次的那些人不跳出來……
“這次襲擊你的人,你真的完全沒想起來在哪見過嗎?”王立濤問。
“我認為代哲和洪子豪也不認識我,只是‘知道我’,不然為什麽要特意把我綁出去見一見?”楊辰分析道,“那個代哲,有一點嫉妒我的成分在裏面,還非常畏懼他的老大。”
聽到他這樣頭頭是道地,王立濤忍不住笑了一下:“對了,你對自己的推理,都非常有自信,是嗎?”
個人分析做得太多,容易左右本人的記憶,即便楊辰見過這兩個人,也會被自己的推理帶跑,完全想不起來。
楊辰沉默了片刻,最後回答:“你們可以選擇不相信我,證據當然是第一重要的。”
聽出了明顯的抵觸情緒,王立濤換了個問題:“你對我們警察有意見是嗎?”
“是。”楊辰給出了肯定的答複,但沒有解釋。
“通過推理,你也沒有追回自己的手機,是嗎?”王立濤看着他,做了最後的試探。
“是。”楊辰仍然點頭承認了,幹脆利落、沒有為自己辯解。
王立濤盯着他看了半天,都沒有看出他要翻臉的意思。楊辰确實不甘心,但也只到不甘心為止,沒有萌生更深的怨氣。
“沒有證據,我不會懷疑你,同樣,也不會随意相信你,但我想聽聽你對犯人的看法。”把身體向後靠了些許,王立濤解除了壓迫的姿态。
這一回,楊辰沉默了一段時間才回答:“我傾向于是25-30歲左右的男性,受過高等教育,代哲叫他大哥,能給代哲經濟支援,應該頗具背景。”
“你能接觸到的年輕長輩呢?學校的老師,或者曾經到孤兒院看過你的年輕父母?”王立濤問。
“孤兒院?”楊辰的眼神閃爍了一下,“您認為,有人從小就看上我了?”
“聽說從你五六歲到十來歲,都持續有人想領養或者資助你?”王立濤調閱了能查到的所有資料,這些人中也有有背景、現在離婚獨居的人。
“嗯。”楊辰應了一聲,“不過這些人我幾乎都沒有深入接觸,我不想去。”
“裏面有沒有人反複找過你?”王立濤追問道。
“沒有,至少沒有讓我特別有印象的人。”楊辰搖了搖頭,“如果孩子特別抵觸,他們也沒有理由強求,我不答應,一般很快就放棄了。”
這點王立濤表示同意,楊辰別說小時候了,現在也不是非常會讨好人的類型,不容易被家長糾纏。真要有糾纏他好幾年的,院長一定會有印象,他們現在就能有一個懷疑的方向了。
“最後一個問題。”王立濤斟酌了一下,雖然不符合自己追求證據的風格,但還是問了出來,“你認為,犯人正在以什麽方式接觸你?你小說的評論嗎?”
“我回複別人很客氣。”楊辰猶豫了一會才給出判斷,但說着說着,語氣堅定了不少,“我認為對方不會在評論裏得到滿足,他有更近的方式接近我。”
“知道了。”王立濤點點頭,打算送他出去。
他站起來,楊辰卻沒有動,咬着下唇糾結了好一會,才主動坦白道:“我有一個預測……當然,您還是可以不相信我,下一個、或者下下一個目标又在我們H大,會是男孩子,會死的很慘。”
“為什麽?”王立濤有點驚訝,又重新坐下了。
“直覺,對方參與到案子裏的程度越來越深,我在我寫過的小說裏找到了一個案子,非常适合操作。”楊辰的神情中終于摻雜了些許銳利,甚至燃起了興趣,“我覺得如果他要親自下場,這是最好的選擇。”
這孩子大概不是什麽反社會人格,但一定是警察不太喜歡的類型,王立濤想。